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戀愛的騙子》是理查德·耶茨繼《十一種孤獨》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共收入七個短篇。它完美地展示了耶茨高人一等的洞察力和描述力。耶茨借由本書再次證明了短篇小說的力量。顯然更有興趣描寫“失敗人生”的耶茨,憑借他敏銳的心靈與獨到的觀察角度,仿佛拼貼藝術般,將美國“小人物”及其生活片斷立體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失敗的藝術家、生活艱難的單身母親、疏離的親情、勞燕分飛的婚姻、叛逆的女兒、轉瞬即逝的情事、不可靠的夢想……
(美)理查德·耶茨 ·作品集 ·13.9萬字
兩屆布克獎得主、《狼廳》、《提堂》作者希拉里·曼特爾短篇小說集;階層鴻溝、社會矛盾、家庭黑洞……種種問題都在《暗殺》中得以體現;細膩的人物刻畫,敏銳的細節觀察,《暗殺》中的每一篇小說都能喚起隱藏于日常生活背后、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典型的曼特爾式哥特風格;主打短篇《刺殺撒切爾》入選BBC短篇小說獎短名單——一場關于刺殺撒切爾夫人的政治幻象秀;《暗殺》是英國女作家希拉里·曼特爾出版于2014年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11個短篇小說,其中大部分為曼特爾應《衛報》或《倫敦書評》等報刊邀約而創作的作品,但其中多篇都入選了各種“年度最佳”短篇小說獎。這十一個短篇故事,題材迥異,長短不同:一場失敗的族裔融合(《很抱歉打擾你》),一樁令人不寒而栗、“故意殺人”的交通事故(《寒假》),一個被社會“潮流”異化吞噬的家庭(《心跳驟停》),還有一位處于事業瓶頸、追問寫作如何干預生活的女作家(《我該怎么認你》)。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篇,還是《刺殺撒切爾》,故事通過對真實的歷史人物實施虛構的暗殺,巧妙地將讀者引向歷史的另一種可能。
(英)希拉里·曼特爾 ·作品集 ·10.1萬字
《莫泊桑小說精選》收錄《羊脂球》《西蒙的爸爸》《輿論》《一家子》《項鏈》等莫泊桑中短篇小說20余篇,代表了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上的杰出成就。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妓女和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
(法)莫泊桑 ·作品集 ·15.2萬字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了作者24篇短篇小說,這些小說曾發表于全國各級文學期刊上,是作者十多年間作品的一個凝結。作品集按“關于老人”“關于男人”“關于女人”三個層面對作品進行了劃分。“關于老人”中描寫刻畫了一群老人們,或是為“食”或是為“性”而奔波勞碌,甚至是困頓掙扎。“關于男人”中的一個個主人公始終堅守住自我生命的高尚而不妥協。“關于女人”中的女人們,以好們的柔韌的天性征服著一切,她們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創造著自己的生活,編織著自己的愛情。在作者的筆下,主人公無論是老人、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是孤獨的,那份難言的蒼涼是這些被邊緣化的人群所共有的,但他們每個人的人性又都是不屈的,他們的世界仿佛獨立于常人那紛繁的世界之外,他們始終執著地守望著他們的靈魂、生活、良知、愛情、家庭、甚至是孤獨!
