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上學謠》是作家胡永紅以壯族村寨某失獨老人在政府精準扶貧政策扶助下培養孫子上大學的事跡為藍本寫成的一部壯族少年成長小說。小說講述了壯族少年火龍從小無母,父親在事故中過世,水仙阿嬤以傳說比喻其身世,族里信守秘密,政府出資相助,共同呵護其長大。以壯鄉少年火龍幼年失去雙親,艱難求生,幸而獲政府資助得以完成學業并最終反哺故鄉的故事,表現壯鄉人民在政府幫助下脫貧攻堅,守望相助,共創美好生活的美麗畫卷。
胡永紅 ·鄉土 ·11.5萬字
《秦嶺記》是賈平凹新作,不同于《山本》的長篇巨制,“秦嶺記”采用短小的筆記體形式,從遠古起筆、小處著眼,用微觀史的方式記錄秦嶺的山山水水、人人事事,寫它的混沌磅礴、宏大幽微,寫它的飛禽走獸、現實憂患,兼具筆記小說“志人”“志怪”兩種自由駁雜屬性,同時又有鮮明的賈氏風格,可以說是賈氏山海經,賈氏聊齋志異,更是賈氏“秦嶺史記”。除了主體“秦嶺記”之外,新增作者寫于1990年的“太白山”17章,另有寫于2000年前后的六篇散文,作為“外編”,這兩部分與主體的“秦嶺記”都有內在聯系。作為扎根于陜西、乃至西北這塊厚土的作家,作者幾十年里一直在寫秦嶺,先是著眼于秦嶺里的商州,后是放大到整個秦嶺,這本15萬字的秦嶺記可以說是作者用積累數年的人生閱歷,寫盡了“山地深處的人生底細和生活況味”。
賈平凹 ·鄉土 ·11.5萬字
《煤城往事:東北流金歲月》是一部以中國東北煤城為背景的小說,主要講述了宋厚成和鳳珍一家人的生活故事。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畢業后進入同一家洗煤廠工作。在工作中,他們面臨著經濟困難和生活壓力,但他們依然努力工作,盡力解決老工人的醫藥費問題,同時也為家人購買節日服裝和食物。之后,他們決定去東北煤城挖煤謀生,辛勤工作,不斷寄錢回家,幫助家人渡過難關。最終,他們決定開設記賬公司和飯店,經歷了種種困難和挑戰,但最終取得了成功。
倪寶珍 ·鄉土 ·11.5萬字
小說以回憶的方式,講述了距離“逃鹿城”東北方向的古河村,丈夫安大成和妻子秦曉娥過去生活中親身經歷的孩子夭折、妹妹逃婚、父親去世等悲歡離和的故事,輔以“神醫”、“接生婆”、“剃頭匠”等人的故事作為小說支線,體現了以安大成為首的古河村人自強不息、努力拼博的一種奮斗精神和隱藏在小說中“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主題。
王鴻艷 ·鄉土 ·11萬字
《大蒼狼》講了一個富于傳奇色彩與生活情趣、驚險離奇懸念重重的人狼爭斗至和諧共處的人文與生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積極意義在于對生命意義的拷問與理解,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懷,喚起全社會熱愛生命,珍惜家園的深層思考。黃土高原深處的古塬村落一向寧靜祥和,一群野狼的入侵使之驚恐不安起來,一場人與狼的斗智斗勇生死較量就此展開。情節離奇,險象環生,難以想象的懸念使故事一波三折。人狼換位思考,狩獵自衛,守護家園,生存與生命的關照,立體多元,全方位展示……《大蒼狼》是當下第一部全方位、多角度、多側面立體式表現黃土高原蒼狼故事的作品,這個故事是寫給大中學生和廣大城鄉青年閱讀的,年輕人喜歡新生事物甚或獵奇,這本書正迎合他們品味,通俗卻富有魅力的文學表達和懸念重重的情節設置更有代入感。本部作品豐盈飽滿地描述了黃土高原上人與狼的曲折復雜又驚心動魄的一系列傳奇故事,它有別于往昔作家筆下的草原狼,又迥然不同于西部狼,它是廣袤延展,渾厚起伏的黃土地上的大蒼狼的生存狀態和生死經歷傳奇,鮮為人知又神秘詭異。
張行健 ·鄉土 ·11萬字
本書通過對一個農村家族成員的相關經歷和相互交往、見聞的描述,直觀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遼西一個偏遠山村的風土人情和一群普通人的人間煙火,以主人翁新平所經歷的一件件看似普通之事,引領讀者觸摸一個家族的血脈,引發讀者對人物命運的思考。通過新平走出農村,在城市工作和創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以及最后決絕地回歸家庭找尋生活本來的模樣,引發讀者對人生理想、人性以及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
馮紹龍 ·鄉土 ·10.9萬字
