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新館開館后,即與省內相關高校和研究單位聯合成立了“九·一八”歷史研究中心。該中心設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特聘遼寧省內外也包括海外研究“九·一八”歷史的專家學者為中心研究員,配合館內的業務人員及有志于此的史學愛好者,共同開展對“九·一八”歷史的深入研究。范麗紅主編的《九一八研究(第15輯)》就是相關研究成果的論文集。
范麗紅 ·歷史 ·31.3萬字
本書描寫正當盛年的乾隆孜孜不倦的戮力於朝政。皇后富察氏的身體贏弱,常使乾隆憂心,而她僅存的兒子又因天花死去,使得乾隆放棄了立嫡子為太子的想法。乾隆一直以康熙的豐功偉績為其努力的目標,因此他想蒐盡天下善本書,編輯(四庫全書),又想開彊辟土,在文治武功上和康熙比肩。
二月河 ·歷史 ·38.1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民國通俗演義,上中下冊共一百六十回,從辛亥革命、袁氏稱帝,到蔡鍔討袁、張勛復辟,再到五四運動、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精彩演繹從中華民國建立到1924年孫中山誓師北伐其間十余年的史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后四十回為許廑父續寫,同樣延續了蔡東藩著述的特點。翻閱本書,如同一幅民國初年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軍閥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歷史 ·29.4萬字
《大國的興衰(上)》內容簡介:《大國的興衰》共分上下兩冊,對公元1500年以后各國的軍事和經濟地位作了綜合比較,內容涉及了軍事與國力、經濟發展周期等諸多理論問題,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綜合分析諸大國國力此消彼長的著作,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國經濟、軍事等國力對比不斷變化趨勢的當代讀者,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資料。《大國的興衰》的重點仍未脫離傳統史學的領域——經濟史和軍事史,但其內涵卻有了質的變化。正如作者保羅·肯尼迪所言,《大國的興衰》并非一部軍事史,也不是一部經濟史。
(英)肯尼迪 ·歷史 ·22.7萬字
《元史通俗演義》為《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系列書之一,敘述了元朝將近100年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歷史,堪為通俗史著的經典。該書取材謹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是了解元代歷史的入門書。
蔡東藩 ·歷史 ·30.6萬字
《五代史通俗演義》為“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叢書之一種,敘述了“元首如弈棋,國家若傳舍”,生靈涂炭、流血漂櫓的五代十國歷史。作者筆下描摹的不僅是這一時期的紛紛亂象,更旨在揭示其根源,并以史家的見地聯系了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社會現實,正是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本書的史料選取兼收嚴擇,創作上又富有鮮明的演義小說特色,是跨越時代的通俗文學代表作。
