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描寫了一群共產黨人在追夢的黨支部書記劉新的帶領下,幾十年來為改造好山沖,建設好山沖,富裕好山沖,他們先后都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灑落在這山沖里,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不愧于時代的贊歌!他們排去“左”與“右”的干擾,幾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兩手抓:一手抓好干群的思想文明的建設,一手抓好經濟發展的建設。最終,他們將一個愚昧落后的山沖,建設成一個富強文明的“天下第一沖”。
肖余良 ·鄉土 ·18.5萬字
《三里灣》是我國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趙樹理于195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成于1955年。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華北解放區模范村三里灣在進行著如火如茶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秋收、整黨、擴社、開渠……合作化運動給農村帶來新氣象,但由此也引發了有關于兩條道路、兩種思想、兩種生活方式的種種矛盾,三里灣在發生著巨變。描寫了農村各階層人們的精神面貌,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本書善于選取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語言和行動來刻畫人物,寥寥數筆而神形畢肖,結構上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手法,情節連貫而不跳躍,語言生動、樸素、幽默、風趣。
趙樹理 ·鄉土 ·13.6萬字
王澤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里只有幾十戶人家,他們家坐落在江邊五棵老柏樹下。這幾棵岷江柏是王澤周的自然課堂,也是母親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作為村里第一位大學生,漢藏混血兒王澤周從小一直充滿著對身為木匠的卑微木訥的父親,曾因家世淪落被男人欺凌的母親的怨恁。后來他離開家鄉到城市讀大學,在學校里也因為出身而承受了來自同學貢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視。大學畢業后他選擇了回鄉,因工作關系又與貢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對生態自然、旅游發展的理念上博弈對峙……與此同時,他與父母的感情,卻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生著變化,由怨恁不滿到溫情依戀,人世紛爭和煩惱在對父親的諒解中、親情的回歸中慢慢融化……
阿來 ·鄉土 ·7萬字
《上學謠》是作家胡永紅以壯族村寨某失獨老人在政府精準扶貧政策扶助下培養孫子上大學的事跡為藍本寫成的一部壯族少年成長小說。小說講述了壯族少年火龍從小無母,父親在事故中過世,水仙阿嬤以傳說比喻其身世,族里信守秘密,政府出資相助,共同呵護其長大。以壯鄉少年火龍幼年失去雙親,艱難求生,幸而獲政府資助得以完成學業并最終反哺故鄉的故事,表現壯鄉人民在政府幫助下脫貧攻堅,守望相助,共創美好生活的美麗畫卷。
胡永紅 ·鄉土 ·11.5萬字
一部彌足珍貴的鄉土寫真和另類心史。本書的主線是一個60年代生人的“上學記”,從西北邊遠山鄉的村塾,歷經波折直至成為北京大學教授。作者記憶力驚人,對早年生活細節記憶之具體,描寫之生動令人驚嘆,所述中國西北農村之貧困也同樣令人驚嘆。除了主線“上學記”,書中還兼述作者甘肅邊遠山區的風土人情,白描式的記錄了那個“平凡的世界”里人們的歌哭悲歡,希望與絕望。
漆永祥 ·鄉土 ·13.4萬字
本書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講述了1949年到1959年作者家鄉洪湖的一些人和事,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真情實感,用更為貼近現實的手法,寫出了農民們的心路歷程。為一部不可多得可歌可泣的農民贊歌。全書共四部,本書為第一部。
崔世雄 ·鄉土 ·18.1萬字
《巴山夜雨》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曰寇的戰爭暴行同時率先對民族心理進行探索,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張恨水 ·鄉土 ·5.1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銀耳為題材的中篇小說,用清新質樸的語言風格,真實全面地反映了耳鄉的風土人情。通江銀耳“滿清末季初發現,民國成立出漸多”,真正發源地就是當今陳河鄉那九灣十八包。九灣十八包由數座山包相連相依形成,一年四季云霧繚繞,樹木叢生,景色迷人。銀耳的發現,給當地人帶來巨額財富,當時出現不少“銀耳大王”。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通江銀耳以獨特的藥用和食用價值走進清宮,成為御桌上的佳肴;而且以誠信和貨真價實走出國門,成為許多外國人的“至寶”。
余震 ·鄉土 ·13.5萬字
張恨水 ·鄉土 ·5.2萬字
