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法顯昔在長安,慨律藏殘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歲在己亥,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尋求戒律。
初發跡長安,度隴,至干歸國夏坐。
夏坐訖,前行至耨檀國。
度養樓山,至張掖鎮。張掖大亂,道路不通。張掖王殷勤遂留為作檀越。于是與智嚴、慧簡、僧紹、寶云、僧景等相遇,欣于同志,便共夏坐。
夏坐訖,復進到燉煌。有塞,東西可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馀日。法顯等五人隨使先發,復與寶云等別。燉煌太守李皓供給度沙河。
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
行十七日,計可千五百里,得至鄯鄯國。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氈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馀僧,悉小乘學。諸國俗人及沙門盡行天竺法,但有精粗。從此西行,所經諸國類皆如是。唯國國胡語不同,然出家人皆習天竺書、天竺語。住此一月日。
復西北行十五日,到焉夷國。焉夷國僧亦有四千馀人,皆小乘學,法則齊整。秦土沙門至彼都,不預其僧例。法顯得苻行當公孫經理,住二月馀日。于是還與寶云等共。
為焉夷國人不修禮儀,遇客甚薄,智嚴、慧簡、慧嵬遂返向高昌,欲求行資。
法顯等蒙苻公孫供給,遂得直進。西南行,路中無居民,沙行艱難,所經之苦,人理莫比。
在道一月五日,得到于闐。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法樂相娛。眾僧乃數萬人,多大乘學,皆有眾食。彼國人民星居,家家門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許。作四方僧房,供給客僧及馀所須。國主安堵法顯等于僧伽藍。僧伽藍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入食堂時,威儀齊肅,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缽無聲。凈人益食不得相喚,但以手指麾。
慧景、道整、慧達先發,向竭叉國。法顯等欲觀行像,停三月日。
其國中十四大僧伽藍,不數小者。從四月一日,城里便掃灑道路,莊嚴巷陌。其城門上張大幃幕,事事嚴餝,王及夫人、采女皆住其中。瞿摩帝僧是大乘學,王所敬重,最先行像。離城三四里,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馀,狀如行殿,七寶莊校,懸繒幡蓋。
像立車中,二菩薩侍,作諸天侍從,皆以金銀雕瑩,懸于虛空。像去門百步,王脫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華香,翼從出城迎像,頭面禮足,散華燒香。像入城時,門樓上夫人、采女遙散眾華,紛紛而下。如是莊嚴供具,車車各異。一僧伽藍則一日行像。自月一日為始,至十四日行像乃訖。行像訖,王及夫人乃還宮耳。
其城西七八里有僧伽藍,名王新寺。作來八十年,經三王方成。可高二十五丈,雕文刻鏤,金銀覆上,眾寶合成。塔后作佛堂,莊嚴妙好,梁柱、戶扇、?牖,皆以金薄。別作僧房,亦嚴麗整餝,非言可盡。
嶺東六國諸王,所有上價寶物,多作供養,人用者少。
既過四月行像,僧韶一人,隨胡道人向罽賓。
法顯等進向子合國,在道二十五日,便到其國。國王精進。有千馀僧,多大乘學。
住此十五日已,于是南行四日,入蔥嶺山,到于麾國安居。
安居已止,行二十五日,到竭叉國,與慧景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