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部帖子 發帖
深圳游(上)——海灘之行
上午六點鐘我就被拽醒了,然后坐了一個半小時的地鐵,一路上昏昏欲睡,下車后一出站就精神了,特別特別的熱,然后就是順著沙灘玩沒什么好說的,分享點照片和趣事。 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他蹲在礁石那釣魚??我一開始以為他真的釣??到了,結果后面發現他是把魚當漁餌,樂,終究不過還是釣魚佬??的幻想罷了。(圖左下方) 然后就是物價真貴啊,地鐵里面肉腸6元,沙灘上8元,唔,還有機器現場制作的飲料9.9我記得是,味道一般,很淡。
從米蘭到羅馬|2025夏季意大利旅行總結
這次的意大利之行,三周時間,從北到南走了一程——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雖然行程匆忙,每一站都還有不少遺憾,但現在回想起來,就像給自己寄出了一封封明信片,記錄下那些曾被光照亮的瞬間。 從達芬奇到米開朗基羅,從博物館到街頭的雕像,我看見了太多意大利藝術家輝煌的創造力;也走進了四座最具代表性的教堂,它們風格迥異,卻都沉淀著信仰與藝術交織的力量。 ? 米蘭 印象最深的是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和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一座是哥特建筑的極致,一幅是藝術史上的永恒瞬間。 ———— 威尼斯 走在水城的巷子里總有種在夢中穿行的感覺。圣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一定不能錯過,那金色馬賽克像是流動的光。 ———— 佛羅倫薩 文藝復興的搖籃,是藝術的寶藏之地。這里的油畫與雕塑多得超出想象,隨便走進一個博物館,都是驚喜。 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外觀華美,但內部卻出奇地樸素,唯有穹頂上的壁畫令人驚嘆不已,久久仰望不語。 ———— 羅馬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我見過最宏偉的教堂。那種對神的敬意,仿佛被一磚一瓦地寫進了天幕。 羅馬處處是歷史,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時間里行走。這里值得住上一個月,好好慢下來。 ? 寫在最后|文明不分國界,感動無需語言 這一程,不只是打卡幾座建筑,更像是一次和歷史的對話。 我始終覺得,中國文化的根扎得最深,是我心中最深的歸屬感。曾經以為,文明的厚重只屬于我們自己的土地,屬于漢字、磚瓦、青山和河流。 但當我站在佛羅倫薩的博物館里,走過羅馬的古道,看著兩千年前的斗獸場、萬神殿、殘存的柱子和浮雕,我明白: 文明的分量,從不屬于某一個國度。只要你愿意傾聽,它總會讓你動容。 那些教堂,也許源自信仰,但更是幾代人用心血與熱愛凝結而成。幾百年建成,千年守護,到今天還有人在默默修繕。 我把這些記下來,是寫給未來的自己,也是寫給還未啟程的你。 愿我們都能有機會,在不同的土地上,遇見那些讓心變得柔軟的風景。 順便說一句——我把一些照片加了水印做成拼圖放在這個帖子里,你就知道我上個月發的十張旅游帖確實都是真事兒,不是我在網上搜圖忽悠你。哈哈! ——— 以上幾本書是我去意大利旅行之前看過的,如果你也打算去意大利旅行或感興趣,推薦一讀。網紅博主不會講得那么細致透徹,書里的內容更豐富。
打卡比薩斜塔 —— 站歪的才是地標
離開佛羅倫薩后,我們來到了比薩(Pisa)——注意,是塔不是披薩(Pizza)哦!這座小城最出名的當然是那座“站也不是,躺也不是”的比薩斜塔啦! 比薩斜塔始建于1137年,高約60米,是意大利羅曼式建筑的杰作。它作為比薩主教座堂的附屬鐘樓,原本是打算正兒八經地壘直的,誰知因為地基不均、土層松軟,一邊修一邊歪,結果越歪越出名。 講真,原以為比薩斜塔會是一座歷經風雨的“老骨頭”,誰知道它居然被打理過了,令人意外地*潔白、光鮮、還挺新!甚至一度讓我誤以為是不是新造的“網紅塔”,哈哈。 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爛尾樓”,一斜成名—— **只知斜塔,不問教堂; **一歪千古,連伽利略的球體實驗都順帶蹭了熱度; **誰能想到,斜著斜著,就成了意大利最“歪打正著”的奇跡之一! 斜塔是比薩主教堂的附屬鐘塔兼瞭望塔,頂層放置了大鐘,到點就會敲響。 斜塔的傾斜度確實令人震驚,站在塔下真的會忍不住擔心它會不會突然“撲通”倒下來。好在經歷多年維護和加固,現在它已經被“扶正”了一點點,據說未來200年內都不會倒,可以安心打卡,放心擺拍! ??經典動作怎能錯過:大力士頂塔上線!人人都要為斜塔“撐腰”出一份力! 從這個角度看,斜塔都快成了我家后花園的裝飾了,哈哈~ 建筑屬于八大藝術門類之一,如果你對歐洲建筑感興趣,建議讀一下這本書,簡單易懂,按作者的話來說,這是一位建筑科普愛好者寫給大家的建筑入門書,希望通過這本書激發你對建筑及藝術的興趣。
