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青春的顏色滋潤著大地,沒有愛的樹卻結下了沒有情的果,在那匆匆的瞬間,美麗丑惡都聚于一方,仿佛是天,仿佛是地,又似花又似樹,讓誰都看得見,讓誰都領略得到那一切已不是一種奇跡,那一切巳很長很舊很苦惱。窗外,又飄雪了,雪花一片一片地斜著飄落下來,默默地蓋住草坪上那不和時機生長的小生命,天地靜靜地,睡吧,因為冬天已經到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3萬字
為系統整理、展示“千年古邑文化武平”的獨特風情和深厚底蘊,推動歷史文化挖掘研究、宣傳闡釋和傳承弘揚,中共武平縣委、縣委宣傳部組織編撰了“梁野文庫”這套系列文化叢書。《武平大賦》即其中之一。本書從歷史、人物、鄉鎮、山水、時代五個方面,以全景式的手法、富于感染力的文學語言,對武平擇其大要,逐一描述評點,供讀者從感性的視角全方位概覽武平歷史人文、山川風貌和民情風俗。
陳廈生主編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無論你離開那里多少年了,而她一直牢牢地駐在你的心里。那就是你的故鄉。不管你經歷了多少人生風雨,他們一直溫暖你的心田。那就是你的父老鄉親。也許你一生更換無數語言環境,而有一種聲音你終生難改。那就是你的鄉音。收入這本集子里的,是作者對故鄉的山水風情、對鄉親的厚重真情的甜美記憶和無邊眷戀的精短散文,其中的不少篇章入選國內多種權威散文選本和鄉土教材。
譚談 ·現當代隨筆 ·11.1萬字
“汪曾祺作品深入開發系列”之《汪曾祺筆下的手藝人》汪曾祺從年少時即喜歡將關注的目光投降民間職業,他們是蕓蕓眾生,從事著民間的各種帶有民俗民風的手藝,他們手藝精湛,在對他們職業的描寫中,也表現出濃厚的民間風情和民俗,與此同時,作為普通手藝人的他們生活中也有著各自的悲歡喜樂。作者慣于在對人生百態的靜觀中體味世態冷暖,文字看似冷靜,卻飽含著真摯的溫暖和人情,如《職業》《異秉》《雞鴨名家》《戴車匠》《侯銀匠》《落魄》《白松糖漿》等,多為作者名篇。在出版汪曾祺全集的基礎上進一步多角度挖掘。
汪曾祺著 豐子愷插圖 ·現當代隨筆 ·11.6萬字
徐志摩、陸小曼、魯迅、郁達夫、朱自清、梁啟超……這些赫赫有名的民國人物,給人留下的永遠是傳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們,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們與愛人、家人的書信中,字里行間流露出各自的真實情感,與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這些愛語呢喃表達了最本真的他們。
徐志摩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本書是一本散文、隨筆集,書中所講述的都是簡單而平凡的故事,有對童年的追憶,有生活中發生的瑣碎點滴,涉及信仰、家庭、情感、旅行等等。寫的雖然是浮萍一般的生涯,浮萍一般的際遇,但平淡中寓真純,自然中見性情。作者自己說:“之所以寫下這些東西,是為了給自己留下對于過去的某種形式的紀念。我們只是凡夫,我們留不住曾經心動的美好,留不住那些春花秋月的美麗,但可以用文字記錄那些生命的瞬間,將那些美麗化作吟唱,作為我們生命的證明。”
王春永 徐華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記敘鄉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回憶,描寫生活、生產、風俗人情、物產美食,以一個村莊為縮影,揭示了中國農村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薛日旺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是一部散文集,包含《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我的寫作觀》《重返文學圣殿》《站在文學的軸心》《飛越文學的海峽》五個散文作品,涉及文學、寫作等方面的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和寫作的獨到見解。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精神澡雪》一書為作者自選散文集,收入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的近百篇散文,書稿分為視野、良知、悟思、求索、應變五輯,用散文的筆法,平實的文字,理性認知思考經濟社會問題、生命的意義、人生的邏輯,是作者工作、生活、學習、閱讀、思考的心路歷程,表達了作者的生死觀、道德觀、是非觀。書稿所收集的大多數文章曾發表于“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陜西日報》等主流媒體,其中數篇文章被評為“人民周刊網”“中國好文章”。書稿共十七萬字,行文順暢,準確達意,講求工整,語句凝練,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張鋒 ·現當代隨筆 ·14萬字
2021年是北京協和成立100歲華誕。此為一部獻給百年協和與“萬嬰之母”林巧稚及她同輩、晚輩醫生們的書。但這并非紀念集,而為一部有血有肉、充滿感性細節和故事的醫學人文之著。林巧稚帶動與推動了協和婦產科與整個中國婦產科學的發展,是協和乃至全國醫學的一面大旗。作者郎景和先生青年時期為林巧稚的學術秘書,在林身邊工作多年,其醫術、學術及為人處事風格深受林的影響。全書每篇文章體量不大,但有很多可讀之處,如民間對林巧稚大夫有著諸多的解讀,也有一些不符真實的編排:林巧稚對愛情與婚姻的問題、林巧稚拒絕了開國大典的請柬、林巧稚為何不入黨,等等,作者則從林大夫生前與之對談的回憶做了令人信服的解答。書中還呈現出以林巧稚為核心的一代協和人風采,以及張孝騫、林巧稚、宋鴻釗、吳葆楨、葛秦生、連利娟、嚴仁英、朗景和等老中青三代的傳承和發展。
郎景和 ·現當代隨筆 ·7.5萬字
