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阿來,被譽為“作家中的植物學家”,《去有風的曠野》是他最新游記散文。作品以游記形式,展現中國西北高地多姿多彩的山川河流、萬物生靈和深厚獨特的人文景觀。作家以靈動細致的筆觸,深情地記錄下自由頑強地生活在高原上的無處不在的動植物,獨特的地質地貌,山脈水文。從米倉山到貢嘎山,從金沙江到卓瑪拉措,萬類霜天競自由,勃發出令人敬仰的生命禮贊。這些散文涉及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等多方面學科,展示了博物的視野,致力帶大家走入一個豐美的生命世界。
阿來 ·隨筆 ·12萬字
《帶著兒子去旅行》是一本關于旅行的書,更是一本關于教育的書。一位身患重病的堅強父親,一個倔強叛逆的熊孩子,兩個人,一臺車,365天走遍中國大好河山。從初的尷尬到后的親密無間,父子二人的關系在旅行中得到了脫胎換骨的轉變:他們在旅行中修復了久違的愛,他們在旅行中學會了尊重和信任,他們在旅行中了解文化和歷史,他們在旅行中收獲了友誼和成長。
高銘遠 ·隨筆 ·16.2萬字
生于英國倫敦的查爾斯·喬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畫家。其足跡遍布英國公路和海岸線,留下多本自制行記。《倫敦環城騎行記》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當時的倫敦,每個周末會有數以千計的倫敦人騎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環繞倫敦尋訪國道亦或者歷史古跡,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與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騎行過程中記錄下了當時倫敦周邊大大小小數十處經典自然和人文景觀;自繪精美插圖貫穿始終,不僅為本地人,也為外地甚至外國人提供了一本極為優秀的倫敦周邊旅行指南。
(英)查爾斯·喬治·哈珀 ·隨筆 ·10.7萬字
《傻子旅行》是馬克·吐溫的第一部旅行文學著作。當時作者是《加利福尼亞大地報》的記者,報社派他取道巴拿馬運河從舊金山到紐約市,作巡回記者,這次經歷促成了《傻子旅行》藝術的誕生。該書是馬克·吐溫一生中最暢銷的作品,也是至今旅行作品中最暢銷的著作。《沙里緬度聯邦報》派馬克吐溫去當時被稱為三明治群島的夏威夷作通訊記者,給聯邦報寄來關于那里的事情的信。后來他在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地報》工作時也是根據這些幽默的信件寫出的,因為《加利福尼亞大地報》派了他取道巴拿馬運河從舊金山到紐約市,作巡回記者。當時他就不斷寄出信件給報紙出版,諷刺而幽默地記錄他的所見所聞。1867年6月8日,吐溫乘游艇前往費城,要住5個月。這一游導致了《傻子旅行》的誕生。
(美)馬克·吐溫 ·隨筆 ·35.4萬字
本書無疑是關于19世紀末倫敦周邊自然環境的最經典讀物之一,無論是花朵在風中起舞還是鮭魚在水中謹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為動人的筆觸對他眼下最為細枝末節的事物進行最為精致的描繪。詩人托馬斯因此而贊嘆:“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作家能夠以如此這般和藹可親的手法來表述這種廣博的知識,甚至連一個對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樂趣。”作者最終登上了去往布萊頓的火車,而對人本身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描繪更是使本書富含哲思。當然,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今日,杰弗里斯對城市化無情擴張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邊重造自然生態,也許更具實際價值和意義。《倫敦郊外漫筆》中之所繪,亦正是今日人類之所失。
(英)杰弗里斯 ·隨筆 ·11.8萬字
