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chǎn)食品加工技術(shù)
- 丁培峰
- 4062字
- 2019-01-04 15:05:48
一、水產(chǎn)動物性原料
(一)海洋魚類
1.帶魚
帶魚又稱刀魚、牙帶、白帶魚、鱗刀魚、柳帶、裙帶、腳帶、青棕帶、帶條魚等,體顯著側(cè)扁,延長成帶狀,尾細長如鞭;頭窄長而側(cè)扁,前端尖突;兩頜牙發(fā)達而尖銳;體表光滑,鱗退化成表皮銀膜,全身呈富有光澤的銀白色(圖1-1)。帶魚為多脂魚類,肉味鮮美,經(jīng)濟價值很高。除鮮銷外,可加工成罐制品、魚糜制品、腌制品和冷凍小包裝等。

圖1-1 帶魚
2.大黃魚
大黃魚又稱大黃花、大鮮,體長而側(cè)扁,尾部較細長;體黃褐色,腹面金黃色(圖1-2)。大黃魚肉質(zhì)鮮嫩,可鮮銷或加工成黃魚鲞,目前絕大部分為鮮銷,被視為上等佳肴。大黃魚的魚膘,能干制成名貴食品魚肚。

圖1-2 大黃魚
3.小黃魚
小黃魚又稱小黃花、小鮮,其外形與大黃魚很相像,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小黃魚的魚體較小,小黃魚的鱗比大黃魚大,而尾柄較短(圖1-3)。小黃魚肉質(zhì)鮮嫩,營養(yǎng)豐富,是優(yōu)質(zhì)食用魚,可供鮮食或腌制,也是嬰幼兒及病后體虛者的滋補和食療佳品。

圖1-3 小黃魚
4.海鰻
海鰻又名鰻魚、牙魚、狼牙鱔、門鱔、長魚等,體長近似圓筒形,后部側(cè)扁,頭長而尖,口大,口裂達眼后方(圖1-4);眼大呈卵圓形;全身光滑無鱗。海鰻肉質(zhì)潔白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是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海產(chǎn)魚類。除鮮銷之外,其干制品鰻鲞及鰻魚肚為名貴海味。海鰻還可加工成罐頭、魚丸、魚香腸。用鰻魚制作的魚糜制品不但色白味美且富有彈性。海鰻的肝臟可作生產(chǎn)魚肝油的原料。

圖1-4 海鰻
5.銀鯧
銀鯧又名平魚、長林、車片魚、鯧魚、鏡魚、鳊魚等,體呈卵圓形,側(cè)扁,頭較小,吻圓鈍略突出;口小,下頜較上頜短,體被小圓鱗,易脫落;體背部呈青灰色,胸、腹部為銀白色,全身具銀色光澤并密布黑色細斑(圖1-5)。銀鯧是名貴的海產(chǎn)食用魚類之一,肉質(zhì)細嫩且刺少,尤其適于老年人和兒童食用。銀鯧的加工制品有罐頭、咸干、糟魚及鯧魚鲞等。

圖1-5 銀鯧
6.鱈魚類
鱈魚類是鱈形目的總稱,其中太平洋鱈和狹鱈最為有名。
狹鱈又名明太魚,身體長形,后部側(cè)扁;眼側(cè)上位,眼間隔小于眼徑;下頜前端較上頜長(圖1-6)。

圖1-6 狹鱈
體背側(cè)橄欖色,腹側(cè)銀色,兩側(cè)各有2~3縱行暗黃斑。狹鱈肉色較太平洋鱈略深。狹鱈肉主要作為魚糜制品的原料,也可加工成冷凍魚片或咸干制品。
太平洋鱈又名大頭鱈,體長,稍側(cè)扁,尾部向后漸細;頭大,下頜較上頜短,背部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散有許多褐色斑點(圖1-7)。太平洋鱈是重要的經(jīng)濟魚類,魚肉白色,脂肪含量低,是代表性的白色肉魚類。除鮮銷外,可加工成魚片、魚糜制品、干制品、咸魚、罐頭制品等。

圖1-7 太平洋鱈
此外,鱈魚肝大而含油量高,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提取魚肝油的原料。
7.大眼金槍魚
大眼金槍魚是金槍魚類的一種,體呈紡錘形,較高,被細小圓鱗,胸部鱗片較大;體背藍青色,側(cè)面及腹面銀白色;魚體呈灰色,肥滿,尾短,頭和眼明顯較大(圖1-8)。金槍魚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與一般魚類和肉類相比,具有低脂肪、低熱量和高蛋白的特點,而且其DHA和EPA與其他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很多。金槍魚類肉味鮮美,素有海中雞肉之稱。冷凍品大多用于制罐頭,如油浸金槍魚罐頭、鹽水金槍魚罐頭、茄汁金槍魚罐頭等。

