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這是一本旅行文學特輯,一次全新的改版。“隨筆”選擇了四位作家葉三、劉子超、楊瀟、郭玉潔的游記。《在烈日和暴雨下》,葉三寫了自己去額濟納和舟山看音樂節的經歷,還有新疆音樂人吐爾遜的老家麥蓋提,一路的旅程,關于音樂,也關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內陸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縮之中,劉子超在這個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以及困守者孤獨艱苦的生活。……
正午故事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本來在單位檔案室做的好好的,突然被調到接待大廳的前臺整理賬務。做了好幾年清閑工作,一下子調動到這么忙碌的部門還真是有點兒適應不了。偏趕上姐姐扭傷了腳,車子騎不了,孩子上學放學的接送成了問題!姐夫工作向來都忙,孩子他是根本顧不上照料的。全家上下就老媽閑人一個,可還不會騎車子,這大冬天用走的送孩子上學,哪輩子才能走到學校?再說奇奇也受不了呀!沒辦法,這個重任只能落在她的肩上。誰叫我就這么一個老姐呢?該奉獻就奉獻一下吧!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這是蘇枕書客居京都滿十年之后推出的新作。十年來,她在文章里寫過很多在京都的生活,以及身在異鄉的認知及領悟,給予我們很多關于東瀛異域的知識。這本新作里收錄的文章,既有一如既往的對日本風物、古跡和日本文化的關注,也顯露了作者一路走來讀書問學的痕跡和學術志趣的延伸、變化。從博物學到書籍史,從宮崎市定的中國史研究到大藏書家傅增湘的舊藏蹤跡,一個一個題目讀下去,往往令人不忍釋卷,同時也感佩她讀書的勤奮和思索的深入。這或許是一個與從前有所不同的更為豐富的蘇枕書,書中她敏感而又新鮮的筆觸在學問的滋養里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欣喜。
蘇枕書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22歲的玉蝶失去了母親,她的世界開始坍塌。23歲的玉蝶有了繼母,她的世界從此黑暗。24歲的玉蝶做了美麗的新娘,她的世界有了歡笑。26歲的玉蝶有了可愛的兒子,她的世界變得充盈。30歲的玉蝶有個幸福溫暖的家,她的世界寧靜而快樂。我只是一個過客,沒有理由讓誰記住。也沒有必要記住誰,可是我想要記住你,那種深入骨髓的記在心里。悲傷漫溢在心頭,我只能去酒吧讓那嘈雜的聲音淹沒空虛所繁衍出來的痛,不唱歌,靜靜的坐在一個陰暗的角落,靜靜的抽一根煙,靜靜的聽著那些人用近乎夸張的情感把一首首老舊憂傷的歌曲唱到天昏地暗,一杯一杯的喝著威士忌,辛辣透涼的感覺。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3萬字
今年86歲的姜淑梅被稱為“傳奇奶奶”,她的人生像一串“瘋狂”的冒險。出生于1937年,10個月時鬼子進村;11歲,解放軍打濟南;22歲,大饑荒;29歲,文革。多次死里逃生,但她始終哈哈大笑地活著。60歲認識了第一個字,76歲出版了第一本書。一不小心就暢銷全國,央視叫她“傳奇奶奶”。80歲又開始學畫畫,82歲學書法,下一個目標是活到130歲。現在你看到的這本《我的老娘八歲半》,由她女兒執筆,是對姜奶奶80多年冒險生涯的小小總結。翻開本書,就像端一把椅子,跟奶奶一起坐在午后的小院子里聽她娓娓道來。沉重的經歷被她講成了段子,隨口說出的話語都是金句。她總是對自己的讀者說:看我的書不要哭,那些事都過去了,要開開心心的。
艾苓著 姜淑梅繪 ·現當代隨筆 ·13萬字
我記得一個父親,從外地來到北京,住在天通苑人口密集的小區里,站在高樓的窗前,看著兒子出去坐地鐵上班;我記得一位女士,在廚房做飯,操心茶米油鹽,丈夫下班回來,緊緊地擁抱她。我還記得許多人描寫的故鄉,變得凋零,不復童年時的模樣;我也記得許多人描寫的異鄉,許多人追憶的往事,用一千多字的篇幅就講完一個人活的一輩子。還有人會寫他/她養的花,他/她養的寵物,他/她熱愛的音樂,他/她愛上的一個人,這些東西,像陳曦的那些小畫一樣,給我們溫暖及安慰。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 ·現當代隨筆 ·8.3萬字
