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既是沈復作為一介書生對人生的快意告慰,也是他作為一位深情夫君寫給愛妻的綿長悼文,有閨房記樂,有閑情記趣,有浪游記快,也有坎坷記愁,即使顛沛流離,布衣蔬食,宿疾纏身,沈復夫婦也總能在花月詩酒間發現賞心樂事。林語堂在談到此書時說:“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地過一輩子,才是宇宙間之至美。”
沈復 ·古代隨筆 ·13.6萬字
《浮生六記》是清朝文學家沈復所著的一部自傳體散文。該散文文辭樸素,情感真摯,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游聞見,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讀之心醉”的評語。書中內容或纏綿繾綣,或閑適淡然,或凄婉斷腸,或山水陶然。情傷處令人潸然淚下,不能自己意適處使人欣然頷首,樂在其中。語言不加雕飾,質樸清新,頗得自然之趣。白話則拓展了文言的意境,簡潔如話,卻又不失原文的優雅別致,可謂相得益彰。《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于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
沈復 ·古代隨筆 ·16.7萬字
《佛國記》是東晉高僧法顯撰寫的紀實性游記,又名《法顯傳》等。該書全面記述了法顯從長安出發,歷經艱辛到達印度求法的經歷,歷時15年,游歷30余國。書中詳細描述了所經地區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風俗、物產等情況,是研究五世紀初年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時,它也展現了法顯大師不畏艱難、求法若渴的精神風貌,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游記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東晉)法顯 ·古代隨筆 ·1.7萬字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菜根譚》關于待人、做事、修心、處世、接物之道。一個“靜”字串聯全書。一本讓你在紛繁的塵世可以寧靜從容的書。關于待人:寧默毋躁,寧拙毋巧。不宜暴怒,不宜輕棄。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關于做事: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關于修心:寸心潔白,百代清芬。天機清澈,胸次玲瓏。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關于處世: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關于接物: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沖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讀了《菜根譚》,愿你活得更舒心,更清心。
洪應明 ·古代隨筆 ·4.1萬字
本書對杭州一帶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賢祭祠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總記、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間順序依次寫來,把杭州的古與今展現在讀者面前。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則記事之后選錄先賢時人的詩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輝。這些詩文集中起來,就是一部西湖詩文選。在七十二則記事中,有不少有關寺院興廢之事,可以給研究佛教者提供豐富的資料。這本《西湖夢尋》是張岱以當年在杭州的生活為背景而寫。那其中對西湖名勝如數家珍般的詳盡記錄,對六橋煙柳情絲難斷的回憶,對風流前輩所做湖山詩文的詠誦,生動地展示出他昔日吟鳳弄月、徜徉山水的公子哥兒生活。
(清)張岱著 羅偉注譯 ·古代隨筆 ·9.6萬字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今蘇州)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內容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見所聞。文字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體現古人雅致的生活品位和傳統文化多元的審美要素。至今仍是大眾讀者閱讀的熱點圖書之一。本書由知名工筆畫家譚鳳嬛繪制的《浮生六記》組圖50余幅和原書正文、白話譯文組成,擬以繪圖本的形式呈現。繪圖精美細膩,再現了書中豐富的古人生活細節,配合簡潔的文字,將是一本版本形態比較獨特、閱讀體驗舒適的《浮生六記》。
(清)沈復著 譚鳳嬛繪 ·古代隨筆 ·12.9萬字
此書所載為作者自元豐至元符二十年中之雜說史論,是蘇軾游歷交談間的所見所聞,他將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異事都記錄下來,內容廣泛,無所不談。其文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語,而以短小為多。皆信筆寫來,揮灑自如,體現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筆成趣的文學風格,為晚明小品之濫觴。
蘇軾 ·古代隨筆 ·4.3萬字
《玉笑零音》是明末田藝衡編撰的一部古籍。內容廣博,涵蓋了諸多哲學思想、歷史故事、道德觀念以及自然現象的探討。書中通過豐富的比喻、典故和哲理,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對世界的獨特見解。其文筆優美,語言精煉,既有對古代智慧的傳承,也有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深刻剖析,是一部集知識性、思想性和文學性于一體的古典佳作。
田藝衡 ·古代隨筆 ·5725字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是白落梅深情撰寫的納蘭容若唯美傳記。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身為大學士納蘭明珠之愛子,御前侍衛,才華出眾,深受康熙帝賞識。他一生雖短短三十載,但卻絢爛至極;他雖為達官顯貴,但也有著平常人般的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讓我們跟隨白落梅唯美清新的文筆,一同體悟納蘭絢爛人生背后的惆悵與深情。
白落梅 ·古代隨筆 ·9.6萬字
《且向山水尋清音》是一本散文集,精選《古文觀止》中陶淵明、蘇軾等歷代文學家書寫山水、亭臺的經典散文篇目,引領讀者透過書卷與墨香,回歸古人雅致的情懷,于俗世生活中詩意地棲居,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閑”。