圖1-8 金槍魚
(二)淡水魚類
在我國淡水漁業(yè)中,占比重相當大的魚類有鰱魚、草魚、青魚、鳙魚、鯉魚、鯽魚、鳊魚等。
1.鰱魚
鰱魚又名白鰱、鰱子、白胖頭等,體形側(cè)扁,稍高,頭較大,約為體長的1/4,腹部狹窄隆起似刀刃;體色銀白,鱗細小(圖1-9)。鰱魚以鮮食為主,可加工成罐頭、熏制品或咸干品,也可加工成冷凍魚糜,是各種魚糜制品的中間原料。

圖1-9 鰱魚
2.草魚
草魚又稱鯇、白鯇、草鯇、草根魚、草包魚、草棒、厚魚等,其外形與青魚很相像(圖1-10)。草魚肉厚、刺少、味鮮美,肉質(zhì)白嫩、韌性好、出肉率高。

圖1-10 草魚
3.青魚
青魚又稱青鯇、黑鯇、烏青、螺螄青、青棒、黑鯤等,體長筒形,尾部側(cè)扁,腹圓無棱,鱗大而圓,體色及各鰭青黑,腹部灰白(圖1-11)。青魚肉厚刺少,味鮮美,多脂,富含營養(yǎng),青魚100g肉含蛋白質(zhì)19.5g、脂肪5.2g,并含有大量維生素,是淡水魚中的上品,經(jīng)濟價值很高。除鮮食外,也可加工成糟醉品、熏制品和罐頭食品等。

圖1-11 青魚
4.鳙魚
鳙魚又名花鰱、胖頭魚、大頭魚、包公魚、黑胖頭、黃鰱、黑鰱、紅鰱、麻鰱等,外形似鰱魚,但體色稍黑,腹部自腹鰭后才有棱;頭特別大,頭長約為體長的1/3(圖1-12)。鳙魚營養(yǎng)豐富、肉質(zhì)肥嫩,特別是鳙魚頭,大而肥美,可烹調(diào)成美味佳肴。鳙魚以鮮食為主,也可加工成罐頭、熏制品或咸干品。

圖1-12 鳙魚
5.鯉魚
鯉魚又名鯉子、鯉拐子等,體長,略側(cè)扁,腹部圓(圖1-13);背部在背鰭前稍隆起;口下位或亞下位,呈馬蹄形;鱗片較大;口角有須兩對;背鰭長、臀鰭短,尾鰭深叉形;雄魚尾鰭多呈橘紅色;體背面黑褐色或帶黃色,側(cè)面金黃色,腹部白色。鯉魚營養(yǎng)價值很高,特別是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多種維生素。鯉魚可鮮食,也可制成魚干。

圖1-13 鯉魚
6.鯽魚
鯽魚又名鯽瓜子、鮒魚、鯽拐子、朝魚、鯽殼子等,一般體長15~20cm,體側(cè)扁而高,體較厚,腹部圓,頭短小,吻鈍,無須,鱗大(圖1-14);一般體背面灰黑色,腹面銀白色。100g肉含蛋白質(zhì)13g、脂肪1.1g,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鯽魚一般以鮮食為主,肉質(zhì)細嫩,肉昧鮮美,可煮湯,也可紅燒。

圖1-14 鯽魚
7.鳊魚
鳊魚體扁側(cè),呈長棱形,背隆起明顯,頭小、口小,體側(cè)灰塵色并有淺棕色光澤,背色深,腹色淺,鱗片中等大小,臀鰭較長,尾柄短,尾鰭分叉深(圖1-15)。肉細嫩肥美,具有補虛、益脾、養(yǎng)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癥、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圖1-15 鳊魚
(三)蝦蟹類
1.中國對蝦
中國對蝦又名大蝦、對蝦、黃蝦(雄蝦)、青蝦(雌蝦)、明蝦等,個體肥大、甲殼薄、光滑透明;體長而側(cè)扁,略呈梭狀(圖1-16)。中國對蝦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極低。100g蝦肉含蛋白質(zhì)20.6g、脂肪0.7g,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中國對蝦加工后的剩余物如蝦頭、甲殼等含有多種有用成分,其中蛋白質(zhì)、脂類、可溶性含氮化合物和色素等可供人和動物食用,也可作為食品添加劑和調(diào)味劑。蝦頭可以做蝦頭醬、蝦頭粉等,蝦殼可以制成可溶性甲殼素。對蝦全身是寶,利用價值高。中國對蝦加工制成蝦干、蝦米等為上等的海味品。中國對蝦是中國水產(chǎn)品出口的主要品種。

圖1-16 對蝦
2.沼蝦
沼蝦是沼蝦屬的總稱,又名河蝦、青蝦,整個體形呈長筒狀,頭胸部較粗大;體色呈青藍色,并有棕黃綠色斑紋(圖1-17),體色的深淺隨棲息的環(huán)境而變化。沼蝦肉味美,烹熟后周身變紅,色澤好,并且營養(yǎng)豐富,特別是抱卵的青蝦在漁業(yè)上稱為“帶子蝦”,其味特別鮮美,頗受消費者青睞。除鮮食外,蝦卵可用明礬脫水,曬干后銷售,或用于蝦子醬油、蝦子鲞魚等的加工。蝦體曬干去殼后稱為蝦米,亦稱“湖米”。