「民·俗」布努瑤祝著節|慶豐收報祖娘恩 密洛陀
「民·俗」布努瑤祝著節|慶豐收報祖娘恩 密洛陀, “古老的母親”, 布努瑤的創世之神。 ---------------------------------------------- ??介紹 “祝著”節,又稱達努節、祖娘節、二九節,祝著是瑤語“達努”的譯音,瑤語意為老慈母。傳說農歷 五月二十九日是瑤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后人出于崇拜,定該日為祝壽日。祝著節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 生活氣息,展示了瑤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傳說 很早以前,在巍峨的群山中,有兩座秀麗的大山,左邊的山叫作“布洛西”,像英勇挺拔的勇士,右邊的山叫作“密洛陀”, 像個拖著長裙的美麗姑娘。 兩座山每年都要互相靠近一些,經過了 999 年終于靠到了一起。隨著一聲巨大的聲響,高大英俊的布洛西和亭亭玉立的密洛陀從兩山裂縫中走出來,他們相愛并結為夫妻,并且生了三個女兒。時間匆匆流逝,轉瞬間密洛陀夫婦已年過花甲,他們讓三個女兒各自去謀生,于是大女兒拿著犁耙,來到了平原耕耘,生兒育女,繁衍成漢族。二女兒喜愛看書,于是挑著一擔書出發來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安營扎寨形成了壯族。三女兒扛著鋤頭,去到了山里開荒種地,安居樂業,成為瑤族祖先。 三女兒每日辛勤勞作,莊稼碩果累累, 但是,鳥獸地鼠等頻繁地禍害莊稼,讓三女兒苦不堪言,這時候密洛陀贈給了她一面銅鑼和一只貓,敲起銅鑼驅散了鳥獸,貓也吃盡了田里的地鼠,莊稼又恢復了喜人的長勢。為報答密洛陀的恩情,三姑娘帶著豐盛的禮物于五月二十九日為母親祝壽共慶豐收,從此,瑤族人民將祖娘密洛陀的生 日作為慶豐收的節日。 ??活動 祝著節這天,男女老少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飾,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燉雞釀酒,蒸煮糯飯,備上美酒佳肴,吃團圓飯。在村寨擺歌臺,敲起銅鼓,吹起嗩吶,以打陀螺、銅鼓舞、歌會、斗鳥、射弩等多項民間文化活動慶祝,鼓聲、歌聲、喝彩聲交織在一起,場面十分熱鬧。有不少老人在山上傳唱瑤族祖先密洛陀和射日英雄昌郎也、昌郎儀等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瑤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就是通過這種傳唱源遠流長。老人則集體唱起密洛陀頌歌,他們你問我答,歌聲充滿了對密洛陀的敬意,聽歌的人們則可以從密洛陀創世的故事中吸取力量。 祝著節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氣息,展示了瑤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反映了瑤族人民的勤勞和勇敢。
博山紅葉柿巖
這個世界應該是有趣的! 那些看了就精神愉悅的話??
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紫禁城,當他們搜到大清武器庫時都傻眼了——里面堆著的全是弓箭長矛,連件像樣的火器都沒有。這哪是打仗?簡直是拿著燒火棍跟人家的洋槍洋炮拼命!看完這張老照片,心里真不是滋味。一個國家落后到這種地步,除了任人宰割還能怎么辦?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啊!這段屈辱歷史就像一記耳光,時刻提醒著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呼倫貝爾,滿足我對夏天的所有幻想~
"呼倫貝爾,滿足我對夏天的所有幻想~ 人生三萬天 總要留幾天給呼倫貝爾吧~ 夢里那片長滿牛羊的草原 就在車窗外,觸手可及 跟著領隊6天5晚穿越草原腹地 每天都被眼前的遼闊美景震撼哭 整理一篇詳細攻略 暑假第一站就去這里!