《王能好》是魏思孝的最新長篇小說,以一個農民的出走、回歸和意外死亡為線索,編織了一幅當代農村生活的浮世繪。這是一部真實深沉、真切悲憫的鄉村小說,以獨有的極簡筆法描繪了一幅粗糲有力量的鄉村生活圖景,對鄉村生活和鄉村中人命運的捕捉和透視,使得作品充溢著悲愴之感,同時有彌漫著一種力量。整體風格上,魏思孝成功地構建了他對鄉村生活的觀察和理解,即更為普遍的鄉村人物面對命運播弄之后的無能為力,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試圖與生活建立聯系,都遭受了生活的捉弄,這些人物的困境不僅在物質生活還表現在精神生活的困乏。
魏思孝 ·鄉土 ·14萬字
本書是許福元小說集《半夏》《仲秋》《驚蟄》之一。
許福元 ·鄉土 ·18.7萬字
本書收錄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大家蕭紅的《呼蘭河傳》和《商市街》兩篇自傳體小說,主要描寫她在東北地區農村和城市的生活和相關人物命運,富有濃郁的東北風情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反思。這兩部作品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對她影響最深童年和青年兩個時期,深刻地展示了蕭紅的起伏人生和創作源泉。
蕭紅 ·鄉土 ·15.3萬字
《找信號》為魯迅文學獎得主索南才讓全新小說集,展現時代浪潮中,草原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態和心靈印記。索南才讓描寫高寒草原牧區生活,貼切而入微地展現粗糲而真實的自然環境與牧民生活細節,尤其對牧民的精神世界,例如人與動物的“互養”關系,以及游牧文化面臨現代文明沖擊時牧民生活態度的轉變等,有著獨特捕捉力。
索南才讓 ·鄉土 ·11.3萬字
《秦嶺記》是賈平凹新作,不同于《山本》的長篇巨制,“秦嶺記”采用短小的筆記體形式,從遠古起筆、小處著眼,用微觀史的方式記錄秦嶺的山山水水、人人事事,寫它的混沌磅礴、宏大幽微,寫它的飛禽走獸、現實憂患,兼具筆記小說“志人”“志怪”兩種自由駁雜屬性,同時又有鮮明的賈氏風格,可以說是賈氏山海經,賈氏聊齋志異,更是賈氏“秦嶺史記”。除了主體“秦嶺記”之外,新增作者寫于1990年的“太白山”17章,另有寫于2000年前后的六篇散文,作為“外編”,這兩部分與主體的“秦嶺記”都有內在聯系。作為扎根于陜西、乃至西北這塊厚土的作家,作者幾十年里一直在寫秦嶺,先是著眼于秦嶺里的商州,后是放大到整個秦嶺,這本15萬字的秦嶺記可以說是作者用積累數年的人生閱歷,寫盡了“山地深處的人生底細和生活況味”。
賈平凹 ·鄉土 ·11.5萬字
一個鐘情于北疆瑰麗風光、自由風情的年輕作者,只身來到喀納斯尋找創作靈感,意外結識了一幫同樣自由不羈的朋友,他們中有職業野外攝影師,有哈薩克族年輕司機,有辭職游歷的都市女白領,有即將出國留學的富二代,有做租馬生意的當地少年。在小城布爾津建立“根據地”之后,他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像孩子般去探險,湖泊、森林、荒原、沙漠,這些神秘遼闊的邊地景觀,以其壯異美麗撼動人心,而旅途中妙趣橫生的奇幻經歷也讓他天馬行空文思泉涌,寫下一個個或奇譎或浪漫或夢幻或哀婉的故事,異彩紛呈,關于愛,關于美,關于自由的夢想。聚散有時,但他會永遠記得那年輕的時光,記得那遠方的生活,記得那純然的朋友,記得那片遼闊蒼茫、充滿愛恨情仇的土地,那片他生命中永遠的圣地。
李楓 ·鄉土 ·9.3萬字
本書是一部長篇小說,以寧夏南部山區的一個偏僻農村為背景,描寫了改革開放以來這個山村獲得富裕、安寧的具體變化。在山村面貌的巨變中,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村民們對土地深深的眷戀之情。
侯鳳章 ·鄉土 ·18.8萬字
《湖與元氣連》記述了一位學中文出身的大學生王三月,前往丹陽湖南邊的村莊上元村出任村干部的故事。作品以彼此映照的方式塑造了劉四龍、陳玉田以及陳大先三位身先士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英雄形象,并通過對既往歷史的回顧,由眼前的現實生活進一步探向相對遙遠的歷史圖景,在結尾處巧妙呼應了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姑孰十詠·丹陽湖》:“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同時,小說關注當下的自然生態,關注環境保護,聚焦人與自然的關系,關注自然生態的恢復,可視為一篇頗為典型的生態敘事文本。
余一鳴 ·鄉土 ·4.8萬字
本書講述了美國南方農民本德倫為遵守對妻子的承諾,率領全家將妻子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的“苦難歷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災難重重:大水差點把棺材沖走,后來拉車的騾子被淹死,大火幾乎遺體焚化。結果長子失去了一條腳,老二發了瘋,三子失去了心愛的馬,女兒打胎不成反被藥房伙計奸污,小兒子也沒得到期望的小火車,而本德倫卻裝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美)威廉·福克納 ·鄉土 ·11.9萬字
張恨水 ·鄉土 ·4.5萬字
我從小在山村長大,五歲就跟著姐姐放牛,六歲開始跟著村子里的大孩子放羊,七歲開始讀書。我大學畢業之后,又回到了那個村子,因為故土難離,我決心讓自己的家鄉變成一個樂土!
西出陽關 ·鄉土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