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大歷史視角下審視中國城市及區域經濟的浮沉,以此來尋找它們的發展命脈,觀照其背后的歷史邏輯。這些城市是如何生長的?有怎樣的立足之本?命運轉折的背后,隱藏著什么規律?在當下,需要打造怎樣的“城設”,我們該如何為它們的未來助力……全書分古典的重生、進擊的中堅、向往的未來三部分,全景式描繪了北京、香港、青島、重慶、合肥、長沙等不同類型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歷程及在全國經濟地圖中的格局定位和未來趨勢。
王千馬 ·中國經濟 ·42.7萬字
本書全面闡釋外貿企業辦理出口退稅的基本政策法規。詳細介紹辦理出口退稅的操作流程、要領與技巧。
中國出口退稅咨詢網 ·財政 ·42.3萬字
本書深刻闡述了工業企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內涵和引導體系框架,提出一套總分結合的兩化融合評估體系,依據2010年度工業企業兩化融合評估的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成果,客觀描述了基于鋼鐵、化肥、重型機械、轎車、造紙、棉紡織、肉制品加工等7個重點行業測評數據的兩化融合發展現狀和各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梳理出促進各行業兩化融合發展的關鍵點,挖掘出一批標桿企業和典型經驗,提煉了行業兩化融合的最佳實踐和成功經驗。全書具有理論研究前沿、數據案例真實、成果提煉可推廣等特色。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著 ·部門經濟 ·21.7萬字
數字經濟改革預示股市福音?未來產業風口的形成是否有跡可循?刺激政策真是應對通脹“高燒”“速效藥”?在魯奇爾·夏爾馬看來,全球經濟市場像是一片危險又充滿機遇的熱帶叢林,要想在這里存活下去,就需要排除一切雜音和噪聲,準確地識別出新興市場國家即興或將衰的信號,從周期性的投資瘋狂與痛苦中抽離。夏爾馬長達數十年游遍全球的經歷,為他判斷一國經濟走向提供了實際依據,也降低了市場隨機性導致預測謬誤的可能。他提出的10項規則跳出了經濟學家的思維框架,以更接地氣,但更新鮮的視角分析未來5~10年的國際經濟新形勢。無論是想了解全球經濟趨勢,還是預判下一輪國內投資熱潮,本書都能給你不一樣的解答。
(美)魯奇爾·夏爾馬 ·國際經濟 ·26.3萬字
在計劃經濟時期,曾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工業基地以“出機器、出經驗、出人才”大力支援了共和國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后東北經濟卻日漸衰落。特別是在當下,東北經濟社會似乎被鎖定在一個轉型艱難的狀態,發展乏力。其原因究竟為何?不知今者察之古,“東北現象”的答案或許就隱藏在東北經濟史特別是東北工業歷史的脈絡中。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從19世紀60年代東北工業發軔寫起,收筆于20世紀改革開放之前,時間跨度長達一百余年。該書重點考察了計劃經濟時期東北工業發展的情況,分析了東北工業的特點,探討了東北工業的歷史地位,并對東北經濟困境的歷史成因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石建國 ·經濟史 ·21.9萬字
本書從理論層面、實踐經驗等多個角度,結合當下區塊鏈與其衍生品數字資產的現狀、發展趨勢的專業書籍。一方面,從數字資產維度出發,多層次闡述如何進行數字資產投資與分析、如何合法合規開展數字資產投資管理以及如何防范數字資產投資與業務的風險。另一方面,從區塊鏈維度出發,全方位探索區塊鏈應用的風險與障礙、區塊鏈對傳統金融行業的改變、以及區塊鏈技術引發的分布式金融的未來發展。全書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將這一金融發展新引擎呈現出來,并對讀者如何抓住新時期的機遇有切實的指導意義。
陳宜飚主編 ·部門經濟 ·23.5萬字
本教材按照高職教育特點,在編寫過程中對審計理論和知識做到精簡夠用,突出審計實務技能操作,改變了傳統教材以傳授理論和知識為主的模式。教材內容以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年度報表審計為線索,全面介紹年度報表審計的方法。在編寫過程中考慮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方便教師教學的特點,各章都安排了豐富的教學案例及思考題和技能訓練題,題型多樣,便于學習,力求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申建英 周炳偉主編 ·統計 ·23.2萬字
