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總監日記:從銷售員到銷售總監的18年經驗分享
- 西周
- 2934字
- 2019-01-04 15:54:31
客戶深耕法
客戶資源是每一位銷售人員最寶貴的財富,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每個人對于客戶資源的把控則千差萬別,這也是優秀銷售員與普通銷售員的差別。
在我所帶領過的團隊成員中,對于客戶資源把控到位的并不多,有人對于開拓客戶很上心,比如小浩,他也是畢業之后加入我們團隊的,小伙子很有干勁,每天很努力地打電話,拜訪客戶,初期的確積累了一些資源,但當他小有成績之后,對于客戶的維護卻不太上心,這也是年輕人的通病,他們只看眼前,看不到更遠的未來。
還有就是那些團隊中的“老油條”,這些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戶,他們每月的銷售業績很穩定,所以拼勁不足,對于開發新客戶沒有強烈的意愿,卻很善于維系老客戶,作為領導,拿他們也沒有好辦法。
客戶深耕法,指的是從開發客戶到維系客戶的一整套方法,是每一位業務員都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這對于業務員的個人成長非常有用。
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經過研究,得出了對人類交往影響至深的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鄧巴數字”。該定律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約是150人。
該定律指出:人的大腦新皮層容量有限,只能允許一個人與大約150個人保持穩定的人際關系。也就是說,一個人最多擁有150名好友,當然,來自虛擬世界的網友除外,但在現實生活中,這150人組成的“內部圈子”則是一個人朋友數量的上限。
記住,這里指的是每個人的精力只夠維系150名好友,并不是“客戶”,作為一名銷售員,僅僅150位客戶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利用客戶深耕法,從你的150位好友中挖掘更多的潛在客戶。
互聯網時代為所有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尤其是銷售人員,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充分深耕一切有可能成為客戶的資源。
微信發明以后,朋友圈成為一個神奇的存在,如果你的資源豐富,你只需在朋友圈發條消息,就會得到你想要的資源。平時經常看到朋友在微信群里問:有認識××公司的人嗎?有誰能幫忙聯系上××嗎?誰有××方面的渠道?很快,萬能的朋友圈就會給你回復。
利用客戶深耕法,你會在朋友圈中發掘更多的客戶。如何通過朋友圈發掘客戶呢?
分門別類
微信朋友圈好友太多,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加,這就要求做好信息管理,否則你看到這么多陌生人,誰是誰都不知道,怎么合作?好友多了之后,就要做好備注及分組工作,加為好友之后不要不理不問,否則很容易被對方刪掉,你可以第一時間詢問對方的電子名片,然后對其微信名進行設置備注和標簽。
互惠互利
互惠互利是基礎,大家這么忙,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即便是轉發一條信息,也要發個紅包表示感謝。交往只有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礎之上,才可能開發出更多客戶。
我經常利用微信聯系客戶,利用朋友圈拓展客戶,我在很多微信群里都非常活躍,積極發言,參加各種活動,因為我很清楚,我所在的群體都很有價值,說不定誰就能成為我的客戶。比如,我加入了一個獅跑會的群,這是一群跑車愛好者,說來慚愧,我沒有跑車,只是喜歡,但我通過學習各種專業知識,依然能與群里的朋友們互動,并且不招人煩。
一次,一位擁有三輛法拉利的老板在群里閑聊,說公司最近要做一批禮品,不知道買什么好。我一看,機會來了,于是自告奮勇,推薦了公司的琉璃制品,檔次正好滿足他的需求。大佬真是豪爽,第一次就定了幾十件。
抱著互惠互利原則拓展客戶,你能為別人提供什么,你有什么價值,記住,只要你有用,就不怕沒有客戶。
讓別人找到你
