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內容和數據來源

一 研究目標

總目標是系統地梳理和分析我國糧食補貼政策實施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從糧食生產、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三個層面實證評價我國現有糧食補貼政策的作用效果,構建科學、合理、可行的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機制,提出切實可行的糧食支持政策優化方案,為緩解我國產糧大縣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同糧食增產的矛盾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 研究內容

本書通過利用全國2000多個縣糧食生產、農民收入以及地方財政收入等相關數據的實證分析,以及對黑龍江、吉林、河南、山東、新疆5個省區糧食生產情況的實地調查,研究近年來我國實施糧食補貼的做法和成效、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分析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評價糧食補貼政策對糧食生產、種糧農民收入、產糧大縣財政收入,以及對糧食主產區(縣)能力建設的政策作用效果,研究現階段建立和完善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機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通過系統深入的研究,理清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政策與農民收入、農民種糧積極性,與縣級財政收入、政府抓糧積極性之間的關系,設計適應新形勢、新需求的合理可行的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機制,提出切實可行的糧食支持政策優化方案,為進一步調動主產區(縣)農民種糧積極性和政府抓糧積極性,緩解糧食生產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參考。

歸納起來講,本書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為:

(1)系統梳理和分析我國糧食補貼政策的實施狀況,實證評價糧食補貼政策對糧食產量、對種糧農民的收入和種糧積極性,對產糧大縣的可用財力實施效果,以及對糧食主產區(縣)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取得的成效,并查找現階段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機制構建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2)探討構建中央和省級地方政府對糧食主產區(縣)農戶的利益補償機制、中央和省級地方政府對產糧大縣的利益補償機制、主銷區對主產區的利益補償機制的途徑,提出優化我國糧食扶持政策方案,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建議。

三 數據來源

本書在相關統計分析和實證分析中使用數據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統計年鑒:根據《中國縣(市)社會經濟統計年鑒》(2002—2013)和《中國縣域統計年鑒》(2014),整理出2001—2013年產糧大縣和非產糧大縣共2000多個縣的基本情況、糧食生產、縣級財政收入等統計數據。

二是縣域農村經濟基礎資料數據庫:縣域農村經濟基礎資料數據庫的部分數據可以為統計資料《中國縣(市)社會經濟統計年鑒》和《中國縣域統計年鑒》中缺少的相關統計數據做相應的補充。

三是實地調研:對黑龍江、吉林、河南、山東4省1423戶農戶2012年糧食生產以及其他家庭經營等成本收益的調查數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隆子县| 铜鼓县| 乐平市| 靖远县| 融水| 江西省| 清远市| 德钦县| 威远县| 京山县| 平原县| 乾安县| 玉田县| 刚察县| 西盟| 太原市| 腾冲县| 米泉市| 承德县| 宾川县| 兴山县| 榆树市| 宿州市| 敦煌市| 卢湾区| 澄城县| 咸丰县| 赫章县| 阿合奇县| 韶关市| 静宁县| 息烽县| 漳平市| 邻水| 襄垣县| 麻城市| 巴塘县| 和龙市| 磐石市|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