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養老金制度復雜多變,很多人由于不了解相關政策,不知該如何選擇,往往不能將自己的福利最大化。你知道嗎:政府養老金不會自動發放,需要進行申請領取養老金的同時可以繼續工作。即使從未在加拿大工作,也有資格領取養老金。如果你的年收入高于某一水平,有可能需要退還部分或全部養老金…………本書適用人群:達到或接近退休年齡的人。加拿大新移民理財顧問/人力資源/公共政策專業的學生。
利民·鄧 ·區域 ·3.7萬字
《重慶科技創新指數報告》是重慶創新調查制度系列報告、重慶科技戰略研究基地成果,也是迄今重慶持續時間最長的評價報告之一。報告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局指導,重慶生產力促進中心、重慶工商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和重慶市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研究編印?!吨貞c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3》基于政府公開的2022年統計數據,通過科技創新環境、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科技促進經濟發展5個一級指標,基礎條件、科技意識等10個二級指標和萬人R&D人員數、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法人單位數等34個三級指標對重慶市及38個行政區、縣(自治縣)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行客觀評價,對各區縣科技創新水平和發展態勢進行分析研究。報告主要包括五部分:全市及區縣科技創新指數評價;區縣科技創新指標評價;區縣科技創新指標分析;區縣科技與經濟協調發展相關性分析;附錄。科技指數報告的出版對于促進重慶科技創新、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重慶生產力促進中心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市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編著 ·區域 ·8.1萬字
互聯網日益擴張了生產要素的彈性,使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意義上的生產要素對產業發展的剛性制約大大降低。資源與要素配置出現新的區位特點,既呈現中心化趨勢,如全球城市的崛起;又具有扁平化特征,如邊緣地區的融入。
汪明峰 ·區域 ·15.2萬字
本書是2013年11月12日,在澳門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澳門理工學院共同舉辦,廣東智庫聯盟、南方日報協辦的“2013’粵澳高端論壇”的文集。全書圍繞“海洋強國與粵澳未來發展”這個主題,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關于海洋強國與粵澳未來發展,二是關于南海問題與亞太戰略問題,三是關于海洋歷史和海洋文化問題。全書對于進一步學習貫徹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家關于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研究和謀劃海洋強國下廣東與澳門未來發展,共同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為進一步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海洋事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李向玉 溫憲元 ·區域 ·17萬字
本書以影響我國生產性服務業成長發展的重要問題即如何在非均衡區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核心,基于制度邏輯一資源行為總體框架,分別從制度邏輯、資源行為和內在機理三個方面,系統地研究非均衡區域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問題。采用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圍繞制度邏輯一資源行為總體框架的構建、模型的構成,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研究對象,依次從制度邏輯、資源行為以及制度邏輯與資源行為內在規律等重要層面,系統地研究生產性服務業在非均衡區域協同發展問題。
王鶴春 ·區域 ·13.3萬字
《跨越的70年:云南經濟發展70年研究》一書共10章,脹版后約25萬字。本書對云南70年的發展成就做了系統的梳理,從云南省的支持政策、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對外貿易、環境保護、產業、金融、教育衛生等9個方面,系統地梳理了云南省經濟社會生活在70年的發展歷程與巨大成就,并分析了云南省在這些領域里還存在的不足之處與短板,并對未來的云南發展提出展望。該書為繼續推進云南省的發展提供了決策參考??偨Y了70年的發展給人民的生活方方面面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影響,并對未來的云南發展提出展望。
張小蘭 ·區域 ·19.2萬字
201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積極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主旨講話精神,成立中國非洲研究院,旨在同非洲各國深化文明互鑒,加強治國理政和發展經驗交流,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攜手構筑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習近平主席在致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賀信中指出,希望中國非洲研究院匯聚中非學術智庫資源,增進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為中非和中非同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為促進中非關系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以來,著力打造中非交流平臺,密切中非學術交往,促進人心相通;發揮研究基地作用,開展共同研究,助力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人才高地作用,培養高端專業人才;發揮傳播窗口作用,講好中國故事、非洲故事和中非友好合作故事。
