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分為五部分,分別為“讓心靈去旅行”“行走教育路上”“親情永駐我心”“讀書而后有感”和“影視劇觀后有感”。“讓心靈去旅行”主要是散文、隨感。“行走教育路上”,內容涉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親情永駐我心”是作者對親情的理解和對親人的追思。“讀書而后有感”和“影視劇觀后有感”則是讀書和欣賞影視的所感所思。
李澤鋒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英格蘭流年》是字碼頭讀庫最大遼寧艦中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錄了《當代作家評論》雜志主編、著名作家高海濤先生近年來的優秀散文作品。該作品理性與感性渾然一體,智性與人性相映成輝。語言精準中帶個人色彩,哲思豐沛且地域特點濃郁,既有面向遼闊的文明的遐想,又有貼近大地的沉思,顯得大氣而精致;既是鄉土散文也是文化散文,融合了本土和域外的兩種記憶。寫出了一種鮮見的格調和氣勢。
高海濤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自問世以來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對其各種角度的解讀也屢見不鮮。《西游妖物志》共30章,聚焦“《西游記》中的動物視角”,按照“動物妖精”在《西游記》原著中的出場順序,細致考證了各類菩薩、取經團隊成員、取經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難的各類魔怪的身世演變及其在現實中的動物原型。充滿趣味橫生的觀點交融與文化混搭。在書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動物科普……“虛”“實”兩個世界穿插且互為印證;移花接木、借尸還魂、層疊嵌套、摶土重塑……對比歷史版本如元雜劇,分析故事轉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變,一窺吳承恩《西游記》的形成過程。作者文思活躍,文筆跳脫,用另類視角品讀西游,帶來一番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趙爽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本書收錄了《老廣的感悟》、《張保慶怎么了》、《老了也不可能無所謂》、《保而不安與監而不控》、《修正主義是什么主義?》、《不要打死“機會主義”》、《也來說狼》、《感恩絮語》、《祖墳上的青煙之類》、《說飲酒》、《母親以及老人的生日》、《母親的拐棍與自立意識》、《洋酒與我》、《域外華人的團結問題》等文章。
牛撇捺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學者的人間情懷》最初發表于1993年第三期的《讀書》雜志,日后被收入各種選本。如此“將學術知識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達之中”,必定“并不特別注重散文的文體規范,而將其視為專業研究之外的另一種自我表達或關注現實的形式”,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正是從這一角度,談論諸如《學者的人間情懷》這樣的“學者散文”。除了是“另外一種散文”,還牽涉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史家偶爾論及時,褒貶不一。本書新舊雜陳,按篇幅計算,大約是對半開。第一輯全屬舊文,選自《學者的人間情懷》;其余三輯,也有些錄自《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掬水集》和《文學的周邊》。除第一輯按寫作時間編排外,其余三輯的劃分,兼及論述主旨與文章體式。選擇集中二文,湊成正副標題,不完全是偷懶,也自有深意在——前者指向學術精神,后者關涉論述策略。所謂“學者的人間情懷”,就是我文章中再三表述的,“學會在社會生活中作為普通人憑良知和道德‘表態’,而不過分追求‘發言’的姿態和效果”。至于談論當下的“文化選擇”,不滿足于就事論事,喜歡“跨世紀”,回到我所熟悉的清末民初,則帶有明顯的專業印記。集中各文的長處與短處,均與此學術思路相關。
陳平原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楊朔散文》一書是楊朔散文珍藏版,主要收錄了《平常的人》、《潼關之夜》、《春在朝鮮》、《百花山》、《黃河之水天上來》、《畫山繡水》、《金字塔夜月》、《印度情思》、《野茫茫》、《生命泉》等51篇。這些作品充分顯示了作者豐富而細膩的生活。具有較高的文學性、藝術性和可讀性。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會使您回味無窮。
楊朔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從《西游記》札記中的“多心”之辨到《水滸傳》中的“品人錄”,從漫談《紅樓》到體悟蘇軾,二十九篇讀書隨筆,淋漓酣暢、妙論不斷,足見作者與書為伴的快意時光。
張宗子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本書精選周一良一生的學術隨筆精華,從隨筆的角度代表著周一良的學術成就。作者是著名史學家,也擅長隨筆的寫作。作品融知識與情感于一體,極富感染力,可謂隨筆中的精品。
周一良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本書描述了作者家鄉汕頭澄海蓮陽上巷村,一個古老村莊從唐宋時期建村到現在的歷史變遷、人文地理、自然風俗以及鄉愁喟嘆等。文筆樸實,充滿真情,表現了作者對家鄉深沉的愛戀以及憂思。
