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俞陛云是清末文學家、教育家俞樾之孫,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他幼承家學,在文學、書法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尤其精于詩詞。本書是俞陛云先生為家中孫兒女學習作詩而特意編選的啟蒙讀物,凡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細細剖析鑒賞,既啟發入門唐詩的徑途,又有品味唐詩的審美之效,實為學習與欣賞唐詩的一本上乘讀物。本書將《詩境淺說》和《詩境淺說續編》集于一冊,《詩境淺說》講律詩,《詩境淺說續編》專論絕句。
俞陛云 ·古詩詞 ·9.9萬字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公元1084年,山東濟南誕生了一位風華絕代的才女李清照,后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出生名門,父李格非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母為當朝宰相王珪之女,善詩文。少時成名,家學深厚,才力華贍,不讓須眉,獨創“易安體”,清新雅致,韻味悠長,被視為“婉約正宗”。一生柔情,與趙明誠相知相守,琴瑟和鳴。半生漂泊,飽嘗戰火,滿腔家國情懷,守護金石文物,貢獻卓著。她敢愛敢恨、無懼世俗,以女子獨有的才情與柔情,書寫坎坷與自由的一生,成為千年詞壇的璀璨星辰。本書完整收錄李清照全部詞作49首,包含題解、注釋、人物小傳,真正實現集詳盡注釋、系統解析、復古視覺于一體,更配有講解吟誦音頻,堪稱“人人皆能讀懂的、全面系統的李清照詞讀本”。
葉嘉瑩主編 李宏哲注 ·古詩詞 ·5.4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 ·古詩詞 ·18.7萬字
這是一本詩詞類、非虛構的圖書。這本書從“詩”出發,以歷朝歷代被人并稱的詩詞大家為線索,將詩、詞、曲的發展、衍變串聯起來,為讀者展現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歷程。“王孟”“李杜”“元白”“韓柳”“蘇辛”,這些被并稱的文人,或詩詞流派相近,或人生交集很多,或命運走勢很像……有些“組合”的成員甚至不在同一時代。本書將收錄十幾組被并稱的文人,對比他們的人生軌跡,解讀他們的文學作品,串聯整個“詩史”,將詩歌世界里并列的雙俠,一一介紹給讀者。
蕭楚白 ·古詩詞 ·9.3萬字
本書“小園閑步杖藜輕”為主題,精選與“杖”有關的優美詩詞一百多首,突出閑適的心境,淡雅的情趣。每首詩詞之后配以獨到的情感體驗,深情的文字解讀,讓讀者在誦讀、品鑒過程中感受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的魅力。
孟祥靜編著 ·古詩詞 ·2.3萬字
一部漢字史,就是一部中華文化變遷史;盡管外在的形態有所改變。但內在的精神一直延續至今。漢字獨有的文學、書法和對聯等藝術形式,得益于漢字中所蘊含的哲思以及漢字的讀音和構造,漢字廣博如此,甚至在一筆一畫間都能發生一個有趣的故事。《中華字源(超值金版)》力求詳盡介紹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讓讀者在充滿趣味和智慧的語言中了解漢字,更加準確、靈活巧妙地使用這門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雅瑟 毅然編著 ·古詩詞 ·28.3萬字
《花間集》是后蜀趙崇祚編集的一部詞集,收錄了晚唐至五代18位詞人的作品,包括溫庭筠、皇甫松、和凝、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歐陽炯等。本書共收錄460余首作品,這些作品的詞風多模仿溫庭筠,以描繪閨中女子日常生活情態為特點,互相唱和,艷麗香軟,形成了花間詞派。另也有描寫離恨、暗傷亡國的作品。本書由廣西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李寅生傾情作序,包含正文、賞評、注釋等板塊,以及生難字注音、歷代名家點評等內容,內插花鳥、山水、仕女等歷代名畫。另外,本書贈送《詞譜》帶你體驗填詞的樂趣。
趙崇祚 ·古詩詞 ·10.8萬字
這是一套給7-12歲孩子的詩詞魔法書,全套四冊覆蓋小學1-6年級112首古詩詞,根據新版小學語文教材和詩詞難易程度進行分級,每冊內容包括:聽一聽、讀一讀、記一記、作者介紹、名家賞析、生活運用、思維導圖、知識漫畫,共8大內容板塊。跟讀朗讀音頻感受詩歌韻律,結合記憶圖像理解詩詞,跟著名家賞析品讀詩詞,聯系生活學會運用,通過思維導圖鞏固學習與記憶,萌趣漫畫講述生動詩人故事和歷史文化知識,啟用左右腦多元智能,讓孩子學得快、記得牢,理解透、會運用,愛上古詩詞。附錄十大科學記憶法和詩詞頭字歌,學習有方法,孩子有自信。
