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為“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進展與發展前景”,第二章為“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區域合作選擇”,第三章為“東亞區域合作的主要進展與推進對策”,第四章為“‘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的東北亞區域合作”,第五章為“全球能源格局演變趨勢與東北亞能源合作”。本書根據全球及東北亞地區形勢的新變化,提出了中國參與和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戰略思路與相關對策,既為學術界研究東北亞問題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獻資料,同時也可供國家相關部門決策參考。
吳昊 ·國際經濟 ·18.9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分析拉美基礎設施PPP運作機制、拉美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及中國基礎設施企業的投資能力等,使讀者全面認識中拉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前景。本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篇至第五篇)翻譯和編輯了拉美權威機構關于PPP機制的研究報告,其中包括拉美基礎設施發展概況、主要國家的PPP機制及具體案例;第二部分(第六篇)是課題組撰寫的研究報告,其中重點分析了拉美投資環境、我國企業投資拉美基礎設施領域能力及中國基礎設施企業投資拉美的機遇和挑戰。
陳濤濤等編著 ·國際經濟 ·26.3萬字
本書追溯并研究了東南亞金融銀行業在不同約束條件下的發展、改革與變遷。在金融穩定與金融安全基礎理論的依托下,重點探析了近二十年東南亞在金融領域,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業部門所采取的重大改革舉措,比較研究了東南亞金融制度改革和變遷的路徑,總結其經驗教訓;闡述并剖析了東南亞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和金融監管體制與監管方式的轉變;探索東南亞的金融機構安全、金融資產安全的監測預警系統和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在分析東南亞金融系統穩定性的同時,研究處在全球金融危機陰影下的東南亞各國的應對舉措,以及區域金融合作對東南亞金融穩定的重要性,比較其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規律。
沈紅芳 ·國際經濟 ·21.1萬字
《雄安新區發展研究報告(第三卷)》是在大調研訪談基礎上,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訪談對象和訪談內容,以統一的體例、圖文并茂地呈現“三縣一淀”的鄉土人情、產業現狀、社情民意和文化風俗,通過當地人的切身感受和真實分享,記錄下處于時代變遷過程中的雄安新區。
范周 ·國際經濟 ·14萬字
“2016’東盟研究藍皮書”,主要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中的“貿易暢通”開展研究,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個方面的專題。專題一:中國與越南貿易研究。專題二:中國與馬來西亞貿易研究。專題三:中國與緬甸貿易研究。專題四:中國和菲律賓貿易結構研究。專題五:中國與柬埔寨貿易研究。專題六:中國與泰國貿易研究。專題七:中國與新加坡貿易研究。專題八:中國與老撾貿易研究。專題九:中國與文萊貿易問題研究。專題十:中國與印尼貿易關系發展策略。
廣東海洋大學東盟研究院 ·國際經濟 ·20萬字
“影響了一個孩子就能夠影響一個家庭,而一個家庭又能夠影響社會。”“一帶一路”不僅成為青少年研學的重要課題,也成為家長們關注乃至參與的重要活動。來自人大附中等學校的十幾名學子以“一帶一路”為研學內容,以青少年視角領悟世界這本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教科書,從不同專業和領域選題研究,創新了研究方式、研究內容和研究視角。課題組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籌備,2017年1月正式成立,3月順利開題,5月進行了中期報告和研討,12月以中英雙語報告和論文圓滿結題。本書稿是參加2018年“一帶一路”研學活動的三位高三學生的研習成果。
董敘含 張思齊 宋政翰等 ·國際經濟 ·11.9萬字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一路一帶”作為戰略部署寫進《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新時期我國順應時代潮流、深化區域合作的重要戰略,對我國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意義重大。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廣州發揮著重鎮和第一大港的核心作用,引領著古代中國的對外交往;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廣州要在繼承歷史傳統基礎上,賦予新時期的時代特色,全方面提升廣州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這對促進廣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從歷史和現狀兩個角度分析了廣州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狀況。全書分為總論和分論兩篇,共七章和附錄內容,詳細論述了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如東盟、南亞、西亞、東北非等地進行合作的現狀與前景。
曹云華 李皖南 ·國際經濟 ·16.1萬字
