登錄???|???注冊
本書為作者近年撰寫的系列有關中外知識人的文化隨筆精選集。不同的時代格局,不同的國事天下事,不同的知識人因立場、境遇不同,自然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與抉擇。康有為、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賀麟、潘光旦、富特文格勒、海涅、君特·格拉斯這些中外文化名宿在大變局中的社會,既背負時代的重荷,亦無法掙脫復雜人性的纏繞,面臨抉擇,作為知識人的他們給出各自思考的同時,也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呈現了迥異的精神世界與生命姿態,為世人搭建了多彩而獨特的文化景觀。
單世聯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寧寧道上人影幢幢,我看到在愁煩心事、在想著自己進行中的小說的三十出頭那時以為自己好老人生已走到盡頭現在看去多么年輕的自己,我看到牽著女兒、彎下身子與大頭妹說話的唐諾,我看到二十二歲時穿著長襖打兩條及胸辮子、出神出世的天文,我看到因疾走而長袍角揚起的胡蘭成爺爺,我看到盛年時的父母,我看到宏志宣一倆牽著阿樸的背影,大春美瑤和兩歲的張容,丁亞民盧非易杜至偉黃宗應這些少年友人,老焦焦雄屏的比我還愛進玻璃小店,一僧一道也似的吳繼文和黃錦樹,當時的好友蕭維政老蕭,當時我最喜歡的以軍鄭穎,正益小鄭一家,麗文乃菁馬各,最能走最會看的俊穎,侯子……更別說坐在嬰兒推車里專注兩眼不言不笑的盟盟。我清楚記得他們的身影,他們的笑語。我第一次來京都(一九七九)至今,櫻花已開過三十三次了。
朱天心 ·現當代隨筆 ·25.4萬字
《蒙田隨筆》問世400多年來,先后被譯成幾十種文字,讀者遍布全球。無論年齡層次,無論教育背景,無論文化差異,幾乎每個讀者都能從中獲得精神的共鳴。其恒久的生命力,不僅來源于蒙田樸實無華的語言文字,更在于他對生活、對生命、對人性的思考和關照。可以說,蒙田雖然生活在16世紀,卻是21世紀的“當代人”。
(法)蒙田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之際的一部白先勇散文集,主要收錄關于文學、藝術活動的文章。《白先勇與青年朋友談小說》,談小說的創作經驗;《十年辛苦不尋常》,談昆曲的美學價值;《搶救尤三姐的貞操》,談《紅樓夢》的版本優劣;《現在是文化復興的好時光》,談文化經典的保存與流傳,以及如何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這些文章的時間跨度,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直至如今,可見,實現我們的“文藝復興”,是白先勇多年來心中悲愿。白先勇曾經說過,我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我們的“文藝復興”。而收在這本集子里的文章,正體現了白先勇個人色彩的“文藝復興”的歷史軌跡和基本面貌。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8.6萬字
《一葉一洞天》是莫非詩與自然攝影系列詩集“萬物有生有命”的第二部。81行長詩,81張攝影作品,只為一種植物天目瓊花而作。莫非從來沒有給自己熱愛的花作過那么長的詩,而觸發他的不是花本身,而是天目瓊花已經干枯的葉子。一個偶然,他連著用了兩個中午,拍天目瓊花的同一片葉子。因為風的緣故,每個拍攝瞬間都是不同的。這已經不是一片天目瓊花的葉子,在光線、影子和風的變換下,這已經不是一片天目瓊花的葉子。一花是天目瓊花,一葉一菩提。莫非說,我只是抽時間去了樹下,看見了她,如此而已。正應了那句話,心里有,世界有。《一葉一洞天》在長詩外,特別制作附錄,以圖文記錄說明天目瓊花從萌芽到衰敗的過程,是為補充。
莫非 ·現當代隨筆 ·3602字
中國現代作家中很多人都曾受影響于俄羅斯文學,很多作家與俄羅斯文學的關系也都已經納入俄羅斯漢學家的研究視野。本書系統性地整理以魯迅、老舍、茅盾、巴金、田漢為代表的現代中國文學家及其作品在俄羅斯的翻譯研究狀況,以大量俄羅斯實地調研為基礎,以多位俄羅斯著名中國文學研究學者幫助提供的前沿新鮮材料為框架,并以譯文文本的實例對照分析,揭示俄羅斯中國現代文學譯介的趨勢與特征,展示了俄羅斯學者視閾中的中國現代作家與俄羅斯文學的因緣關系,既是對中文文學在俄傳播史的研究,也是對文學翻譯的探索。
