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圍繞科技金融這一主題展開研究,對科技金融的理論基礎、政策進展及國內外科技金融的運作實踐進行梳理和分析,基于對科技金融的系統分析構建了陜西科技金融體系模型,從強化統籌管理、優化平臺服務、提升財政科技資金引導作用、推動科技信貸產品不斷豐富以及發展科技金融中介等方面,提出了促進陜西科技金融體系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楊琳 ·財政 ·17.8萬字
政府預算領域以績效評價為核心的“績效革命”正在席卷中國。為什么要進行績效評價?評價什么?如何評價?本書借助公共品生命周期模型對政府預算做出了深刻詮釋:政府的公共品供給因公共需要而發生,政府預算周期與公共品生命周期“完美”契合。
晁毓欣 ·財政 ·18.8萬字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賬務處理與納稅操作指南(第三版)》圍繞我國當前全面積極推行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從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基本特點出發,在詳細介紹本次稅改宗旨的基礎上,具體詮釋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實施辦法,并對稅改后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會計處理與納稅申報、簡易計稅、銷售額差額扣除與特殊事項的會計處理、零稅率應稅服務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具體介紹,為涉及營改增的企業提供了全程操作指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賬務處理與納稅操作指南(第三版)》適合企業各級財會人員和管理者使用,同時也適合高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趙靜 ·財政 ·17.9萬字
本書立足于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高度,旨在通過編制、研究國家整體與居民、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及中央銀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對外部門等資產負債表,并結合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體制性、結構性特征,系統分析中國經濟規模擴張與結構調整的特點與軌跡,客觀評估各種短期與中長期經濟運行和債務、金融風險。
李揚 張曉晶 常欣等 ·財政 ·19.2萬字
《財稅現代化:大國之路》一書回顧1978年以來中國財政制度改革的三個階段,從放權讓利式的財稅改革,到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到2013年之后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并在此基礎之上總結中國財政制度改革過程中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收入分配的改進以及現代宏觀財政調控機制的形成等成就。同時作者指出了中國財稅現代化過程中還面臨不同道路選擇和指標判斷、人工智能帶來的沖擊、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劃分、地方債管理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作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楊志勇 ·財政 ·22.2萬字
本書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典型資金結算業務的實際工作任務為背景,將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融為一體,實現相關聯的基礎理論知識、工作流程、工作場景和工作工具的使用等內容“理實”一體化的實訓教材。全書分為8個單元,通過學習目標、業務導入、知識鏈接、探究與實踐、溫馨提示和職場經驗等結構展現教材內容,用最新的會計準則、結算制度和相關法律規范與企業資金結算業務的工作過程有機融合。倡導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和實務化,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呂芙蓉主編 ·財政 ·5萬字
本書的寫作是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為了更好地總結和繼承中國共產黨百年財政思想與實踐經驗,以利于財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更好地履行黨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方針和政策。從建設財政到公共財政,再到現代財政,財政發展與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相輔相成,也與中國的政治體制變遷相輔相成。全書將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的整個歷程劃分為11個階段,真實記錄黨領導財政保障革命戰爭供給以及服務國家政權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從弱到強,不斷壯大的歷史,力求在財政與政治、經濟的交互作用中,把握黨的財政實踐發展及其規律、黨的財政思想形成及其變遷,并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提煉財政百年發展共性的、規律性的認識和結論。
閆坤主編 ·財政 ·36.4萬字
本書在介紹增值稅基本理論與國內外增值稅實踐的基礎上,運用制度演繹和實證相結合的規范研究方法從收入效應、經濟效應、公平效應、管理效應四個角度考察了自1994年以來我國增值稅制度的運行狀況,研究內容包括增值稅的稅率設計、稅負衡量、抵扣制度、留抵制度、轉型改革、擴圍改革、稅收遵從、改革趨勢等方面,是一本國內較為全面介紹增值稅理論、實踐及其制度效應的專業圖書。
樊勇等 ·財政 ·17.9萬字
本書在對廣東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總體分析和展望的基礎上,重點對廣東全省以及廣州、深圳和東莞等廣東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發展主要集聚地區的金融科技生態環境和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分析和討論;在及時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廣東省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提高廣東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整體發展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廣東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亦希望為全國其他地區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黃國平 唐軍 胡志浩 潘瑾健 ·財政 ·16.9萬字
全書根據2016年3月23日后頒布的“營改增”政策修訂,集實例與納稅籌劃方案于一體,包括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消費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出口退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國際稅收籌劃案例解析、土地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房產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契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解析。
