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的是15世紀末至17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大潮出現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即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作者李伯重教授將這個時代的特征概括為“火槍與賬簿”。火槍代表了軍事革命導致的新型暴力,賬簿則意味著對商業利益的積極追求。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和發展,導致東亞世界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未能抓住機遇,從而不得不再等上兩個世紀,才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始近代化的進程
李伯重 ·國際經濟 ·22.2萬字
《世界經濟史》主要講述了地理大發現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史。中世紀的很多變化已經為地理大發現、商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地理大發現將世界連成一體,并引發商業革命,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經濟增長的路徑,人類社會由此開始邁向工業化、現代化。此后,世界經濟飛速發展,但這種發展是參差不齊的,世界至今還不能完全實現“和諧”,各種沖突仍然存在。
蕭國亮 ·國際經濟 ·35.2萬字
數字經濟改革預示股市福音?未來產業風口的形成是否有跡可循?刺激政策真是應對通脹“高燒”“速效藥”?在魯奇爾·夏爾馬看來,全球經濟市場像是一片危險又充滿機遇的熱帶叢林,要想在這里存活下去,就需要排除一切雜音和噪聲,準確地識別出新興市場國家即興或將衰的信號,從周期性的投資瘋狂與痛苦中抽離。夏爾馬長達數十年游遍全球的經歷,為他判斷一國經濟走向提供了實際依據,也降低了市場隨機性導致預測謬誤的可能。他提出的10項規則跳出了經濟學家的思維框架,以更接地氣,但更新鮮的視角分析未來5~10年的國際經濟新形勢。無論是想了解全球經濟趨勢,還是預判下一輪國內投資熱潮,本書都能給你不一樣的解答。
(美)魯奇爾·夏爾馬 ·國際經濟 ·26.3萬字
《國際政治經濟學通論》主要內容簡介:隨著中國不斷融人世界體系,中國學術界迫切需要更多的既能反映國際學術界前沿動態,又能體現“中國視角”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著作和教材。《國際政治經濟學通論》主要有如下四個特點:第一,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框架。《國際政治經濟學通論》基于定義與研究議題、要素流動與單位層次、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以及國際體系與中國經驗四種關聯性,力圖為學生們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知識框架。第二,迫蹤國際學術界前沿動態。根據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議題和分析方法,作者將過去40年從事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們分為“兩代”,系統總結了20世紀70-80年代“第一代”學者提出的五大理論(相互依存論、霸權穩定論、國家主義理論、依附論和世界體系論),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第二代”學者在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上變革的總體趨向。第三,分析全球政治經濟的結構與動力。《國際政治經濟學通論》從世界體系與國家興衰的關系人手,對促使全球政治經濟延續500年的結構和動力進行了總結,并對其在當代的主要表現形式(國際貨幣、國際貿易、跨國投資、發展與轉型以及地區主義)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第四,體現“中國視角”。國際政治經濟學雖然起源于美國和歐洲學術界,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和歐洲國家之外的學者只能是知識的消費者。在作者看來,中國學者要成為知識的生產者也許有許多路徑,但立足于中國的現實經驗,特別是中國過去30年融人世界經濟的成功經驗進行研究,是成為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知識生產者的一個重要途徑。
王正毅 ·國際經濟 ·41萬字
《國別和區域研究》旨在推動學術發展和加強資政服務,力爭成為國家和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方位綜合研究的思想性平臺,努力發揮教學科研、數據應用、咨詢服務和國際交流的多種功能和作用。書中常設欄目有“主題研討”“國別研究”“區域形勢”“學科建設”等。本輯圍繞中國外交的重大內容,以“一帶一路”為研究主題,各個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視角既獨特而又全面,見解獨到,具有極強的資政功能和學術參考價值。
羅林 夏征難 ·國際經濟 ·20.4萬字
當前,“不穩定的勞工”已成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探究產生不穩定的勞工及不斷帶來不安全感的制度性安排逐漸成為勞動力研究的重點。本書旨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出發,由引介西方學者對“不穩定的勞工”的一般理論研究成果推進到聚焦中西方豐富多彩的實證研究,從而為分析經濟全球化提供最新的、最有力的批判視角,同時啟發我們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更富有創造性地解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