當前,“不穩定的勞工”已成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探究產生不穩定的勞工及不斷帶來不安全感的制度性安排逐漸成為勞動力研究的重點。本書旨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出發,由引介西方學者對“不穩定的勞工”的一般理論研究成果推進到聚焦中西方豐富多彩的實證研究,從而為分析經濟全球化提供最新的、最有力的批判視角,同時啟發我們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更富有創造性地解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
蘇熠慧 姚建華 ·國際經濟 ·24.2萬字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受到全球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中國“一帶一路”跨境園區建設也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缇硤@區建設是國際直接投資的延伸,在企業集聚、一攬子要素組合和準公共產品提供方面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寬廣內涵。在實踐層面看,跨境園區運作機制更為規范和成熟,園區建設與運營也相應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中國“一帶一路”跨境園區建設與中國的對外開放緊密關聯,在國際不同區域有著差別的投資規模和相異的產業分布,并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鏈全球布局相配合,對不同國家和區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一帶一路”跨境園區建設過程中也面臨各種問題,譬如融資不易、招工困難、產業-投資比低、東道國環境欠佳等,由此,需要在政策設計、融資服務、咨詢服務等多個方面為園區“走出去”提供更好幫助和支持。
沈桂龍 ·國際經濟 ·16.1萬字
本書首先分階段考察了東盟五國法定匯率制度和事實匯率制度的演變及其特征,認為在東盟五國的匯率制度演變過程中長期存在“法定與事實匯率制度不一致”的現象。其次,本書以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理論與制度演化學派分析框架為基礎,從制度演化角度分析了東盟五國“法定、事實匯率制度不一致”長期存在的原因。最后,分析了東盟五國匯率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曹玉娜 ·國際經濟 ·14.7萬字
自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實施以來,在經濟、政治、能源、交通、文化等領域的建設成績初現,沿線國家互利合作潛力巨大。但是由于涉及的周邊國家多,利益涉及主體復雜,且同各國的交往歷史由來已久,很多矛盾長期存在難以解決,因此中南半島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并不是暢通無阻的。為進一步擴大合作,深化合作領域,實現共贏和區域整體發展,有必要正視中國和中南半島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涉及國家之間的關系,包括交往歷史、跨境貿易、政治關系、文化溝通等方面,努力為多邊合作創立有利的土壤,掃除影響各國友好發展的不和諧因素。因此,充分了解中國和中南半島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各國的發展狀況、關系發展是必要基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對中南半島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的國家與中國的關系進行梳理和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紹地緣經濟與跨國經濟走廊產生的理論基礎;第二章從地緣關系、歷史關系、發展制約因素對中國同各國的關系進行介紹。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分別從通道建設、貿易往來、產業合作、金融合作、文化交流、政治與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
吳本健等 ·國際經濟 ·16萬字
本書稿分為上下篇。上篇對中國2019年宏觀經濟運行、風險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展望。第一章從實體經濟和貨幣金融兩個方面簡要回顧和分析2018年全年的經濟形勢。第二章對當前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進行探討,尤其是識別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分析中國經濟總需求的自然走勢和總供給的自然走勢。所謂自然走勢,指的是在政府現有或既定政策維持不變的情況下的經濟走勢。第五章總結了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可能的風險點。第六章在第三、四、五章的基礎上,分析中國經濟的自然走勢,然后預判2019年政府的宏觀調控目標,自然走勢與政策目標之間的缺口就是政府政策發揮作用的空間;第七章針對自然走勢和政策目標之間的缺口預判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組合。第八章是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下篇為專題報告部分。是對上篇展望報告的支持文件和基礎,主要是對影響2019年經濟安全平穩運行的重要熱點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蘇劍 劉偉 ·國際經濟 ·11.1萬字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下跌的雙重打擊下,俄羅斯經歷了自2009年以來最為劇烈的經濟收縮,但及時的反危機措施保持了經濟基本面穩定。2021年俄羅斯政府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實現了經濟較快復蘇。然而,隨著新一輪烏克蘭危機爆發,俄羅斯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經濟發展面臨國內外的巨大壓力。本書聚焦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俄羅斯宏觀經濟政策主線,關注俄羅斯經濟復蘇、進口替代、對外貿易、產業發展、體制改革等主題,由中國人民大學和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等高校的經濟學者共同撰寫,對俄羅斯在2021—2022年度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深入討論。