王蘇敏 王泰 安春英 ·區域 ·10.1萬字
本書依托于作者的博士畢業論文成書,以“諾斯悖論”為邏輯起點,界定“中國省域治理”概念的外延特征,構建中國省域治理質量評估體系,計算跨年度可比的中國省域治理質量綜合指數,研究治理質量對中國省域經濟增長的短期效應、長期效應,分析良好治理的高速度經濟增長效應、高質量經濟發展效應,量化良好治理對中國省域經濟增長質量的空間溢出效應及其分布特征。書稿結構條理,論述清晰,表達流暢,整體而言,本書是一本質量較高的學術著作。
劉建黨 ·區域 ·16.7萬字
國內對于城鎮化模式路徑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全國層面探討,通過對我國的城鎮化路徑進行反思,得出城鎮化的推進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典型區域應該根據要素流動特征選擇城鎮化模式。我國東部地區的城鎮化模式是在沒有真正掌握城鎮化規律下形成的,不適應于傳統農區。本書總結國外人口流動與城鎮化發展的經驗教訓,指出對于城鎮化模式的研究,應該建立在對城鎮化內在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并用動態的思維分析城鎮化模式選擇。根據要素聚集理論,勞動力作為經濟要素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之一,對城鎮化模式的動態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所以從傳統農區人口流動的角度探討其城鎮化模式,既補充和完善了我國特殊的城鄉人口流動理論,也豐富了我國城鎮化理論。城鎮化本身是一個資源配置優化的過程,城鎮化進程受到限制或選擇了錯誤的城鎮化道路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限制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本書根據河南人口流動動態特點討論其城鎮化模式。初步判定河南城鎮規模結構朝著中心城市比重日趨增大的方向演化,城鎮體系空間結構朝著以鄭州為中心的核心圈規模和密度越來越大的方向演化,層次結構上河南城鎮體系體現出圈層結構特征。并且建議河南新型城鎮化以市場為主導,政府按要素流動規律合理調節和規劃。最后從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的角度對傳統農區的新型城鎮化提出政策建議。
劉岱寧 ·區域 ·15.4萬字
“晉江模式”“晉江經驗”“晉江”已經名聞全國,走向世界。本書從經濟、社會、文化、鄉村、黨建等多維度,探討晉江作為一個縣級市在過去短短40余年從一個經濟薄弱的縣發展成全國縣域經濟實力百強縣市前十名之一和長期位居福建省縣市第一的現代化歷程及其原因,尋找晉江的現代化歷程對其他縣市的諸多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做法,比如“愛拼敢贏”和“善拼會贏”的民間創業精神、“親清”政商關系、包容的社會政策、城鄉一體的發展戰略等。
王春光 楊典 張文博 呂鵬等 ·區域 ·14.1萬字
南通與上海地緣相鄰、人緣相親、情緣相投,這既是歷史淵源的造就,也是現代實際的寫照,從而為南通獲上海發展先機、得上海輻射帶動,創造了諸多的機遇。對接服務上海,把南通建設成為上海的“北大門”,這既是省委省政府對南通高瞻遠矚的希望與要求,更是南通市委市政府銳意進取、敢為人先,帶領全市人民自覺自為不斷創新的實踐。南通市委黨校對南通如何實施建設上海“北大門”戰略,深入調查研究,群策群力,從理論到實踐,從政策到對策,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富有創見的成果,現集錦為《砥礪奮進擘畫上?!北贝箝T建設藍圖》。
蔣建 ·區域 ·17.5萬字
《有為與有效》講述了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共振下的發展實踐,是浙江省科技廳原廳長、省政協原副主席周國輝親歷浙江科技創新的深入思考與總結。在數十年的政府工作經歷中,周國輝深刻領悟到浙江如何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突破傳統的創新發展困境,構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科創生態。這本書呈現了浙江省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獨特路徑與實踐,特別是杭州“六小龍”企業的崛起與發展。全書從浙江的歷史、政策、企業及市場等多個維度出發,解讀了政府與市場如何協同推進創新與轉型,探索了民營經濟、產業融合、科技生態的核心要素,并結合具體案例,展現了浙江范式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與潛力。
周國輝 ·區域 ·13.5萬字
作為北京市面積最大的生態涵養區、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多年來密云區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把保護生態作為發展的前提,揚長避短,變優良生態優勢為生態經濟優勢,并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兩項殊榮。從創新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到科學謀劃生態空間格局,再到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高端休閑旅游業、鄉村民俗旅游業、健康養生業及“高精尖”科技產業等綠色產業,密云區走出了一條生態涵養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形成了踐行“兩山”理念的首都實踐。解碼密云如何依托生態優勢助推綠色產業發展,將跳出“密云”看“密云”,系統梳理其如何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引領下,以生態為重要抓手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百姓致富、鄉村振興。
馬新明 賴惠能主編 ·區域 ·16.4萬字
