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芬蘭,薩米人與凍原上的馴鹿為伴,傳統吟唱世代口口相傳,源自內心的古老旋律連接起自然萬物;在澳大利亞,每寸土地都曾被原住民的祖先在“大夢時代”用點和線記錄,并在流傳下來的“歌之路”中、在現代人無法進入的時空中被反復吟唱;在冰島,大部分人仍相信精靈的存在,說起精靈就像談論自己的老朋友一樣,他們是小淘氣、童年的玩伴、樂于助人的鄰居……現代社會以外的世界,超乎想象。
吳一凡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本書是暢銷書《草木有趣》的姊妹篇。作者每年的每個季節都會去探訪一些有人文底蘊和歷史背景的樹木花草,這些樹木花草就像作者一期一會的朋友一樣?!恫菽居星椤芬远墓潥鉃榫V,以作者歷年探訪的一些花草樹木為篇名,以小品游記的寫法記錄“人與草木”之間的情感故事,如《國清寺探梅》《十八曼陀羅花館》《大理的松》《訪文征明手植紫藤》《慕田峪長城杏花》《法源寺丁香》《故宮海棠》《五月雪》等,共計60篇,配有作者手繪草木植物圖畫60幅,用唯美的圖文展示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展示自然草木與人的美好相依。
殷若衿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如何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如何應對婚姻中的明槍暗箭?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的困擾?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化解矛盾?這本書為你打開一個全新的視角,深層次分析解讀各種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原生家庭對婚姻行為的影響、外遇等多種婚姻傷害的心理原因。幫你擦亮自己的慧眼,一目了然地看清自己,精心選擇并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本書的亮點在于,它不僅有分析,更有方法和技巧。它教你如何強大自我力量,提升自我覺知力,利用技巧和策略來避免傷害,化解矛盾,促進溝通,營造雙贏的幸?;橐觥?/p>
陳素娟 ·現當代隨筆 ·18.8萬字
本書收錄高國鏡散文80余篇。這些散文寫得大氣而細膩,有著濃厚的山野氣息和泥土氣息,富有感染力。著名作家浩然曾稱寫得:“詩情畫意和傳奇色彩,表達了非常深厚、濃烈和真摯的愛,句句都熱得讀著燙心。敢愛敢憎,愛憎分明?!编l土文學大家劉紹棠稱其作:“質樸而有余韻”。這些散文語言優美、流暢,平實中蘊育奇思妙想、構思巧妙、語境靈動;讀后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色彩鮮明,有清晰的畫面感;充滿詩性,有韻律感、音樂感、旋律感。作品娓娓道來,淳樸自然,充滿真情實感,是作者發自心靈的歌,也是時代的贊歌。
高國鏡 ·現當代隨筆 ·12.8萬字
本書所收錄的二十九篇隨筆,是作者二十年來零散地發在各種報刊上的,長短不拘,散談文人藝事。這些文章,大體分成三組,有的是作者專題討論會上的發言,有的是課堂上的講稿,有的是師友新著的讀后感想,還有作者個人學習書畫篆刻的心得和海外見聞。書里所討論的內容,從不同角度記錄了作者各階段的學習心得,是作者對藝術認識歷程的記錄。
朱天曙 ·現當代隨筆 ·16.3萬字
1989年10月2日,我在上海虹橋機場乘上中國國際航空的班機,在大阪伊丹機場著陸踏上日本。那一年恰好是日本新年號平成元年,今年(2016)是平成二十七年?!度粘H毡尽肪褪菍@二十七年間各種日常光景的隨錄。這個隨錄的隨,既是隨時隨地的隨,也是隨興隨意的隨。因為是不經意的,多是生活中親歷實事的具體描述,沒有深層文化探究,可以說是一個僑居者眼中原生態旅居生活的文字圖譜。話題比較寬泛,多止于表面的自然記敘,如同像素不夠好的圖片,浮光掠影,但照射的卻都是真實景象。某一天的某個時辰,投射在眼前的一抹光影,在我心里牽發起一絲涌動,便成為一段記錄。
房雪霏 ·現當代隨筆 ·18萬字
本書為作者近年撰寫的系列有關中外知識人的文化隨筆精選集。不同的時代格局,不同的國事天下事,不同的知識人因立場、境遇不同,自然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與抉擇??涤袨?、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賀麟、潘光旦、富特文格勒、海涅、君特·格拉斯這些中外文化名宿在大變局中的社會,既背負時代的重荷,亦無法掙脫復雜人性的纏繞,面臨抉擇,作為知識人的他們給出各自思考的同時,也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呈現了迥異的精神世界與生命姿態,為世人搭建了多彩而獨特的文化景觀。
單世聯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本書采用以時間為線索,以文學社團、作家作品為敘述、分析重點的寫作方式,以較為豐富的歷史資料為基礎,較為系統地梳理了1908—2008年百年間寧波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范志強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了作者在古巴、墨西哥兩地旅行的見聞與感受。在堅實的地面上行走,與草根階層的人們接觸,書中走心的文字和圖片,有別于純粹的游記,記錄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向讀者展示了古巴、墨西哥兩個神秘國度的美好風情。
侯萍 宋蘇晨 ·現當代隨筆 ·14.8萬字
文學經典魅力永恒;而插畫,讓我們有了走進經典的另一路徑。本書介紹了世界文學經典名著以及著名作家,每一篇均配有藝術家為其專門繪制的插畫。300余幅精美插畫,娓娓道來的文學解讀,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汪家明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是匯聚20世紀以來中國散文史上的“名家、名作”,由權威編委會選定、人文社編輯校訂的一套中國現當代散文“權威定本”,共約80種。該叢書的編輯出版,體現出人文社在散文體裁出版領域的權威性、經典性,并力圖引導以青年讀者為主的大眾散文閱讀的審美趨向。其中,本選題作者趙麗宏是當代文壇頗有影響的詩人、散文家,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文學獎,并收入全國各地的中小學語文教材。趙麗宏散文或記事或懷人,或詠物或寫景,語言樸素、敘事簡潔,情感真摯、清新悠長,適合全年齡段讀者閱讀?;谏鲜鲈?,將《趙麗宏散文》收入“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
