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物理實驗
- 孫炳全 趙濤 劉鳳智
- 2150字
- 2019-01-04 15:25:19
第一節 物理量的測量及結果表達
為獲得被測物理量的量值而實施的一組操作稱為測量。這個定義中所說的“一組操作”,是實驗的全過程,既包括實驗操作,也包括數據處理,直到給出測量結果。
一、測量及其分類
1.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根據測量方法,可將測量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兩大類。
直接測量是指可直接從測量儀器或量具上讀出待測量大小的測量。例如用卡尺測直徑,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用電壓表測電路中電壓等。間接測量是指利用直接測量量與被測量之間的已知函數關系,通過運算而得到該被測量的量值,例如通過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和電阻上的電壓,再用公式計算出該電阻的阻值。
某物理量能不能直接測量并不是絕對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儀器的研發,很多原來只能間接測量的物理量,可以實現直接測量了。例如測量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間接測量,但借助專用傳感器也可以實現直接測量。大學物理實驗中大多數物理量的測量都是間接測量,但直接測量是間接測量的基礎。
2.單次測量和多次測量
根據具體測量方案,對某物理量可安排單次測量或多次測量。當隨機誤差遠小于系統誤差時,或因條件限制只能測量一次時,或對測量結果精度要求不高時采取單次測量。一般情況應采取多次測量。
3.等精度測量和非等精度測量
對多次測量,根據測量條件是否相同,又可分為等精度測量和非等精度測量。
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進行的多次測量是等精度測量。如同一個人,使用同一儀器,采用同樣方法,在同樣的操作環境下,對同一測量對象進行反復多次的測量,獲得一組測量數據x1,x2,…,xn,各次測量結果都是獨立的,沒有任何理由判斷某一次測量更為精確,故將這種具有同樣精確程度的測量稱為等精度測量,這樣的一組測量數據稱為測量列。
在對某物理量進行多次測量時,測量條件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各次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也不完全一樣,這樣的測量稱為非等精度測量。處理非等精度測量結果時,需根據每個測量值的“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因此在一般的物理實驗中很少采用。
由于在實驗中一般無法保持測量條件完全不變,所以嚴格的等精度測量是不存在的。當某些條件的變化對測量結果影響不大或可以忽略時,則可將這種測量視為等精度測量。在大學物理實驗中,有關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的討論,都是以等精度測量為前提的。
二、測量列實驗標準差
實驗標準差是表征測量列分散性的量。
對同一物理量重復測量n次,得到測量列x1,x2,…,xn。由于隨機因素的影響,這些測量值各不相同,當n→∞時這個測量列的算術平均值
稱為總體均值。
而
稱為總體標準差。在實際工作中n→∞是做不到的,因此μ和σ只是理論上存在,所以有時μ稱為理論均值,σ稱為理論標準差。在實驗操作時,n只能取有限值。當n有限時,xi的算術平均值
稱為樣本均值,可作為μ的最佳估計值。而理論標準差σ的估計值由貝塞爾公式給出
稱為測量值的實驗標準差,有時也稱樣本標準差。“樣本”二字指在無限多個測量值中取有限個測量值為樣本。實驗標準差S(xi)就是表示測量結果的分散性的量。S(xi)越大表明測量結果的分散性越大,S(xi)越小表明測量結果的分散性越小。當取樣本較少,即n較小時,S(xi)的值不穩定,當n增大時,S(xi)值趨于一個穩定的值。
三、測量不確定度
測量不確定度表示被測量的真值處于某一量值范圍的評定,它表示由于測量誤差的存在而對被測量真值不能確定的程度。測量不確定度按字面可理解為對測量結果正確性的可疑程度,也可理解為表征被測量真值所處范圍的一個參數。前者只是定性的說明而難以定量的表述,后者因涉及真值這一概念而缺乏可操作性。對測量不確定度最新的定義是:“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系的參數。”分散性的含義為一個量值區間,測量結果在這個區間出現,而不是一個確定的值。
1.測量列標準不確定度
測量不確定度來源于多個因素,因而它由多個分量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測量列的統計分布計算,稱為A類不確定度,用實驗標準差表征,記為uA。另一些分量用不同于統計分布的方法計算,稱為B類不確定度,也用標準差來表征,記為uB。而
稱為測量列的標準不確定度。
2.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在間接測量的情況下,測量結果y是其他直接測得量xi的函數
y=f(x1,x2,…,xn)
當各xi彼此不相關時,按這些量的標準不確定度算得y不確定度,稱為y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以uc表示
式中,ui是xi的標準不確定度,是ui的傳播系數。
3.擴展不確定度
有了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可以得到擴展不確定度U。擴展不確定度U=kuc,k稱置信系數,通常取k=2。
擴展不確定度是確定測量結果存在區間的量,在這個區間內,包含了合理賦予被測量量值的大部分。假如測量結果為,擴展不確定度為U,則這個區間是指(
,
)。擴展不確定度U與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的區別在于:U所確定的區間比uc所確定的區間有更大的置信概率來包含被測量之值,因而在量值上前者比后者大。在某些特殊應用場合也可取k=1或k=3,但在表達結果時須注明k的大小。
四、測量結果表達式
得到擴展不確定度,即可得到測量結果表達式
下面對結果表達式做幾點說明。
(1)直接測量結果表達也要用擴展不確定度U=2u,表達式為。
(2)表明被測物理量的量值以較大概率包含于(,
)或(
,
)區間之內,這一概率可達到95%以上。
(3)測量結果表達式必須附有被測物理量單位,如測某地區重力加速度,結果表達為
g=(9.782±0.006)×102c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