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羅生門外竹林中》分為《追夢者》《煙花雨》《風流花一時》《此中有真意》四個部分,共計36篇小說、隨筆和藝術評論。題材也較為豐富廣泛,有描寫古代或異域人物故事,有對詩詞的賞析,有對藝術作品的評述,有行旅中的感懷,等等。作者長期在海外生活,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是其小說還是隨筆,總能讓人讀到濃濃的愛國之情、思鄉之情。作者文筆流暢優美,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見解也有一定的高度與深度,是一本融文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隨筆集。
林琵琶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京城名記紫茵(真名陳志音)從歷年所寫大量音樂人物訪談中精選出部分文章,以《音樂名家訪談錄》為名結集出版。分為“聞香起舞”“揮灑精彩”“情動樂思”“詠聲嘆韻”“弄弦撫鍵”五個章節,深入走進音樂界不同領域大家名家的精神世界,章章獨具神韻,篇篇耐人尋味,為廣大讀者打開了洞見音樂大師心路歷程的窗戶,具有難得的人文價值和史料價值。
紫茵 ·現當代隨筆 ·26.8萬字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來,我國涌現了大量詩詞名家,他們創作的詩詞題材廣泛、影響深遠,他們的名篇名作穿越千年,散發出奪目的光芒。本書選取了我國歷史上的十位詩詞名家,包括賀鑄、周邦彥、朱敦儒、李清照、張元干、張孝祥、辛棄疾、姜夔、陳子龍、納蘭性德,將他們的人生經歷、創作歷程用漫畫表現出來,并對他們的詩詞名篇加以介紹,以期通過這種方式,帶領讀者走近古代詩詞名家,了解詩詞背后的故事,領略古詩詞的魅力。本書適合中小學生以及對古詩詞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語小二編繪 ·古詩詞 ·5.2萬字
作家以審美之心創作的“筆記體”作品合集,作者在祖國各地的游歷中捕捉和發現生活中各種美好的事物,以老辣的文筆抒發赤子情懷和童真之趣,每篇文字均配有精美圖片,相得益彰,美不勝收。
梁衡 ·現當代隨筆 ·3.8萬字
作者曾游學英國、日本、美國,經歷頗豐。在游學美國期間,萌發了記錄下所經歷的、所感悟的想法,于是有了這本《白米洋面:美媽攜子游學記》。本書共有65篇文章,分四部分,美國游學記、Homestay見聞錄、Lake美國求學記,以及日本再游篇。全書既可以說是散文隨筆,也可是稱之為海外游記,是作者經歷真實記錄。記錄了作者母子二人在異國他鄉生活點滴,所見所聞,民風民情,尤其突出文化交流、文化互通的重要意義。
王紅英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比《彷徨》更彷徨,比《吶喊》更聲嘶力竭!《野草》是魯迅的一場內心獨白,記錄了魯迅從靈魂內核發出的吶喊,承載了魯迅作為“孤獨的個體”的生存體驗,展現了魯迅不曾表露的彷徨與脆弱。在《野草》里,魯迅將自己的脆弱全部攤開給世界看,并在自我拷問與自我矛盾中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大論辯。本書是魯迅的散文詩全集,收錄《野草》及其雛形《自言自語》全篇。輯錄魯迅本人及其親友全方位評點,為讀者還原一個真實豐滿的魯迅。
魯迅 ·名家作品 ·4.6萬字
保衛北京的藍天,不僅是北京人的事情,而且已經成為國家的大事,牽動著全國人民的神經。其實,在離北京最近的雄安腹地,華北石化人,已經為此奮斗了整整30年。他們煉制的國標六號清潔油品,保供北京,并給北京新機場建成專線管道輸送航空煤油。此舉將為北京空氣潔凈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劉國強的長篇報告文學《燕趙脊梁》,就給人們生動地講述了這個過程中許多精彩故事,描繪了一群鮮活的石化英雄群雕。地處任丘的華北石化,在沒有任何優勢的前提下逆水行舟,披荊斬棘,一次又一次改寫歷史、沖浪新高。作家寫出時代大潮背景下的建設者們的英武雄姿,表達了“成事在人”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彰顯了拼搏才能成功的精神境界。
劉國強 ·紀實文學 ·28.5萬字
《50:偉大的演講》精選了50篇對人類發展史有特殊意義的演講,內容涉及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智者哲人的演講佳作。在文化積淀和歷史傳承中,這些精彩的演講鼓舞了人們的士氣,傳遞了真善美的真諦,記錄了特定的時代印記。在本書中,你將看到柏拉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卡爾·馬克思、安德魯·卡耐基、甘地、喬治六世、海倫·凱勒和珍·古道爾等演講者是如何通過演講改變世界、影響他人。
果麥 ·文集 ·12.9萬字
有華人處,就有四句《斷章》!而作為新月派代表詩人,卞之琳杰作遠不止《斷章》。從《魚目集》《十年詩草》《雕蟲紀歷》三部代表詩集,選取格式嚴、哲思深、詞藻美的詩作69首,配插畫家anusman王爍詩境插畫41幅,另附詩人、評論家廢名長文導讀。
卞之琳 ·現當代詩 ·1.9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冊選入《物語》《午夜高樓》《生機》《實行的悲哀》《梧桐樹》《山中避雨》《納涼閑話》等文章,其內容不是什么實用或深奧的東西,多為對瑣碎事物的描寫和豐子愷的所思所想,體現了他散文的精髓。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7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書選入《眉》《男子》《牛女》《暫時脫離塵世》《食肉》《酆都》《癩六伯》《塘棲》《中舉人》等文章,描寫出記憶中的人和事,既充滿樂趣,也暗含諷刺與同情。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5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冊選入《剪網》《漸》《立達五周年紀念感想》《自然》《顏面》《兒女》《閑居》《從孩子得到的啟示》等文章,反應豐子愷不同時期的感悟,深刻雋永,意趣悠長。
