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狂人日記:魯迅小說全集》收錄《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中的全部小說,共計33篇。這些小說多描寫底層社會普通人的悲劇,魯迅以他如匕首般犀利的文筆批判著“麻木的國人靈魂”,希望藉此警醒世人。魯迅小說的主題多是反封建、反禮教、反傳統、反迷信,善于創造典型形象,諷刺人物的陰暗面,故事多以故鄉為背景。小說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閏土等在中國眾所周知。
魯迅 ·作品集 ·23萬字
《故事新編》是魯迅的歷史小說集,收錄了魯迅從1922年至1935年所作的8篇歷史小說,包括《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等。魯迅以中國遠古神話和歷史傳說為題材,“只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將古代和現代錯綜交融”,使得故事生動有趣,極富想象力。魯迅先生自己認為,這是一部“神話,傳說及史實的演義”的總集。
魯迅 ·作品集 ·7.3萬字
《彷徨》是魯迅的第二部小說集,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說十一篇。首篇《祝福》寫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離婚》寫于1925年11月6日,實際的時間跨度是一年半多。《彷徨》的寫作時期,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運動陣營內部出現分化,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
魯迅 ·作品集 ·8.3萬字
《吶喊》是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故鄉》等14篇小說。《吶喊》描繪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時期的中國社會現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偽,痛苦地解剖了中國沉默的國民靈魂,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
魯迅 ·作品集 ·8.4萬字
《莫泊桑小說精選》收錄《羊脂球》《西蒙的爸爸》《輿論》《一家子》《項鏈》等莫泊桑中短篇小說20余篇,代表了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上的杰出成就。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妓女和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
(法)莫泊桑 ·作品集 ·15.2萬字
郁達夫小說獎得主三三新書。父親信中所說的危難,是真實還是妄想;四人的潭柘寺之旅,在黃昏閉館后通往何處;九十年代的法國留學生,過著怎樣一種生活;土耳其的夜月下,鳴奏著神秘的吉普賽之歌……晚春將至,野火燒亮每一處淵林。晚景皆成幻夢,春色何以動人。八個世界故事,八場靈魂流焰。獻給一切消失但仍然有所照亮的。
三三 ·作品集 ·12.2萬字
成人世界里,崩潰只在一瞬間,那之前有千千萬萬次不被看見的委屈和不安。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瞬間,每一個疲憊的時刻,都有它無法言說的苦澀。一個普通人的英雄主義——看清生活真相,依然滿懷熱愛!以城市最后一班地鐵為引線,以一線城市漂泊者的生活為素材,牽引出十五段夜歸者的人生。生活如此,你也很累吧。好在,人生終有歸途。
黃偉康 ·作品集 ·13.9萬字
美國文壇第一人菲利普·羅斯最負盛名的代表作“美國三部曲“,包攬普利策獎、福克納文學獎、WH·史密斯獎、美國國家猶太圖書獎等多項文學大獎。羅斯曾是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呼聲最高的小說家之一,昆德拉、村上春樹、拉什迪、特朗普、許知遠都是他的忠實讀者。“美國三部曲”是關于恐怖分子、政治迫害、種族歧視的三次文學爆炸,見證美國夢的墮落、變質與瘋狂,貫穿塞利納式的虛無與憤怒。揭開光鮮亮麗的人性面紗,打破溫文爾雅的家庭禁忌,直抵美國陰暗的內心,堪稱美國當代史縮影;用狂歡的游戲狀態和嚴肅的社會關懷,重塑私人生活與公共話語的交鋒,書寫現代人類的風俗志與心靈史。收錄《美國牧歌》《背叛》《人性的污穢》三冊。
(美)菲利普·羅斯 ·作品集 ·54.7萬字
笑中帶淚的冷峻文字,荒誕詭異的人間故事。《一個人的合唱》是著名小說家勞馬的全新短篇小說集。書中共收錄了勞馬近年來創作的八十多篇短篇小說。這些作品中的故事,雖然主人另有其人,發生的地點也并非我們身邊,但每每讀來,卻總覺得與我們息息相關。其風格是勞馬一貫以來的“以小見大”:幽默的語言背后是現實的荒誕和諷刺。
勞馬 ·作品集 ·14.3萬字
