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的回憶實錄,圍繞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描寫了一個西方人視角下的近代中國。全書以時間為軸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大清王朝的垂死掙扎(1898——1912);帝制的終結(1912——1924);從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到去往奉天之前的生活(1924——1931)。在這本書中,莊士敦不僅描寫了末代皇帝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的生活,也展現了晚清到民國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從百日維新義到義和團運動、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等等。
(英)莊士敦 ·紀實文學 ·24.8萬字
鮮活流動著的上海的風花雪月,如何從歷史的塵煙代入當下的情韻?那些被當作城市起居室的咖啡館數十年來的變遷,那些為保護城市記憶而永不拓寬的街道,那些物是人非的名人故居里飄蕩著的張愛玲、白先勇、柯靈、傅雷、賀友直的氣息,那些被文學青年奉若珍寶的外國文學經典在白皮書時代的尷尬往事,那些在法國傳教士鏡頭里與我們對視的一百多年前的上海,還有那些以散步為名,不動聲色地、前赴后繼地在淮海路上爭妍斗艷的時髦女子……世事滄桑的無盡感慨,尋常巷弄的前世今生,俗世生活的知足常樂……陳丹燕那種細膩精致,有時也毒辣尖刻的直覺既有著冷靜的感性,也提供了參差的對照,帶讀者在上海的前世今生間穿梭往來。《上海的風花雪月》歷經4個版本,按作者與讀者的約定,每五年生長一次新的內容與篇章。此次新版,陳丹燕在每章中又新添了一小節,在原來的開放式結構基礎上加入了2015-2020年的最新篇章。文字增加了近4萬字,圖片新添了數十張。
陳丹燕 ·紀實文學 ·22.2萬字
在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珍妮·拉斯卡斯問一個名叫斯密提的礦工:“人們對你們了解得這么少,你覺得奇怪嗎?”他回答:“我覺得,他們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是怎么運轉的。”《看不見的美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每日辛勤勞作,維持我們的生活運轉,而我們卻從未將其放在心上。看不見的世界林林總總:俄亥俄的礦業公司,阿拉斯加的石油鉆塔,緬因州的外來勞工營,拉瓜迪亞的空中交管中心,得克薩斯的肉牛牧場,加利福尼亞的垃圾填埋場,衣阿華的長途卡車司機,亞利桑那的槍支店,以及辛辛那提猛虎隊的啦啦隊員們。啦啦隊員?是的,她們也代表著你看不見的美國。
(美)珍妮·拉斯卡斯 ·紀實文學 ·20.1萬字
2008年5月12日,不到十一歲的春游被壓在坍塌的教室廢墟下,三天三夜后,終于等來了救援,但不幸失去右腿。災難中幸存的孩子會經歷什么的人生?“小鋼腿”春游以其善良與樂觀為生命底色,繪就了笑中帶淚,淚中含笑的成長路程——康復時的敏感多疑,復學后痛苦的信心重建,初中階段與好友的相依相伴,高中階段青澀又甜蜜的期待,大學里奮不顧身的追夢,當下實現夢想的篤定。她像蒲公英一樣哪里有光就在哪里生長,帶著痛楚也帶著幸福。作者細細地寫下生命中出現的星星,消防員小于叔叔、姥姥、爸爸媽媽、姐姐、快兒、阿寸、王逸文、擺攤的流浪姐姐、菜菜、包子……繁星滿天,她心懷感恩,走出地震陰霾、樂觀迎接生活,最后由一束微光,變得光芒萬丈。
春游哥哥 ·紀實文學 ·20.5萬字
本書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優秀作品叢書”中的一本。本叢書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撰寫的有關文學作品。本書描寫了抗戰之際,無數湖南少年熱血沸騰地投入到抗擊外侮的愛國斗爭中。在國家處于危難的時候,各地英雄兒女齊聚長沙,展開游擊戰爭,憑借頑強斗志和英勇作戰擋住了敵人的鐵蹄,展現了戰火下中華民族的鐵骨錚錚。
卻卻 ·紀實文學 ·25.1萬字
商業精英與權力精英共謀,踐踏普通人的生活。正義是否還在?兩名維權律師,一位出身社會底層、一位出身律師世家,維護司法公正的信念,使他們走到了一起。然而,他們的對手卻是煤炭帝國掌門人布蘭肯希普。在這起歷時十四年、歷經多次峰回路轉又一波三折的訴訟中,商業帝國如何與法官和公權力勾結,擠壓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無視百姓的權利乃至生命,踐踏司法的公正?《紐約時報》知名記者勞倫斯·李默爾,在庭審紀實作品《正義的代價》一書中,全方位呈現美國縣法院、州上訴法院和聯邦最高法院的審判現場,追蹤布蘭肯希普煤炭帝國發家史,講述美國大企業利用巨額資金操縱地方法院法官選舉、干預司法公正和最高法院力挽狂瀾的故事。