我曾經說過,以后我只有一種表情,整個世界和我無關。我可以離開,我不怕孤單,不過是夜涼如水,不過是如影隨風,我的世界只有自己。曾經所謂的刻骨銘心,到頭來,不過只是過眼云煙。當愛以成往事,不再滿滿。往事重提,淚落枕邊。不去計較得失,只是回憶幸福。如夢,活在虛實之間。殘留的一瞬,在記憶里成了永恒,永恒的痛……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紀念幾代人荒廢的歲月。《退步集》及其“續編后”,陳丹青最新雜文結集。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幾年的一些文字隨筆,偶有在報紙書刊露過面。“自由談”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嘗試;三篇再談魯迅的演講、三篇奧運會開幕式評析,是對歷史與文藝的深層闡述,可見作者對魯迅以及整個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文字簡潔快道而有力度。回顧七十年代的長篇隨筆,描述了十年浩劫中,幾代人被荒廢的命運。文字客觀而冷靜,讓人感慨。
陳丹青 ·現當代隨筆 ·16.3萬字
林徽因,一個絕代完美的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國才女中最不肯屈服于命運、最會選擇命運的女子。這都是她,不是很純粹,但值得細細品味。
趙一 ·現當代隨筆 ·11.1萬字
善良是一種天性,善意是一種選擇。善意能消戾,善意能得緣,善意能帶業往生,善意能回頭是岸。善意能夠幫人捕捉并建立起獨特的幸福感。好嗎好的,是一句自度度人的自問自答,也是一份坦然隨緣的善意。《好嗎好的》——百萬級銷量作家大冰2016年新書。“在最冷的地方,寫就暖心的、真實的、善意的、舍不得讀完的江湖故事”。《好嗎好的》中的江湖故事,鋪滿牽引你踏上歸程的鄉愁、給你盔甲也給你軟肋的愛意,有回頭是岸的浪子,有深沉執著的兄弟,有既做事又做夢還做自己的男人和蘭之猗猗、幽幽其香、五“毒”俱全的美少女壯士。他們的故事是生活,他們真實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用能量強大的小宇宙為你沖破刻板冰冷的生活壁壘,讓你看到那些你永遠無法去體會的生活,見識那些可能你永遠都無法結交的人。他們用行動教會你善意對待世界、對待生活、對待他人,同時也善意地對待自己。他們走在你的前面,為你指路,為你鼓氣,也為你照亮前進的方向。
大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本書收入“和已婚男人談戀愛”、“男人的味道”、“聰明女人心”、“你那樣愛他”、“冒險時,來一場傾城”、“只愛一點點”等文章。
菊開那夜 ·現當代隨筆 ·7.4萬字
在過去多數時間里,華爾街都是個不受約束,甚至于無法無天的地方。華爾街人物的行為,反映的,就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里宣泄出來的各種情緒。不論是壓力、焦慮、恐懼,或者是貪婪,都產生了某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從沒大沒小的動作,到(經濟方面)英雄式的行為都有,華爾街里的點點滴滴,就像美國民眾過去的生活一樣,那么地令人著迷。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2.5萬字
本書為作者的學術散文文集,收集了作者十幾年間所撰寫的二十余篇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作者追憶其求學期期間的導師的學術和生活的片斷,以及對老一輩學者精神風貌的評論;作者訪問國外學術機構的所見和評論、與西方學者交流的故事;訪問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的記錄和評論;有關如何保護中國傳統鄉鎮的想法,以及如何撰寫和記敘中國鄉土文化的建議。
韓水法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作者精選近年發表的散文和隨筆數十篇積集成冊,題材很寬泛,涉及懷念家鄉,回憶童年、親人、中學時代、大學時代和海外留學生活,影評,紅樓夢評論和一些較個性化的雜論。作者有豐富的海內外學習、工作、生活和創業經歷,讀者可以領略一個理工科生看世界和生活的清新視角。
高國強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本書合刊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和《漫說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兩冊"有趣的小書",是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位學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學問、品談文章的記錄。"三人談"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題,關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性,打通了近、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格局,擴大了研究領域,在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漫說文化》收錄各自的回憶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闡明了編者對"散文"的獨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錢理群 黃子平 陳平原 ·現當代隨筆 ·15.1萬字
本書為茅盾文學獎得主喬葉的最新散文集。喬葉擅長在瑣碎日常的生活中捕捉富有詩意的細節,在娓娓道來中展現每個人面對生活時最坦誠、最細微的情緒與情感——似乎萬事萬物都理應是美好的、雅致的,形形色色的生活都值得我們一再品味欣賞,而這種觀察和欣賞之下,更多的是對當代人內心的體察——既看到生活美好的細節,也堅持去看我們靈魂深處最真實的模樣;既珍愛當下我們擁有的一切,也執著于抵抗虛無和消極,這個時代真正的愛,一定是對具體的人。
喬葉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