石孝義 ·作品集 ·17.5萬字
本書精選了中國當代作家2022年內發表在《小小說選刊》的優秀小小說。主編有一定的專業視野和站位,所選篇目的思想性和可讀性均為上乘之作。作品緊緊圍繞當下的主旋律,以文學的筆法來歌頌祖國、詠嘆親情、追思過往,主題突出,思想健康。這些小小說,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從發表就一直被公認為名篇,我們結集出版是為了更好地從總體上來領悟這些優美的文字和字里行間的美感,使讀者能夠更好領略中國當代優秀小小說的風采。本社已連續5年出版同系列《中國文學佳作選:短篇小說卷》《中國文學佳作選:中篇小說卷》《中國文學佳作選:散文卷》,其中《中國文學佳作選:短篇小說卷》《中國文學佳作選:散文卷》入選農家書屋,累計銷售5萬冊。
王彥艷主編 ·作品集 ·17.2萬字
《狂人日記》收錄了魯迅先生創作的12篇短篇小說,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描寫了辛亥革命背景下的農村生活和風貌,以及苦苦掙扎的知識分子的命運。其中的《狂人日記》更是開創了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先河,它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創作的基礎。小說通過塑造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對“狂人”的自述式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對中國封建文化進行了深刻批判,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的迫切心情。
魯迅著 楊肖總主編 ·作品集 ·4萬字
本書系俄國作家蒲寧的一個經典、權威選譯本,由著名俄文翻譯家戴驄擔綱主編并翻譯。蒲寧(1870—1953),俄羅斯杰出的詩人、作家,曾兩次獲普希金獎,并于193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表彰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他被稱為“俄羅斯文學的靈魂型人物”,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經典作品。1卷為詩歌、散文、游記,2卷為短篇小說卷,3卷為短篇小說卷,4卷為中篇小說卷,5卷為長篇小說。
蒲寧 戴驄 ·作品集 ·19.6萬字
《少將滋干之母》為日本唯美主義代表作家谷崎潤一郎的經典小說集,收錄《少將滋干之母》《富美子的腳》《藍花》《路上》《一綹頭發》等中短篇小說代表作。其中,同名名篇《少將滋干之母》寫于1949年,取材于《源氏物語》《今昔物語》《大和物語》等經典古籍,編織了一出平安時代的瑰麗傳奇,具有濃郁的古典氣息,被日本文學評論界高度贊揚為“谷崎所有要素之綜合、最高之結晶”,谷崎談及此篇說“我希望盡可能不冒犯史實的尊嚴,同時填補記錄的不足之處,以此展開自我的世界”。谷崎的小說世界充滿荒誕與怪異,在丑中尋求美,在贊美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義。無論是表現他惡魔主義的“以丑為美”的美雪世界,還是追求日本古典傳統美的東方文化,谷崎潤一郎的作品中都滲透著濃厚的人類情感心理意識。三島由紀夫曾以“自然主義文學陰沉的背景下開得絢爛無比的牡丹花”來評價谷崎潤一郎的作品。
(日)谷崎潤一郎 ·作品集 ·10.4萬字
作品以鮮明的關中南部農村及小鎮生活為背景,從凡人的身上發現人生的哲理,生命的酸甜苦辣。在委婉、詩意的敘事中,不同的人物運行著自我的命運,顯見出鮮明的性格特征,其濃郁的地方風情以及鮮活的鄉風民俗構成了一幅幅鄉村生活圖景。
趙豐 ·作品集 ·16.1萬字
《長相憶》以兩家人的生活交匯為切入點,講述了兩個母親在生活的絕境中互相扶持的故事;一邊是被煙囪壓塌的草房子,一邊是一貧如洗的寡母之家,母親無奈帶著我們兄妹幾個住進了盛情相邀的陳大娘家,從此陳大娘為了生計做過翻砂工、辦過加工廠,也用糧票教育“我”做人要誠實,用一輩子的經歷讓“我”希望自身和后代能保留她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質。故事塑造了一個善良、無私、堅韌的窮苦女性形象,表達了無限的敬意和哀思。
梁曉聲 ·作品集 ·13.7萬字
《閱微草堂筆記》,漢族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在時間上,主要搜輯當時代前后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之流傳的鄉野怪談,或則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
(清)紀昀著 東籬子解譯 ·作品集 ·18.8萬字
全網播放量超20億的人氣主播曉希首部情感勵志暖心作品集,喜馬拉雅熱播專輯《兩個人,一些事》用聲音撫慰每一個孤獨的心靈,平均每期超100萬次溫暖收聽。夜是情感的出口,都市的夜晚,許多不甘和懷念,總是能讓一個人變得脆弱與孤獨。曉希,正是這樣一個用聲音帶給大家溫暖與撫慰的人。講述生活,講述那些年我們走過的青春。寫給每一個正在都市中打拼的年輕人,給更多人帶來勇氣,讓他們變得堅強。給你溫暖的安慰,一本源于真實人生的愛情成長故事集,寫給每一個傷過,痛過,迷失過,卻依然為愛奮不顧身的你。愿你所有的苦難,都是虛驚一場,所有的經過,都能甘之如飴,所有的收獲,都能歸于驚喜。晚點遇見你,沒關系,但愿余生都是你。