王立業等 ·現當代隨筆 ·36.4萬字
本書圍繞文藝學研究的前沿問題進行了多角度的探討,其中有“西方文化與詩學”“中國古典詩學”“20世紀中國文藝研究”“文論翻譯”“漢學述評”“書評”等論題,是我們了解文藝學研究最新動態的重要窗口,書中收入的理論文章和書評,反映了文藝學研究的核心以及重要問題,對于教與學都有啟發意義。
童慶炳 王一川 李春青 ·現當代隨筆 ·26.8萬字
本書是一位退休“老郵政”縱談郵政與集郵的專著。從一個“郵”字說起,或賞郵論郵,郵話連篇;或讀信品信,牘海流連;或耕耘方寸,樂此不疲;或鐘情文獻,盡情采擷;或志在郵史,拾貝共享;也曾游來游去,覓郵交友,其樂融融。作者從事郵政(電)工作三十余年,愛郵、敬郵,多少年來以“郵人”的角色專注于“郵”海泛舟,由于其扎實的文化功底和豐富的郵政經歷,因而內容涉獵廣泛,資料翔實;議論常縱橫捭闔,敘述亦文采飛揚;既有理性的評析,又有鮮活的故事;語言樸實,行文流暢,是普及郵識和郵文化的有益讀物。2001年,作者曾有《郵人說信》出版,此書乃其姊妹篇。
仇潤喜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白落梅的唯美古言《月小似眉彎》的全三冊合集。名動金陵的歌妓沈眉彎搖身一變成為王侯千金,入得宮中,平步青云,卻卷入更大的浪濤沉浮里。一個本性淡泊善良的歌妓,變成一位酷冷無情的嬪妃,一個寵冠后宮的昭儀。而那夢中的前朝往事卻似一個巨大的秘密,呼之欲出。
白落梅 ·現當代隨筆 ·57.2萬字
1.“素與簡、慢與美”已成為新興中產狂熱追捧的幸福美學,無數年輕人想要了解學習的生活智慧,火爆全球數十年!2.本書講述了一種讓人心安的生活方式,喝茶、養花、聞香、拾掇器物、滋養首飾、把玩小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掌控屬于自己的生活節奏,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愜意、安謐、溫暖、舒服!3.浮躁焦慮壓在都市人的心頭,人們尋找可以寄托自身情感的媒介,作者以己為例,用深沉的溫柔為真情找到駐留之處。4.本書中是一種逍遙自在的人生哲學,把喜好變成生活,讓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不給自己的人生徒增煩惱,活得更坦白、更徹底、更暢快!5.本書指引讀者借物養心、借世修行,不求功德、但求心安。人生處處是修行,紅塵處處是清歡,返璞歸真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林希美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這本書,大體以長篇、短篇和隨筆三大類別,按時間順序一書一評。從處女作《且聽風吟》到最新訪談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共評書四十九部。不僅品評每本書、每篇作品所體現或蘊含的藝術特征、心靈信息和精神趨向,還連續提取了作家較為典型的生活細節和創作思想的變化軌跡。縱向讀之,不妨視為作家傳略和創作譜系;橫向讀之,又是相對獨立的文本解讀或作品各論。
林少華 ·現當代隨筆 ·24.3萬字
人們從小到大,都會懷揣或大或小的夢想,夢想,指引我們滿懷希望向前走下去,成為生活的動力。夢想,可大可小,或清晰或模糊。本書主題是“成長”與“夢想”,本書十數位作者以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個人感悟,來闡述“夢想”是什么,以及對待“夢想”的態度。事實上,也是對待生活對待生命的態度。穿過迷茫期,捱過低谷期,放下沮喪和抱怨,允許自己軟弱,也允許自己遲疑,但要重拾信心重新上路。不是人人活著都要有“夢想”,但“夢想”卻能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最持久的熱情——這就是“夢想”最大的魅力!