計劃和預算系統一直受到中國企業高層的熱切關注,然而現實中的導入卻困局重重。《CEO計劃與預算系統: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工具》立足于此,以企業管理控制系統為框架思路設計全書內容和體例結構,突出以計劃與預算為工具強化和提升企業領導力和執行力的觀點,從而服務于企業高層。《CEO計劃與預算系統: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工具》以積極開放的心態盡力完整地展示中外企業計劃與預算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關注并提煉中國本土企業的最新實踐,在文風上極力避免對“過于瑣碎的技術問題”的討論,提倡“把技術問題盡可能制度化”。《CEO計劃與預算系統: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工具》期望融合“計劃和預算”學術與實踐的最新成果,成為一本既有理論貢獻又能引領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指導手冊,同時也能成為大家持續關注企業計劃和預算系統的新起點。《CEO計劃與預算系統: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工具》適合作為EMBA、EDP、MBA學員計劃與預算管理課程的教材。
湯谷良 ·通俗讀物 ·21.9萬字
本教材內容包括三篇。上篇包括稅收籌劃認知、稅收籌劃方法及其技術;中篇包括增值稅的稅收籌劃、消費稅稅收籌劃、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關稅及其他稅種的稅收籌劃;下篇包括企業成長的稅收籌劃、企業財務管理的稅收籌劃、企業經營的稅收籌劃共12章,涉及170多個稅收籌劃案例。為培養應用型的稅收籌劃人才,本教材從“籌劃案例”“工作要求”“稅法依據”“籌劃思路”“籌劃過程”“籌劃結論”“籌劃點評”7個方面對稅收籌劃案例進行分析,突出了稅收籌劃實用性和應用性,有利于學生掌握稅收籌劃基礎理論的同時,提高學生稅收籌劃應用能力。
龍敏 陳永智主編 ·財政 ·20.7萬字
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國內經濟結構的變異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中國開始告別以高儲蓄、高投資、高出口、高污染與高能耗為特征的“舊常態”,逐漸步入“三期疊加”的“新常態”。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過渡的新常態階段,過去僅僅用三駕馬車作為實施主體的宏觀調控體系已經遠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的需要,在此情況下,如何理清新形勢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機制的變異、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創新宏觀調控理論機制和手段,以及豐富宏觀調控工具的使用等都是中國宏觀經濟學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研究根據經濟學理論,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新常態條件下的中國宏觀經濟問題,進行了理論總結和創新。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框架在新常態條件下進行了重構;對后危機時代現代中國宏觀經濟理論進行了大膽的創新。特別是,研究了宏觀經濟學思潮轉變、“新共識”條件下的貨幣政策框架、“金融加速器”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含有金融摩擦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國貨幣數量論失效問題等。
劉元春等 ·中國經濟 ·25.8萬字
本書通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家概況、經濟結構與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制度與經濟政策、對外經濟貿易與合作、歷史上該國與中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該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分析與研究,探究該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并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該國特定經濟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可能性貢獻與利益需求。
王玉芬 ·國際經濟 ·20.2萬字
本書源于日本NHK的同名紀錄片,主要由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的對談組成,討論議題包括資本主義社會的方方面面。為了保證書籍的完整性,特別增加了在紀錄片中未播出的部分內容。全套共4冊。
(日)丸山俊一 NHK“欲望資本主義”制作組 ·通俗讀物 ·22.9萬字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二、制造業規模第一的經濟大國。中國品牌也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走出了一條從小到大、由弱漸強的奮進之略。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品牌的繁榮發展;沒有中國品牌的發展,就難有改革開放的成功。40年,中國品牌經歷了波瀾壯闊的風雨歷程。中國品牌如何萌芽?如何野蠻生長?如何競爭升級?如何繁榮發展?如何轉型突破?本書通過大量史料,進行了詳細梳理和深入解讀。
趙新利 黃升民 張馳 ·中國經濟 ·34.1萬字
