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次結集出版的作品,是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征文大賽55篇獲獎作品中優中選優的佳作,包括科普作品10篇、科幻作品15篇。我們相信,本書的出版將為青年作家展示自己、提升自己搭建廣闊的平臺,同時也能更進一步鼓勵青年作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不斷攀登新的創作高峰。
蔡生福 ·現當代詩 ·7064字
《詩畫之間》主要梳理和辨析了中國傳統詩畫理論中的幾個重要論題,如詩畫優劣、詩畫一律、形神關系等。這是一部切中肯綮,剖析明快的詩畫理論史論著,是關于詩學與畫學的綜合研究,對研究詩學和畫學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該書還有兩篇文章專論《法書要錄》整理工作的文章,具有開拓之功,亦有重要學術價值。
劉石 ·現當代詩 ·16.8萬字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其一“陳超專題”,批評家陳超2014年去世,本書收入3篇相關論文和一個陳超年表,著重從學術的角度,對于陳超的詩歌批評和詩學思考進行了完整梳理,并重點剖析了他提出的“個人化歷史想象力”這一概念的內涵及可能。其二,“詩人研究”,涉及華語圈的數位成熟詩人,包括多多,肖開愚,夏宇,英培安,希尼爾。第三部分為洪子誠、謝冕關于俄國詩人葉夫圖申科的詩學論文、隨筆。
謝冕 孫玉石 洪子誠 ·現當代詩 ·18.1萬字
本書是以浮山為主題而創作的具有鮮明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格律詩詞,全書約有詩詞400首,其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對提升青島文旅業態的品位和層次,乃至提升整個青島城市形象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都具有重要意義。該作品堪稱別具一格的浮山全景式詩體游記,一部品質上佳的藝術作品集,是自然風光欣賞和古典詩詞創作結合的有益嘗試,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
過客 ·現當代詩 ·6.6萬字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對舊世界的深刻詛咒和對新世界的熱烈向往,是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與眷戀,是對勞動人民由衷的謳歌。形式多為打破束縛、不拘一格的自由體,而其藝術風格則是狂飆突進的革命浪漫主義。《女神》在高唱主旋律的同時,也有一些抒情小詩,顯示了多樣性的統一。《星空》在氣勢上與《女神》略有不同,《星空》用豐富的幻想賦予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以蔥蘢的詩意。
郭沫若 ·現當代詩 ·5.5萬字
本書簡要地梳理了大連地區古代詩文流變的過程,并對作家、作品做出了初步的評述,為窺其全貌,還選錄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筆者深知,挖掘整理本地的文學遺產并做出中肯的評價和總結是一項浩繁的學術工程。
李振遠 ·現當代詩 ·12萬字
本書匯集了詩人、烈士陳輝詩歌作品之精華,并附詩人田間的序,以及詩人遺物的多幅照片(遺物即田間序里提到的烈士遺留下來的本子。現存我社)。本書文字內容以我社1958年出版的該作者詩集《十月的歌》為底本,重新編排,重新包裝。陳輝烈士的詩,為當年簫三編輯轟動一時的《革命烈士詩抄》收選數量最多的,也是新詩意義上最成熟的作品;婉轉優美,慷慨激昂,而非一般高亢所能概括,既有戰士對祖國對未來的愛與憧憬,也充滿了人性的力量。這是真詩人的作品,這是真烈士的詩歌作品。
