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糧食補貼政策效果評價及政策優化研究
- 辛翔飛 王濟民
- 985字
- 2018-11-08 19:41:31
摘要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糧食安全問題是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糧食生產主要集中在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一方面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全體國民受益其中;另一方面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因為發展糧食生產而放棄了種植經濟作物、經營養殖業等其他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收益的農業生產方面的機會。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低,糧食生產對地方財政的收入貢獻少,“產糧大省(縣)、經濟小?。h)、財政窮?。h)”的尷尬局面和現實問題切實存在,因而嚴重影響了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長此下去,將不利于糧食生產的發展。
我國政府在2000—2003年國內糧食產量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根據糧食產銷形勢的新變化,2004年以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本書通過利用全國2000多個縣2001—2013年糧食生產、農民收入以及地方財政收入等相關數據進行的實證分析,以及對黑龍江、吉林、河南、山東、新疆糧食生產情況的實地調查,研究近年來我國實施糧食補貼的做法和成效、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分析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評價糧食補貼政策對糧食生產、種糧農民收入、產糧大縣財政收入,以及糧食主產區(縣)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的政策作用效果。本書分析結果顯示,2004年以來先后出臺的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對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的增長發揮了促進作用。上述政策效果的取得對我國糧食生產突破“三豐兩歉”、“兩豐一歉”的常態,實現糧食連續增產,以及對保障國家政治和社會穩定,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均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產糧大?。h)、財政窮省(縣)”的現實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以破解。
我國人多地少、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基本國情,以及糧食生產基礎條件仍然比較薄弱、農民種糧比較效益仍然偏低的實際情況,決定了要在今后長期保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定和不斷提高,任務相當艱巨。本書通過系統深入分析,判斷出現階段建立和完善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機制存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梳理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政策與農民收入、農民種糧積極性,以及與縣級財政收入、政府抓糧積極性之間的重要關系,設計出適應新形勢、新需求的合理可行的糧食主產區(縣)利益補償機制,提出可行的糧食支持政策優化方案,為進一步調動主產區(縣)農民種糧、政府抓糧積極性,緩解糧食生產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