這年頭做銷售,一定要會給自己做廣告,你是做什么的,提供什么產品,能幫什么忙……這些信息都要讓別人看到。首先,你要貼上個人標簽,將自己和公司職位聯系在一起。例如,某知名琉璃公司銷售經理,提供琉璃制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聯系。
當你每次更換單位時,一定要及時更新信息,通過各類社交媒體分享個人動態,告訴你的朋友,如今在哪家公司,做什么職位,具體負責什么事情,尋求怎樣的合作等等。
除此之外,經常發布一些跟工作有關的內容,新產品、新的需求等等。
QQ名,微信名,微博等等,這些信息必須及時更新,你所在的每一個QQ群、微信群都要讓大家知道你的最新動態。
此外,為了讓別人知道你,你還可以開辦自媒體,或是給自媒體投稿,比如那些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利用各種論壇發布消息等等。
如何去找別人
朋友的朋友:將朋友的朋友變為你的朋友,比如微信群,聊幾句之后就可以加為好友,好友越多,潛在的客戶就越多。
加群:進入盡可能多的群,當然,由于精力有限,選擇那些與你相關的群體加入,另外你不可能在每個群保持影響力,選擇那些優質的群,保持一定的露臉頻率。
找大牛推薦:大V、名人、圈內大佬等一切有知名度的人如果能幫你推薦,那么影響力是很大的,不過這并不容易,所以盡量動用身邊的資源,達到自己的目的。
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互聯網畢竟是虛擬世界,線下活動才是最真實的,也是迅速拉近距離的有效手段。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加入一些興趣組,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期間就能發展不少潛在客戶。
客戶深耕法會讓你找到更多的潛在客戶,首先你要去積極拓展客戶,但同時不要忘了維護客戶。不過,問題來了,我們的精力有限,如何維系如此眾多的客戶群體呢?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很多銷售人員只注重前期開發客戶,對于后期維護則不那么上心了,這也導致他們的客戶資源流失過快。還有一些人抱怨,這么多客戶根本維護不過來,流失是必然的。
對于維系客戶問題,這就要求運用二八法則,用80%的精力維護20%的客戶。
根據二八法則的規律,永遠是20%的客戶帶來80%的利潤,也就是說,在維護人際關系的過程中,我們只需要將80%的精力放在20%的客戶身上,就能夠保證收益的最大化。
紅頂商人胡雪巖在中國可謂赫赫有名,俗話說:做人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生前,胡雪巖廣結人緣,可謂朋友遍天下,然而在維護人脈的時候,他只將精力放在兩個人身上,一個是杭州知府王有齡,另一個是湘軍名將左宗棠。王有齡助他站穩腳跟,左宗棠助他飛黃騰達。
當胡雪巖還在錢莊當伙計時,認識了處于落魄之中的王有齡,他看好王有齡這個人,于是不顧風險將錢莊的500兩銀子挪出來給王有齡救急。后來,王有齡渡過了難關,并且找到昔日同窗何桂清,在他的幫助下順利當上了浙江海運局坐辦,專門主管海上運糧的船只,這可是一個肥差,王有齡從此鴻運大發,他自然沒有忘記胡雪巖的恩情。
之后,胡雪巖又遇到了左宗棠,當時左宗棠正忙于攻陷杭州城,他的軍隊急需糧草和軍餉,官兵吃不飽,沒有力氣作戰,又領不到軍餉,士氣渙散。胡雪巖見狀,沒有提出任何條件,拿出錢幫左宗棠渡過難關,從此兩人結為生死之交。此時,胡雪巖看中的也是左宗棠這個人的價值。
之后,胡雪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維系與兩人的關系上,而這兩人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從這個案例不難看出,雖然我們的精力有限,但是只要選擇對了目標對象,只需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少數幾個人身上就夠了。
事實的確如此,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鄧巴理論150個朋友上限就是這個道理,很多業務員為了維系客戶關系而搞得狼狽不堪,實際上是沒有很好地利用二八法則。其實,你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20%的客戶為你帶來了80%的利潤,所以你在維護客戶關系時就應該將重心轉移到少數優質客戶身上。
這就是客戶深耕法的精髓,你不僅要努力開拓客戶,還要維系好優質客戶,這樣才能為自己帶來最大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