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卡爾維諾在準備啟程前往哈佛大學發表“諾頓講座”前夕,不幸因腦溢血辭世,本書因此被視為這位小說大師贈與世人的遺產。他在書中精心勾勒的文學價值,既可充當評鑒一般作品的尺度,也可以作為認識卡爾維諾的指南。卡爾維諾出入古今典籍、旁征博引,其閱讀品味和學識見解令人嘆為觀止。這本專為熟悉和熱愛小說藝術的行家和讀者所寫的備忘錄,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雄辯的文學辯護書,也是留給本世紀讀者的最好禮物。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6.8萬字
跨文化研究,如同一場在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論旅行。其中,既有差異與沖突,亦有融通與理解,既遇見陌生風景,亦重新發現自我。本書作者周憲,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本書收錄的諸篇什是他多年來研究成果的集萃:從跨文化研究的理論、觀念與方法,到全球化和本土性問題,包括如何用中國智慧來解決一些理論難題,國內人文學科所面臨的原創焦慮等;從福柯、巴特等法國當代思想家理論的引進與流變,到布萊希特、易卜生等西方藝術家的“中國鏡像”等。本書既表達了作者在文化之間漫長理論旅行的個人體驗,也呈現出晚近比較文學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論和觀念的嬗變。
周憲 ·文學理論 ·14.4萬字
卡爾維諾的文學創作,是一臺復雜的文學機器,他一生的工作便是將與時代休戚相關的科學、哲學、政治學的零件置入這臺文學機器中,不斷地磨合,不斷地調試。《文學機器》是卡爾維諾一生文學創作和實驗的心得體會。在這部文集中,卡爾維諾在讀者、作者、評論家的身份之間來回變換,不僅為這個時代的文學探索了全新的可能性,也為我們的書架增添了全新的內容。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25.3萬字
這是一本小說寫作類圖書。為了寫出“吸引讀者的故事”,本書教你寫故事的9種方法。對于寫小說而言,在保持登場人物和故事框架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各式各樣的改編,連氛圍和讀后感都會發生變化。好比是同樣的咖喱,配上不同的食材,可以做成咖喱雞肉或咖喱牛肉,作為調味料使用,可以做成咖喱風味的沙拉醬。請你現在就動手寫起來吧。
(日)圓山夢久 ·文學理論 ·5.3萬字
文學不僅僅是世界的鏡子,它塑造世界的力量勝過千軍萬馬。《文字的力量》從4000多年的世界文學中挑選出16部尤為重要的經典作品,有《伊利亞特》《圣經》《源氏物語》《一千零一夜》《共產黨宣言》,還有《哈利·波特》,讓我們看到文字如何塑造哲學、宗教、政治與文明——一部英雄傳奇,催促亞歷山大帝不斷征服,直至他治下的土地都浸染上那部傳奇的色彩;幾個不聽話的學生的記錄,讓他們老師的教誨將在數千年后影響數十億人;一冊薄薄的宣言,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隨著這些偉大的作品,帝國興衰、文明起落,歷史在文字的錘擊下被鑄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樣子。
(美)馬丁·普赫納 ·文學理論 ·19.8萬字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以一百多個關鍵時刻為切入點,整部文學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楊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學”新詮,止于當代作家韓松(1965—)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記“火星照耀美國”。在這“漫長的現代”過程里,中國文學經歷劇烈變動,發展出極為豐富的內容與形式。本書希望所展現的中國文學現象猶如星羅棋布,一方面閃爍著特別的歷史時刻和文學奇才,一方面又形成可以識別的星象坐標,從而讓文學、歷史的關聯性彰顯出來。“何為文學史”?“文學史何為”?這是一部在“世界中”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我們期望向世界讀者呈現中國文學現代性之一端,同時反思目前文學史書寫、閱讀、教學的局限與可能。
王德威主編 ·文學理論 ·64.5萬字