李俊成 黃宇玲著 桃開心繪 ·古詩詞 ·4.6萬字
有唐一代,詩人們在浙東七州秀美的山水之間往來穿梭,流連忘返,吟詠不絕,不但留下了一千多首詩歌,而且塑造了一條詩意的文化古道——浙東唐詩之路。南開大學教授、唐詩之路研究會會長盧盛江從《全唐詩》《全唐詩補編》《會稽掇英總集》等文獻中輯錄與浙東,特別是與其人文風光相關的唐、五代詩詞,按作者生年先后編成《浙東唐詩之路唐詩全編》一書,并簡要介紹作者的生卒年代、籍貫或出生地、是否曾游浙東以及何時曾游浙東等情況。本書為目前所見最為全面的浙東唐詩之路唐詩集,是浙東唐詩之路研究的基礎性、資料性著作,預期將會成為該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
盧盛江編撰 ·古詩詞 ·26.3萬字
本套叢書是以“建筑”“植物”“動物”“食物”“服飾”“色彩”為主題,選取有這些主題的詩歌,配上名物科普。借助詩詞,我們試圖穿透歷史的縫隙,將那些曾閃耀奪目的建筑、不知其名的物種、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中國傳統的色彩與服飾等,重新展現在眼前。本書從眾多古詩詞中精選出那些涉及動物題材的古詩詞,不僅配以詩歌注釋,還有相關的動物科普,以及手繪插圖等,讓讀者在感受動物如此多嬌,引無數詩人競折腰的同時,也能認識、了解不同的動物。
孟祥靜編著 ·古詩詞 ·6.1萬字
柳永是北宋時期一位著名的詞人,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也是北宋詞壇成就最高的作者之一。宋詞之有柳永,若唐詩之有杜甫。他不僅創造和發展了詞調、詞法,還在詞的審美趣味方面朝著通俗化的方向變化,在題材上朝著自我化的方向拓展。柳永以慢詞創作見長,善于利用鋪敘的手法表現故事的發展與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變化。其詞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其詞影響甚大,蘇軾、秦觀、周邦彥等著名詞人,無不受惠于柳永。李清照對北宋詞人多有尖銳的批評,唯獨肯定柳永。柳永研究名家薛瑞生先生研究柳永有年,對柳詞精髓頗有心得,此次精選了柳詞中最膾炙人口的七十首詞作加以精彩注評,同時兼顧柳詞的各個類型。大體依照時間先后編排,注釋力求簡明扼要,評析力求要言不煩,以便讀者更好地體會柳永詞的藝術特色。本書確為一部了解與欣賞柳永其人其詞的理想讀本。
薛瑞生評注 ·古詩詞 ·7.5萬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城紀。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他非凡的自信、傲岸的人格和灑脫的氣度,充分體現了盛唐士人的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他的詩歌創作充滿興發無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浩瀚的氣勢、壯美的奇景,又有風神情韻與明麗意境,被后世譽為“詩仙”。本書選取李白詩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配以簡明的注釋和評析,以便閱讀。
沈文凡 孫千淇選注 ·古詩詞 ·9萬字
節日詩詞,把民間習俗和文人意趣結合在一起,很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特點,是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教材。內容包括相關古詩、古詩注釋、今譯和鑒賞等。通過這樣比較全面的學習,讀者不僅學習了歷代優秀的詩作,而且進而對這些中國最有名的節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反過來,把傳統節日和詩詞結合,能夠加深讀者對古代詩詞的認識。另外在每個節日后面,都附有一篇有關的詩詞故事,以增加讀者興趣。
陸襄主編 ·古詩詞 ·4.4萬字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選的唐詩普及讀物,共選唐代七十多位詩人的三百余首詩。全書按照體裁分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八部分,在各類體裁下又大致按照詩人的時代先后次。所選詩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切,或沉郁頓挫,風格多樣。《唐詩三百首》自問世以來,“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時至今日仍在啟蒙教育、陶冶人們的審美情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蘅塘退士 ·古詩詞 ·11.5萬字
