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看同一宿舍中的六位不同家庭背景、社會階層、人生閱歷的青年大學生,如何實現屬于他們的“”。2.故事以小見大,在六位男生的故事之下,更可以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每代人生活觀念的差異,中國百年的巨大歷史變革呈現其中。3.作者筆下,每個人物背后,都有一幅極其現實的人生百態圖。
譚紹堂 ·社會 ·27.3萬字
本書以抗戰時期重慶大轟炸為歷史背景,展現了藺佩瑤、劉云翔、鄧子儒的曠世愛情和婚姻家庭生活,通過他們表現了堅強不屈、愈戰愈勇的民族精神,以及重慶人樂觀開朗豁達的個性特征、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本書結合21世紀中國民間方興未艾的對日戰爭損害索賠活動,描繪了重慶大轟炸期間中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反映了二戰結束半個多世紀后中國人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堅守,以及維權意識的覺醒。本書還意在通過一群重慶大轟炸中戰爭受害者的經歷,探討戰后歷史遺留問題的癥結所在,日本政府為什么不反思認罪,中國戰爭受害者的勇氣、尊嚴如何得到社會的認同和理解等問題。
范穩 ·社會 ·28.2萬字
一尊雕塑,靜靜地聳立在漣水河畔的湖南漣源鋼鐵廠招待所的花壇里。雕塑,藝術的寵兒。她能給城市,給公園,給高等學府,給一切莊重的、神圣的處所,增添一種色彩,制造一種氛圍,也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譚談 ·社會 ·13.4萬字
中篇小說,是作者跋涉彎彎人生路的體會和思索。引人深思,非常值得一觀。
譚談 ·社會 ·13.1萬字
這座城市里擠了兩千萬人,你能夠應付生存競爭,卻對回憶束手無策。如果足夠聰明,便能學會視而不見;而始終學不會這四個字的你我,別無選擇只能笨拙地負重前行。
淺白色 ·社會 ·14萬字
《鐵皮鼓》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但澤三部曲”的第一部。1980年,根據該小說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被搬上銀幕,并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9年10月瑞士文學院在授予格拉斯諾貝爾文學獎時,稱“《鐵皮鼓》是二戰之后世界文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書由三部、四十六章構成。作者采用倒敘的手法,讓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在兩個時空平面上敘述發生在德、波邊境和但澤地區半個多世紀的事件。第一個平面是1952至1954年主人公奧斯卡·馬采拉特因妄攬罪責蹲在精神病院寫他的回憶。第二個平面是奧斯卡的回憶內容:他從1899年他的外祖父母結婚開始一直寫到1952年他進醫院為止。
(德)君特·格拉斯 ·社會 ·44.4萬字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非作家約翰·庫切的代表作之一。《恥》是一本極具可讀性,且從內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豐富的層次的小說。五十二歲的戴維·盧里教授離了婚;他充滿欲望,卻缺乏激情。一段和學生之間的情事使他失業后,他遭到朋友的回避,遭到前妻的嘲笑,只好退居于女兒露西的小莊園。盧里教授的短暫訪演變成一次長期的逗留——他試圖在這一僅存的與他人的關系中找到生活的意義。然而,一場難以想象的暴力事件迫使父女倆不得不面對他們之間的矛盾,以及新南非社會中復雜的種族狀況。小說反映了南非的社會矛盾和往日的種族沖突,觸及了當代對浪漫激情與倫理道德的態度。
(南非)J.M.庫切 ·社會 ·14.7萬字
福特紀元632年(公元2532年),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世界國,疾病與衰老已被消滅,所有人都享受著科技生產提供的舒適生活,不必承擔任何壓力,可以隨心所欲地追求自由、進行娛樂。伯納德卻覺察出這種幸福十分虛假,他一直處于某種控制下:人類從胚胎工廠出生,并通過定向基因改造劃分階級,以適應不同的社會分工。由于自幼便接受睡眠洗腦教育,所以每個人都心滿意足地接受了既定的身份和階級。為了讓人們維持快樂的感覺,國家會無限量供應嗦麻藥物。為了尋找真實的人性,伯納德去往被鐵絲網隔絕的野蠻人保留地,偶遇了野蠻人約翰,被其靈魂吸引。他叛逆地將約翰帶回文明世界,卻引來世界國元首的關注……
(英)阿道司·赫胥黎 ·社會 ·14.8萬字
《漢譯經典:波斯人信札》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小說,而是以文載道,融入了作者積淀已久的哲學思考,融傳奇與哲理于一體,雖借荒誕以娛眾,情節離奇,但用事實曉喻真理。作者以書信的形式,通過波斯人之口,用一種“陌生化”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歐洲文化;不但帶領讀者領略了18世紀巴黎生活的畫卷,更在潛移默化中推行了啟蒙思想的教化。本書適應了當時法國人寄望變革而又對攝政改革感到失望的心情,反映了啟蒙運動初期人們要求重新認識現實、尋求真理的躁動心態,同時滿足了資本主義殖民擴張時期人們對東方的獵奇心理。
(法)孟德斯鳩 ·社會 ·15.9萬字
《暴風雨前》在一種伸縮自如的敘述中展現主流文化與世俗文化的交相疊印,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再現1901-1910年間中國的社會狀況。上自清末的維新改良運動,下至世紀初的民間宗教運動,《暴風雨前》從相當深入的層面解釋了近現代中國面臨和正在發生的巨大歷史變動,描繪了四川保路運動產生的根源。
李劼人 ·社會 ·19.9萬字