趙麗宏 ·現當代隨筆 ·17.5萬字
《隨著日子往前走》收錄了一些體現陸小曼才情的經典小品文,內容多為懷念志摩而作。經年散去,寂寞的味道是那么深沉,她已經習慣了獨坐一隅,喜歡畫畫、看書,寫傷感的文字,走自己的路,不論有多少委屈,多么難受,她明白最終能治愈自己的還是自己。只有內心真正強大,才能走完漫漫人生,才能讓生命閃耀出最美的光芒。
陸小曼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史鐵生夫人陳希米深情懷念,感人至深、充滿哲思、直抵靈魂之作。這是史鐵生夫人陳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長隨筆。史鐵生的離去,給陳希米留下了虛空。孤獨中的她開始種種感人的努力,通過閱讀、思考、行走與書寫,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偉大哲人交談,向虛空發問。于是,她的思考不斷深入,漸趨深沉、闊大,逐漸走過幽深絕境,跨越虛空,重新尋獲生命的意義。獨到的書寫方式,感人的心靈絮語。這是陳希米發自內心的私語,而史鐵生始終是個缺席的在場者,他依然是妻子心目中實實在在的一個對話者,傾聽者。在她真摯優美的行文中,關于生死、愛情、誠實、孤獨、時間、永恒、生存意義的文字敏銳通透,散發出炫目的智慧之光。收錄陳希米、史鐵生等親攝十六幀照片。謹以此書紀念史鐵生!
陳希米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回憶”是《過得去》的主題與基調,增訂版新增《蘇北筆記》《新街口外大街十九號》兩篇文章,回憶童年與青年時光。楊葵說,好文章的標準是“不做作”,所以只老老實實寫點回憶,真人真事,都是自己經歷的,對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有過影響的。楊葵出身文藝世家,1968年生于蘇北,1979年隨父母落實政策遷回北京,住在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文聯的干部宿舍,與路翎、舒群、李準等老一輩高級文藝干部比鄰而居;八十年代后期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九十年代在作家出版社做圖書編輯,十幾年編輯生涯中與冰心、阿城、王安憶等數百名作者打過交道。豐富的個人經歷讓楊葵的寫作不乏素材,但他謙虛節制,不作宣泄式寫作,只追求文字之美、之力量、之我手寫我心;選擇記錄的故事既非其人名聲大小,亦非與之私交深淺,只看故事有沒有意思。
楊葵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本書是程章燦教授關于南京的隨筆集,收入其關于南京的隨筆近五十篇。全書共分四輯,分別為佳麗地、前朝盛事、舊跡蒼蒼、王謝鄰里。作者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卻又旁征博引的筆法,書寫了南京的名勝古跡、歷史故事、名人軼事等,古今融合,充滿趣味。
程章燦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本書內容分為“倏忽而逝的流星”“脫離軌道的星球”“管評二則”三塊,對蘇曼殊和張資平的身世和作品做了考證和選編,力圖用文學的筆觸,再現那個時代的歷史。
劉克定編著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本書主要收入了一些作者回憶類的文章,由《碟變》《校園點滴》《新疆是個好地方》《補丁》《與“住”有關》《“行”的記憶》《中央飯店的過客》等篇目組成。作者對生活有深入細微的觀察,并且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其過往的人生經歷也是時代變遷的一部分。通過這些文字,我們看到了作者豐富多彩的人生及社會的發展變化。
余斌 ·現當代隨筆 ·12.4萬字
深夜的都市上空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冷冷的街點綴著冷冷的燈。此時市中心醫院的大街上已很少人來人往,整個醫院都沉入了酣甜的夢鄉。曉福躺在單人病房里,今晚他的未婚妻不知道有什么事竟然沒來陪他,因此他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甚至覺得小小的病房里的空氣異常的沉悶,于是他穿著睡衣,走出病房,想去樓下透透氣。他有點恍惚地來到樓道的電梯間,按了一下一號電梯的按鈕,醫院為了節省開支,只有一號電梯還在上下工作著,二號電梯晚上10:00之后就關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男人多情源于對情欲的貪婪,癡情是對失戀的不死之心,絕情是看透人世冷暖的心態,無情是男人深情背后的一種變相放棄。傷害往往來自多情,癡情之人;絕情、無情之人恰是最安全、可靠之人。邪惡、陰險之徒往往善于偽裝自己為播撒情種,善良,純情之人往往逃避現實、披上無情的外衣與愛隔絕……我們是夫妻,我非常非常地愛她,有人問我我到底愛她有多深?我不知道,因為我無法回答,或者舉一例子證明一下吧,或者這也根本不能說明什么,只是當時深陷情字里一些慕名其妙的舉動罷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8萬字
本書以歷史和審美的眼光,細細刻畫了燕園的湖光塔影、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碑刻雕像與古樹名木,每一處景致必然有一段或沉重或有趣或給人以啟迪的小故事,使人不僅身臨其境,更玩味良久;在刻繪燕園幽美風光的同時,也深刻地揭示了其中所蘊藏的歷史與精神內涵。只有熟悉風物景觀背后的故事,把北大(包括燕京大學及西南聯大)的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與風物景觀結合在一起,才更能品味出北京大學的魅力所在。
肖東發 楊虎 ·現當代隨筆 ·1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