陳輝 ·現當代詩 ·4.1萬字
《詩詞中國·MOOK》由中華書局、中華詩詞研究院共同主辦,面向全社會公開出版發行。旨在“搜集當代最動人的詩句,收錄最權威的詩法,分享最有趣的詩話”。以探討寫作技巧、交流寫作經驗,圖文詩詞賞析為主,力爭成為高手交流的心靈家園。本期為休賽期常規欄目內容。本期匯總顧問與評委意見,對欄目做了改版。刪掉了“古詩欣賞”“觀點”欄目,增加“點睛之筆”“以詩會友”“詩壇擷英”,“名家詩詞鈔”改為“名家詩鈔”。主要內容如下:【自由談】主題為“當代詩詞入史”,邀請周嘯天、鐘振振、錢志熙等做了探討。【名家說詩】收錄林岫《題壁涂鴉有好詩》、星漢《詩詞創作三不宜》。【點睛之筆】收錄陶文鵬《哲理融入情景中》。【名家詩鈔】收錄豐子愷詩詞作品。封二、封三或【詩界動態】欄目會增加第五屆大賽啟動相關簡訊與征稿啟事,待補充。
詩詞中國叢刊編輯部 ·現當代詩 ·5.9萬字
本書是張國祚先生繼《滄桑足音》之后出版的第二本詩集。該詩集薈萃了作者在豐富的人生閱歷中穿行歲月、品賞盛景、思考人生、情寄家國、緬懷先賢、放歌時代、追思友誼、感悟哲理、激勵青年等詩作;循著歲月、穿行、覽勝、史韻、節點、名人、緬懷、放歌、時評、友誼、岳麓、境外、哲思的邏輯線索,本詩集共分13個專題,這充分展示了作者關于“詩言志、詩敘事、詩抒情、詩頌美、詩歌德、詩會友、詩寓理”的創作理念。本詩集的詩涉獵廣泛、內涵淵博、富有哲理、啟迪智慧、朝氣蓬勃、激情飽滿、語言酣暢、導向鮮明、鼓舞人心,充滿正能量,富于時代感,讀來朗朗上口,適合各年齡段的讀者品鑒。
張國祚 ·現當代詩 ·7.7萬字
這是一本詩集,也是攝影作品集,在細膩且富有情感的詩句中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常榮軍 ·現當代詩 ·1.8萬字
中國白話新詩是否僅僅起源于海外留學生的零星嘗試?本書努力搜集、整理了四川地區早期白話新詩人們在詩作與詩論等方面的成果,呈現出中國白話新詩誕生的豐富景觀,從而填補了新詩發生史中的重要空白。
李怡等 ·現當代詩 ·17.1萬字
本詩詞集涵括“河山頌”“故鄉之戀”“神州萬里行”“徜徉薈萃”“異國風采”等主題,既觀照了個人的日常生活,也展現了對故鄉的憂思,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表現出一位追求高質量精神生活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獨特品位。
許惠武 ·現當代詩 ·6360字
本書所載詩15首、詞38首、曲1首、賦2篇、記傳文3篇、對聯4副,共63篇,全部為作者一人原創,全部用文言文寫就,其中詩、詞、曲、賦、聯完全遵循格律。詩文謳歌了壯麗山川、錦簇芳華、四季美景、故友重逢、人間真愛、登高望遠、安康祥和、美食茶點、鄉愁懷舊、惜別寄語、祝婚悼亡等等,全部為作者親身經歷的真情實感。作者在寫作時對前人忽視的兩個問題進行探索,獨創性地提出了“虛詞位”概念和“避詞林正韻同一個部”的概念,相關論述見本書“說明”一文。作者于該文中提出當前詩詞創作中對格律評判的量化指標,供同仁探討。
顧宏杰 ·現當代詩 ·6.1萬字
本書由反映上海世博會的378首五言七絕詩匯集而成,作者以參與籌建到世博開幕后所經歷的日日夜夜所思所感揮就而成。中文版出版后,受到相關人士的好評。本冊以中英文對照形式出版,并配以精美彩色圖片。上海著名作家葉辛、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專為本書作序。
王智鈞 ·現當代詩 ·5.7萬字
《荔尾詞存》是著名農史學家石聲漢先生的詞集。石聲漢(1907—1971),晚年致力于整理、研究中國古代農業科學遺產工作,先后完成《齊民要術今釋》、《農政全書校注》等14部巨著,是中國農史學科重要奠基人之一。葉嘉瑩先生在為《荔尾詞存》所作的八千字長序中寫道:“這一冊詞集所表現出的作者之品格情操及其深厚之古典學養,給予我一種直接的感動。石聲漢教授生而就具有著一種特別善于掌握詞之美感的、屬于詞人的心性,纖柔善感,與詞體的美感自然結合。石教授絕無一般詩詞作者矜持自喜和酬應的習氣,詞中所寫都是最真誠最深切的胸中之‘塊壘’。他雖然生而具有一種詞人之心性,但并未接受過一般學詞之人的傳統訓練,但另一方面他卻又自幼年開始就對古典文學有深厚的修養。可是雖對古典文學有了深厚之修養與興趣,但志業卻又不在于文學而在于科學。于是這種種多方面的復雜矛盾的因素,遂使得石教授的詞有了極不平凡的特色。”本書收錄石聲漢先生兩份珍貴的詞存手稿,以及石先生所治印譜,影印附后,其中印譜為雙色印刷。另外收錄石聲漢先生珍貴照片十多副,以及相關墨跡等,作為彩色插頁。