蔡東藩 ·歷史 ·34.7萬字
這是一部站在國際視野角度,講述旅順口二百年的歷史的小說。作者追隨歲月步伐走進旅順歷史的曠野,清晰地觀察、感悟這里發生的一切,旅順的故事與中國命運與世界格局變化是融合在一起的。旅順作為一個令人神往的回憶,以不可抗拒的深厚的底蘊和魅力,啟迪著人們在歷史歲月中的沉思。在世界格局風云變幻的當下,這部書重述旅順的歷史與過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書稿三十萬字,作者研究旅順歷史十幾年,史料積累扎實,對歷史梳理詳盡。
劉長富 ·歷史 ·25.4萬字
明朝崇禎末年,大順軍以如虹氣勢攻克北京。由于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形勢急轉直下,李自成敗退西安。清廷派遣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分道追擊。鑒于局勢嚴峻,大順軍向湖廣轉移。李自成在武昌駐留數十日,因清軍逼近,再次轉移。不久即傳出噩耗,闖王遇難九宮山,部眾或被清軍追殺,或被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收編。有關李自成最終下落,一時撲朔迷離,云山霧罩。闖王女兒李翠微退離武昌之后,率領的女營在鄂東南遭到清軍重創,全營覆滅。她本人雖然僥幸逃生,但歷盡兇險。先是在深山尼庵遇險,繼而被清兵追殺投崖,幸被搭救而大難不死。為替父報仇,獨闖九宮山寨落入魔窟,后又被押解到武昌,在楚王府幾乎遭到阿濟格凌辱,幸被紅娘子搭救。此后則發生夜鬧蓮溪寺、牛宅遇險、眾英雄劫法場、靈泉寺報仇、夜斗消愁客棧等緊張場面,刀光劍影驚心動魄。翠微歷盡磨難,終于尋找到大順西路軍。她和抗清志士荊楚玉的邂逅相遇以及相知相愛和死別,令人一掬同情之淚。本書為歷史傳奇,故事曲折生動,情節跌宕起伏,描寫了一批處于風口浪尖上的風云人物。
李錦山 ·歷史 ·29.1萬字
權力與愛情總難以兼得,真相與死亡卻如影隨形——1501年冬,冷陽爬上灰白的天空,美麗的西班牙公主凱瑟琳與英格蘭王子亞瑟結為連理。這是一場幸福的儀式,還是一個詛咒的開端?堅定的信仰和真摯的愛情,最終只是化為可悲的靈魂身上沉重的枷鎖。從純真少女到政治犧牲品,看“血腥瑪麗”之母凱瑟琳如何步步陷入王室爭斗的泥潭……全方位大幅修訂譯文提升準確度與流暢度,整體統一譯名完善舊翻譯不足,重制版人物關系圖及增補注釋更方便讀者無門檻閱讀。
(英)菲利帕·格里高利 ·歷史 ·25.6萬字
晉文公,名重耳,魯僖公四年受驪姬迫害,流亡在外十九年。他當上國君之后,平息暴亂,穩定局勢,革除弊政,任用賢能,獎勵生產,發展商業,很快使晉國富強起來。在春秋五霸中,晉文公的事業最為恢宏,他既貪圖安逸,耽于美色,又胸懷大志,文韜武略更是常人莫及。譎詐與忠厚本來是水與火、冰與炭,而在他身上竟絕妙地統一起來。
秦俊 ·歷史 ·20.1萬字
《漢家天下》共七部,內容涵蓋西漢王朝前期的崛起歷程。《漢家天下7:千秋霸業》元朔元年,漢武帝已近而立。在位期間,他內修法度,外攘夷狄,大漢帝國進入了漢武盛世。但武帝并未停止征戰的步伐,數年之間北伐匈奴,東并朝鮮,南誅百越,西征大宛……得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助力,漢家疆域不斷擴大,威名響徹宇內。隨著政權的穩固,武帝對長生的渴望亦與日俱增。不僅在各地巡游封禪,遍尋仙跡,更聽信方士之言,修建章宮、筑神明臺。及至晚年,武帝不僅尋仙未果,又因寵信江充等人,釀成巫蠱之禍,致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身死,悔之晚矣。像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一樣讀漢朝歷史!