“西班牙與西班牙語美洲文學通史”是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西語文學通史,且不限于西語,蓋因它起自西班牙作為相對獨立的王國——西哥特,迄今為止,延綿一千五百余年,橫跨歐美兩個大陸,涉國二十,外加古代瑪雅、印卡和阿茲臺卡文明之遺產。通史凡五卷,由《西班牙文學:中古時期》《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西班牙文學:近現代》《西班牙語美洲文學:古典時期》《西班牙語美洲文學:近現代》構成。《西班牙語美洲文學:古典時期》由古代印第安時期和西班牙殖民地時期文學組成。古印第安時期文學主要包括瑪雅、印卡和阿茲臺卡文學;西班牙殖民地文學始于1492年,時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他的航海日志被認為是“新大陸”文學的開端。在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中,西班牙文化在西屬美洲一統天下。19世紀初,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大革命波及西屬美洲,殖民地作家掀開了啟蒙的帷幕,獨立革命的號角南北交響。
陳眾議主編 ·文學理論 ·20萬字
因為卡爾維諾,《意大利童話》才能成為比肩《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經典,而一手締造這一奇跡的卡爾維諾,他眼中的經典童話有著怎樣的基本規律和范式?《論童話》是卡爾維諾對意大利童話編寫工作的全面總結,也是他獻給世界童話的一首情詩。卡爾維諾研究了世界各地的童話故事,把它們的奇妙、質樸、趣味和寓意都吸收到意大利童話的整理和改寫中。他是當之無愧的“意大利童話之父”。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12.1萬字
喬納森·卡勒向我們解釋了什么是“理論”。他沒有描述各個“學派”之間的爭斗,而是勾勒了理論所倡導的各個關鍵的“流變”,直接闡述了文學理論的內涵。《牛津通識讀本:文學理論入門》會讓每個想要了解當代文學的讀者受益匪淺。
(美國)喬納森·卡勒 ·文學理論 ·8.6萬字
《技術大全》到底是什么?是以“全工程學”為主題的文明興衰文集?是對人類過去與未來的控制論詮釋?是透過建造者的眼睛看到的宇宙圖景?是大自然的力量與人類雙手的創造中與工程學相關的事兒?是對未來千年科學技術發展的預測?是一組過于大膽,以至于很難宣稱有什么扎實科學依據的假設?的確,每項都有一些吧。”《技術大全》是對阿奎那《神學大全》的戲仿和回應,出版于1964年,涉及演化生物學、物理學、信息學、熱力學、控制論等方面的內容,呈現了各種突破帶來的深遠影響,如克勞德·香農對信息理論的發展,艾倫·圖靈在計算方面的成果,以及約翰·馮·諾伊曼對博弈論的探索等等,討論了演化、宇宙、社會、現實、人工智能、創造世界等深刻的問題。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討論。
(波蘭)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文學理論 ·35.2萬字
“這些作品在當時都處于‘邊緣’地位……但它們又具有‘超前性’,在時代思潮發生變化的某一時刻,它們的價值會被重新承認。”(錢理群語)作為“錢理群現代文學課”系列,這一本《現代小說十家新讀》,先由錢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學1995年秋季學期開設的“40年代小說研讀”課程內容“開箱”整理而來。近30年后,當年親歷這次討論課的北大中文系吳曉東教授領著新一代學子在前輩的光環下重釋這些作品,加入了現代文學專業在讀研究生新的解讀文字,貢獻了新的方法論視野。兩代接力的課堂,選取蕭紅、李拓之、沈從文、端木蕻良、路翎、馮至、廢名、卞之琳、張愛玲、汪曾祺10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家,從蕭紅《后花園》對人的存在的探討,到張愛玲《封鎖》是否“意義過溢”,再到汪曾祺《異秉》新舊兩種版本的對讀……以課堂實錄、師生平等交流的形式,重返文學現場。拒絕英雄主義,穿透戰爭廢墟,發現戰火中日常生活的價值與美,關懷個體生存狀態……兩代學人都對經典的內涵做出了屬于自己一代人的闡釋,也見證了我們現代文學經典的歷久彌新。
錢理群 吳曉東主編 ·文學理論 ·35.5萬字
讀過和沒有讀過《紅樓夢》,生命中有些東西是不一樣的。《紅樓夢》無疑是阻隔在讀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幾次拿起,前五回都讀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進入紅樓世界?本書是“得到”、新東方經典領讀人劉曉蕾寫給《紅樓夢》初讀者的十二堂課。全書按“部編高中語文教材整本閱讀要求”擬定框架,從成書背景、人物故事、經典橋段,到詩詞語言、社會習俗、文學藝術價值諸方面,正本清源,做扎實精當又富于個性的解讀。