林則徐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政治活動家,并非純粹的文人學者和詩人,但這并不妨礙其詩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林則徐的作品從內容上看體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紀實性特點,同時又具壯懷激烈、文采橫溢的藝術特征。通過閱讀林則徐的詩文作品,讀者朋友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作品的內容,更加形象且深刻地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風氣以及林則徐本人的氣魄和精神。該書注釋精詳,能結合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對作品進行細致介紹。經過楊國楨先生的選編注釋,這些作品更加具有可讀性。
楊國楨選注 ·古詩詞 ·16.4萬字
用華美而深情的筆調書寫了一位翩翩濁世佳公子的一生。全面展現了納蘭性德其人、其詞、其性、其情。這位滿懷惆悵的人間客,一生掙扎在枷鎖與自由、世俗與純情、出世與入世之間,在不可名狀的憂傷中走完了三十一年的短暫人生之路,留給世人一個凄美惆悵的背影。
何灝 ·古詩詞 ·17.4萬字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由當代著名學者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富貴撰寫,從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史中精選名詩1000首,予以詳細注釋和精彩鑒賞,幫助讀者領略中國詩歌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本書是該叢書中的《遼金元詩鑒賞》部分,由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晶撰稿。張晶教授在遼金元文學研究領域成果豐富,出版過多部有關遼金元詩歌的重要著作。
韓經太主編 張晶注評 ·古詩詞 ·14.6萬字
時間、四季、相思、煩惱、讀書、飲酒……本書分四十個專題,分門別類地選錄了近二百首古典詩歌代表作(也包括詞、散曲),解讀其文本、分析其藝術特色,揭示其魅力之所在。文中時常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作者特殊的讀詩背景,以及在讀詩過程中受到的獨特的感動,從而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本書作者有意將他在古代文學研究中的心得轉化成普及性讀物,從而使優秀的中國古典詩歌走進更廣大的當代讀者的視野。
莫礪鋒 ·古詩詞 ·22.3萬字
本書遴選了溫庭筠、韋莊、薛昭蘊、毛文錫、牛希濟等人的經典詞作,典雅流美,格調高雅。輕輕翻開花間詞的詞卷,便是千年之前窸窸窣窣的往事。讀一首詞,做一個旖旎的美夢,如此這般美事豈不快哉。
石蘊輝 ·古詩詞 ·7.8萬字
李夢陽是明代“前七子”詩歌復古運動的主要領導之一,其詩歌創作和詩學思想對當時及后世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對其詩歌進行選注毫無疑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張兵和冉耀斌教授選注的《李夢陽詩選》,初版于我社2009年“明清十大家詩選”叢書。出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成為研讀明清詩歌作品的必要參考著作。該書市場上已經缺貨,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現將其收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系列予以再版。本書作者在深入研究李夢陽詩歌作品的基礎上,從中篩選出300余首不同風格的詩詞作注解、評析,并對每首詩的寫作背景作了介紹。所選底本精良,注釋簡潔準確,解析深入細致,是學習與研究李夢陽詩歌的一個較好的注本。
張兵 冉耀斌選注 ·古詩詞 ·2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