清秋子 ·歷史 ·22.8萬字
本書是復旦大學吳禮權教授“說春秋道戰國系列歷史小說”之一。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以老聃師徒或隱居清修或出外漫游的生活對話方式,較完整地闡釋了老子絕圣棄智、游乎無有、清心寡欲、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思辨哲學”,清晰地塑造了老聃這一見素抱樸、神游大“道”的智者形象。同時將讀者耳熟能詳的孔子、周公等春秋人物及其典故串聯起來,洋洋數十萬言,成就了一部中國式的“一千零一夜”。本書表面看是一部先秦歷史人物小說,實質是推送中華傳統文化、全面展示諸子百家精華的優秀讀本。
吳禮權 ·歷史 ·26.1萬字
本書是《中華民族文化叢書》57卷中的一卷。分別從民族概況、物質文化、民間文化、社會文化、信仰文化、對偉大祖國的貢獻、精神氣質、文化傳承、族際傳承、族際交往、文化發展愿景、有影響的文化人物、重要貢獻等方面對漢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每章內容配以精美的圖片,圖文并茂,是一本人們了解漢族的通俗讀物。
徐杰舜 徐桂蘭 ·歷史 ·28.6萬字
蔡東藩 ·歷史 ·29萬字
本書是反映寧夏100多年的歷史,內容包括寧夏歷史概述、寧夏行政區劃沿革、中國共產黨在寧夏的活動、馬鴻逵在寧夏的活動、解放寧夏、寧夏歷次代表大會、寧夏歷屆人民代表大會、歷屆黨和中央領導在寧夏以及寧夏在工業、農業、交通、教育等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寧夏檔案局 寧夏檔案學會 ·歷史 ·22.1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秦和前漢歷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秦始皇統一中國、楚漢相爭,到西漢建立、文景之治,再到七國之亂、漢武盛世,最后外戚專政、王莽篡漢,精彩演繹了近270年間的秦漢的興亡歷程,重現了這一時期幾經分合、治亂相雜的歷史畫面。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秦漢時代的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歷史 ·28.3萬字
大宋勤安年間,官方邸報威嚴與信譽已在民間不敵各種軼聞小報,先帝遺命要求創立都進奏院新部門蒼黎司以登載民生要事對抗小報。葉攬洲、沉璧、衛扶光、陳槐序、殷如墨五名身世各異的少年先后進入蒼黎司中為官,開啟了一段古代少年公務員努力提升KPI又為民請命的熱血之路。
林青未 ·歷史 ·47.1萬字
本書以福建龍溪縣華僑商號天一信局為原型,講述了清末民國時期郭家幾代人圍繞天一信局經營的愛恨情仇。主人公郭月作為天一信局的第三代掌門人,以信為本,以誠待人,愛國愛鄉。從變賣私產賠償客戶沉船損失,到捐款捐物支持抗戰;從大膽拓展全新寄售業務,到借助洋人清理積壓庫存;從買斷火車貨運車廂制約對手,到重金禮待遣散員工……這些商業經營中的智慧,膽識和胸懷,令人感悟,扣人心弦。
黃若 ·歷史 ·30.2萬字
本書在時空交錯的視閾中,描繪了母女兩代人與時代相同步的命運史和心靈史。90后楊小倩從山區小城來到自古繁華的西子湖畔讀書、工作、生活。作為985大學的學生輔導員,她在風土人情有異于故鄉的環境中經歷了一系列風風雨雨,既奮力進取,又保持本色。她的母親張大鳳則踩著改革開放的鼓點,克服重重疊疊的阻力,健步走出蒼莽林區,成為金融系統的一位標桿白領,而她的家庭及家族也在艱難曲折中漸次擺脫了命運的播弄,走向和諧與幸福。母女二人的命運根系和情感脈絡在湖山之間綿延與伸展、交叉與融合,映射出時代風云的奇特景觀。
曉風 ·歷史 ·31.6萬字
考古學家在南京城墻中發現一塊很特別的明代城磚:上面有男女兩個手印,十六個字——“袁水湯湯,窯火旺旺。妹手我手,日月共長。”考古學家根據城磚上的銘文找到了制作這塊城磚的窯匠故鄉,由此揭開了一段塵封六百多年的故事。窯匠湯和七、湯丙、湯滿是一家祖孫三代人,他們燒磚、筑城,歷盡艱辛。湯滿因為燒出“白玉磚”,受到朱元璋的嘉獎。可是,湯滿無意做官,只做匠人。湯滿與大戶人家小姐明月的愛情故事,一波三折,感天動地。湯和七、湯丙、湯滿、鐵柱、李黑、劉德化、黃牛四……這些鐫刻在南京城墻磚上的名字,在小說中得到復活。小說帶你一起穿越時空,走進明朝,走進匠人的生活……
陳正榮 ·歷史 ·2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