(美)勞倫斯·李默爾 ·紀實文學 ·28.9萬字
本書為紀實文學,全景式地、多層面地展示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影響中國未來走勢的一段歷史。
柳建偉 ·紀實文學 ·24萬字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轟炸機摧毀了華沙,也摧毀了華沙動物園田園牧歌般的往日生活。園長雅安活躍在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前線,他和夫人安托尼娜利用納粹對原始生態與珍稀動物的癡迷,將300多名猶太人藏在空置的動物館舍中,把動物園廢墟變成了華沙德占區與猶太隔都之間、生與死之間、光明與黑暗之間的“諾亞方舟”。即使身處地獄,動物、自然、藝術與愛仍是治愈傷痛、救贖心靈的密鑰。自然主義作家黛安娜·阿克曼以優美細膩的筆調再現了戰爭狀態下,人與動物相依共存、并肩作戰,共同守護生命奇跡的動人故事。
(美)戴安娜·阿克曼 ·紀實文學 ·21.3萬字
1968年,帕納古里斯因暗殺希臘軍政府領導人被捕入獄,1973年被特赦。兩天后,享譽世界的“采訪女王”法拉奇前往雅典對他進行采訪,兩人迅速墜入愛河。1976年5月1日,帕納古里斯在一場神秘的車禍中喪生。為了紀念愛人,法拉奇隱居三年,專心寫了《男人》一書。書名源于法拉奇第一次與帕納古里斯會面時的一段對話:“阿萊克斯,作為一個男人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要有勇氣和尊嚴;意味著相信人性;意味著去愛,但不允許讓愛成為避風港;意味著去戰斗,并贏得勝利。差不多就是吉卜林在他的詩《如果》中所寫的那樣。你呢,你認為男人應該是什么樣?”“我想說,一個男人就應該是像你這樣的人,阿萊克斯。”
(意)奧莉婭娜·法拉奇 ·紀實文學 ·40.3萬字
《騙中局》的故事情節頗像法官審理的復雜案情,個中人物也像案件當事人一樣有血有肉、性格鮮活,他們或質樸或精明,或奸詐或厚道,或狠毒或善良,或守法或犯罪……閱讀這部精彩作品,讓我似有“閱卷”的感覺。作品對法治精神的弘揚尊崇,對違法犯罪的揭露鞭撻,對善良百姓的提醒警示,與司法懲惡揚善的價值追求息息相通,也使我生發“法治時代的文學也可以是法學”的聯想。
李強 ·紀實文學 ·23.5萬字
《紅領章》以20世紀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的軍營為背景,以幾位男女軍人的成長、戀愛,婚姻和家庭為主線,竭力表現一代軍人動人的青春歲月和生命歷程。當我們回顧過去時,紅領章幾乎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征,它既是那個年代軍營和軍人的代名詞,也是一代人青春和理想的代名詞。一身綠軍裝,兩面紅領章,走進軍營成了一代青年人生的最高理想。紅領章也是一種精神的象征。70年代的社會是動蕩的、復雜的。內憂外患,和平而不寧靜,戰爭隨時有可能來臨,軍人們無時無刻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考驗。
陶純 ·紀實文學 ·24.5萬字
1933年2月,19816箱72包15件又13扎,包含文獻檔案、圖書古籍、各類文物在內的“古物”在日軍侵入平津的緊要關頭分批南遷。在國際上搶救戰火威脅下國寶的史實中,故宮文物南遷是其中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深遠的行動,這不是簡單的搶救珍寶,而是一次真正的民族文化搶救行動。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博物院的一段崢嶸歲月,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段抗爭歷史。祝勇用詩意的語言、散文的筆法、史學的態度,客觀還原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脈絡和事實細節,帶我們一起走進那段被塵封的歲月。
祝勇 ·紀實文學 ·28.1萬字
該書是一本寫真人真事的書,真實地記述了退伍老兵曹生富從1946年正月參軍到1952年退伍回家的六年在部隊的親身經歷,以及各次戰役中的所見所聞。他親身參加了從延安保衛戰到解放大西北的全過程,從他提供的材料中看出,他所經歷的人和事現在大都成了塵封往事,沒有見諸書籍和報紙,都是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具有搶救歷史、補充歷史、糾正史實的寶貴價值。
呂達 陳高齡 ·紀實文學 ·21.4萬字
讓億萬人心驚肉跳,聞之色變的鐵路懸案!翻開本書,揭密30年前中國鐵路兇殺案的破案過程!1989年,人民坐火車心驚膽戰,因為鐵路上流竄著犯罪分子,肆意實施搶劫,共和國鐵路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威脅。歹徒持械槍明目張膽的搶劫,將乘客退下飛馳的列車,他們為何如此猖狂?肆意侮辱乘警,搶走乘警槍械,歹徒為何不懼法律?翻開本書,見證鐵路公安局偵查員與歹徒斗智斗勇的偵查智慧!
