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五十余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著力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群像,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霍達 ·社會 ·45.4萬字
本書是雷馬克創作巔峰期的泣血之作,照亮被殘酷時代吞沒的所有無名者。絕版40年后全新面市。本書出版于1952年,是雷馬克唯一一部以納粹集中營生活為主題的小說。1946年6月,雷馬克得知自己最小的妹妹埃弗麗德在1943年因詆毀國家的罪名被處死,于是決定創作一部獻給妹妹的作品。509,他用號碼稱呼自己,也讓別人這樣稱呼他。在納粹集中營里待了十余年,他早已不再是人,也不再想做一個人,那樣只會壓垮他的精神。這年春天,隨著炮火聲越來越近,離鐵絲網頹然倒下的時刻似乎已經不遠,也許就在明天,在竭盡全力躲避會傳染的死亡才能抵達的明天。
(德)雷馬克 ·社會 ·22.8萬字
本書是《西線無戰事》作者雷馬克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出版于1971年,道盡戰爭陰影中被迫流離失所者的恐懼與悲愁。逃亡中的人必須依靠偶然事件活下去,偶然事件越不可信,就越使人覺得正常。羅斯在去世當天把他的護照送給了我,我暫時有了新名字,有了未來,成為不幸的逃亡者中“最幸運”的那一小撮人。但過往的記憶卻始終如幽靈般緊緊追隨,等待時機將我擊斃。我知道,我需要為這野蠻的、鷹隼般的、讓人上氣不接下氣的自由付出代價。
(德)雷馬克 ·社會 ·25.2萬字
《鄰人之愛》創作于1938—1939年雷馬克輾轉流亡于瑞士和法國期間,直到1953年才首次在德國出版。作者雷馬克動情書寫“二戰”前普通人的困厄與掙扎,再現納粹陰影下歐洲大陸風雨飄搖的社會圖景。小說借克恩、露特、施泰納三位主要人物顛沛流離的命運,串聯起“二戰”前夕一系列被納粹迫害的無家可歸者的故事。因為沒有合法的身份證件,我們這幫流來蕩去的人已經習慣隨時與一切告別。數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使我相信,自私、無情、慣于撒謊的人總能活得更容易些。但我也仍舊相信仁慈、友誼、愛情,相信人會沖破自我保護本能去幫助毫不相關的人,我甚至比生活安寧的人更常經歷這樣的故事。
(德)雷馬克 ·社會 ·22.4萬字
該小說講述了兩個家庭所發生的故事。在描寫男女主人公李敬一和劉默的情感交織的同時,又著力描寫了在李敬一的事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李敬一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表現出了一位企業家大智大勇的氣魄和人格魅力。與此同時,小說又重點描寫了吳江的賭球過程,著重揭露了在當今社會存在的這一丑惡的社會現象,它不但讓家庭妻離子散,而且也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它是和諧社會發展中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予以譴責和鞭撻的。小說跌宕起伏,曲折動人。
魏蘊曉 ·社會 ·36.4萬字
《傲霜花》以抗戰時期的重慶為背景,描寫抗戰時期教育界的困苦生。講述了文化村的教授們在艱難困苦中有著不同的抉擇和命運。唐子安繼續堅持清貧的教師生活,談伯平在病痛的掙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蘇伴云青云直上做了官人,梁教授、洪安東棄筆從商,華傲霜則經過一番愛情的追逐,嫁給了企業家夏山青。
張恨水 ·社會 ·31.4萬字
遠方蜿蜒起伏的峰巒間,一片火紅的煙靄正冉冉升起,就像日出時射出的第一道霞光。
仝運科 ·社會 ·23.6萬字
《沉重的翅膀》是張潔的長篇小說處女作,也是中國反映四化建設、工業改革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著重描繪國家重工業部及其所屬曙光汽車制造廠的改革進程和糾葛紛紜的矛盾,表現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軌道上所經歷的復雜而艱巨的斗爭。該小說對改革的緊迫性與艱巨性以及所面臨的尖銳復雜的社會矛盾進行了深入描繪,對改革大潮之下的種種人情世態有著全方位透視,筆墨飽滿,議論精辟,獨具風格。
