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開我國集中反映新冠疫情期間開展心理干預類型的一部文學作品。作品以中國乃至全球艱苦卓絕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為背景,以疫情期間的心理戰“疫”為主線,通過多重視角真實再現了各種心理和精神疾病給廣大民眾帶來的巨大傷害和痛苦,敘寫了我國心理科技工作者實施“安心”行動的艱苦歷程和感人事跡,謳歌了全球戰“疫”環境下,我國心理援助工作者卓爾不群的科學智慧、先進理念、奉獻精神和時代風采,并向全社會發出關注愛、關注心理、關注精神衛生的呼喚。
秦嶺 ·紀實文學 ·16.6萬字
本書為紀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戰不僅撼動世界,更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本書精選十余位作家關于“七七”的記載文字,令人重新感受“七七”事變之于時代及其個人的意義,再次見證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記憶。
葉君主編 ·紀實文學 ·8.7萬字
長篇紀實文學《革命兄弟》,以寫實的手法,真實記錄了河南宜陽侯安國和侯安宗烈士的革命事跡。這是一對參加革命的親兄弟,侯安國1929年入黨,侯安宗1934年入黨。為了革命事業,他們不安于殷實的家庭生活,甘愿以地下革命者自居。最后,在1944年的抗日武裝斗爭中,作為宜陽抗日支隊支隊長的侯安國和弟弟侯安宗,同時獻出了珍貴的生命。侯安國是中國共產黨豫西地下組織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曾創建最早的豫西地下黨組織——韓城黨支部。
司衛平 ·紀實文學 ·15.5萬字
這是一本科普書籍,以水為主題展開對于相關知識的全面介紹和論述。作者以宏觀視野論及人類與水的關系,從多個視角,不同的層面向讀者展示了水知識、水文化、水科學的魅力。論述范圍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涉及歷史、經濟、文學、政治、文化、民俗、地質、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災害、水利、生態等諸多學科,不僅從現代科學角度講述水的形成、分布與分類,也大量引用古代典籍和典故,講述傳統的水文化及其演變,并延伸至今天的水利建設和節水環保等。全書科學與文化并舉,知識與趣味交織。同時,書中也涉及對當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評論和建議,是作者對當代新型科普讀物在創作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
車安寧 ·紀實文學 ·17.2萬字
30年前,江西省委省政府組建了鄱陽湖科考隊,對鄱陽湖區域進行了生物資源、水文環境、水污染調查、臨湖區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了科學考察,獲得了大量數據,取得豐厚的成果,為未來鄱陽湖的開發提供重要依據。本書作者作為科考隊員之一,參與了科學考察的全過程。通過考察,全面查清了鄱陽湖資源、環境、生態系統的現狀及其動態變化。本書所呈現的科考成果為鄱陽湖生態環境保護和全省生態文明示范先行區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科技支撐,對于促進鄱陽湖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林德元 ·紀實文學 ·16.4萬字
