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差錯
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不能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有半點泄氣,不能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立即得到回報就心生絕望,不能因為看到孩子沒精打采、冷漠、消極、被動就覺得挫敗,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賦或是沒有天賦這類迷信的想法。個體心理學認為正確的觀點應是,要努力給予他們更多的勇氣和自信,教導他們困難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我們可以征服的,以此激發他們的精神能力。我們強調了孩子需要獲得正確的教育,并沒有去明確表示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是父母的幫助更重要,還是教師的支持更重要。其實,這里的教育主要指學校課程之外的教育,即不是學科教學,而是最為重要的人格發展或人格教育。不可否認,對兒童教育來說,父母和教師的貢獻都是不可或缺的,父母可以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教師則可以修正家庭教育的缺陷。但在現代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下,一些大城市孩子的教育責任大部分還是落在了教師身上。因為父母對新的教育觀念沒有教師敏感,而教育孩子可以說就是教師的本職所在。個體心理學也把孩子為以后遇到的新環境做好準備的希望,寄托在學校和教師的一些作為上,盡管這過程必然離不開家長的合作。
·1.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