莊粉榮 ·財政 ·28.4萬字
本書將稅法的理論和實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新的稅收法律、法規為依據,系統地介紹了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的基礎知識、納稅申報相關知識及技巧。本書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組織內容,每個項目均來源于企業的典型案例。全書包括9個項目,每個項目均由以下內容構成:項目引入(提出任務)、相關知識(完成任務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項目實施(完成任務)、項目小結、練習與實訓。
張瑞珍 ·財政 ·18.8萬字
《稅務會計實訓叢書:增值稅業務實訓》主要介紹增值稅概述、增值稅的納稅人、增值稅的計算、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出口退(免)稅、增值稅的申報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增值稅節稅技巧等方面的內容。《稅務會計實訓叢書:增值稅業務實訓》適用于企業稅務會計人員,同時也可以作為干部稅收業務的培訓。
姜敏 ·財政 ·18.2萬字
本書通過局部均衡模型論證了房地產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之間呈現比較復雜的非線性關系;通過協整模型分析和基于16家上市銀行面板數據的GMM模型分析,實證研究了中國房地產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之間的關系;借鑒國外房地產金融創新與風險防范經驗,根據中國房地產金融創新的實際,提出要適度推進房地產金融創新,逐步分散與化解過于集中的房地產金融風險,同時要強化金融風險的預警與管控,防范房地產金融過度創新帶來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郭連強 ·財政 ·16.3萬字
本書以博弈論作為理論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當檔案以及相關文獻資料,對近代天津城市的典當行為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開拓創新性,對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經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書中拓展了典當內容,不僅包括當鋪等以動產典當為主的典當行為,還包括以土地、房屋等不動產典當的行為。
馮劍 ·財政 ·16萬字
本書針對多個行業的特點及現狀,以我國新修訂的會計準則、新的稅收政策為依據,緊貼會計實踐工作所需進行編寫。本書結合高校本科學生未來就業的主要行業分布,重點講解我國經濟部門中除工業以外的商品流通企業、旅游飲食服務業、交通運輸企業、商業銀行、建筑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農業企業等行業的會計業務特點、會計核算的特點及其專門業務的會計核算原理和方法。
劉淼 王勇主編 ·財政 ·23.5萬字
央地財權事權在目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我國央地關系甚至是政治體制中一個熱點話題,原因就在于長期以來我們單本書運用橫向比較的方式,對國外解決央地財權、事權關系問題的范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又歷史性地考察了我國自建國以來中央、地方關系的發展演變路徑并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了預測。書中重點探討了省級政府在整個國家架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進一步促使其發揮好自身作用的問題,認為發揮好省級政府的作用,可以防止或減輕省級以下地方直至基層地方的財政混亂現象,而治理基層地方的財務混亂問題,關鍵在省一級的治理。
譚波 ·財政 ·17.4萬字
本書緊扣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理論聯系實際,以數字時代的特征及數字經濟發展為抓手,在探索數字時代的稅收與產業演變的基礎上,分析了數字時代的稅收籌劃原理,研究了數字時代的稅收籌劃新方法,形成了關于數字時代的稅收籌劃方法論及其應用模式。基于方法論的理論框架,從案例視角詮釋和解讀了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稅收籌劃真諦,以及數字企業特殊業務的稅收籌劃實戰技術與綜合案例,讓讀者深入領會數字時代的稅收籌劃實戰規則與蘊含規律。全書語言風格清新雋永,大數據融入稅收籌劃,體現了專業與技術的雙輪驅動,向讀者展示了數字時代稅收籌劃的深邃性與哲思性,昭示著大數據治稅的數字化、規范化、智能化發展方向。
蔡昌 ·財政 ·19.9萬字
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介紹政府會計的基本概念、組成體系、會計目標、核算基本前提、核算原則、記賬基礎和會計要素等;第二部分為政府財政會計(也成為政府財政總預算會計),系統介紹財政資產、財政負債、財政凈資產、財政預算收入、財政預算支出的核算和財政會計報表的編制等;第三部分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系統介紹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行政事業單位負債、行政事業單位凈資產、行政事業單位收入、行政事業單位費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收入、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支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結余的核算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及預算報表的編制等。
管亞梅 ·財政 ·25.6萬字
本書主要進行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對中國2015~2050年人口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二是對實際繳費率、覆蓋率、平均替代率的變動進行分析和預測;三是按照現行退休年齡規定對2015~2050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進行分析和預測;四是對延遲退休、名義賬戶制、財政補助等措施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影響效應進行估計。
金剛 ·財政 ·15.2萬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市(NIFD)是中央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端金融智庫。實驗室遵循科學性、建設性、獨立性和開放性原則,針對國內外金融發展、金融治理、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和國籍宏觀政策協調等廣發領域,展開高質量、專業性、系統化、前瞻性研究。本書為國家金融與發展試驗室相關研討論壇和重要學術活動的實錄,記錄了參會專家學者的言論和觀點,匯集當下金融領域熱點問題和真知灼見,記錄實驗室成長之路,見證我國金融發展歷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 ·財政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