一群人的成長歷史關乎青春、奮斗與自我追求用自己的聲音說自己的話本期主題“朋克生活”,主要收錄了《詩人出差》《裸體朋克》《南方噩夢》《上海小風月》《失敗者之歌》5篇文章。《詩人出差》描述的是兩個人不同的生活狀態,一個是狂傲不羈的詩人,一個是躊躇滿志的導演,因為一部電影,兩條原本平行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點,交織出生活的率性、真實與無限感慨。《裸體朋克》回顧了朋克樂隊“生命之餅”的成長歷程,彰顯了朋克樂隊在中國樂隊中的思想性與斗爭性。《南方噩夢》講述了一個特殊職業從業者——行刑人員的內心的壓力、恐懼與掙扎,行刑班改變了他的生活。
正午 ·紀實文學 ·4.9萬字
鷹城平頂山的一線采訪記者,他們既是在場者、參與者,更是滿懷激情的書寫者。100個冒熱氣、接地氣的故事,均來自田間地頭,聽真心話,觀新戰果,問好經驗,是鷹城兒女一線奮戰的動人縮影。
中共平頂山市委宣傳部主編 ·紀實文學 ·16萬字
該書以陜北之北榆林為例,講述陜北傳統過大年習俗。年俗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最為古老和精粹的文化,陜北榆林如今依然保留并延續這樣的文化。從民間禮儀祭祀到文化娛樂慶典,陜北璀璨年風不僅能讓人感受年之風采、感受傳統文化的精彩魅力,更能感受黃土高原的獨特風情。該書不僅詳細闡述陜北年俗文化、還對近年陜北依托文化旅游展開的各種活動進行詳細介紹。該書對陜北傳統文化的挖掘、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著者李苗苗,女,《榆林日報》副刊責任編輯。作品散見于《陜西日報》《榆林日報》《開封日報》《北海晚報》及新華網、中國文明網、今日頭條等報刊及網站等。其中有《相約陜北之北》《萬里關山來時路》《鄉愁,灼痛里的良知和感恩》《尋找最陜北風情》《說說榆林老城墻》……
李苗苗 ·紀實文學 ·6.7萬字
本書是轟動西方世界的偽名媛安娜事件的調查記錄。25歲的安娜自稱是德國富家女,有6000萬歐元的信托基金,來到紐約是為了創立價值4000萬美元的藝術基金會。她一身名牌,長住五星級酒店,吃米其林餐廳,搭私人包機,周旋在政商名流之間。然而,表面光鮮的她竟然身無分文。瑞秋曾是安娜的好友,也是受害者。身為《名利場》編輯的她與安娜相識并成為好友。在見證安娜名媛派頭的過程中,瑞秋不得不替安娜支付賬單并欠下巨額債務……在這個真實故事中,我們將看到偽名媛的日常生活、價值觀、詐欺手法,以及讓其一路“暢行無阻”的個性。我們會發現,偽名媛和騙子的共同點一致,那就是利用了人性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和對權勢的敬畏感。安娜如何利用拜金心理和圈層打造出名媛神話?如何混跡上流社會差點實現自己的所謂夢想?本書通過安娜事件,看到當今美國的社會面貌,揭開曼哈頓上流社會的迷人表象,窺見人性和資本世界的隱秘真相。
(美)瑞秋·德洛奇·威廉姆斯 ·紀實文學 ·17.3萬字
本文講述作者的內蒙、尼泊爾之行,還有200多公里丙察察的馬幫路,看盡八萬里路云和雪,歷盡艱難險阻,閱盡醉人景色。作者以游記的形式講述了8165公里的人與事,以及那些遙遠,路險,常人難以抵達之處的所見、所聽、所感。
常年華 ·紀實文學 ·7.7萬字
正午故事,一期一主題。本期主題是“游蕩”。收錄了5位作者的故事。馮遠征口述自己與恩師露特·梅爾辛的師生情誼——《我穿墻過去》,回顧自己的演繹生涯;《一個東德記憶者的碎片》將時光追溯到玻璃墻倒塌的那一刻,告訴你“自我閹割有時比秘密警察更可怕”的歷史感悟;在朝鮮旅游,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賦格的《朝鮮觀光團》帶你去一探究竟;“為什么天下的道觀都供奉著老子,卻沒有莊子的一席之地?”,作者游歷于山西恒山,問道北岳,告知你關乎道教的點滴;資深戰地記者周軼君,長期從事中東及國際熱點地區報道,踏上埃及這片土地,撰寫《重返阿拉伯》,向你訴說埃及革命的遺產。
正午 ·紀實文學 ·3.6萬字
作者以滿腔熱情,歌頌了他接觸到的一大批散射著光彩的人和事。這本洋洋24萬字的真實、深刻而又生動、形象的報告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劉春海,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脫穎而出的眾多優秀村干部里的杰出代表!