浙江省正探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其中縮小城鄉差距是穩步推進共同富裕的關鍵。本書是對浙江省通過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差距的一個實證研究。本書第一篇是總論,研究了城鄉一體化的理論和內涵,并對習近平同志“八八戰略”中有關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論述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中縮小城鄉差距的思路。第二篇是比較研究,分析了英國、德國和韓國城鄉一體化的經驗;比較了國內上海、重慶和廣東等省市城鄉一體化的模式。第三篇是路徑研究,從美麗鄉村、產業融合和數字農業、小城市與美麗城鎮、都市區,以及城市更新等方面,分析浙江城鄉一體化的路徑。第四篇是機制研究,分析了市民化集成化改革、強村富民集成改革,以及城鄉一體化的服務保障機制和土地保障機制。
王立軍 ·區域 ·16萬字
本研究以分析梳理相關理論為起點,結合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的發展演變特征,提出了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的理論內涵、基本特征與類型,構建了一個包含城市群經濟系統協調發展、金融系統協調發展、經濟與金融系統協調發展、環境支撐體系協調發展的耦合協調四維研究框架,并進一步分析闡明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耦合互動的動力因素,以及互動機制。在這些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以中原城市群為研究對象,根據耦合協調四維研究框架的設計,從四個維度出發,詳細考察了中原城市群經濟系統發展概況與空間分異特征、中原城市群金融系統發展概況與空間分異特征、中原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耦合協調發展概況與空間分異特征、中原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耦合協調發展內外在驅動機制的驅動特征。通過實證研究與應用驗證,揭示中原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的演化機理,挖掘制約兩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的問題,從可操作層面入手,系統分析對中原城市群經濟系統與金融系統進行重構的基本條件、協調機制、總體策略以及具體路徑。
謝巧燕 ·區域 ·16萬字
本書結合青海省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對生產要素與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產業發展、區域城鎮化與統籌城鄉發展、縣域經濟與鄉村振興發展、區域綠色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并提出對策,旨在為我國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借鑒。
丁生喜等 ·區域 ·11.8萬字
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當前重大的理論與實踐課題。本書對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內涵、機理和路徑進行了創新性的分析探討,并以桃溪流域生態經濟區規劃為例,探索推廣“永春模式”,提出要立足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打造自然、文化與區位等多元融合生態優勢;通過生態產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四化融合”發展路徑,依托生態經濟公共服務平臺,將生態優勢持續轉化為本地與周邊地區的產業競爭和生活品質等經濟優勢。
孫久文 傅毅明 鄭志剛 李佩潔 付曉東 文余 ·區域 ·11.6萬字
在全球科技競爭與城市轉型的背景下,如何構建有活力的創新生態,成為眾多城市面臨的共同課題。杭州,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策源地,其探索不僅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樣本,也為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大國創新提供了觀察窗口和實踐參考。本書從杭州“六小龍”出發,聚焦杭州科技創新的制度設計與實踐邏輯,從政策引導、資本布局、人才機制到場景營造與文化支撐,系統梳理了這座城市在構建創新生態方面的經驗路徑。杭州的做法并非不可復制,而是為其他城市探索自身特色發展模式提供了一種可參考、可借鑒的治理思路。這既是一部地方創新的案例研究,也是一份關于大國創新路徑的深入思考。通過杭州的實踐,我們或許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國科技創新的現實根基與未來方向。
曹鐘雄 鄭宇劼 ·區域 ·9.8萬字
本書是我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區域案例研究成果之一。全書為分三部分,首先,在闡述中國精準扶貧戰略基礎上,分析了尋甸縣貧困特點與致貧原因、脫貧攻堅的難點與不利因素,以及脫貧攻堅面臨的機遇與有利條件;其次,在實地調查基礎上,總結和凝煉了尋甸縣的六個創新扶貧模式,對每個模式的基本做法、主要成效、成功經驗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了推廣應用的建議;最后選取尋甸縣脫貧攻堅戰中其他六個典型經驗與六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楊子生 朱石祥主編 ·區域 ·15萬字
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差異在縣、市、省和大區尺度的表現不一,即存在尺度效應。基于基尼系數的分解、錫爾系數的一階分解、錫爾系數的二階分解和錫爾系數的三階分解等初步分解區域經濟差異中的尺度效應。完全分解出各尺度單獨的尺度效應則需使用尺度方差方法。使用基于數量加權和基于人口加權的尺度方差方法分解出區域經濟差異中各尺度的尺度效應。基于人口加權的尺度方差方法比基于數量的尺度方法更為合理,故基于前者提出全國、各分大區域和各省的調控尺度和相應的具體的調控單位。
周杰文 ·區域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