陶淵明 蘇軾等 吳嘉格編譯 ·古代隨筆 ·4.1萬字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是囊括五千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著作,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為核心,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大道;融處世哲學,生活藝術,審美情趣于一體;它似語錄,卻擁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它似隨筆,卻擁有隨筆所不及的整飭。它是一部文辭優美、含義深邃的讀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煉人之意志、催人奮發向上的中國文學作品。“咬得菜根者則百事可為”,《菜根譚》以眾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予世人。
洪應明 ·古代隨筆 ·14.3萬字
花間集精選收錄多首花間詞。不泥古,不矜秘,大膽講述美色與愛情,還原了一個曲折幽隱之特美的詩詞世界。因為極美的韻律和用詞,讀之會在唇齒及內心翻滾,被很多注重詞之大美的讀者推崇。
(唐)溫庭筠 (后蜀)趙崇祚 ·古代隨筆 ·4.7萬字
明末旅行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放棄科考仕途,一生專以探索名山大川、考察地理風貌為務,其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并細致地記錄沿途見聞感悟,遂成《徐霞客游記》。這是一部兼具文學、史學、地理學價值的宏篇巨著,現存60多萬字。選注者劉虎如本著“欣賞與考證”的原則,擇取徐霞客早期出游時詳細描繪風景因而能引起讀者興趣的篇目和其后期出游所寫的注重考證因而具有地理學價值的篇目,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精編并注釋。選本的注釋內容豐富,既著重于字詞音義的解詁,也側重于人物掌故的詳細闡釋,引證頗多。同時附有劉虎如所作的《序》,詳細介紹徐霞客之生平、家系,分析其在地理方面的發現,并羅列了徐霞客著作的目錄,對讀者閱讀該書,研究徐霞客都有幫助。此次新編承襲該選本,查閱相關文獻,對原文和注文進行了校訂,并在《新編導言》中分析《徐霞客游記》在文學、地理學等方面的特色,希冀能對讀者閱讀本書有所助益。
劉虎如選注 岳海燕校訂 ·古代隨筆 ·7.8萬字
《了凡四訓》是明代思想家明代袁了凡結合自己親身的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當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從而鼓勵兒子向善立身,慎獨立品,自求多福,遠避禍殃。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分”“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獨立成文,而義理又一以貫之。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涵深刻,盡現真善美中華文化。所以數百年來歷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欣然傳誦。時至今日,仍然是膾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明)袁了凡 ·古代隨筆 ·1.7萬字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作者左丘明。《左傳》是一部解釋《春秋》的著作,發凡起例,解釋《春秋》的書法和微言大義,但同時它也是一部博采史籍、檔案和口頭傳說的春秋時期的編年史,記事始于魯隱公元年(前722),訖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左傳》的文學性很強,是先秦史傳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左傳選譯》著眼于作品的文學價值,精選原書的四分之一強的精華篇章,加以翻譯,輔以注釋,行文流暢,很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沈玉成譯注 ·古代隨筆 ·13.7萬字
《傅雷家書》中,傅雷和自己的兒子傅聰談論了藝術的真諦與精神的修養,同時又與朋友談學論道。書中所包含的智慧,不只是從學問的研究中來,更是從生活的體驗中來。《傅雷家書》不僅包含了家書最重要的內容,還有著家書之外的才情與學識。
傅雷 ·古代隨筆 ·11.9萬字
《婦人集》是清代文學家陳維崧編著的一部作品集,主要收錄了清初以來女子的軼事和詩作。書中不僅記載了諸多才色兼備的女子的錦繡才思和高潔品行,如李香君拒絕田仰及阮大鋮的故事,還描繪了明末清初著名女子的顛沛流離,寄托了清初遺民的故國之思。此外,書中也包含了一些表現家國之痛的作品,反映了明清鼎革之際的社會背景。整體而言,《婦人集》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學和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
(清)陳維崧 ·古代隨筆 ·2萬字
《了凡四訓》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給子孫的家訓,以畢生學識、經歷與感悟為根基,諄諄講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闡述了個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袁了凡以畢生所學,融合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種高超的為人處世哲學,以他本人由信命認命到積德改命的經歷來勉勵世人奮發向上,堪為一部歷久彌新的生活方式手冊。
(明)袁了凡 ·古代隨筆 ·4.5萬字
《四時幽賞錄》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精悍清新之筆觸,為人們勾勒出西湖四時芳容,充滿真趣。這種以四季景觀描繪西湖游賞之境趣的寫法實屬匠心獨運,別于他作,令人耳目一新,心馳神往。其筆下杭州四時四十八種幽賞閑事,命名雅麗,時空清幽,妙趣天成,無不體現晚明文人靜觀萬物的審美心態,亦在游覽中將審美升華,豐滿了西湖山水的人文內涵和精神品質。導讀者陳云飛慕其幽情逸致,以今人的視角作了當代性的解讀,充滿當代生活美學意味。
(明)高濂著 陳云飛導讀 ·古代隨筆 ·7.7萬字
《吳船錄》是南宋文學家范成大所寫的游記。題名取杜甫詩《絕四句首》“門泊東吳萬里船”句意。對古代游記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不讀。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作者自四川制置使召還,五月由成都起程,取水路東下,于十月抵臨安(今浙江杭州),隨日記所閱歷,著為此書。書中對沿途名勝古跡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樂山大佛、長江三峽、洞庭湖、赤壁、黃州、廬山等記載尤詳,且時有考證。
(宋)范成大 ·古代隨筆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