石聲漢 ·現當代詩 ·6.9萬字
本書是青年詩人高璨的最新詩集。詩歌,終究要和人類的心靈對話。在高璨的詩里,能感知到另一種氣息和直覺。那正是詩歌帶給我們的魅力。
高璨 ·現當代詩 ·4.3萬字
這是一本散文詩歌集。作者是一位攝影師,這些年他游走貢嘎山、大涼山、海螺溝等山川,與當地群眾進行交流,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更直接的感受和更深刻的思考。這本書收錄了作者四十年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座座親自攀過的雪山,一條條涉過甚至下水救過人的河流,一所所親手摸過宿舍里棉被厚薄的鄉村小學,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為麻風村捐款、送糧、修路、建校的細節,以及一位又一位與他做朋友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山里人。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激勵我們去追求無悔的青春,不忘來路的初心。
林強 ·現當代詩 ·10.8萬字
《不隨時光消逝的美:唐宋詞名作析評》選錄了唐、五代及兩宋優秀詞作共二百四十余闋,闕闋煉字遣詞,搖曳跌宕,或豪放或婉約,各盡其美,各臻其盛。校注、析評部分由一代詞學家、臺灣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弘治先生完成。陳弘治先生專攻詩詞,胸有丘壑,妙筆生花。他筆觸下的每一闕詞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美學價值。讀陳先生的唐宋詞析評《不隨時光消逝的美:唐宋詞名作析評》,不僅在于欣賞詞的格律和藝術之美、感受詞面背后特定時代的家國情懷,更在于筆鋒處對個體的生命關照。讓人極易沉淀于喧囂繁雜的日常瑣事之外,一杯清茶一闋好詞間,灌溉自身的精神之花。
陳弘治 ·現當代詩 ·19.6萬字
本書是“青少年四季古詩詞”書系的第四本,作者以二十四節氣為順序,從立春開始,寫到大寒,貫穿了四個季節共二十四個節氣,擷取了每個節氣相對應的最美好的詩詞,與生動有趣的民間故事,融合了光陰之美、詩意之美、民俗之美,寫出了最有閑情逸致的歲時生活,以及最為活潑真實的日常風情,使古老中國的風味、意趣躍然紙上,有助于青少年加深對二十四節氣的了解,并在四季流轉中隨著季節品味和感受不同季節的詩詞內涵及漢語的魅力。
李顏壘 ·現當代詩 ·6.6萬字
本書是專治焦慮的95后女性主義詩人、小紅書頭部青年詩人焦野綠的全新女性力量詩集《我應該,我要,我愿意》,全書收錄212首最新原創詩歌。這部作品中,焦野綠透過女性詩人細膩的視角,立足日常,為普通人發聲。全書共五個章節,從開始面對心中的吶喊走向成長與勇氣,從學會擁抱世界到接受愛和自己,每一首詩都是她人生中往前行走的足跡。涂鴉是焦野綠創作的獨特方式,作為95后,她脫離傳統詩歌的寫作框架,用年輕的語言,前衛的方法,把詩歌帶到大街小巷,讓詩意和真實生活碰撞。在這本書里,讀者與作者同頻,在詩句之間感受被理解、被看到、被表達的喜悅;他們關心世界,更關心自己。“這天地廣闊,有一半是我的”“我會踩著時間的骨頭,成為勇者”“暫時只愛自己,停止招待過客”“我應該,我要,我愿意”……焦野綠把年輕人那些迷茫、焦慮以及如鯁在喉的痛苦都寫下來,在新穎、輕盈的表達中給人治愈的力量:我要用盡全力,不讓自己成為別人。
焦野綠 ·現當代詩 ·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