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唐詩歲時記:懷君屬秋夜》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秋天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錯落別致,并在輯封里加強了歲時輪轉的設計感。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書中的配畫大多為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
陸蓓容編著 ·古詩詞 ·3.7萬字
本書選擇了100首精美的唐詩,分為經典的十類題材,加以重新的詮釋。其中既有對春花秋月等自然風物的細心描摹,又有登山臨水時的深情詠嘆,更有面對歷史古跡時的深沉反思,其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唐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對十類詩歌的解讀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詩人們五彩斑斕的詩性生活,開闊自己的歷史文化視野,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悅精神,享受快樂;又可以涵養性情,調適心境;更能夠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人生修為。
李靜 ·古詩詞 ·16.9萬字
《唐詩二十講》(原名《唐詩概論》)是蘇雪林創新運用現代文藝理論來觀察唐詩,研究唐詩史的力作,被學界稱作“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本唐詩學專著”,也是我國第一本斷代詩歌史。蘇雪林打破歷代學者慣用的文章學、考據學等傳統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以文學史家的學術眼光與視野審視紛繁復雜的唐代作家作品,率先運用流派與風格等現代觀念,突破前人視野,把唐詩的繁榮置于時代的大背景下考查,辨析、梳理出唐代詩歌承緒與流變的歷史進程。
蘇雪林 ·古詩詞 ·8.7萬字
《唐詩歲時記:雪片一冬深》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冬天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錯落別致,并在輯封里加強了歲時輪轉的設計感。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書中的配畫大多為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
陸蓓容編著 ·古詩詞 ·3.3萬字
本研究以王維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這兩位代表中西方文化的詩人的詩歌為語料進行多層次的認知比較研究,從中構建詩歌的概念合成模式,并從認知文體學的視角來解讀詩意。本書力求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論基礎上拓展其在敘事、語用、翻譯領域的雙域和多域網絡的概念合成理論模式。
李昌標 ·古詩詞 ·22.1萬字
《京杭運河詩文賞析》是配合“京杭運河詩文講讀”線上課程而撰寫的新形態教材。就文稿而言,作者努力將中華文明發展源流的梳理,落地于運河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傳統詩文賞析,涵蓋了運河各渠道的鑿通地點和時間、相關人物、規模大小、開鑿目的以及對當時和現今的鑿通意義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全方位地為學習者展示每段運河背后耐人尋味的故事,并挑選歷來文人有關運河的抒情、評價、懷古之作,在了解了每段運河的歷史地理背景的基礎之上,站在詩人的視角回溯過往,感受詩人當下的心境,加深對詩文的理解。每一篇賞析文章精彩生動、文情并茂,堪稱雅俗共賞,具有很強烈的當代關懷意識。
邱江寧 孟國棟編著 ·古詩詞 ·17.8萬字
《大師美繪千家詩二》選取唐代的古詩代表作,如《鹿柴》《山居秋暝》《送孟浩然之廣陵》《關山月》《登黃鶴樓》等。
楊永青 ·古詩詞 ·3188字
本書以經典詩詞中的經典名句為解讀對象,徐徐展開。這些動人的名句,要么是因為內容的厚重,要么是因為形式的特別,即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前者勾連起作者的經歷、情感,往往是一生的沉浮起落、慷慨悲歡凝聚在一句詩中,這樣的詩句解讀,就是梳理作者的故事,本身就足夠動人。而后者,則體現著天才詩人的藝術創造力,在藝術特色,表達技巧方面璀璨動人,這一類詩句的解讀,可以擴大讀者的知識面,提高對詩句的藝術鑒賞力。本書分為繪風骨和思玲瓏兩部分,從歷史的角度,聚焦詩詞本身,真正解讀其最有價值的部分,可讀性極強。
趙震 ·古詩詞 ·9.5萬字
《大師美繪千家詩四》選取唐代的古詩代表作,如《錢塘湖春行》《竹枝詞》《江雪》《菊花》《清明》等。
楊永青 ·古詩詞 ·2994字
本書是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的任務驅動式教材。全書分為14個模塊。模塊1、模塊2分別介紹Revit2016軟件的認識以及視圖顯示控制與基本操作。模塊3~模塊10遵循“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從整體出發,逐步細化,以任務驅動方式組織相關內容,分別為:項目位置的設置;創建場地及場地構件;創建和編輯標高和軸網;創建墻;創建門窗;創建樓板、天花板和屋頂;創建扶手、樓梯、坡道和洞口;創建建筑構件;創建房間。模塊11介紹Revit2016軟件模型的透視效果知識,即建筑的渲染與漫游;模塊12介紹如何在Revit2016中創建建筑施工圖;模塊13介紹如何實現協同工作;模塊14介紹族的相關概念。本書可作為高校、職業技術院校建筑和土木類等專業的初、中級培訓教程,也可作為廣大從事BIM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齊會娟 ·古詩詞 ·8.4萬字