他,陷入愧疚與懊惱中無法自拔!當他知道敘瑛慧為了孩子放棄了學業,放棄了本來屬于她的一切快樂與自由,為生計日夜煎熬,為自己一直守侯糊涂的自己卻連句好話也沒有,對她那么的冷漠……陸巍在深深的痛苦和自責后,他決定要好好的彌補這一切!當他企求三個老人家的幫助的時候,當他第一次從照片看見孩子的時候,當他重新面對敘瑛慧的時候,他流淚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安陽的夜景很美,曾經的我對這座城市注入了太多的個人情感.喜歡這座誠里的某一個人也愛屋及烏地喜歡上這座城市。留戀過癡迷過但現在又變得那樣的陌生走過那家熟悉的音像店傳來了今年秋天流行正火的歌曲:我傷在那個蕭瑟的秋天,我的愛被你摧毀,留給我的是最傷痛的紀念.秋天用灰色代言……我傷在那個蕭瑟的秋天,我的愛被你摧毀,留給我的是最傷痛的紀念.秋天用灰色代言……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里,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泉水一樣涌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
其實我現在除了有點困以外沒啥感覺了。但是想到明天早上要六點半爬起來在公交里被擠四十分鐘再被聽力或者作文和閱讀虐六個小時…還是很有點忐忑的。今天進寫字樓看到拐角處細長的安德魯同學和他光溜溜的腦袋我就沖上去了。在電梯門要關上的瞬間閃了進去用很傻氣的姿勢打了招呼。因為我用了兩只手!時間飛逝,多少朝夕春秋。九年后,男孩又要過生日了,他還記得10年前女孩的承諾,但這張寫著誓言的空頭支票又能卻哪兒兌現?男孩回到了那座城市,那座寫滿了幸福的城市,尋找著他和她的足跡。
本書為蘇青先生近年來原創的科學文化隨筆集,收錄的80篇文章涉及科學人文、科技文化場館、專家學者、旅行札記、社會熱點、情感世界等方面,絕大多數文章都包含至少一篇與內容高度融合的原創詩詞或楹聯,以體現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彰顯歷史感、時代感、大局觀、全球觀、知識性、趣味性。
蘇青 ·現當代隨筆 ·16.5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學隨筆集。全書由三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風景在路上”記錄了作者30多年來周游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其中有對異國文化的采擷,有對民俗風物的領略,也有對祖國山水的歌頌;第二部分“只為尋找”是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點滴感悟,有對往事的追憶,有對身邊人的感激,也有對家鄉中國的思念;第三部分“后生給我一片陽光”記錄了女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也有對年輕可愛的后生的描摹,從他們身上,作者體會到生命的活力,看到了未來世界的無限希望。本書文筆質樸,內容豐富,尤其是對世界各國風俗民情的展示,能讓讀者增長見識、開闊眼界;而其中對女兒成長點滴的記錄,也反映了作者作為一位受到中西兩種文化影響的母親,對下一代的關注和對教育的思考,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璐璐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本書收錄《歐洲文學史》和《新文學之源流》兩種。《歐洲文學史》是周作人在北京大學的講義,也是中國第一部較為系統的歐洲文學史,所談內容上起古希臘下至十八世紀;《新文學之源流》則是周作人對五四新文學運動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系統總結。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世界上存在的感情有三種:親情,愛情,友情。友情可以放棄,愛情可以選擇,而親情卻是你一輩子也不能選擇和放棄的感情。當我們在友情和愛情之間忙的不能轉身的時候我們卻忘卻了親情,當我們陶醉在愛情的甜蜜和友情之間時我們容易忽略了親情,然后只有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親情才體現出了它不同于其他感情的一面。我們從小一起長大,而當我們長大之后卻又顯的那么陌生,我們之間究竟怎么了?我在電腦前思考了好久,是不是我錯了,可是我錯在哪里?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萬字
