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改革優先領域和改革方式

以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減少和人口撫養比提高為特征的人口紅利消失,導致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呈現自然降低趨勢。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政府面對不斷降低的潛在增長率不能有所作為。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清除不利于要素供給和生產率提高的制度障礙,從而減緩潛在增長率下降的趨勢將成為中國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于改革紅利的模擬結果,也有助于我們選擇改革的優先序和改革路徑與方式。

第一,政府應該繼續堅持“生育政策調整和完善”。雖然放松人口生育政策并不會帶來立竿見影的增長效應,例如,與獨生子女政策相比,“單獨二孩”政策在最初的15年對潛在增長率產生負向影響,但是這種負效應十分微弱。而從長期來看,放松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實現合理的人口結構,提高未來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從而能夠對潛在增長率產生正向的影響。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人口生育政策會影響總和生育率,但人口的生育率下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隨著經濟發展,生育意愿不斷降低乃大勢所趨,不能指望有明顯的逆轉。越早調整政策所能產生的效果就越明顯。因此,應該盡快從“單獨二孩”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并且能夠根據人口發展現實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

第二,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體制和機制,創造平等進入和退出的競爭環境。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還有一個重要的領域,仍然有著巨大的潛力,即行業內部的企業之間存在巨大的生產率差異,允許更有效率的企業生存、擴大和發展,相應淘汰那些長期沒有效率改進的企業,可以提高行業乃至整體經濟的生產率水平。有研究表明,在美國,通過部門內企業的進入、退出、生存、消亡這種創造性破壞機制,對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貢獻為30%—50%(Foster et al., 2008; Foster et al., 2001)。此外還有研究表明,中國部門內企業間生產率差異巨大,如果縮小到美國的水平,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30%—50%(Hsieh et al., 2009)。這兩個數字如此巧合的含義是,迄今為止,中國尚未獲得這種類型的全要素生產率源泉。所以,與此相關的改革也是收益明顯的領域。

實際上,通過形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給予更多的機會讓非公有制經濟進入競爭性行業,通過競爭打破國有企業壟斷,可以獲得上述改革紅利,即通過提高要素流動性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并最終使潛在增長率得到提高。此外,還可以通過金融體制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應該在于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只有市場化的利率才能實現資本的配置效率。在非市場化的利率條件下,利率不能隨著資本回報率浮動,生產效率和配置效率都低于最優水平,導致全要素生產率下降。

第三,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通過公共政策改革,可以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和農民工市民化,既可以通過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潛在增長率,也可以通過消除制度障礙疏通勞動力流動渠道,繼續創造資源重新配置效率,保持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不僅如此,這項改革還可以緩解工資過快上漲的壓力,給企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贏得時間。遵循三條并行的路徑——吸納農民工成為城市戶籍人口、為尚不具備條件成為市民的農民工提供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以及實現社會保障體系對城鄉居民的全面覆蓋,戶籍制度改革可以成為收獲改革紅利的典型領域。唯其如此,改革的頂層設計應該解決改革成本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分擔問題,形成激勵相容。

第四,政府和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培訓項目。考慮到員工的流動性,企業為員工提供培訓時會有顧慮。但是,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需要依靠人力資本。同樣,企業想要提高生產力和科技創新,也同樣需要依靠人力資本。因此,從提供培訓的角度來看,企業希望面對的員工是穩定的,而員工又希望通過在企業之間的流動實現其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在企業培訓項目之外,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培訓項目,通過培訓的方式增加人力資本,最終可以顯著提高潛在增長率。以我們的模擬結果為例,如果每個員工在工作10年中都能獲得1年的培訓和再深造機會,那么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將提高0.3—0.4個百分點。

第五,當面對“一攬子”改革項目時,政府應該更加關注“改革的優先序”問題。目前,經濟學界對改革優先序的觀點有“先易后難”、“達成共識先改”、“最小的‘一攬子’改革”等。實際上,我們可以選擇“增長效應”更明顯的改革措施,例如,逐漸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的改革,逐漸從“單獨二孩”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改革金融體系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資源的配置效率。此外,通過更多的培訓項目增加勞動力市場中的人力資本,從而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這也符合李克強總理所說“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松阳县| 吉隆县| 柘城县| 阿瓦提县| 灵丘县| 齐河县| 蒲江县| 赤城县| 屏东县| 隆尧县| 温泉县| 黄龙县| 开阳县| 宣城市| 屯留县| 贵德县| 郴州市| 敦化市| 定州市| 淳化县| 噶尔县| 崇礼县| 揭东县| 长白| 柯坪县| 汕尾市| 高邑县| 汤阴县| 海兴县| 沁源县| 屏南县| 大方县| 阿图什市| 郸城县| 郴州市| 资中县| 龙里县| 庆城县| 木里|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