本書編委會 ·國際經濟 ·11.7萬字
本報告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討論了全球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年度總體報告從城市看世界,認為從1750—2050年,300年的世界將完全以城市為主體。年度主題報告指出市政融資面臨挑戰,系統總結了全球市政融資的經驗與方法。年度競爭力報告發現:受中美歐城市競爭力均值下滑影響,全球城市競爭力均值略微下降。此外,本報告還首次推出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全球城市分級新標準,對全球1000余個城市進行評級。
倪鵬飛等 ·國際經濟 ·11.7萬字
本叢書圍繞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研究專題,共設有6個專欄?!队押贸鞘小穼谥饕接懗鞘信c城市之間在維護和平、增進友誼、促進發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情況?!秶H組織》專欄主要探討國際組織的內涵特征、對城市經濟服務功能以及對城市軟實力的影響?!犊鐕尽穼谥饕接懣鐕镜男袨樘攸c、經營方式及與城市經濟的關系。《組織管理》專欄主要探討北京國際交往功能的統籌協調機制?!秶H會展》專欄主要探討城市會展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空間布局、品牌建構以及世界城市國際會展比較等?!斗赵O施》專欄主要探討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過程中的硬件和軟件,以及世界城市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經驗。
劉波 ·國際經濟 ·16.6萬字
“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推進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持續互動、共同發展的關鍵進程。本書著重探討如何借助多邊合作框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耙粠б宦贰笔峭苿又袊c世界共同發展的新倡議、新舉措,也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多邊合作的新平臺和試驗田。本書基于多邊視角,探討“一帶一路”向多邊合作拓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持續性,一方面有助于“一帶一路”取得更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對國際多邊合作做出的一種新貢獻。
李永強 王靈桂 ·國際經濟 ·22.2萬字
本書重點研究中俄兩國貿易發展史、“一帶一路”框架下中蒙俄經貿的新發展與新跨越、“一帶一路”視域下三國經貿發展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以及三國經貿合作發展的前景。既有利于為“一帶一路”研究提供一個微觀的視角,厘清中蒙俄三國間經貿演進歷程,又有利于促進亞歐大陸構建新的整合與合作機制,保障我國北部邊疆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同時,本書為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為研究其他經濟走廊提供了經驗借鑒。
佟景洋 ·國際經濟 ·23.4萬字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是國內較早開展“一帶一路”研究的智庫之一,持續開展“一帶一路”重大課題研究。本書對“一帶一路”倡議本質屬性、核心理念、基本原則、性質特點等基本問題進行深入探研和理論詮釋。研究重點為“一帶一路”理論框架與實踐,全書稿分為總報告和9個章節,系統歸納、總結、提煉“一帶一路”理論體系和寶貴實踐,詳細解讀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建設主線、主要目標、重要支撐、本質屬性及前景展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課題組 ·國際經濟 ·20.6萬字
新歐亞大陸橋跨國經濟走廊的建設是適應新時代的必要要求,也是我國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新歐亞大陸橋跨國經濟走廊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新亞歐大陸橋從1992年開始國際路橋營運已經25年,有必要從整體上梳理“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新亞歐大陸橋跨國經濟走廊建設的意義、必要性和作用,以及新亞歐大陸橋跨國經濟走廊的發展狀況和建設新亞歐大陸橋跨國經濟走廊所面臨的風險。新歐亞大陸橋必將促使我國陸運交通蓬勃發展,給交通、經濟、文化落后的西北地區帶來生機;我們可以借助“橋”的作用,吸引國際資本、先進科技和市場有益的部分,發展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取得更多的主動權;依托國際運輸大道,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實現找國西北未來社會經濟發展戰略。
王潤球等 ·國際經濟 ·13.5萬字
本書為國際政治經濟學系列叢書的第一冊。其主要內容分為兩個部分:部分“‘一帶一路’研究:成果、困難與改進”集中展示了學者們對“一帶一路”的研究成果,首先對海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進行了宏觀分析,然后轉入微觀分析,包括國別研究、區域研究與專題研究。第二部分“‘一帶一路’實踐:政策、國企與民企”側重于“一帶一路”的建設實踐,首先從官方視角展示福建、新疆兩地的核心區建設,然后展示亞投行與中非基金如何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接著是一些企業(中交建設、中國港灣)在全球拓展的體會以及一些園區案例,并分析了亞吉鐵路的代表性意義。
薛力主編 程章璽副主編 ·國際經濟 ·1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