《死水微瀾》小說創作于1935年,剛一出版,便轟動一時,郭沫若甚至稱李劼人為“中國的左拉”。《死水微瀾》曾頻頻被搬上戲劇舞臺和影視屏幕,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在李劼人先生創作小說已經70年后,《死水微瀾》被搬上熒屏。《死水微瀾》跳出中國傳統小說重情節、重故事的框框,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回鎮“市民階層”的群畫像呈現于讀者面前,對市民心理的刻畫細微入理,惟妙惟肖。
李劼人 ·社會 ·13.6萬字
《太平門》是一部以川渝早期革命為背景,留法勤工儉學青年學子的成長為原型創作的小說,講述了從1910年川漢鐵路籌建,至1920年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首批畢業生赴法國勤工儉學,十年間川渝人民尋找救國真理、革命道路的故事。全書共有十七章,故事情節鋪陳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以重要歷史史實為框架,以虛構的徐春風、辛佑國、華少昌、華咸聲等主要人物為主線,生動講述了全川乃至全國革命的種子都在悄悄萌芽,四處醞釀和發生著的革命運動正在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腐朽頑固的封建王朝的故事。作者文筆樸實細膩,感情濃郁,善于運用生動并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使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為紀念歷史中那八十三名遠渡重洋尋找救國真理的革命少年,為紀念太平門外尋太平的那段百年記憶,本書的出版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徐鵬 ·社會 ·21.7萬字
這是一部描繪滄浪河流域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三十余年歷史變遷的宏闊畫卷。以滄浪村雷漢寬和魏福林兩家的生活創業為核心,涉及彼此家庭內外的眾多人物形象,抒寫了一曲多音匯雜、振聾發聵的命運交響樂。語言生動,可讀性強。
米原 ·社會 ·8.5萬字
小說講述應山縣抗日英雄楊常安馳騁沙場,為國捐軀的傳奇經歷。楊常安從地主子弟到進步青年,大革命低谷時期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戰爭年代陰差陽錯三進兩出共產黨隊伍,英勇殺敵,為國捐軀的革命事跡。再現應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前赴后繼,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保衛家鄉的故事。
程道江 ·社會 ·24.6萬字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年輕恩愛的農村小夫妻片云和葉成,奔赴上海找工作,準備在上海安營扎寨。因就業不利,全家人只靠葉成一人的工資,日子過得艱苦,為了生計片云只得攜兒女回農村生活。片云回到農村以后,卻碰到又刁又蠻又潑辣的汪雯——從此她的人生陷入悲慘之中,只到兒女成人,她垂垂老去,一個人獨自登上莽莽雪山,消失在皚皚白雪里。
華業人 ·社會 ·22.6萬字
春天溫暖,陽光明媚,大街小巷,小徑大道,人們揮舞著國旗,含著熱淚,夾道擁擠在道路西邊,歡送抗疫前線勝利撤出的醫療隊員,在依依不舍。這是支援武漢,包括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正返回原單位。這個時候,這原地方黨政領導及群眾,也在歡迎英雄隊員回家,同樣是道路兩邊,夾道歡迎,淚水滿面,是啊,這是這些回家的英雄們,舍身忘死,救護病人,支援武漢和湖北,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他們在心中感慨和激動,這是多么高的榮譽,這歷史上這衛生抗疫,這從未有過的先例,這成功了,凱旋歸來了,這高興啊!是啊,這高興卻又是多少醫務工作者,和相關人員,用生命換來的,這實屬來自不易。
華業人 ·社會 ·24萬字
羅馬尼亞三部曲第二部。來自貧困農村的大學生蘿拉,為了去大城市上大學,不惜出賣肉體,卻突然被發現在宿舍自殺。主人公和她的幾位同學試圖弄清蘿拉死亡的真相,不料在齊奧塞斯庫極權的陰影籠罩之下,尋找的道路撲朔迷離,暴力卻如影隨形。“心獸”充滿寓意,即“內心的野獸”,是愛唱歌的祖母講給主人公的,始終貫穿全書。
(德)赫塔·米勒 ·社會 ·10.2萬字
本書所收作品多以作者行醫經歷為素材,有對治療、手術過程的寫實描摹,也有對鄉鎮醫療狀況的真實反映。人物多為農民,小說表現了他們承受疾病、死亡時的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微妙、復雜的關聯,在真誠的書寫中逼近靈魂的本來面目,深具震撼力。
趙蘭振 ·社會 ·12.3萬字
本書所收入的小說多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卻以一種高度自由的、超現實的手法加以表現。內容涉及童年回憶、日常觀察、社會學思考、科學幻想、古代傳奇等。語言靈活多變,敘事充滿詩性,往往在極短的篇幅內,提供一個看待周圍世界的全新視角。作者以其強大的想象力與精簡、清奇的語言風格,向我們展現了當代中文寫作的又一新的可能。
李盆 ·社會 ·14萬字
“我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在質疑我的選擇,如今我決定接受它的控訴。”一個即將年滿三十歲的都市白領莫名患上躁郁癥,一個月后他瀕臨崩潰,在煙霧中醒來后竟然躺在一家療養中心。在療養中心,獨來獨往的他出乎意料地結識了幾個朋友,一個被現實打敗的理想主義者,一個被家庭和學校束縛住的孩子,一個患有暴食癥的女孩。這是一個關于逃避、面對和選擇的故事。從主人公進去療養中心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迫直面自己的病癥,直面自己的回憶。他必須敞開自己傷痕累累的心,讓他人走進來,讓生命再次變得有意義。與此同時,療養中心的各個人物也在面臨自己的選擇。他不得不問自己一個問題:療養中心的生活真的能治愈一個人嗎?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與社會同化嗎?跟隨著主人公的旅程,你或許會得到答案。
盧思浩 ·社會 ·1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