豐子愷 ·名家作品 ·3.7萬字
本書將時段定于隋唐,將空間定于洛陽,是一部體例獨特的唐代文學史話,試圖描繪一幅洛陽詩歌文學的全景圖。從引言開始,對洛陽都城史做了一次“速寫”,繼而轉入城市史、文學史、制度史的橫向軸線,嘗試破解唐詩得以繁榮的原因,回溯詩歌文學在隋唐之際的演變軌跡,探尋古都洛陽隱藏的文化密碼。后半部分落腳于具體的人與事,將唐代著名詩人的詩歌作品與歷史事件穿插敘述,以詩人生活行跡與地理空間彼此印證,使讀者宛如夢回大唐洛陽,經歷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游賞之旅。
馬鳴謙 ·古詩詞 ·21.6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文學史上的里程碑杰作,流傳千年的文學奇跡之書。成書于公元1000年前后,開日本隨筆文學之先河,與《源氏物語》合為“平安時代文學之雙璧”。《枕草子》能夠清楚、直接地帶領讀者了解日本文學的細膩、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審美趣味。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感想三大內容。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21萬字
研究《西游記》思想論證人物剖析多,神魔小說特有風情涉及少;長篇宏論多,點晴短制少。如何引導現代讀者特別青少年欣賞《西游記》,《西游記風情譚》以“最神魔小說”定位,細處入手,以靈動簡約的散文筆法,賞玩《西游記》絕代風騷。條分縷析,細微之處見精神,以小說情節發展為線索,探討《西游記》如何成為古代神魔小說迷人風情的集大成者。
馬瑞芳 ·文學評論 ·22.8萬字
詩,不需要講道理。能想象出那畫面,就好。學者易中天,2019最新力作《讀唐詩》,用現代化演繹方式,攝影家視角,風格濃郁的易氏文字,解讀心目中56首極品唐詩里的詩情畫意。全書共分為春曉、秋思、山夢、江野、邊塞五輯,每一輯所選的唐詩,情緒愈漸濃厚。同樣的,正文搭配的攝影作品,情緒也隨之跌宕,由江南的嬌俏、鶯歌燕舞,到濃郁的秋思,到蕭肅的茫茫大漠、塞外星光。書后附有詳盡的唐詩基本知識:詩體、格律、絕句、律詩、五言、七言、平仄、平上去入、粘對、押韻、對仗,初學者所需的知識無所不包。攝影插圖珍藏版,談意境、講故事、品格律,教會你賞析數萬首唐詩的基本技法。任意徜徉于唐詩的絢麗世界,易中天《讀唐詩》是一種捷徑。
易中天撰文 李華攝影 ·古詩詞 ·3.4萬字
本書書由原王開攝影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孟英編著,是“影記滬上:1843-1949”叢書之一。本書選取了王開照相館珍藏的民國年間的大量珍貴圖片,經過分門別類的編排,講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時裝業的創業與開拓、發展與興盛,以及當時時裝變化與創新。使讀者感受到上海的“花樣年華”。
孫孟英編著 ·現當代隨筆 ·3.4萬字
“平民本色,精英氣質”是上海市七寶中學的育人目標。七寶中學在辦學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對“全面發展,人文見長”這一辦學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氣質”這一育人目標進行了提煉和總結。書中通過講述發生在校園里的故事,展示了七寶中學在“平民本色,精英氣質”這一育人目標下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經驗。案例豐富,語言生動活潑,可讀性強。
仇忠海 ·紀實文學 ·17.4萬字
劉夢溪在紅樓夢研究方面著力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響的紅樓著作。《紅樓夢的兒女真情》對《紅樓夢》的定位是“中國的愛情寶典”,它從愛的角度出發,分35節對寶黛及相關人物的情感進行解析,對“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進行闡釋,對今日男女也頗有啟示。
劉夢溪 ·文學評論 ·11.9萬字
《金瓶梅風俗譚》,一本堪稱與文化大家鄧云鄉先生的《紅樓風俗譚》前后輝映的好書。白維國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話小說的專家,尤其以對《金瓶梅》的研究見長。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講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種風俗,包括當時的節俗、游娛、曲藝、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種風俗均引經據典,詳細講述風俗的成因、源流等,給讀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風俗畫卷。全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白維國 ·文學評論 ·1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