張潔 ·社會 ·22.9萬字
《鐘鼓樓》是劉心武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并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這部小說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發生在北京鐘鼓樓一帶的故事,截取的是北京鐘鼓樓下一個四合院里九戶居民,在1982年12月12日晨5時到下午5時一天里的日常生活,但貫串的卻是三四十個人物幾十年的遭遇變化,寫出了古老京華的歷史積淀和20世紀80年代的現實變革,展示了極其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陳說著市井的悲歡、幾代人的命運,猶如翻開了城市記憶的鮮活浮世繪……堪稱一部洋溢著濃郁京味的現代《清明上河圖》。
劉心武 ·社會 ·26.8萬字
小說以高干子弟陸承偉、史天雄兩兄弟在城市改革深化的關鍵時刻作出的不同人生選擇為故事線索,表現他們不同的性格、氣質和精神境界,提出了攸關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性改善的諸多法制、倫理問題。環繞著陸承偉、史天雄的對峙、沖突,作者展開了從京城高干家庭生活到內地邊遠城市的普通女工的生存掙扎等多層次的生活場景。柳建偉把20世紀90年代這個大浪淘沙、千帆競發、各個領域英才輩出的時代概括為“英雄時代”,并且以此命名“時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英雄時代》。
柳建偉 ·社會 ·46.6萬字
小說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設為中心,刻畫了上至市長下至街道婦女的生態和心態,反映了當前城市改革的復雜面貌。市委書記高伯年近來政務家事都不順心,未婚女兒高婕流產躺在家里,妻子沈萍以為是高的秘書張義民所為,女兒卻說是她主動與別人所生。市長閻鴻喚年輕有為,決心改善交通,改建街道解決居民住房困難,總理叫市長去匯報工作又未通知市委書記,書記感到有種莫名的失落感。普店街陳寶柱一家也命途多舛,父親原是三輪車夫,母親從良后抱了養子寶柱。父親成了造反派副司令,后來數罪并發被鎮壓。寶柱又因聚眾斗毆被判兩年,母親羞惱成疾,半身不遂。好心的鄰居楊大媽和在市政工程隊的兒子楊建華,鼓起了寶拄重新生活的勇氣。寶柱在工程隊越干越出色,并拿出母親以前的積蓄做工人的獎金。可是他以前參與搶瓜分贓50元的案子發了,不得不受到制裁;他的心還留在工地,大家希望他好好改造,出來后更好工作。
孫力 余小惠 ·社會 ·31.2萬字
《抉擇》是張平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擁有上萬人的大型國營企業紡織廠瀕臨破產,幾千名即將失業的工人聚集在廠門口準備上訪省委,偌大城市的交通即將陷入癱瘓。臨危之際,清正廉明的市長李高成只身赴工廠了解情況。經過私訪,弄清臨了企業倒閉的禍首。正當他準備向腐敗勢力反擊的時候,得知自己的愛妻竟是這個腐敗集團的一員。站在黨性與親情面前,他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小說中,張平花費大量的筆墨描寫底層民眾艱難困苦的生活狀況,逼真的現實主義筆法足以催人淚下。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張平情真意切,對底層普通百姓發自內心的關切。《抉擇》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張平 ·社會 ·35.4萬字
甄孝賢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出生時,她的父親已經去世半年,小生命出生在這個民不聊生的社會,這樣一個不幸的家庭,注定了她這一生要比同齡人承受更多的苦難。女主人公甄孝賢出生于20世紀30年代,小說以“嫂娘”甄孝賢為主線,清晰客觀地描寫了鄂東南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與社會歷史風貌,最終形成“嫂娘”賢良實在,厚道真誠卻波瀾起伏的人生歷史長河。