劉曉蕾 ·文學理論 ·27.7萬字
本套裝收錄各國別、地區或語系的文學——俄羅斯文學、現代拉美文學、德國文學、英格蘭文學、法語文學,精心呈現完整世界文學地圖,構建相對完整的文學知識體系。各品種邀請相關領域的著名學者作序推薦,如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劉文飛為《俄羅斯文學》作序,引領我們徐徐走進世界文學圣殿。
(英)卡特里奧娜·凱利等 ·文學理論 ·44.4萬字
一句話概括金庸武俠小說的偉大:他創作了影響無數人的作品,在武俠世界和江湖社會中想象了另一個中國。無論是關鍵內容還是主要特點,本書從以下三個方面揭示了原來如此深藏不露的金庸,提供了出人意料又理所當然的解讀方式,給予了讀者會心得意的小說閱讀體驗:武俠小說作者——金庸跌宕的人生閱歷、強烈的個性特點和自覺的寫作追求;小說創作背景——金庸從事武俠小說寫作時特殊的個人境遇和復雜的時代狀況;武俠小說文本——金庸如椽之筆所創作的鮮明的文學特色和豐富的文字內涵。本書稱得上是理解和讀懂金庸武俠小說的極佳指南與思維導圖。
楊照 ·文學理論 ·35.7萬字
傳記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類,但在今天又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廣受大眾喜愛。從古典時代的榜樣傳記到如今公眾人物的傳記,傳記的形式、規則和寫作目的經歷了種種演變。本書對傳記這門藝術作了精彩的介紹,勾勒了不同類型傳記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影響傳記寫作的種種因素,探討了諸多關于傳記的爭議。傳記應該如何定義?傳記一定要真實嗎?傳記作者需要親自了解傳主嗎?在為不同的人作傳時,是否需要不同的策略、倫理和規則?傳記研究者埃爾米奧娜·李在書中提出多條我們想象中的傳記的規則,又逐一將其打破,引領我們走近傳記的真實和本質。
(英)埃爾米奧娜·李 ·文學理論 ·8.3萬字
本套裝包含:《文字的力量:文學如何塑造人類、文明和世界歷史》、《吃: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共兩本。
(美)馬丁·普赫納 (英)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 ·文學理論 ·39.5萬字
本書是精神分析小說大師丹尼爾·凱斯的回憶錄,圍繞其經典作品《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起源、構思、寫作與出版的曲折歷程,回顧了他從坎坷童年到作品成功的人生故事,也談到了他的小說創作技巧和對于寫作動機的倫理思考。特別收錄獲雨果獎中篇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后擴展為暢銷全球的長篇版本。
(美)丹尼爾·凱斯 ·文學理論 ·10.2萬字
20世紀60年代,博爾赫斯、加西亞·馬爾克斯等一批拉丁美洲作家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受到熱捧,但很少有人知道滋養這些作家的文學傳統。《現代拉丁美洲文學》從18世紀晚期論至現今,展開了一系列廣泛的文學主題,成功地彌補了這一缺憾。拉丁美洲文學在政治危機時刻,如獨立戰爭、美西戰爭、墨西哥革命和古巴革命中意識到了自己對于整個拉丁美洲及全世界的文學使命。在這樣的敘述框架下,安德烈斯·貝略、何塞·瑪利亞·埃雷迪亞、博爾赫斯、加西亞·馬爾克斯、費爾南多·巴列霍、波拉尼奧等作家及其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討論。
(美國)羅伯托·岡薩雷斯·埃切維里亞 ·文學理論 ·8萬字
《西班牙語美洲文學:近現代》展示近二十個西語美洲獨立國家的文學從步履蹣跚、篳路藍縷到繁榮昌盛,及至轟然“爆炸”的艱難歷程。獨立革命后,百廢待興的新生國家并未順利進入發展軌道,文明與野蠻、民主與寡頭的斗爭從未停息。而后,印第安文學,尤其是印第安神話傳說的再發現催化了西班牙語美洲文學的嶄新的肌理,激活了西班牙語美洲作家的古老的基因。如今,“文學爆炸”塵埃落定,但西班牙語美洲文壇依然活躍,其國際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覷。
陳眾議主編 ·文學理論 ·40萬字
本書是坎貝爾關于喬伊斯文學研究的畢生成果結集。從1927到1987年,坎貝爾對喬伊斯有整整60年的沉迷、追隨與研究。坎貝爾將深度心理學、比較宗教、人類學和藝術史作為分析工具,分析喬伊斯創建的文學迷宮。本書不僅包含坎貝爾已發表的論文、文章和演講,還包含大量坎貝爾生前未曾面世的研究成果,最后一章引入坎貝爾與讀者的對話,更利于普通讀者的理解和閱讀。
(美)約瑟夫·坎貝爾 ·文學理論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