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我們往往會譴責和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責和痛苦里。我們會覺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為自己開脫,是逃避現實和不負責任的表現。其實,每個人需要“自我同情”。《與真實的自己和解》一書告訴我們,自我同情是一種全然接納和善待自己的態度,以溫和的心態理解自己的失敗,平靜地接納當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緒。這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與自己和解。
(美)蒂姆·德斯蒙德 ·認知心理 ·6.4萬字
你知道億萬富翁、首席執行官、運動員和科學家如何以不同方式思考并避免錯誤嗎?你知道如何專注于重要的事情,快速而自信地做出復雜的決策嗎?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型很重要。作者通過多年研究心理學的實踐,建立了30種揭示真正智慧的思維模型。這30種思維模型通俗易懂、離我們很近、干活滿滿且能立即見效,包括艾森豪威爾矩陣、多米諾骨牌、三七法則、遺憾最小化、鮑威爾法則、貝葉斯定理、黃金法則、魚骨圖、墨菲定律、奧卡姆定律、帕累托法則、史特金定律等思維模型,教會我們如何更快速、更明智、更全面地思考,為我們的思維賦能,更科學地做出決策。在思維模型中思考,永遠領先一步!
(美)彼得·霍林斯 ·認知心理 ·6.4萬字
每個人“問題行為”的背后,都有著更深層的原因,那些叛逆、對抗、逃避、成癮的行為,或許并沒有惡意的動機。有時候我們虛張聲勢的自信,實際上是畏懼失敗;有時候我們選擇“躺平”,實際上是無力改變的自我保護;有的人表現得頹廢、孤獨,拒人于千里之外,實際上渴望被人照顧;有的人酗酒成癮,實際上希望一事無成的自己也能被愛;有的人常年失眠,實際上是希望多一些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時間……正是由于很難坦率地表達出這些不為人知的真心話,我們才會用那些別扭麻煩的方式來“脫困”,幫助自己不陷入孤獨與虛無中,有存在感地活下去。面對這些對創傷和渴望的扭曲表達,這些“錯位的自我療愈”,我們無須自責,更不應責備他人,因為那并不會使情況變好。認可一個人為了療愈自己、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努力,讓真實的渴望浮出水面,才是長久的療愈之道。
(日)齋藤學 ·認知心理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