本書由兩個女生旅行游記組成,兩個女生用15天行走越南8個城市及地方,洋洋灑灑10萬字全面介紹越南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社會生活,全文內容酣暢淋漓,文風行云流水,讓您讀后意猶未盡,有親身旅行的沖動,正所謂身未動,心已遠。
卓然 ·隨筆 ·10.3萬字
既然降生到這世上,我就要好好看看它,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第一!石田裕輔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學時在路邊看到一位青年騎著載滿行囊的自行車飛馳而過,那身影成為他潛意識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長大后發下“不去會死”的豪語,辭掉人人稱羨的大企業工作,踏上世界之旅。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嚇得躲在青年旅館不敢出門;在秘魯沙漠被持槍強盜搶個精光,還得橫渡暴風地獄巴塔哥尼亞;在北極圈為了省錢洗露天冰河澡……就這樣幾度軟弱,幾度山窮水盡,幾度想放棄,最后終于完成壯闊的五大洲完騎世界紀錄。“我看到恒河的純白日出、薩賓娜天真無邪的笑臉、土耳其那爾汀美麗的笑容;滿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長頸鹿、騎著破爛腳踏車追趕我的保保。泰西亞有點惱怒地笑著,流下稚氣未脫的淚水。大海般的叢林中浮現蒂卡爾神殿,以及紀念碑谷神圣的風光。雄壯的育空河流淌而過,有鮭魚跳躍著;在夜空中搖曳的極光……”經歷過許多生死絕境、哀痛的別離、幸福的瞬間后,“活著真好”的體悟,是夢想帶給石田最珍貴的禮物。
(日)石田裕輔 ·隨筆 ·9萬字
那次在中國藏北岡仁波齊轉山,遇到了很多朝圣的印度人,他們翻越喜馬拉雅山到中國朝圣壯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開始規劃一個偉大的旅程:順著恒河從源頭走到入海口,從喜馬拉雅走到孟加拉灣。現在的這一段,是我完成恒河的源頭中國藏北荒原以及尼泊爾后的印度與孟加拉部分。有朋友問我,你每次出行都是這樣隨意嗎?我總是笑著回答:生活,需要準備嗎?于我來說,旅行,不是暴走,而是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切身體會當地的文化,一種不同于常住地那千篇一律的生活。
吳志偉 ·隨筆 ·8.9萬字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moment:海邊的市場只有在清晨時最鮮活,老市區的上午安靜而美好,下午的慵懶時光最好流連在獨立咖啡館里,夕陽下不妨到老別墅走走……“24小時”系列書將以時間為經,城市特色為緯,編織成一幅幅城市風情畫卷。《香港24小時》通過縱向的“清晨”、“上午”、“下午”、“晚上”、“深夜”的時間線索,和“俗”、“行”、“玩”、“味”等橫向欄目,將市井香港和現代香港的風情、國際化都市多元化、旅游之都的活力展現無遺。
梅拉著 ·隨筆 ·6.1萬字
《騎跡》是一部關于青春夢想的旅行文學作品,真實記錄了騎友騎行川藏線的經歷。剛剛大學畢業的鴨子,由于即將同好友小豬各奔東西,更由于假期之后就要進入軍校學習深造,于是便計劃著一起騎行去西藏,忘掉過去,放逐青春,追逐自己的文學夢。鴨子、小豬、白馬和猴子等人一路向西,尋找年輕人青春的恣意與狂野。一路上,他們不斷闖進別人的故事,也不斷書寫自己的故事。本書適合騎行愛好者、旅行愛好者閱讀。
稗子 ·隨筆 ·18.7萬字
全新視角下的環球旅行游記隨筆集,記錄渡邊淳一受邀去各地訪問和演講途中發生的趣事,以及種種感思。既有對日本各地櫻花之美的情趣賞析,也有對非洲大草原獅群別樣的觀察,既有對日本社會現實的獨到見解,也有知名作家風光背后,充滿壓力與艱辛的內心剖白……
(日)渡邊淳一 ·隨筆 ·8.7萬字
這是一位職場遭遇挫折的父親,送給妻子、女兒和自己的禮物——這一趟,意外的美洲之旅。三個月的旅途中,他們一路星光明月,一路高山坦途,走過巨杉、優勝美地、火山、黃石、紅土世界,暢游洛杉磯與拉斯維加斯,并以此作為女兒阿朵三歲生日的禮物;然后,他們以更大的勇氣,開始了在墨西哥的探索之旅,尋找失落文明,擁抱雨林,握手危地馬拉……對于他們,這不僅僅只是一趟旅程。阿朵說:“明天,我們要去哪兒?”
