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背誦篇目編寫的,所選篇目最新最全,涵蓋所有75篇推薦篇目。并配有導讀,概括介紹所選篇目,另有知識鏈接,直擊作者評價、背景資料、文學史常識等內容,無縫鏈接本文中重點考點。正文作品每篇配有作者簡介、注釋和賞析,幫助孩子真正讀懂吃透每一篇古詩文,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楊春俏注釋 ·古詩詞 ·11.8萬字
絕情谷,斷腸崖,世間生死相許,唯有情花。她凝霜含露,鮮艷旖旎,綻放在薄情寡義的深谷。宋詞就是開在絕情谷的絢爛情花,我們都中了她的毒。所有中了宋詞之“毒”的人,莫不掩卷深思,潸然淚下。本書就是以情為綱,以人為絡,鋪陳一首首精美的宋詞,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一千年前兩宋王朝的奇美畫廊。
李會詩 ·古詩詞 ·11.8萬字
本書是一本對《詩經》的現代解讀,是一本不甘于淹沒在浩瀚書海中的書。《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每章都有詩文、注解、翻譯、闡釋、引申等內容。《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的作者不拘泥于對詩文字面的理解,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賞析,而是以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配以優雅、古典的精美插圖,去描繪“詩”中那一幕幕唯美、動人的歷史畫卷,去領略詩中的美麗與哀愁。
辛然 ·古詩詞 ·11.7萬字
宋朝文人的自由培育了優質文化的佳釀,然而也是因為太過自由,而顯得凌亂、散漫,每每勵精圖治的最后都是人去朝空。如果非要為宋朝的歷史尋找一個可以匹配的標本,應該就是曾卓的那首詩,“一棵懸崖邊的樹”。她被歷史的風吹到懸崖邊,因為崖邊的晚照、晴空、如茵的綠草、奔流的小溪而變得綠冠成蔭。也因為這種滋養,宋朝的大樹生長得越來越豐盈。可惜枝繁葉茂的時候,她也負著危險。她總像是即將要展翅飛翔,又像是會傾跌進深谷里一樣。“物極必反”,大概就是這個道理。能夠明辨這一層,便會對宋朝的風華有不同的理解。
玉裁 ·古詩詞 ·11.7萬字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由當代著名學者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富貴撰寫,從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中精選名詩1000首,予以詳細注釋和精彩鑒賞,幫助讀者領略中國詩歌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先秦兩漢部分由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趙敏俐編寫。全書選詩100首,包括遠古歌謠、《詩經》、《楚辭》、漢代樂府詩、漢代文人詩、漢代無名詩六部分。作者選取中國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詩歌作品,加以精煉的注釋和賞析,有時會增加一些簡單的文化知識介紹,以便讓讀者可以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加深對這些詩篇的理解。
韓經太主編 趙敏俐注評 ·古詩詞 ·11.7萬字
杜甫是站在盛唐詩歌巔峰上的偉大詩人,為中國的人文精神樹立了憂國憂民的百世楷模,為中國的詩歌藝術樹立了沉雄博大的千代典范。杜甫之詩被稱為“詩史”,因為他真實地記錄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杜甫被尊為“詩圣”,因為他在詩歌藝術上的集大成,開創了后世詩歌創作的優良傳統。作者追蹤偉大詩人杜甫一生的心路歷程,全書分為:少壯漫游,旅食京華,奔赴行在,度隴入蜀,定居草堂,滯留夔州,漂泊荊湘七個章節,詳盡地解析了杜甫的詩歌。
葛曉音 ·古詩詞 ·11.7萬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滴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留給后世九百多首詩作,他才思敏捷,可以提筆成詩,也可以醉酒而歌。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些詩作表現了他的心路歷程。本書以詩為引,帶你走進李白,步入大唐,感受李白在那個時代里頗具傳奇而又悲苦的一生。
柳夏 ·古詩詞 ·11.7萬字
高適(約704—約765),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等,世稱高常侍。岑參(約715-770年),南陽人,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高適、岑參是盛唐邊塞詩派的杰出代表,高適的詩直抒胸臆,勁健悲昂;岑參的詩雄奇壯麗,情景交融。本書對全面了解二人詩作很有幫助。
孫欽善等選注 ·古詩詞 ·11.6萬字
《像古人一樣讀古詩——野藤齋教讀〈千家詩〉》,采用普通話讀書音誦讀千家詩。《千家詩》因其廣泛的流傳性及淺顯易懂的特點,很適合作為古典詩歌的入門讀本。學好《千家詩》,可為以后誦讀甚至寫作舊體詩詞打基礎。“教讀本《千家詩》”既響應國家政策,又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張仁賢注解 ·古詩詞 ·11.6萬字
本書精選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112首,每一首均由四個板塊組成:1.相關背景、典故的簡要介紹。2.詩歌原文。3.曉暢易懂的白話翻譯,與原文逐句對應,極便理解。4.重點字詞注釋。同時,書前有專家撰寫之長篇導讀,綜合介紹杜甫的生平和成就,使讀者得到宏觀而全面的了解。書后附杜甫年譜簡編,便于查找。全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是學習、欣賞杜甫詩歌上好的入門著作。
(唐)杜甫 ·古詩詞 ·11.6萬字
陶文鵬先生為你鑒賞王禹偁、曾公亮、梅堯臣、歐陽修、蘇舜欽、李覯、劉敞、王安石、王令、蘇軾、孔武仲、道潛、黃庭堅、陳師道、徐俯、曾幾、陳與義、陸游、楊萬里、蕭德藻、朱熹、葉紹翁、文天祥等二十三位詩人的三十八首經典詩歌,見詩心,見功力,審美解讀與藝術探尋兼顧,古典詩歌,當代視野,更與當代及國外詩歌、評論相互參照,文筆清通流暢,優美洗練。
陶文鵬 ·古詩詞 ·11.6萬字