本書是華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楊焄撰寫的一部學術隨筆集,收錄作者近年發表在《上海書評》的刊物上的一系列文章,主要內容是對于古典文學閱讀理解中一些疑難問題的考證商榷和對近現代學人治學路徑和學術精神的介紹與闡揚。書名“尋幽殊未歇”取自李白的另一首《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意欲和“去顧所來徑”一名前后承續,借此表明作者對這類枝蔓瑣碎的東西仍懷有鉤沉索隱的濃厚興趣。收錄的是作者數年來撰寫的部分隨筆和書評,主要內容是針對古典詩文的解讀論析和圍繞現代學人的考較評議。收錄了《陶淵明的孩子們》《爐邊論詩興味長》《詩人已逝,詩人不朽》《事非經過不知難》等作品。
楊焄 ·現當代隨筆 ·14.1萬字
對于這朦朧中產生的愛情隱隱約約的深陷.其實我們都有付出.內心很是糾結…掙扎…請理解.此時我必須堅定立場.理智打開一片空地.愛很自私,我害怕因為愛過后,最后一份最誠摯的友誼都沒法保存呢?所以我果斷拒絕……當聲音也永恒成一種記憶的時候,那就是滄桑的味道。怨,是思念變了味;恨,是思念打了結。寶月對鳳生的愛便是這樣,寶月坐在燈下,攤開右手,展開,又握緊拳。都說她的手也長得水靈,過去鳳生總喜歡握著她的手,靜靜地撫摩著,寶月總是忽地抽回手,瞪一眼鳳生,鳳生以為她抽回手的時候臉上會掛上冰,可她一次也沒有過。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或許,你是上蒼的女兒,自始至終都是純潔的你,如冰,如玉,看見你總想起丹麥童話里的那個小人魚兒,那個海的女兒,莫非你便是她們的化身么?或許,你是織女梭下的一片柔滑,一片輕盈,好逗人喜愛,真想拉你的手臂對你輕聲地傾吐甜言與蜜語,身在你懷中,卻始終擁不住你,你真的出自織女的纖指嗎?我們正處于朝氣蓬勃的年齡時段,不應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吟嘆;不應有"水中花,鏡中月"的蕭索.心靈的高度是無限的,抵達一種什么樣境界,就擁有一種什么樣的人生.有什么比不斷地抵達一個個目標而更使得人生美麗而豐盈呢
牽你的手還是那樣熟悉,好像你的體溫從來沒有在我的手上冷卻;你的笑臉還掛在我的眼前,好像從來就沒有消失不見;你的聲音還回蕩在我的耳邊,好像從來就沒有消散過……而這一切,只能用這樣的文字展現……因為,你已不在我的身邊。清晨起來,只見外面到處是落葉,把通往學校的路蓋得嚴嚴實實,像下了一場夜雨。微風吹來,我頓覺寒意,不禁打了個冷戰。這落葉,這涼風,仿佛向人們宣告‘秋天來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8萬字
人們往往認為十六歲是花季,而我覺得,十六歲已經太成熟,應當是“果季”了,十三歲才是真正的夢幻般的花季。十三歲,多么奇妙的年齡,一只腳已經踏入了青春的門檻。而另一只腳卻賴在童年的夢中不肯出來。十三歲的我們,真是說不清的性格,說不清的人。我靜靜地躺在床上,可我的思緒早以飛到太平洋的彼岸去了。我漫不經心地走在郁郁蔥蔥的美洲叢林之中。
什么是愛?愛的真諦是什么?是互相欺騙?還是彼此傷害?抑或是利用?愛是兩顆心相碰撞所產生的火花;愛是觸電的那種感覺;愛是看見所愛的人時那羞怯的一笑及心的震顫;愛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那種默契;愛是寧愿苦自己不愿愛人苦的那種境界;愛是所愛的人處于危難時能夠毫不猶豫舍身相救的那種精神!這些肺腑之言是她——一個新時代的唯情主義者,對愛的詮釋!她,一個十足的唯情主義者,把愛情看得至高無上,她一生的要求不高,僅僅是要找一個彼此相愛又能相守終生的人而已,然而命運卻對她如此不公,讓她屢次受挫,她的心已是千瘡百孔!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