畢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溝通神、鬼、人之間的中介,是彝族民間宗教儀式的主持者,是彝族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們的人生經歷迭宕起伏,神秘莫測,充滿怪異,伴隨著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以及各種各樣的誤解,經歷著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沖突以及無奈、徒勞、絕望的掙扎。這部小說集的多篇小說以畢摩、蠱婆為主人公,以彝族村寨為寫作背景,題材涉及大量的彝族民間民俗風情,尤其是彝族地區以畢摩文化為代表的原始宗教和傳統習俗。
饒云華 ·鄉土 ·10.8萬字
這是阿來書寫藏地傳說與現實的故事。他們以命運來重寫傳說,卻被現實改寫。他們在相信與懷疑間輾轉、掙扎,卻不放棄希望。阿來向你描述他的歷程,在故鄉遼遠大地,從雙腳到內心,從幽暗到明亮。
阿來 ·鄉土 ·10.5萬字
《村逝》所收的小說,皆以農村為寫作對象。《匠人》《養鷹的塌鼻子》《弟弟帶刀進門》《山中客棧》《巨大童年》《村逝》,寫農村不同而又互有關聯的人事——手藝人、外鄉人、農民、村干部、暴發戶等,看法理性,手法多變,布局及看法皆不落俗套,格局大方,氣勢不凡。
楊遙 ·鄉土 ·10.4萬字
小說通過對靈蘿這位出生在川東山區農村的女孩如何與自己初中時期語文老師何文廷的執著而奇特的戀情和與坎坷命運抗爭的一生的刻畫描寫,反映了一代農村婦女從農村走向大城市,又從大城市返回小縣城和農村的奮斗歷程和心路歷程。折射出新一代川東婦女善良、勤勞、敢闖敢干,不斷與命運抗爭而又始終忠于內心神圣情感的美好人性光輝。也描繪出川東一代鄉村振興初期的漸變畫卷。
唐萬清 ·鄉土 ·9.9萬字
我從小在山村長大,五歲就跟著姐姐放牛,六歲開始跟著村子里的大孩子放羊,七歲開始讀書。我大學畢業之后,又回到了那個村子,因為故土難離,我決心讓自己的家鄉變成一個樂土!
西出陽關 ·鄉土 ·9.8萬字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中國,波及關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在金山村這個美人窩,金菊、銀菊是一對具有傳奇色彩的雙胞胎姐妹花,在雙雙經歷不幸的婚姻之后,她們的命運是否能夠迎來轉機?而哥哥金田的意中人玉英,卻被父親許配給了一個包工頭的傻兒子,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故事以三個女人的曲折命運為主線,以巧妙的筆法、奇詭的事件、跌宕的情節,生動展現了周原大地的鄉村生活圖景、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
張天福 ·鄉土 ·9.8萬字
《豬的土地》以法國阿爾卑斯的一座小山村為舞臺,伯格塑造了一群這樣的人:男的都苦干、多疑,女的都獨立。他寫初生的小牛和待宰的豬,寫人們在夏天打干草,在黑暗漫長的冬天休息。本書記述下去世的父親如何跟回鄉的浪子說,我原諒你,還塑造了一個非凡的女人——露西·卡布羅爾,這個被自家兄弟放逐到高山小屋里的女侏儒的三生,是由敏捷的青春、無畏的中年和強悍的老年所劃分的三生,會令所有讀過她故事的人難以忘懷。最終,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一份來自約翰·伯格的清單,他清點了在我們遺落古老田園的同時,有多少價值與財富也隨之失卻。
(英)約翰·伯格 ·鄉土 ·9.6萬字
一個鐘情于北疆瑰麗風光、自由風情的年輕作者,只身來到喀納斯尋找創作靈感,意外結識了一幫同樣自由不羈的朋友,他們中有職業野外攝影師,有哈薩克族年輕司機,有辭職游歷的都市女白領,有即將出國留學的富二代,有做租馬生意的當地少年。在小城布爾津建立“根據地”之后,他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像孩子般去探險,湖泊、森林、荒原、沙漠,這些神秘遼闊的邊地景觀,以其壯異美麗撼動人心,而旅途中妙趣橫生的奇幻經歷也讓他天馬行空文思泉涌,寫下一個個或奇譎或浪漫或夢幻或哀婉的故事,異彩紛呈,關于愛,關于美,關于自由的夢想。聚散有時,但他會永遠記得那年輕的時光,記得那遠方的生活,記得那純然的朋友,記得那片遼闊蒼茫、充滿愛恨情仇的土地,那片他生命中永遠的圣地。
李楓 ·鄉土 ·9.3萬字
在陽江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里,有一個依山傍水的村落,那就是東村,這個地方,人多耕地少,像梁有弟這樣的家庭,只能分到四畝多的耕地和一畝多的自留地。當時的糧食產量并不高,交了公、購糧后所剩無幾,加上她的弟妹小,祖母年事已高,還有個臥病在床的母親,家里的經濟來源只靠她父親一個人苦苦地支撐著。