曉希 ·作品集 ·9.3萬字
《演唱會》由7個短篇小說構成,是艾偉的近作,小說展示了短篇小說藝術可以抵達的深度和廣度。《演唱會》既寫了破碎生活帶給人的創傷,也寫出寒夜里的相互慰藉;《小偷》試圖探討誰偷走了我們的生活和情感;《在科爾沁草原》講述男女之間不可言說的復雜和曖昧;《小滿》講了女性母愛本能和身體的關系;《幸福旅社》講了不能承受的罪感;《在莫斯科》以域外之鏡像映照當下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寫了不可理解之理解,因而深不可測。這些小說分別得過《收獲》排行榜榜首、汪曾祺文學獎、《小說選刊》最受讀者歡迎獎、城市文學排行榜、《作家》金短篇小說獎等。
艾偉 ·作品集 ·8.7萬字
本書選入丁玲的《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阿毛姑娘》《一九三〇年春上海》《我在霞村的時候》五篇小說,這些作品標志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女性的崛起,同時也奠定了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丁玲用細膩的感情與文字,深情地刻畫出五四之后小資產階級叛逆、苦悶、追求自由的知識女性的典型。她們身上既有濃重的空虛、苦悶、絕望的感傷主義色彩,又深深地烙上了時代和社會的印記。
丁玲 ·作品集 ·10.3萬字
遇到超強掌控欲的父母如何扳回主動權?童年遭受性侵如何與世界和解?男朋友在北京買不起房要不要結婚?有為了變瘦,選擇催吐的“兔子們”;也有去參加暗戀男生婚禮的勇敢女孩,還有在職場里逆風翻盤的職場小白……《女性敘事》主要分原生家庭、青春記憶、情感敘事、中年困境四個部分,囊括女性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通過21個非虛構短篇故事,聚焦和探討在不同年齡階段下,當代女性群體在成長、生存過程中所遭遇的困惑、掙扎以及面臨的絕境,其中有破釜沉舟的進擊,有重頭來過的勇氣,也有泥沙俱下的悲哀、求仁得仁的歡喜。
雷磊主編 ·作品集 ·12萬字
本書精選了作者近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十余篇。短小精悍,意味雋永,展現時代風采,反映當下生活,展示人間真情。講述了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更多的是對生活無奈和對小幸福的追求;雖然是風平浪靜的敘述,卻感覺有無限的心酸。
鄭武文 ·作品集 ·14.5萬字
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有一個放不下的人,不悔遇見,不知疲憊,不問歸期。這個世界有各式各樣的愛情,卻有一模一樣的心碎。這本讓所有人為之感動的《失戀博物館》是館長Alice的首部故事集,14篇讓所有人感動的睡前故事,寫給在愛情中迷惘過、感動過、收獲過、失去過的自己,也寫給每一個離開我們的人和陪伴我們的人。
館長Alice ·作品集 ·7.9萬字
本書是一本魯迅小說的選集,篇目選自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子《吶喊》和《彷徨》,計十六篇作品,包括《狂人日記》《孔乙己》《藥》《一件小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祝福》《肥皂》《長明燈》《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離婚》。本書共收趙延年木刻插圖73幅。
魯迅著 趙延年插圖 ·作品集 ·12萬字
匿名區系列第三彈,再次帶來那些“沉默的心里話”。這輯收錄的匿名作者年齡跨度更大,跨越群體更多,帶來更豐富的人生況味。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講不出口的故事。這里有一群匿名講故事的人:“我們的經歷,好像和旁人不太一樣”。縱使相逢應不識……這里有你的故事嗎?本書精選自知乎平臺九年來扣人心弦的匿名故事,有愛情,有親情,有友情,有世間冷暖,有逆境成長,精心打造或溫暖、或治愈、或遺憾、或勵志、或感人、或幽默、或啟迪的“復合味”情感故事。
匿名用戶 ·作品集 ·11.5萬字
本書為清乾嘉年間袁枚編撰的筆記小說,初名《子不語》,書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聞、親朋口述、他人著說、現世生活及作者創作,多寫鬼神精怪,也講奇人異聞。《子不語》中盡是一些有關托生轉世、冤鬼索命、厲鬼為祟的離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隸卒等各種神鬼形象隨處可見,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數篇,且多宣揚“因果報應”、宿命說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這些神鬼形象、怪誕故事,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完整的陰間社會。
(清)袁枚 ·作品集 ·1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