蘇熠慧 姚建華 ·國際經濟 ·24.2萬字
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地緣政治熱點此起彼伏,單邊主義、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抬頭,全球貿易體系變得不太穩定,多邊貿易規則面臨必要的改革。東北亞地區世界地緣政治狀況最復雜的地帶之一,近期迎來和平合作發展的新契機。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略顯緩和,區域經濟合作有望提速。中日韓三國作為該區具有影響力的三大經濟體,在區域合作中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尤其是在自由貿易方向上堅持相向而行,共同抵御保護主義,不僅能穩定本國經濟增長,增強區域發展韌性,而且能凝聚世界發展合力,提振全球經濟增長。本書是國經中心課題組,結合近年來國際形勢和三國經貿往來現狀,以及在與日、韓兩國搭建的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中日“二軌”對話)取得的成果基礎之上,對中日韓經濟合作形式、合作領域等方面的重點問題和熱點問題進行了綜合闡釋和深刻研究,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課題組 ·國際經濟 ·23.3萬字
“經濟每月談”創辦于2009年7月,是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每月舉行一次的經濟研討活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秉承“創新、求實、睿智、兼容”的理念,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就社會關注的國內外經濟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2016年討論的熱點問題主要包括:G20相關問題;“十三五”期間能源發展趨勢;“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巴黎協定》解讀與評估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國際經濟 ·28萬字
《中國與非洲經貿合作發展總體戰略研究》一書從戰略高度研究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以當前世界發展變革的國際視野分析中非合作的大環境、大趨勢和大戰略,在理論、政策和實踐層面回應中非合作面臨的新挑戰。本書以系統研究為基礎,同時注重前瞻性研究。全面深入探討未來中國與非洲深化經貿合作的戰略、規劃和布局,提出中非平等互利合作在更高水平上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重點國家和重點領域的合作規劃、中非增進政治互信與戰略共識對深化合作的保障作用。本書可以成為研究非洲的學者和涉非工作者的案頭書。
楊立華等 ·國際經濟 ·25.7萬字
華商在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與影響。本書由中國領先的國際化社會智庫全球化智庫(CCG)組織編寫,匯集了國內外華商研究領域眾多專家、學者、企業家的研究成果、觀點和實踐經驗。本書系統研究了世界范圍內華商及其企業的經營發展,研究范圍覆蓋了世界各大洲的華商群體,還涵蓋了“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內容具有廣泛性、系統性、整體性,力圖呈現一幅從歷史到當今、從國內到國外、從宏觀到微觀的華商發展的畫卷。
康榮平 王輝耀主編 ·國際經濟 ·22.2萬字
張森根先生曾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經濟室和社會文化室主任,在拉丁美洲經濟及社會文化方面著作頗豐。如《戰后拉美地區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特點》、《小農制和拉美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洲國家經濟增長模式的歷史考察》、《評拉美國家經濟轉型中的幾個問題》和《拉丁美洲農業》、《拉丁美洲經濟》、《拉丁美洲的經濟民族主義》,本書是張森根先生最重要論文的合集。
張森根 ·國際經濟 ·34萬字
本書較系統地論述蘇聯、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戰略、政策、成效與問題,對蘇聯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與俄羅斯經濟轉型的研究,在本書中占有很大篇幅。作者根據鄧小平同志關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一重要理論觀點,研究蘇聯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分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興衰,歸根到底取決于選擇的體制模式,以及能否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對選擇的模式進行正確與及時改革。本書從理論、路線與基本政策三個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的三個方面,考察了蘇聯經濟體制的形成過程以及改革失敗的種種原因。本書對蘇聯與俄羅斯各時期經濟發展與改革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作為蘇聯歷史上第一個改革者的赫魯曉夫,其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他并不理解,揭露斯大林僅是走上革新社會道路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模式,他想要同斯大林主義分手,但不同這種制度分手。
陸南泉 ·國際經濟 ·3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