雕刻之上的境界—— 米開朗基羅與他的雕塑世界
昨天打卡了佛羅倫薩著名的烏菲齊美術館,今天終于來到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這座建于1784年的美術館,是米開朗基羅藝術魅力最直觀、最震撼的展示地。這里最著名的展品,毫無疑問是雕像 大 衛,這也是米開朗基羅最具代表性的巔峰之作。此刻,我離名作10厘米。 (雕塑太美太震撼,只能部分上圖,感謝大家理解~) 站在這座高達5米的大理石雕像前,我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力量”與“智慧”的含義。 《大衛》取材自舊約:少年大衛目光堅定、神情沉著,身體微微轉向,仿佛下一秒就要出擊。他手中不過握著一塊石子,卻即將擊敗龐大的巨人歌利亞。他不是魯莽的勇者,而是以智慧與信念迎戰命運的斗士。 米開朗基羅用冷硬的大理石,雕刻出了最接近“人類理想”的肉體——肌肉緊繃,線條流暢,每一寸肌理都透著蓄勢待發的張力。他雕刻的大衛,不只是力與美的結晶,更是精神、信仰與人類尊嚴的象征。 美術館中還陳列著他的一些未完成雕塑,看起來仿佛人物正在從石塊中掙脫而出,生命就在石中悄然蘇醒,令人動容。 其中收藏了一尊較早期的作品,表現的是新約中YE 穌死后三天,從拾字 架上放下的場景。如下圖,在背后扶著YE穌的尼哥底母并不突出,而是更多雕琢用于表現YE 穌和瑪利 亞身上。 后來,在百花大教堂附近的佛羅倫薩歷史中心(Florence – Centro Storico),我們又看到了另一尊相關題材的雕塑。這是米開朗基羅晚年的作品,同樣描繪YE穌殉難后的那一幕,如下圖。風格已不同。 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是,這尊雕塑中站在后方、懷抱YE 穌的尼哥底母,米開朗基羅竟是以自己的樣貌為藍本所雕。他將自己的靈魂藏進了大理石中,以尼哥底母的身份,表達了他對基Du的深切信 仰與熱愛。信仰已不在話語中,而在形體里。 那一刻,我凝視雕塑良久,竟感到眼眶微濕。從尼哥底母的神情中,我仿佛讀到了作者內心的虔誠;從瑪利亞的側臉里,我似乎看到了她那深沉而哀傷的母愛…… 離開佛羅倫薩那天,我回頭望了一眼夕陽下的這座城市。 它不僅是文藝復興的搖籃、美術的殿堂,它更像是一顆巨大的心臟,千百年來不停跳動,將藝術、美、信仰與思想的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而我,有幸靠近這份偉大,僅僅數十厘米。 也許,這就是旅行最動人的意義。意大利值得一游,或者翻一翻這兩本書,都能幫助所了解一二。
深圳游(中)——干飯之旅
離開海灘后,我們坐地鐵去往蛇口港,因為聽說蛇口有一家非常出名的甜品涼茶店——百草堂。到了以后才發現,應該到東角頭就行了,坐過站了 我們先吃了午飯,去的是百草堂旁邊的嘉華小吃,因為我伙伴有人對魚??啊之類的過敏,為了照顧他,忍痛放棄了幾家老店,飯菜味道不錯,食材新鮮,收費人均二三十。忘了拍其他人的(惱 然后就是百草堂,名不虛傳——指人多,一點單,前面還有66個人,份量倒是沒有網上說的那么大,需要兩個人吃一份,但味道確實可以,聽我那個順德伙伴說,這個大良雙皮奶正宗,甚至份量不比順德那邊差,我吃的是楊枝甘露,另一個伙伴吃的是芋泥XXX希米露。材料都很新鮮。(價格參考:雙皮奶10,楊枝甘露18,希米露25) PS:迫于不可坑力原因,旅途中止了,下次我一定會吃回來的╥﹏╥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回老家第一天,殺雞ing 小牛小羊在旁邊吃飯 我家旁邊的不知名野果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