金圣嘆選本的特點不僅在于選更在于評,更注重點評和鑒賞。金圣嘆首創唐詩“七律分解法”來評點唐詩。他將唐詩分為“前解”“后解”,分析隱藏在詩句背后的起承轉合,跌宕起伏,“或使后世之人不止見唐詩之字,而盡得見唐詩之詩”。而唐代詩人中,金圣嘆又對杜甫情有獨鐘。金圣嘆有多癡迷杜詩?他去親友家吃飯喝酒,都常常帶著一部,半醉半醒之間,隨時批閱。他以當杜甫肚里的蛔蟲為樂,選注杜詩就是靈魂附體,灌注了自己的滿腹才情。
(清)金圣嘆選批 ·古詩詞 ·11.5萬字
白居易曾與李白、杜甫并稱為唐詩三大家,乃元和諸怪中之一怪。其怪就怪在刻意為俗,以俗為美,他的這種審美追求,應該說是一種勇氣、智慧和策略。白氏有好盡之癖,不少詩淺露直激,且寫法程式化,故雖存詩三千,但毀譽參半。為了其全人,此選本之所選者,不全是膾炙人口的“傳統篇目”,也不全是用常得奇而俗中見雅的精致篇什,更不全是批評現實主義的“人民性”作品。選者追求“陌生化”之效應,細讀深涵,反復不已,故常有會心,別開生面,而多發人所未發也。
王志清 ·古詩詞 ·11.5萬字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選的唐詩普及讀物,共選唐代七十多位詩人的三百余首詩。全書按照體裁分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八部分,在各類體裁下又大致按照詩人的時代先后次。所選詩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切,或沉郁頓挫,風格多樣。《唐詩三百首》自問世以來,“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時至今日仍在啟蒙教育、陶冶人們的審美情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蘅塘退士 ·古詩詞 ·11.5萬字
本書選取了《紅樓夢》中具有代表性的、能夠充分體現人物性格特點或者是情節的,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的詩、詞、曲、賦、歌謠、謎語、酒令、聯額、對句等,用十二支曲中的“終不忘”“恨相遇”“惜落花”“嘆無常”“聰明累”“好事終”“終身誤”“觀世事”“感聚散”作為章節名,對每篇文字都做了細致的解讀,包括精確嚴謹的文字詮釋、真實可信的背景介紹,同時又進行了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的藝術分析,幫助讀者更好地體會小說中詩詞之美和詩詞之趣,同時也能更準確、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節。
美芹 ·古詩詞 ·11.5萬字
《古詩十九首》是我國五言古詩的優秀代表,歷代詩論家都對它評價極高,推崇備至。馬茂元先生早年曾潛心研讀,對各家注釋都有所涉獵,在此基礎上,他博采眾長,糾正了前人注解的錯誤,并結合自己的感受對詩歌的藝術進行了極為精妙的分析。本書深入淺出、語言優美流暢,是古詩研究的典范之作。
馬茂元 ·古詩詞 ·11.3萬字
唐宋詩文是古典文學的一座奇峰,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穿越漫長的歷史時空流傳至今。從孩提時代咿呀學語,我們就開始誦讀“床前明月光”;少年意氣,也學李白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外漂泊,便知“每逢佳節倍思親”;壯志難酬,又可嘆“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一首詩、一闕詞,為什么能流傳千古?詩言志、文載道,詩文雋永、文脈千年,訴說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離合悲歡,茫茫天地間,個體之于歷史何其渺小,寥寥數語,訴不盡春風秋月、物轉星移,卻凝聚了萬千氣象、百味人生。在這本書中,依托于23首詩文,以詩畫相生,為我們重現了23個歷史故事。有少年成名的得意,有懷才不遇的惆悵,有前路未知的迷惘,有漆黑長夜的孤獨,有孑然一身的倔強,有國破家亡時的蒼涼。跟隨作者的講述,再次走入唐宋600余年的歷史長空和詩意宇宙。
瞿立章 ·古詩詞 ·11.2萬字
《亦詩亦劍亦飄零:唐詩絕響》是一本關于唐代詩人的清明上河圖。40位唐代詩人,按照4時期,每一時期10位詩人的編排方式,從詩詞出發,以真實歷史事件和詩人生平經歷為線索,將相關的典故穿插其中,呈現詩人的個人精神和生平故事。本書的特色在于,將詩作與所感、所悟、所行,與朋友的交談探討、對世事典故的評說等緊密結合,還原真實可感的詩人人生,涵蓋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內容,以微小觀大智,于諧趣見真知。
花底淤青 ·古詩詞 ·11.2萬字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解詩經》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解詩經》是一部對古典詩歌的典范之作《詩經》進行注譯解讀、圖文并茂的大眾國學讀物。全書以朱熹的《詩經注》為底本,在保持原有風雅頌的結構的基礎上對《詩經》一書進行遴選注釋翻譯和解讀,書中插配了近200張與歷代畫家繪制的《詩經》圖片和山水人物繪畫,提高了該書的可讀性和藝術性。全書的主要內容是《詩經》一書原貌的的全景再現,集中反映了《詩經》一書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
吳鋒 ·古詩詞 ·11.2萬字
本書根據著名作家陳清華在部分高校和各種讀書會講座的講義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詞人的風花雪月和經典詞作為線索,通過對唐宋詞人及其膾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讀,講述了著名詞人與詞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論世之語。同時,作者結合溫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張先、晏殊、宋祁、歐陽修、王安石、晏幾道、蘇軾、秦觀、周邦彥、李清照、蔣捷等詞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學養、情感經歷等方面,來探尋唐宋詞藝術的發展與演變及詞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陳清華 ·古詩詞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