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Jane
2025-07-05 15:10:33

條條大路通羅馬|穿行千年文明的心臟

在羅馬,歷史不在博物館玻璃柜里,而是直接踩在你腳下。走在石板路上,抬頭一看,墻是幾百年前的,柱子是千年前的,雕像說不定昨天剛翻新完……羅馬不是單純的老城,而是活的時間機器。
參觀斗獸場那天,站在看臺上,雖然現在只剩廢墟,仍覺得一秒穿越古羅馬血脈賁張的“競技現場”:令人眼花繚亂的搏斗,流 血,飛揚的塵土,和亢奮的觀眾歡呼聲。

然后是古城遺跡區,走著走著,不是我夸張,連斷壁殘垣都散發著“智慧感”。你很難相信,兩千年前的人城市規劃竟然如此合理……

踏上墨索里尼時代修的勝利紀念碑(名字很狂,但風景真不錯),俯瞰整座羅馬城,腦子里浮現一句話:“你看過它的輝煌,也得承受它的滄桑。” 一塊塊石頭,記得比人還多。

羅馬有一種“什么都多”的文化自信:
? 廣場多:每隔幾百米就一個,風格各異,像是城市的“客廳”;

? 教堂多:從圣彼得大教堂到街角小教堂,美得像藝術館;下面的照片在萬圣殿附近的是一個教堂,走進去一看,了不得。

? 飲水噴泉多:旅行熱成狗時,一口清泉直擊靈魂;
? 雕塑多:街頭到賓館都是藝術。

? 皮革多:真皮質量好,隨手拎一個都很像樣。我也買了兩個小手包做紀念。 [表情]  [表情]
? 還有最標志的羅馬柱:到處都是。不管是大教堂、小咖啡館,還是銀行門口,都得來上幾根。

當然,來意大利不能不說一個“文化沖擊瞬間”,賓館的衛生間里有下圖這么一個裝置,你猜猜這是做什么的?不瞞你說,我第一反應以為是小孩馬桶,后來又覺得是洗腳盆。哈哈。別笑我見識太少哈。
起初我以為只有老建筑才有,結果無論幾星酒店,全都有!
這叫“坐浴盆”。這不是文物,是生活標配!在沒有智能馬桶坐墊以前,意大利人的衛生意識就很強啊。這是意式特色。我朋友說他們在紐約的米開朗基羅酒店里也看到這個裝置,意式酒店也把傳統帶到世界各地了。
羅馬是一本活著的歷史書。你翻開任何一頁,都是千年文明的片段。來一趟遠遠不夠,我還會再來,慢慢讀。

———————
讀到這里,辛苦了,送你一張會員卡,上面鏈接的書就可以免費看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