李滬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2010年,曾經引起無數話題的80后開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們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們是否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是依舊瀟灑單身還是家庭美滿?又能否承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本書與眾多80后一起面對這一代人的理想與迷茫彷徨與堅強,共同探討這2.04億人群集體的怕與愛。
黃偉芳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我亦飄零久》的底色,是孤獨。是大千世界,一個小小的人,一些小小的事。它不是故事性的,也不是文學性的,它只是一個膽小的、怯懦的、滿懷著成長的憂傷和對愛情的偏執的姑娘,激烈地度過她年輕的那個階段后,寫下的誠實的篇章。
獨木舟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一切境》是慶山暌違五年的全新散文作品,內文共分為四部分:“當作一個幻術”“曙光微起,安靜極了”“簡單和純度”“佛前油燈”,集中展示了過去幾年慶山的生命行思。很少有作家像慶山一樣,持續不斷、赤誠地進行自我探索,給予內心靜觀。甚至這種探索令她成為作家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她的生活、閱讀、觀影,是她思辨性的來源。展現了極具旺盛的生命力。“我們是宇宙中極為微渺而脆弱的一部分,只是對個體而言,這活著的一生極為重要。”
慶山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德國,季羨林生活十年、視之為第二故鄉的地方,他在這里選定印度學為主修方向,奠定了畢生學術研究的根基;印度,作者用了半個多世紀在書卷、思考和懷想中無數次與之相遇的國家。它們是地理、歷史和文化意義上的彼岸,也在作者的生命中占據了與此岸同樣重要的地位。書中涉及的兩個國家、兩個時代,以及作者不同的書寫方式,都形成了一種意味深長的對照。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30部豆瓣高評分的影片,講述了30種人生故事,讀者將隨著影片的情節,體會角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作者不僅高度該概括了書中的精彩情節,甚至解讀了電影演員的人生故事,更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內心感動分享給讀者。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為每部電影提煉出畫龍點睛的關鍵詞,并將影片情節與自己的感悟巧妙融合在一起。作者從每部電影的情節出發,帶領讀者進行深入的思索,包括對工作、家庭、愛情、親情、教育、生死的態度和感受。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30部電影里的人生劇本,更能從中悟出生命的真諦、真情的可貴、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尊嚴、勇氣的價值……
趙海峰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作品集。精選了作者近年來最新的散文作品,內容涵蓋了家居生活、旅途見聞、朋友軼事、家人親情、生活感悟等多個方面,文筆清新流暢,充滿了人生哲理,具有可讀性。所選篇目包括《吃老酒》《宛如戀愛》等,均發表于全國各級報刊。
梁晴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荒廢集》之后,五年來陳丹青首部散文集。本書是陳丹青近年來所寫雜文和隨筆的結集,按主題分為藝術、影像、社會以及木心四個部分,各篇主題與內容雖有不同,卻不難讀出作者一貫獨特的見識與風格,全書或談及藝術,或論及歷史,都極具知識性,并引人深思,延續了其舊作的高水準。在雜文之外,特別收錄陳丹青紀念木心文字三篇,其中《守護與送別》,記錄了木心去世前后的點滴瞬間,與以往嬉笑怒罵的雜文相比,傷感、動人而更顯溫情。
陳丹青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小鎮與鄉村,民風與民俗,愛情與親情,自然與風情構成了這本散文集最基本的元素,作者用如絲般細膩的筆觸,如霧般飄逸的情懷,一點點地感觸著歲月里的溫馨和感動。淳樸的人物,濃郁的風情,溫暖而祥和。文字表述或樸實自然,或夢幻迷離,或濃郁深刻。
彭梁心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在任何一個時代小說都是自我和世界的關系的一個隱喻。想要了解20世紀人類的生存世界,認識20世紀人類的心靈境況,讀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經典是最為可行的途徑。我們可以從卡夫卡那里領悟先知的深邃和隱秘的思想、孤獨的預見力和寓言化的傳達;從青年加繆那里感受什么是激情方式,學習什么是反叛;從昆德拉那里了解現代主義作家對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本身的無窮追索;從博爾赫斯的大百科全書那里領悟世界的總體圖式……正是這些帶來了對文學性的經驗,對經典的領悟以及對人類生存圖景的認知。同時,在中國文學的視域內,“狂人”的絕望、廢名的鄉土記憶、張愛玲的感性世界、北島的心靈歷程又再次帶領我們去感知那些夢想、感性、反叛、失落以及苦難。如此愉悅,如此憂傷。
吳曉東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南社“詩怪”細說民國掌故,一代名士評點歷史人物。一位革命“狂人”是如何在革命高潮時隱退……怪諧版的“李叔同”。
林庚白 ·現當代隨筆 ·15.2萬字
《美在自然》是《中國美學范疇叢書》中的一種。該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考察自然論從哲學到美學、從萌生到發展的歷史軌跡,厘清了文藝自然論的幾個階段。下編主要是對“自然”的美學內涵展開邏輯分析。全書力求對“自然”作出準確的現代闡釋,不作懸想和推斷。
蔡鍾翔 ·現當代隨筆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