徐新民 ·社會 ·43.8萬字
《浮世風塵》為高和創作的第十三部長篇小說,作品極具歷史深度和社會廣度。該小說以北京著名武術家徐元倫老先生兩代人的人生軌跡為素材,把故事背景設置在東北、北京、東京這個廣闊的空間領域,通過生動形象的細節展示,描繪了近代中國的形象色彩和精神氣質。大氣磅礴和細膩描寫在作品中完美融合,生動的描述使這部小說深具閱讀的快感價值,嚴肅深刻的民族性價值剖析令這部小說擁有振聾發聵的思想意義。
高和 ·社會 ·32.6萬字
這些新型的農民,失土的農民,不以土地為生存的準則。他們或她們用新的方式,在虛無縹緲的空中建造金字塔,用數以萬萬計的雙手托起了這個金碧輝煌的塔,數以萬萬雙的眼睛都仰望著塔的那個最高的頂部。
趙林 ·社會 ·25.9萬字
徐凌是一所中學的教師,同時又是一家竹木制品公司的幕后CEO,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者,卻又是一個失敗的教育改革者和實驗者。他悉心培養的美麗少女最終走向了死亡。本書記錄了一所中國鄉鎮普通高中方方面面場景,展示義務教育真實原生態,是了解教育原理和教育現象的窗口。書中既有學生成長的糾葛重負,也有升斗小民的愿望艱辛,以及教育操盤者的自大自信。
盧漢文 ·社會 ·26.4萬字
下冊講述鴻鵠技術在重裝旅撤離的情況下,蒙冤不白的耿曄帶領鐵三角堅守西雅圖,歷盡艱辛通過了貝爾電信的測試。江遠峰受困于父子之情、故舊之義,無法在董事會堅持理想,黯然遠走美國,主持與貝爾電信及美國國會的談判。江晚、耿曄浴火重生,揭開萬成、李屹東、莊雨農等的陰私共謀,重新掌控董事會。下冊展現了資本市場的波譎云詭,人性的善惡美丑,錯綜糾葛的感情沖突,突出了以江遠峰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的情懷、胸襟、能量、耐力,以及卓越的領導力和戰略眼光。
付遙 ·社會 ·23.3萬字
貝蒂居住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那里充滿著貧窮、暴力以及歧視。在貝蒂的世界里,從小她就被告知要成為遵守“社會規則”的女性,接受社會“賦予”她的不公與苦難。在那個壓抑的時代,貝蒂和大多數女性一樣難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反抗所謂的命運,不得不選擇隱忍,直至摯愛的姐妹們一個個在屈辱和不甘中離開人世,她終于決定勇敢站出來,發出積壓已久的聲音,開始自己的抗爭……
(美)蒂芙尼·麥克丹尼爾 ·社會 ·25.8萬字
在1980年代的薔薇街,時間像門前流水,依約而行,人們悠然地一邊吃早餐,一邊八卦街坊鄰里間永遠共享的秘聞,一天由此開始。國營照相館的攝影師顧大宏單干后,全然不像是一個做生意奔前途的樣子,在晨光中,他捕捉情人關文梨一低頭的剪影。女兒顧小妍開始了青春期的綻放,身上帶著不敢直視的光亮也帶著攝人心魄的美。兒子歪頭用自己寡言的視角,注視著父親隱秘的情感,也仰視著姐姐驕縱的魅影,同時學會了惦念自己喜歡的女生。一場舞會的對決,一場少年的沖突,雖然薔薇街的梔子花如常開放,一個跳舞時代無可奈何地終結成了過去。在花街往事中,路內用文字帶領我們徜徉了一下那個讓人眷戀的1980年代。
路內 ·社會 ·23.7萬字
《子夜》,原名《夕陽》,以1930年五六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刻畫了包括商人、軍人、知識青年、交際花、遺老、工人等各階層人物,展示了20世紀30年代舊中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卷。在軍閥混戰、農村破產的惡劣形勢下,吳蓀甫雖然竭力振興民族工業,加緊壓迫工人,大搞公債投機,但在對手趙伯韜強大的經濟牽制下,最終一敗涂地,徹底破產。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大量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茅盾 ·社會 ·2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