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婁林主編
作品粉絲 163 人
全部作品
《<理想國>的內與外》重拾中西方古典學問墜緒,不僅因為現代性問題迫使學問回味古典智慧,更因為古典學問關乎亙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古學經典需要解釋,解釋是涵養精神的活動,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擇:寧可跟隨柏拉圖犯錯,也不與那伙人一起正確(西塞羅語)。舉凡疏證詮解中國古學經典,移譯西學整理舊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與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尋回精神的涵養,不負教書育人的人類亙古基業。
婁林主編 ·西方哲學 ·13.5萬字
《羅馬的建國敘述》是“經典與解釋”輯刊第54期,主要關注史家和文人對羅馬建國這一歷史事件的不同敘述視角。羅馬作為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同時面臨巨大的希臘壓力。因此,羅馬有見識的思考者一直嘗試建立羅馬文明的自主性,這一點突出地呈現于對羅馬建國這一母題的不斷追溯和敘述中。本輯的主題論文選擇了四篇相關文獻,分別關注史家李維的構造,探討維吉爾通過埃涅阿斯對羅馬特質的表達,研究西塞羅理解的羅馬政制,勾勒基督教思想世界對羅馬的塑造。本輯刊的其他常設欄目也各具特色。
婁林主編 ·史學理論 ·16.7萬字
拉采爾是19世紀末著名的德國政治地理學家。所謂政治地理學,就是觀察地理環境背后的生存意志,由此探究人類政治世界與自然地理之間的深刻關聯,這正是本期輯刊所探究的主旨。”論題“欄目選入四篇文章,分為兩組:一組聚焦于地緣政治學的演進與發展,提綱挈領,介紹政治地理學的總體發展脈絡。另一組三篇文章都圍繞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展開。“思想史發微”欄目收入一篇長文《歷史作為慰藉——伊瑟林的歷史哲學》,研究法國歷史學家伊瑟林,可以為政治地理學增加歷史維度的理解?!肮诺渥髌费芯俊边x譯三篇文章,分別解讀荷馬、埃斯庫羅斯和莎士比亞的作品,尤其是第一篇探討了荷馬筆下的教育主題。
婁林主編 ·政治理論 ·18.5萬字
彌爾頓是英國17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和詩人之一,對于英國現代思想和政治觀念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本輯選譯相關經典論文,解讀彌爾頓重要的政治作品,一方面分析了彌爾頓與英國現代政治的關系以及他“歪曲歷史式”的筆法構造,另一方面亦探究了彌爾頓與美國政制之間的關聯,進而有助于我們理解英美思想世界的某種內在一致性,也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彌爾頓在思想史上的意義。其他常設欄目包括思想史發微、舊文新刊、評論等,也各具特色。
婁林主編 ·政治理論 ·18.9萬字
本期論題圍繞馬西利烏斯的政治思想編排文章,其中第一篇為馬西利烏斯的《論帝權的轉移》,譯者參考多種資料,從拉丁文譯出。其他幾篇分別從權力、帝國問題、大眾主權、自由主義對馬西利烏斯的借用、馬西利烏斯對亞里士多德的繼承與偏離的角度深入探討馬西利烏斯的政治思想。
婁林主編 ·政治理論 ·19.4萬字
這是“經典與解釋”輯刊的第60輯,也是輯刊創辦第20個年頭的開年第一輯。本輯論題再次圍繞斯威夫特采編譯文。斯威夫特以《格列佛游記》知名,但他的謎語文學和修辭術是目前西方學界研究的重點,這些寫作形式和修辭特征反映了他對自己作為知識人的身份,尤其是他對西方現代性的深刻認識。另外收錄的柏拉圖研究《中的守法與正義》,以及研究莎士比亞研究《中的猶太人問題》,沿襲了“經典與解釋”叢書細讀經典文本的慣例?!八枷胧钒l微”收入兩篇經學研究文章,一篇討論康乾時期官方在《春秋》的經史性質及夷夏觀念上與胡安國《春秋傳》的分歧,認為分歧背后實際上存在著清廷維護政治統治的考慮。另一篇討論乾隆間所編經學書籍《御纂詩義折中》在立意上與康熙時期不同,其中體現出濃厚的“四書學”特色。另“舊文新刊”收入臺灣學者程元敏的舊文《篇義證》,以饗讀者。
婁林主編 ·文學理論 ·17.9萬字
1918年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出版,標志著西方現代性危機發展到最激烈的程度。“西方的沒落”自此成為表述西方現代性危機的一個新概念,在學界得到廣泛接受。此文集為紀念《西方的沒落》出版100周年而編,收入多篇關鍵的相關論文。旨在幫助國人深入理解西方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并在如今中西文明愈發相與激蕩的大潮中,提供一番借鑒。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構建者,如黑格爾、孟德斯鳩等人,不但共同塑造了西方現代文明的高峰,同時也埋下了西方現代文明危機的種子。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孟德斯鳩的歷史哲學,都是早期政治哲學思想的代表,文集中分別收入關于二人的一篇研究論文。20世紀的思想者施特勞斯對西方現代性給予了最深刻的反省,但其哲學思想和研究在西方主流學界并未得到應有的接受,本集選入一篇施特勞斯相關的研究論文,旨在表明,與施特勞斯相比,西方主流學界似乎擁有睿智的學院式的哲學思考,卻對西方現代性問題缺乏真正銳利的反思。
婁林主編 ·理論流派 ·1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