2018年以來,為對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人民銀行多次降準、降息,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但實體經濟仍在一定程度上面臨結構性信用收縮的壓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未能得到根本緩解。本書作者立足金融從業者和貨幣理論研究者的視角,嘗試思考個中原因并尋求解決之策。本書從總量、結構和新機理三個層次展開遞進研究,全方位、多視角地剖析了近年來涉及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重要問題。本書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課題“多重約束下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問題研究”的研究成果。
張曉慧等 ·理論 ·23.7萬字
構建和完善以農業生產服務、農業技術服務、農村商品流通服務、農村信息服務和農村金融服務、農村基礎設施服務、農村社會事業服務。
彭瑋 王金華 盧青 ·部門經濟 ·21.4萬字
《網絡時代的中國》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史記”。書中記錄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的故事、現象、公司、人物、模式等,也分析了成功模式背后的密碼。本書也是中國互聯網的斷代史,從流通、制造、生活、表達、治理等方面,給出了中國的經驗和方式。
呂本富 郝葉力編著 ·中國經濟 ·20.4萬字
本書倡導企業應遵循全面稅務風險管理,涵蓋全員、全流程、全要素,落實到具體的管理實踐上,包括稅務風險管控、稅收業務策劃和稅務危機管理。稅務風險管控邏輯幫助企業三維定風險,四象分要急,事事有流程,稅稅有管理。稅收業務策劃邏輯告訴我們,稅務策劃并不難,設定目標找條件,條件不足會創造,十三技法能變換。稅務危機管理的精髓是剝繭抽絲筍去皮,拔出蘿卜帶出泥,原本以為分量足,上秤稱稱沒東西。圍繞這三方面管理實踐的口訣,詳解了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與策劃所需要的思想體系與知識體系,力求去偽存真,簡單直接,全面系統,為讀者詮釋風險管控、稅務策劃、危機公關的實務方法。1.創新13大納稅理念2.設計13大業務流程3.理順13大證據關系4.鎖定13大合同條款5.評估13大稅法要素6.總結13大納稅模式7.挖掘13大納稅條件8.把握13大時機坐標9.搭建13大策劃模型10.研究13大策劃技法11.植入13大危機管理12.解析13大稅務規律。
王作君 ·財政 ·22.2萬字
本叢書闡述了有關會計、財經法律、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緊密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吸收了近年來會計研究和法制改革的新成果。本書是湖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湖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學習叢書編委會 ·經濟法 ·23.7萬字
《創新的資本邏輯(第二版)》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田軒的經典著作,也是金融與企業創新研究領域的代表作品。《創新的資本邏輯》通過國際比較的視野,剖析了中國場景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制度影響企業科技創新的作用機制、特征和結果。書中主要觀點和結論均來自發表于國際金融學和經濟學期刊的論文,經過嚴格、苛刻的反復論證,對當前中國經濟、制度建設、市場運行具有深遠意義。第二版中,作者對原書內容做了大幅調整和充實,對多個章節進行更新,并根據研究成果增加了四章內容。新版對企業財務披露是否越頻繁越好、企業地理位置如何影響創新績效、開放資本市場有哪些利弊、制度創新如何激勵企業創新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加入一章金融與創新領域十分全面的文獻綜述,回顧了該領域近200篇文獻。此外,新版保留了版中計量經濟學方法、著名經濟學家的專欄介紹,以及基于中國場景的迷你案例和數據分析,在寫作上兼顧嚴謹性和可讀性。《創新的資本邏輯(第二版)》可以作為相關研究者、高校教師、博士、碩士、MBA(EMBA)和有余力的高年級本科生的學術參考書或教材,亦可作為業界人士與黨政機關工作者等專業人士的參考讀本,也可作為一般讀者的專業知識普及讀物。
田軒 ·理論 ·30.4萬字
《2016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標準教材與專用題庫初級會計實務》以新版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統一考試大綱為依據,由眾多專家學者在多年研究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命題特點及解題方法的基礎上編寫而成。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命題研究中心 ·考試 ·3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