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風流Ⅱ
波伏瓦以自己所處的寫作、政治生活圈為藍本,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知識分子追求與幻滅、希望與失望、沉淪與奮起的命運,刻畫出個性鮮明的知識分子形象,有歷經磨難而堅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視功名而始終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學家,有銳意進取而終于落拓的活動家……這部小說有紀實的影子,比如羅貝爾可以對應為法國著名作家、哲學家薩特,劉易斯可以對應為作者的美國情人、作家阿爾戈倫,小說開篇獻詞即點明小說是獻給這位美國情人的。當時歐洲文化圈中的活躍分子也許都可從中有所比照。但是,作者還是運用小說寫作技巧,不斷變化人稱,變化敘述者的口吻,變化時間、空間,將全文十二章以交纏的形式展開,既有愛情線索的延續,比如亨利與波爾從熱戀到歇斯底里到相互怨恨的關系,羅貝爾與安娜持久、平靜的終身伴侶關系,劉易斯與安娜一見鐘情、無法廝守的愛情,又有對戰爭、對道德審判、對知識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比如樊尚對戰時投敵分子的暗殺行動,亨利與羅貝爾關于是否在《希望報》上披露現實弊端的爭論。
·25.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