王仲剛 ·紀實文學 ·21.1萬字
《群星燦爛的年代》是俄國作家伊·伊·巴納耶夫的一部文學回憶錄,巴納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紀初期,活躍于十九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羅斯文壇,這一時期,正是俄羅斯文學史上星光璀璨的“黃金時代”,普希金、萊蒙托夫、赫爾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學大師都在這一時期在文壇盛名遠揚或嶄露頭角,別林斯基、杜勃羅留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等先進知識分子也在這一時期確立了革命民主主義觀點,倡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巴納耶夫處于這一時期的文學圈子中心,同他們關系密切,十分熟悉,通過回憶與這些文學家及知識分子的交往,向我們還原了那個群星璀璨的黃金時代的文壇日常,也記述了這些文學大師們不為人知的生活及創作細節。
(俄)伊·伊.巴納耶夫 ·紀實文學 ·27.7萬字
這本《中國大禁毒》基本概括了近年來中國禁毒的基本狀況。書中收集的案件都是近年來中國警方破獲的大要案,這些案件都曾經在國內或世界上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書既展示了毒品給人類的危害,也表達了中國政府禁毒的決心。編著者憑借理性的思辨,通過形形色色的案件,多側面地展現了中國禁毒現狀,表現出編著者的社會責任感。禁絕毒品,毫無疑問是一場必須要由全民參加的、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解決毒品問題,靠一個國家不行,靠一個地區也不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聯手禁毒,合作禁毒,才能徹底解決毒品問題。
丁一鶴 ·紀實文學 ·24.4萬字
為什么在今天的美國社會中,獲得高薪職位的往往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是什么讓他們順利通過選拔?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勞倫·A.里韋拉深入美國起薪蕞高的行業——投行、咨詢和律所,詳細考察了宣講會、推薦、簡歷投遞、面試和評議等招聘環節,通過豐富的案例,揭示了看似能力取向的選拔標準如何幫助精英階層完成了優勢地位的代際傳遞。除對選拔機制的分析外,書中披露的大量招聘內部知識,亦可作為普通人突破階層天花板的行動指南。
(美)勞倫·A.里韋拉 ·紀實文學 ·21.7萬字
事實證明,自殺比想象中困難得多。資深記者凱蒂·恩格爾哈特歷時四年,跟蹤訪談數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他們或因疾病、或因衰老、或因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當生命注定無法好好地活,他們但求得好好地離去。然而重病之人往往很難獨立終結自己的生命,有人冒險訂購非法的致死藥物;有人傾盡家產遠赴“死亡診所”;還有人甚至已經無法自主選擇,只能依靠親屬做出可能符合自己心愿的決定……種種自殺困境使輔助自殺合法化的呼聲日漸高漲,支持者強調免遭病痛折磨的渴望,認為這關系到自主權,關系到尊嚴。反對者擔心允許協助死亡的法律只要存在,就會給道德倫理帶來滑坡,最終將所有病患囊括其中,濫用在窮人、自身并不情愿的人、妥協了的人、感到害怕的人身上。在這場關于死亡的辯論中,作者重點關注了六個人的故事,他們代表著不同立場:當事人、協助者……人生中無法避免的這最后一件事情,決定權在本人、家屬、還是醫生、法律或命運?這份特別報道對這個關乎倫理與權利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報道和無畏的審視,它向讀者介紹了那些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努力尋找尊嚴與真實的普通人。
(加)凱蒂·恩格爾哈特 ·紀實文學 ·23.5萬字
《大機車》是以中國機車工業的代表——大連機車車輛廠成長、壯大、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發展不懈奮斗創造了中國機車無數個世界頭名為題材的長篇報告文學。
鶴蜚 ·紀實文學 ·20.6萬字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少林!從男孩到男人,青春!熱血!爆笑!功夫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譯文紀實:少林很忙》講述了馬修以為自己會找到一座孤立的寺院,那里充滿超自然能力的禁欲者,就像他看過無數的老掉牙電影那樣。沒想到,他找到的卻是一個被政府改造為充滿觀光客的“功夫世界”。他最終還是找到了少林武術中心,里面的僧侶仍然嚴格的訓練一些古老又強烈的武打方式。訓練的第一天結束后,馬修連站都站不穩了。漸漸了解中國功夫,以及“吃苦”的意思后,馬修開始代表少林寺出席武打比賽以及國際競賽。隨后,僧侶們終于接受了這位美國人,讓馬修成為最接近過他們的西方人。馬修從僧侶的身上見識到現代少林僧侶在生活上的矛盾,虔誠佛教徒的他們每天必須為觀光客表演,并販賣一些商品來支持他們的技術。
(美)馬修·波利 ·紀實文學 ·2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