吳虹飛 玥玥 ·現當代隨筆 ·9.9萬字
比無限清單更好的閱讀。本書收錄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作者數年來定時定點、在臺北某家咖啡館里寫下的。無有節制的所思所想,關于那些應該一讀再讀的了不起著作,關于當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題材、價值理念,更關乎我們自身。面對書籍與人生的無限清單,重讀,毋寧是一次中途的駐足和折返,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接近什么、看到什么,以及為什么出發。因此,所謂的遇見,其實是一種保證的相遇:現實世界里好東西來得快消散得也快,你得上下求索,自備而來。
唐諾 ·現當代隨筆 ·31.7萬字
國內知名公共知識分子、畫家、文化批評家陳丹青繼《退步集續編》后再出力作。本書為《多余的素材》修訂版,內容稍有改動,增加添換了多幅插圖,體現了更為精妙的圖文搭配關系。這一冊散文集,以日常細節牽動種種記憶,并獲得歷史感,本次修訂增添或更換部分罕見的老照片,佐證文字,為許多變形、遺失,但離我們并不久遠的歷史,提供了獨特的圖文敘述。
陳丹青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本書作者楊培國律師是一位對傳統文化有研究、有思考、有發現的思者與行者。本書收錄整理了作者多年來的對于律政建設的思考與隨筆,包括律師詩篇、律師印象、律師隨筆、律師形象四大篇章。他把他的發現、他的思考、他的研究與當今中國律師業、與他本人從事的職業,作了有效而有益的嫁接,使傳統文化與律師文化之間形成了有思想的對接和有意義的聯結。同時,他又以規則文化、程序文化、民主文化的理解,豐富了律師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書中還收錄了江平、賀衛方、劉桂明等業內專家對其的點評文章,集中表現了楊培國的智慧和形象。
楊培國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究竟什么是小說?如何閱讀小說?怎樣創作一篇小說?《小說稗類》是作家張大春的小說美學觀書寫。28篇文章,解析小說的體系、起源、修辭、因果、指涉等,構成小說創作的完整譜系。自由不拘的小說美學觀寫作,一覽中外小說經典的技藝魅力。書中時常可見張大春寫小說時的切身體悟,為小說創作者提供了一條抵達小說秘境的通道,同時也是一本有趣的小說閱讀指南。在張大春看來,小說不預設目的,“不解決人生那些重大問題,也不減少它們”,它只是帶著讀者去旅行、去奇遇、去想象。
張大春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這本繼《同學少年》而下的“三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并不只是寫給文學人看的。在這本書里,學界、政界、報業名人,無不一一現形,簡單說來,是那個《同學少年》里衣衫襤褸的孩童上了大學后遇見的驚奇世界,涵蓋了六十至九十年代,臺灣社會變動最劇烈的三十年間,一個文化人的養成過程與親眼目睹的斯文掃地場景。
周志文 ·現當代隨筆 ·13.9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圣彼得堡訪學期間邊走邊看、獨思勤記而撰寫成的散文隨筆集。書中著重介紹了圣彼得堡不同時期各具特色的橋梁,從圣彼得堡的河流與橋梁的親密關系中,揭示出人與河流、人與橋梁、河流與橋梁、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理想、宗教情懷、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
徐新輝 ·現當代隨筆 ·11.8萬字
她是詩人、作家、建筑師,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在沈從文眼中,她是“絕頂聰明的小姐”;在胡適眼中,她是一代才女。“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更是對她一生極好的評價。她一生就像一個傳奇。她的才情,她的美貌,曾經照亮一個時代。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白落梅用清麗宛轉的文字,詩一般的意境,為讀者講述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傳奇人生。
白落梅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人生因愛情而變得美好,生活因愛情而變得豐富多彩。我們來到世間,拼搏奮斗,追求好的生活,無非是為了要在好的年齡遇到那個對的人,共同營造只屬于彼此的一段美好的愛情,并能很好地呵護它、經營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當面對愛情,很多人往往不知所措,有多少對有情之人因為一時的沖動和小小的誤解而鬧得感情破裂、勞燕分飛。在這本書里,作者用鮮活生動的案例,流暢的語言,人生哲理的分析,幫讀者進行心理疏導,以便好地走出感情的誤區,獲得美滿的愛情,收獲好的人生。
馮志普 ·現當代隨筆 ·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