木弦 ·隨筆 ·12.6萬字
獲獎旅行作家李·福斯特用三十個章節描述了舊金山和北加州區域的最佳旅游景點,涵蓋了從俄勒岡邊界向南穿過東部的死谷和沿海的大瑟爾......舊金山,加州海岸,約塞米蒂國家公園,葡萄酒小鎮,太浩湖等著名風景地。
李·福斯特 ·隨筆 ·18.1萬字
葛兆光、張維迎、榮新江、杜維明、楊瀾、魯豫、梁文道等人力薦。一部極精要的大中東文明史,一次極生動的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巡禮。大中東不是一片沙子的世界!華人精英杜維明、梁文道等聯袂推薦!本書由作者逐一游歷大中東各國的經歷,追述大中東各國的歷史與文化,并以人類歷史的縱深和國際政治的視野,探究中東、北非、高加索等地區硝煙不息的歷史緣由和現實原因,匯聚作者對人類不同文明之間橫向交流與縱向演變的觀察和體會。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之間的碰撞與消長,羅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蒙古、奧斯曼等帝國的沖突與興替,英、法、意、俄(蘇)、美等強國百余年來在大中東的掠奪和影響,以及大中東各國謀求獨立、發展的抗爭與曲折——作者將在大中東31國的經歷、見聞和思索,連綴起來,拼接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中東文明圖景。
張信剛 ·隨筆 ·20.2萬字
本書收錄了《登黃鶴樓》、《普陀山極樂亭記》、《昆明曇華寺對弈亭記》、《華山下棋亭記》、《杭州洗心亭記》等優秀游記作品。
熊召政 ·隨筆 ·8.4萬字
石田裕輔繼《不去會死》后再度出擊,列舉各式各樣獨斷的“世界第一”:最美的星空長什么樣?最危險的廁所有多嚇人?最難搞的邊境關口有多機車?世界第一的遺跡、沙漠、自然美景又在哪?在哪個景點得到最深的感動?夜晚走在最危險的街道上如何保住小命?最搞笑的假鈔到底有多離譜(所以本書要敎你全世界通用的偽鈔辨識秘技)?爆胎184次,騎乘94494公里,探訪87個國家……7年半的行程一本書哪寫得完?本書是石田裕輔為滿足大家(還有自己)對世界第一的好奇而寫成的“任性版”旅游指南,判斷標準百分百出于一己的經驗與主觀,以及,好不好笑。如果你對踏上旅途有點害怕,本書會讓你在笑破肚子之余,也勇氣倍增!P.S.挑戰你對世界的認識:街上的女孩個個都像模特兒(絕不是在法國)、世界上最難喝的啤酒(比蘇聯啤酒更難喝)、世界第一的待客之道(某個烽火連天的阿拉伯國家)……更多答案出乎你想象之外!
(日)石田裕輔 ·隨筆 ·7.8萬字
本書是一部游記。作者記述了他在四川、西藏、新疆等地自駕游、徒步游和攀登雪山的所見所感。全書配圖精美,語言雅致而不失風趣,作者筆下風光旖旎的高原、雪峰、湖泊與他時時迸發的思考和感悟相得益彰,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陳平 ·隨筆 ·25萬字
《心靈的故鄉》,將帶你到100個分散于這個星球之上,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做一次朝圣之旅。從史前布列塔尼的卡內克到爪哇島的佛教波羅浮屠寺,從大羊角、懷俄明巨大的藥之輪到北京的天壇,這些或是由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或是由我們的祖先創造的風景或建筑,神圣而靜謐。它們默默存在了幾千年乃至上萬年,其中有些不為人知,但卻撫慰了我們精神上無以言說的鄉愁。書中數百幅幅美輪美奐的圖片,向我們展示著時光不曾改變風景,而數位知名作家的文字,則娓娓道來,勾起我們靈魂深處對于故鄉的記憶。把我們帶進了風景、藝術和精神共同交織的奇異世界里。
(英)珍·莫里斯 安德魯·莫辛等 ·隨筆 ·4.4萬字
攜帶著西班牙國王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87名水手,駕三艘快船揚帆探索世界。他羨慕權勢,渴求財富,具備多方面的打件和世間少有的才干,有豐富的天文地理知識,相信地圓說。1493年4月,海軍元帥唐·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橫渡大西洋返回西班牙后,受到西班牙王室的隆重歡迎,在盛大的慶祝活動上,他向王后伊莎貝拉獻上這部《航海日記》。對于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于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了......
(意)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隨筆 ·9.4萬字
“一帶一路”必讀書,對話千年行者,重返學術歷史現場,重走真實的絲綢之路,打破現代人的想象力邊界,侯楊方帶我們穿越歷史,找尋1400年前玄奘所見之景色,用腳步去驗證歷史的足跡,在行走間體驗文明的演進。葛劍雄作序推薦。2014年5月19日,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侯楊方教授開發的《絲綢之路地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利用研究團隊幾次前往帕米爾地區實地考察所獲成果,精確呈現了包括商隊經常通行的玄奘東歸路、卡拉其古路和19世紀“大博弈”時英國探險隊經過的納茲塔什路,以及東下蔥嶺到喀什方向的喀什-英吉沙路和到葉爾羌方向的蒲犁驛路。侯教授為何要精準復原絲綢之路?為何首先選擇如此具有難度的帕米爾地段進行考察?怎樣在復雜的地理環境中實現路線的精準復原?侯教授在他的新作《重返帕米爾:追尋玄奘與絲綢之路》中對這些疑問一一作了解答。
侯楊方 ·隨筆 ·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