李暢興 ·紀實文學 ·16.2萬字
本書為報告文學,分十章詳細記錄了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師生志愿者為視障群體制作無障礙電影的經過和感人故事。2017年以來,中國傳媒大學師生志愿者團隊發起了“光明影院”項目,500多名師生志愿者為視障人士制作、傳播無障礙電影,構筑了一條“文化盲道”。截至目前,“光明影院”的作品成果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送給了全國2244所特殊教育學校,惠及200多萬盲人。近年來,新華社、CGTN、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對“光明影院”進行報道,此項目獲得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獎、第五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典型項目獎等多項榮譽。
艾之光 ·紀實文學 ·15.1萬字
本書講述了我國近紅外光譜工作者的從業故事,作者既有老一代近紅外光譜專家,又有中青年骨干,這些故事中凝結了他們對近紅外光譜事業的追索和感悟,以及對近紅外光譜事業的情懷。本書記錄的是我國近紅外光譜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精華,是承上啟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文集體裁豐富,內容生動感人,所述經歷和經驗對近紅外光譜發展尤其是對青年學者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本書可供從事近紅外光譜分析及化學計量學研究和應用的科技人員參考,也可供石化、農業、煙草、制藥等領域對近紅外光譜感興趣的人員閱讀參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 ·紀實文學 ·18.1萬字
本書作者在黨政部門、研究機構任職三十余年,歷覽政情、世情與人情。在時代的激流中,他深感變革之艱難,進步之不易。本書分六輯,作者結合自己的經歷,對當今中國文化現象之種種,深入地觀察與思考,力求展現在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時期,中國文化所面臨的陣痛、激蕩和變革。
楊樹蔭 ·紀實文學 ·18.6萬字
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揭露現代債務人監獄悲劇:偷竊8美元睫毛膏后,她被收押長達一年,并因此欠政府五位數的“坐牢費”。?《圣路易斯郵報》的專欄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來一直在鎮級和市級法院記錄美國窮人是如何被判定輕罪,然后背上高昂罰金和費用的故事。如果他們無力支付,往往會被送進監獄,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費用,如此循環,很快就會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還清的債務高臺。這些陰險的懲罰措施被用來填補地方及州預算的不足,通常由營利性公司監督,這也是刑事司法改革運動的核心問題之一。?書中介紹了陷入這一體系困境的三位單身母親:分別生活在密蘇里州、俄克拉何馬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在輕微的違法行為變成巨大的財務和個人災難后,她們的世界被顛覆了,不得不為清償債務和繼續生活而苦苦掙扎。與此同時,頑強的民權倡導者和立法者們正為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而與她們并肩戰斗。
(美)托尼·梅森格 ·紀實文學 ·16.3萬字
本書上篇《東方芭蕾花鼓燈》以現實與古遠的神話傳說與時空交錯,將大河上下的民俗民情,災難福祉的輪回與神性,數代鼓燈藝人的傳承與堅韌不撥,花鼓燈藝術的絕妙與技巧,不同時代的庚繼與頑強的生命力等主題,融入通篇對于燈圣、燈魂、燈眼、燈架、燈妞、燈神等構思精巧的“題跋”之下,在絕妙的哲思與行云流水的敘述中,將燈藝傳人:田小銀子、千里淮河一條線、蓋九江、躥條魚、萬人迷、氣死猴、水上漂等來自民間的絕妙稱謂及故事,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本書的下篇題為“大國草民小團”,介紹的是安徽泗州戲,即“拉魂腔”,它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與徽劇、黃梅戲、廬劇并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泗州戲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文章講述了一個“草民小團”,即民間“拉魂腔”的曲藝團體的生存發展之路。書中以數位民間藝人的親身經歷,講述幾代藝人憑著對這種藝術形式的熱愛、執著與堅守。
孫禹 ·紀實文學 ·13.4萬字
長篇報告文學《索洛灣模式》是根據延安市黃陵縣雙龍鎮索洛灣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歷經數年的艱苦努力,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共十九大代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柯小海的帶領下,從一窮二白的貧困小山村,歷經三次深刻蝶變之路,最終實現了全村集體富裕奔小康的夢想。全書以現實為依據,反映陜北普通農村三十多年來的深刻變化,尤其在黨建引領下,索洛灣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走出了一條非同尋常的道路。在當下農村脫貧致富,決戰小康的的整體氛圍下,索洛灣的經驗和啟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張金平 ·紀實文學 ·12.9萬字
一部講述抗戰英雄觀杰生平事跡的長篇紀實類作品。觀杰是浙江上虞人,曾任浙東縱隊5支隊3大隊7中隊長,在1944年7月與日偽作戰中壯烈犧牲,被浙東縱隊授予“觀杰中隊”的榮譽稱號。《英雄的旗幟》真實地、藝術地展現觀杰及其英雄的中隊在戰爭年代和和平時期的英雄故事。
顧志坤 ·紀實文學 ·9.5萬字
吳振這是李暢興的又一本令人鼓舞的文集。作者以滿腔熱情,歌頌了他接觸到的一大批散射著光彩的人和事。書名凝煉明快,雅而不俗,雄健昂揚,催人奮進!作者連續創著了十二冊書,系統地謳歌了農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業績。現在的這一本,是第十三冊。
李順興 ·紀實文學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