中國女性困境!姚鄂梅代表作,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獲獎作品!本小說集收錄了作者多年的中長篇小說作品,共四篇。所有作品貫穿了女性的視角,對話沒有人名,描寫了現代人婚姻感情生活中的困惑。表達了人們在初始的一個熱烈擁抱之后,發現之后的日子只是程序化的分別,再也沒有了當初的熱戀,給人以婚姻是墳墓的觀感。抒發了愛得熱烈的痛,不能離別的傷悲,難以描述的心殤。讓人領悟到生活的壓力和對生活沒有表現的無力感。使人感覺到生活需要驚喜,不需要淡漠的人生感慨。
姚鄂梅 ·作品集 ·14.5萬字
超人氣作家溫酒代表作,寫給大人的治愈童話。在這些故事里,公主與惡龍相愛,狐貍與小乞丐相依為命,死神把鐮刀借給青年割麥,AI程序故意輸給了人類……或許,孤獨也可以很柔軟,平凡也可以很浪漫,愿這些故事陪伴你成為一個溫柔又堅定的大人。
溫酒 ·作品集 ·9.7萬字
本書收錄了《千只鶴》及其續篇《波千鳥》等8個短篇。父親去世的第四年,主人公菊治在茶會上偶遇了父親生前的情人太田夫人。太田夫人思念舊情人,竟移情于其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這違背道德的愛……小說以極具美感的筆調敘寫愛與道德的沖突,描繪了牽扯兩代人的畸戀故事。
(日)川端康成 ·作品集 ·8.6萬字
伊豆島,一座座噴薄的火山,是男性之國的代表;而拍擊島嶼的浪濤、涓涓的泉水則讓人聯想女性的剛柔性情。作者在伊豆的旖旎風景中,塑造了一個世外桃源的初戀故事。讓青澀的少男少女的愛戀,在一個秋季,與繁茂重疊的山林,與處處涌流的松下泉水,相交輝映。
(日)川端康成 ·作品集 ·13.2萬字
《烏有貓》是90后詩人余幼幼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60篇關于貓的短章,每篇都配有作者自畫插圖。60個短文獨立成篇,內容上又有所關聯,組成一部以貓為主角的奇幻大戲。余幼幼愛貓成癡,她對貓的觀察,視角獨特且細致入微,從整體到局部,從實體到幻體,從形態到神韻,她用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非凡的聯想力把對貓的想象發揮到了極致。60個圍繞貓咪的奇詭想象,每一個都天馬行空,每一個又都不脫離實際,都能貼合貓身上的某些特質。即使遮蓋住文中的“貓”字,讀來也能明了她寫的不是別的動物,是貓,就是貓。在余幼幼筆下,貓無法被定義,它們從天上降下來,在土地上種出來,于意念里鉆出來,自虛無里變出來;它們隨心所欲,變幻成各種形態,能飛翔,能流淌,能蒸發;它們有時化為烏有,有時又無所不在;它們征服人類,也治愈人類。
余幼幼 ·作品集 ·5.1萬字
成長類小說合集。“屈指算算,再過一個月她就十三歲了,她忽然感到了某種沉重,在蔥綠的沙樹林旁,棠棣花粉的底透著白的瓣兒,幽幽的香氣召來了無數的小蟲,”這是成長的沉痛;“后山上的那株櫻桃樹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枯死,樹身比以前增加了一圈,母親說等它風干了就可以砍掉當柴燒了,我想象著它被砍斷扔進火爐時騰起的萬丈火焰,或許可以直竄上藍天。”亦有成長的美好!
尸素 ·作品集 ·10.7萬字
故事里有寫給姑娘的晚安情話,也有寫給兄弟的十年情誼,從初戀的馬尾姑娘,到身邊暗戀的心上人,從中學一起翻墻的玩伴,到現在一同北漂的兄弟,暗戀,失戀,相愛,結婚,有歡喜,有悲傷,這好似回憶錄一樣的28篇故事,也是我們曾經經歷、正在經歷或將會經歷的人生,如同一幕幕電影情節,賦予這本書滿滿的正能量和溫暖。愿每一個翻開這本書的人,努力向上,溫暖相愛,勇敢生活。
戴日強 ·作品集 ·9.7萬字
毛姆是二十世紀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之一,被譽為“英國的莫泊桑”。他的短篇小說文筆質樸,脈絡清晰,人物栩栩如生,情節跌宕起伏。本書精選毛姆最優秀的短篇小說23篇,呈現一個世紀前英國海外殖民地的風土人情,描繪英國和歐陸的人生百態,展露愛情、婚姻、家庭中的層層羈絆,冷峻剖析任性的虛偽、自私和脆弱。本書于2016年在我社出版后,獲得好評。此次再版,修改少量文字與體例的謬誤。
(英)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作品集 ·28.7萬字
闊別五年,苑子文、苑子豪帶來以熱愛之名全新故事集。他們作為青年作家,用他們的視角,書寫著關于這個世界溫暖的情感——摯友之間的不離不棄,親人之間的依靠與陪伴,愛人之間的至死不渝。
苑子文 苑子豪 ·作品集 ·7.8萬字
本書收錄了林稚子20篇BE短篇小說,其中18篇是作者在歷年《愛格》雜志上刊登過的稿子,反復被讀者提及,另新增2篇全新短篇小說。其中《海棠蝕》描繪女生之間動人的友情,以彼之身照此之路……故事寫盡人世間意難平的情感,通過優美的文筆描繪出普通人身上蓬勃的生命力。
林稚子 ·作品集 ·18.3萬字
本書是一本輕懸疑輕幽默的短篇腦洞故事合集,是由作者劉子慕(網名:小喪怪)近百個廣受好評的反轉小故事集合而成。每一個故事的結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有著歐·亨利式的風格,永遠讓讀者猜到了結局又猜錯了結局,給讀者呈現一篇篇精彩絕倫、腦洞大開、引人入勝的懸疑反轉故事。
劉子慕 ·作品集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