詩有詩境,詞有詞境。當“君問歸期未有期”的李商隱,望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李清照,將是什么模樣?本書以“撞見”為關鍵詞,從內容與設計上突出詩與詞、詩人與詞人,以及唐與宋兩個朝代的撞見。《何妨自戀:李商隱詩選·李清照詞選》由《李商隱詩選》100首、《李清照詞選》59首組成,既有經典名篇,也收錄了遺珠佳作。內文包括四方面內容:詩/詞作、注、評、詩/詞人年譜,以期多角度地向讀者展示兩位作者的詩詞魅力。除了詩詞選,華東師范大學彭國忠教授傾心撰寫導讀別冊,幫助讀者感受詩詞與現代生活的碰撞。隨書附贈以“情詩”為主題的詩歌信箋,讀者在享受古典文學美的同時,也能用信箋在現實生活中傳情達意。
李商隱 李清照 ·古詩詞 ·3.4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原創格律詩300余首和研究論文2篇。其中格律詩依照傳統格律詩法創作,分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四種,每種詩基本按照歲時節慶、紀事感懷、詠物興寄、游覽即景、田園家居、題贈酬和及議論雜感七類內容編排。限于篇幅,研究論文只收《律詩立意說略》和《律詩用典舉隅》2篇。考慮到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對詩中部分典故作了適當注解。
余志海著 屈小寧注 ·古詩詞 ·7.4萬字
本書分為初唐卷、盛唐卷、中唐卷、晚唐卷及地名方物卷五大部分,分階段對唐詩中的精華按時期進行了逐一點評和賞析。
謝柏 ·古詩詞 ·14.4萬字
“歷代燕趙詞”輯錄上起隋唐、下迄近現代之燕趙籍詞人創作之詞。編次以時代為序,分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現代四部分。以作者為經,詞人姓氏下附小傳,簡要介紹詞人生平仕履,并依據前人論述對詞人作品略加評述,以見其詞風源流、特征及對詞壇的影響;有詞學論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詞學主張與淵源。無資料可參者,則以己意分析。此編旨在匯輯歷代燕趙詞作,供研究者參考之用,網羅散失,雖斷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見作為中國詞學重要組成部分的燕趙詞之創作實績和發展歷程。
于廣杰編著 ·古詩詞 ·23.9萬字
本書在古今已有濂溪學文獻的基礎上,對濂溪學詩歌進行補遺。具體搜集了五類文獻仔細檢索,一是學界已有濂溪學文獻;二是各相關地方歷代方志;三是古代諸儒別集與總集。這三類中,優選古人別集刻本,次選古人總集、叢書、類書刻本,再次選其影印本,最后選當代人編纂的總集、叢書、類書。為行文簡潔,各底本均簡稱之,注于篇末。第四類是韓國諸先生的詩文集,均來自兩套堪稱韓國四庫全書的大型叢書——《韓國歷代文集叢書》《韓國文集叢刊》。第五類是日本諸位先生的詩文集多來自日本大型儒學叢書——《續叢書類從》《續續叢書類從》《日本儒林叢書》及日本學者別集。以上文獻至少110種。
王晚霞編著 ·古詩詞 ·12.4萬字
作者從歷代詩詞全集當中,精選關于酒的經典名篇三百首,原打算通過書法方式呈現,以“酒詩三百首”的題名面世。隨著研究的不斷加深,對于酒詩體現出來的文人情懷進行歸類分析,形成詩酒情懷二十六說。本書可以作為歷代酒詩名篇的一個分類選本,還有助于讀者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酒文化。書稿體量不大,可以做成袖珍本。對于酒詩、酒文化感興趣的一般讀者,以及從事酒業的人員來說,本書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作者從歷代詩詞全集當中,精選關于酒的經典名篇三百首,原打算通過書法方式呈現,以“酒詩三百首”的題名面世。隨著研究的不斷加深,對于酒詩體現出來的文人情懷進行歸類分析,形成詩酒情懷二十五說。本書可以作為歷代酒詩名篇的一個分類選本,還有助于讀者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酒文化。
王持之 ·古詩詞 ·4.9萬字
本書共收錄唐代至清代的詞作62首,其中唐五代7首、北宋21首、南宋金17首、元明6首、清11首。每篇文章均由詞作解讀和詞意圖組成,圖文并茂,文字解讀鞭辟入里,詞意圖畫中有詞。
沐齋著繪 ·古詩詞 ·5.3萬字
于廣杰編著 ·古詩詞 ·27.5萬字
本輯分為“文體研究”“散文研究文獻考述”“大視野”“文獻考辨”“作家研究”“書評”六個欄目,所選論文主要關照中國古代散文的文體演變、文獻的考證和辨析,以及重要學派如陽明心學、陽湖學派與古代散文思想的演進,并將中國古代散文名家作為專題研究;此外,本輯還關注中國古代散文領域的最新成果,如對過常寶專著的評介。
郭英德主編 張德建執行主編 ·古詩詞 ·21.6萬字
不學詩無以言,歡迎走進《詩經》,共品風雅。國學傳承人煒爵爺(王煒銘)結合文史典籍、歷代詩經注疏及現當代研究,深入詩經名篇,逐字講解,貼近歷史,貼近本義。現下對多首詩的普遍理解已與原旨大相徑庭,還原經典本來面目更加迫切。本書為您講透【賦比興風雅頌】,讓經典不再難懂。《關雎》原是貴族婚禮之詩?《卷耳》主人公究竟是誰?《擊鼓》偕老的是戰友還是夫妻?《柏舟》是貞婦之愁還是離騷之憂?《大車》不敢私奔是怕誰?《將仲子》是莊公語臣還是女子勸情人?“青青子衿”是老師對學生的關心?《伐檀》是表達貧眾不滿還是賢人自嘆?《蒹葭》蒼蒼“所謂伊人”是神?……這是全家人都愛聽的國學課,煒學說,延華夏文脈,傳經典之聲!
王煒銘 ·古詩詞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