郭富標 ·鄉土 ·8.3萬字
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說的誕生和推廣,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何啟治息息相關,他是《白鹿原》的組稿人、責任編輯和終審編輯。何啟治與陳忠實交往了幾十年,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向陳忠實約寫長篇,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本書收錄了何啟治回憶陳忠實和《白鹿原》誕生的文章,以及《白鹿原》審稿意見,以及關于它出版后引起的爭議和討論,對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何啟治 ·鄉土 ·8.2萬字
這是一部以冀東農村為背景,描寫唐山大地震后吳代莊村吳氏家族的興衰史。在冀東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名為吳代莊的小村莊,它是清朝皇帝賞賜給祖先吳凡的。清朝末年,太爺爺吳桐茂假傳圣旨,稱自己考中了狀元,被皇上知道后要將全村人滿門抄斬,后來在劉石各莊教書的太爺爺的父親連同劉石各莊全體村民聯名上書,才救下全村人的性命。但皇上下旨從此吳代莊村的人四代不許為官,而作者正好是第四代。作者一出生就經歷了唐山大地震,她的父母在廢墟上重建家園,她親歷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整個家族及村莊興衰的四十年,一個家族的興衰史也是一個村莊,甚至整個農村的興衰史。最后,經過四代人的努力,詛咒終于被打破,作者從這片貧瘠的土地走出來,實現了祖輩一直以來的夢想。
水孩兒 ·鄉土 ·8.1萬字
本文是太宰治難得的“向陽之作”。通過對“尋根之旅”的描述,探求了自己作為津輕人的本質,通過與朋友之間的故事,間接表現出濃郁的風土人情。在展現出對鄉土熱愛的同時,也隱隱透出一份遠離喧囂的渴求。在當時的大背景下,也是追求寧靜的難得佳作。太宰治(だざいおさむ),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后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后,寫出了《富岳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日)太宰治 ·鄉土 ·8萬字
《李家莊的變遷》一書,以山西農村李家莊為背景,通過木匠張鐵鎖的遭遇,展現了抗日戰爭前后李家莊的巨大變化。張鐵鎖一家在農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的殘酷欺壓,軍閥和地主相互勾結,魚肉百姓。張鐵鎖的爺爺和父親苦了兩輩子買下的十五畝地被村長李如珍等人霸占,他有理無處伸張,只能離鄉背井外出打工。在外地,他饑寒不保,還意外遇到仇人小喜,為了生存只能在其手下干活。后來時局動蕩,小喜的四十八師留守處解散,鐵鎖無奈回到老家……
趙樹理 ·鄉土 ·7.9萬字
王澤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里只有幾十戶人家,他們家坐落在江邊五棵老柏樹下。這幾棵岷江柏是王澤周的自然課堂,也是母親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作為村里第一位大學生,漢藏混血兒王澤周從小一直充滿著對身為木匠的卑微木訥的父親,曾因家世淪落被男人欺凌的母親的怨恁。后來他離開家鄉到城市讀大學,在學校里也因為出身而承受了來自同學貢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視。大學畢業后他選擇了回鄉,因工作關系又與貢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對生態自然、旅游發展的理念上博弈對峙……與此同時,他與父母的感情,卻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生著變化,由怨恁不滿到溫情依戀,人世紛爭和煩惱在對父親的諒解中、親情的回歸中慢慢融化……
阿來 ·鄉土 ·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