圖1-17 沼蝦
3.梭子蟹
梭子蟹頭胸甲呈菱形,背面有三個隆起,其上面的顆粒較其他部分密集(圖1-18),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圓形。雄蟹背面茶綠色,雌蟹紫色,腹面均為灰白色。梭子蟹是我國沿海重要的經(jīng)濟蟹類。蟹肉多,脂膏肥滿,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可直接烹調(diào)成各種美味佳肴。梭子蟹可鮮銷,還可加工成凍蟹肉塊、凍蟹肉等冷凍小包裝產(chǎn)品,也可加工成烤蟹、熗蟹、蟹肉干、蟹醬、梭子蟹糜、蟹肉罐頭等食品。蟹殼經(jīng)加工后可廣泛應用于醫(yī)藥、化工、紡織、環(huán)保等行業(yè)。

圖1-18 梭子蟹
4.中華絨蝥蟹
中華絨螯蟹又名河蟹、螃蟹、毛蟹、清水蟹等,頭胸部的背面為頭胸甲所包蓋,俗稱“蟹斗”,一般呈黃色或墨綠色,腹部為灰白色(圖1-19)。成熟的雄性中華絨螯蟹螯足壯大,掌部絨毛濃密,并由此而得名。其肉質(zhì)鮮美,尤以肝臟和生殖腺最肥。雌蟹只可食活蟹,因死蟹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分解后,會產(chǎn)生蟹毒堿。

圖1-19 中華絨蝥蟹
(四)頭足類
頭足類動物屬海洋動物,是軟體動物。魷魚、章魚、船蛸、鸚鵡螺和墨魚都是頭足類動物(圖1-20)。頭足類動物肉潔白如玉,具有鮮、嫩、脆的特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還有少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鮮食,也可干制、熏制和制罐。

圖1-20 章魚、魷魚、墨魚
(五)貝類
1.牡蠣
牡蠣又叫蠔、海蠣子、蚵等(圖1-21),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貝類,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100g肉含蛋白質(zhì)11.39g、脂肪2.39g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鋅、灰分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物質(zhì)。牡蠣含碘量比牛奶或蛋黃高200倍。牡蠣鮮湯素有“海中牛奶”之稱,濃縮后稱“蠔油”。牡蠣肉除生食、烹食外,也可制成干品(蠔豉)或罐頭食品。

圖1-21 牡蠣
2.貽貝
貽貝俗稱海紅,是重要的海產(chǎn)貝類、我國主要的經(jīng)濟品種有紫貽貝、翡翠貽貝、厚殼貽貝。紫貽貝殼薄,外殼紫黑色,有光澤(圖1-22)。厚殼貽貝殼較紫貽貝厚重,殼表為棕黑色。翡翠貽貝殼大,殼表呈翠綠色,有光澤(圖1-23)。

圖1-22 紫貽貝

圖1-23 翡翠貽貝
貽貝營養(yǎng)豐富,氨基酸種類多、含量高,占干蛋白的7%以上,含有8種必需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約占鮮品的0.92%;B族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貽貝的營養(yǎng)價值僅次于雞蛋,因此貽貝有“海中雞蛋”之稱。貽貝肉味鮮美,是珍貴的海產(chǎn)食品。除鮮食外,也可加工成干制品,稱為“淡菜”,也可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罐頭。
3.扇貝
扇貝又叫帆立貝、海扇、帶子等,貝殼一般紫色或淡褐色,間有黃褐色、杏紅色或灰白色(圖1-24)。扇貝種類很多,有60余種,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漁業(yè)資源之一,殼、肉、珍珠層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

圖1-24 扇貝
4.櫛孔扇貝
櫛孔扇貝的貝殼扇圓形(圖1-25),殼高略大于殼長;前耳比后耳大,前耳腹面有一凹陷,形成一孔即為櫛孔。

圖1-25 櫛孔扇貝
5.海灣扇貝
海灣扇貝的貝殼中等大小,近圓形(圖1-26);肋較寬而高起,肋上無刺,生長紋較明顯。海灣扇貝的閉殼肌肥大、鮮嫩,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人們所喜愛的高級佳肴。用扇貝閉殼肌制成的干品稱為“干貝”,它是珍貴的海產(chǎn)八珍之一。扇貝除了鮮食和加工成干貝外,也可制成凍扇貝柱、凍鮮貝或扇貝罐頭等。

圖1-26 海灣扇貝
6.中國圓田螺
中國圓田螺又稱螺螄、田螺、香螺等,貝殼大、個體小,殼質(zhì)薄而堅,陀螺形,殼表面光滑,無肋,黃褐色或綠褐色;殼口卵圓形,周邊具有黑色框邊。田螺肉供食用,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螺肉還有利尿通便、消暑解渴及治黃疸等功用。田螺肉可加工成冷凍品。田螺還是青魚、鯉魚的天然優(yōu)質(zhì)餌料,亦可作為畜禽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