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加強社區各類組織體系建設(1)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加強社區黨建,就要加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社區組織體系,形成比較完整的黨的工作網絡。要根據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的實際和社區黨員的變化情況,以社區為單位及時調整和建立社區黨組織,注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條件的,要采取多種途徑開展黨的工作。要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積極支持、指導社區其他組織的建設。

一、不斷健全社區黨組織體系,形成完整的社區黨組織工作網絡

(一)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

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是社區黨建工作的協調機構,是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組織形式。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一般由上級黨委委員及轄區內具有一定規模的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的負責人組成,在上級黨委委員領導下開展工作。

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的宗旨是: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要求,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適應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和社區建設的需要,加強和改進社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駐區單位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表率作用,建立社區內各類基層黨組織廣泛參與社區建設的新機制,構建社區黨建工作的新格局,形成社區黨建工作的整體合力,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

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的主要職責任務是:研究制定本地區的社區黨建工作計劃,確定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協調、解決轄區內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的社區事務;協調、調度社區資源;交流本地區各單位黨的建設工作經驗;研究、建立在職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與其居住地的社區黨組織工作聯系制度,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員志愿者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建立工作例會制度,遇重大事項可隨時召開。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成員應當積極關心、參與委員會的各項活動,支持指導委員會開展工作;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積極投身社區建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反映并收集本單位黨員、群眾對社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為社區建設獻計獻策。

(二)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

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是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構,是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組織形式。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一般由社區黨組織負責人與駐區機關、企業、事業、部隊等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組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組織和協調轄區內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部隊黨組織共同參與社區建設、社區黨建工作,做好轄區內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一般每半年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工作需要時經協商可隨時召集。各成員單位根據實際需要提出議題。社區黨組織負責會議召集和議題通報等具體工作。

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討論、研究社區黨建工作,制定和實施社區黨建工作計劃,保證黨和政府各項任務在轄區的順利完成;通報轄區內經濟發展、社區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情況,交流轄區內各單位黨組織加強黨建工作的經驗,探討新形勢下做好社區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研究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探討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標為紐帶,發揮在職黨員的表率作用,組織引導社區廣大黨員和群眾參與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活動;發揮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社區工作;發揮社區黨校、黨員活動室等教育陣地的作用,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組織和協調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努力實現社區資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創、社區事務共管、社會穩定共保。

(三)社區黨校

社區黨校是社區黨建工作的組織載體之一,是社區黨員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場所,是對社區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訓的主要陣地。

社區黨校辦學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目標,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育廣大黨員,緊緊圍繞社區工作中心,研究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問題,為推進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和社區建設提供培訓服務。

社區黨校的基本任務:定期輪訓社區中不屬于各級黨校培訓范圍的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包括離退休人員、在職人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流動人員及失業人員中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研究新形勢下社區黨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社區黨組織提供有價值的調研報告和論文,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

社區黨校教學內容: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和重大方針政策;黨章、黨史等黨的基本知識;形勢和任務;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經濟、文化、科技知識等。其中,以對學員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為主。

(四)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

近幾年,隨著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建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迅速增長,在社區里出現了大量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隨著“單位人”向“社會人”的轉變,人們的文化、娛樂、健身、交際等需求日益增強,在社區出現了大量的社會組織。這些組織雖然大部分規模不大,但數量大,總體人數眾多,擁有可觀的經濟資源、社會資源,卻基本上游離于傳統體制之外,很多未建立黨組織。因此,我們要及時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的組織,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黨員進行有效的管理、監督和服務。

對于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必須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對暫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可建立聯合黨組織,通過設立黨員聯絡服務站、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以及幫助建立工會和共青團組織等辦法,把黨的工作開展起來。

要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靈活設置黨組織。社區黨組織要支持商用樓宇建立黨組織,把支部建在樓上,把黨建落到實處。要把樓宇黨建工作納入社區黨組織建設總體規劃,推進樓宇黨組織組建工作,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和組織覆蓋。凡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都應及時建立獨立的黨支部,可以納入大廈黨委統一管理。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設立黨組織,可以創新社區黨組織設置模式,根據黨員的興趣、愛好、從事的職業不同等特點,改變黨員以前以地域劃分的管理方式為行業教育管理,設立不同的行業黨小組,激發黨員隊伍的活力,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要理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根據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導的原則,實行行業管理、屬地管理、對口管理、掛靠管理、指定管理等不同的管理體制。對一些規模較小、政策性和專業性不是很強,與社區關系緊密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以及行業關系隸屬于地方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其黨組織關系一般實行屬地管理。對一些政策性、專業性強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其黨組織關系一般由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直接管理。對已成立行業協會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其黨組織關系一般由業務主管單位依托行業協會組織管理。對一些不具備單獨建立黨支部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的黨員,掛靠到社區或主管部門黨組織管理。

要積極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發展黨員工作,在大多數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職工隊伍年齡較低,文化程度較高,是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領域。黨的十九大強調,注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各級黨組織要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作為工作重點,積極開展工作,大力培育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通過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努力提高黨的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五)在社區流動黨員中建立黨組織

流動黨員是指由于就業或居住地變化等原因,在較長時間內無法正常參加正式組織關系所在地黨組織活動的黨員。如何探索和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進而加強流動人員中黨的工作,是新時期整個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課題。《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也強調要改進對流動黨員的管理,“按照明確責任主體、分類管理服務、多方協同配合的要求,認真做好流動黨員組織生活、教育培訓、關愛幫扶、權益保障等工作”,“街道社區黨組織要切實履行流動黨員管理責任”。城市社區作為流動黨員最重要的居住地和生活地,應把在社區流動黨員中建立黨組織,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列入新時期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要因地制宜設置流動黨員黨組織,切實做到“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組織的管理就覆蓋到哪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發揮到哪里”。為了保證流動黨員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黨的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必須根據流動黨員的分布、職業特點和居住地點等情況,加強流出地黨組織和流入地黨組織間的溝通協作,積極創新黨組織的設置方式,實現對流動黨員的有效覆蓋。

社區黨組織要確保流動黨員不游離于黨組織之外。由于流動黨員居住地域的分散性和從業方式的多樣性,不少黨員難以參加企事業單位或者行業協會的黨組織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社區黨組織要主動承擔起流動黨員管理和服務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使這一部分黨員參加社區黨組織活動,確保他們不游離于黨組織之外。社區黨組織要加強與流出地黨組織的聯系,把流動黨員納入本地黨員教育管理的整體工作中。社區黨組織要認真查驗《流動黨員活動證》,做好外來流動黨員身份確認工作。在《流動黨員活動證》上如實填寫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交納黨費等情況,及時將外來流動黨員的重要情況反饋給流出地黨組織。要做好外來流動人員中預備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另外,流出地黨組織可在外出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黨組織,依托駐外辦事機構黨組織或委托流入地黨組織進行管理,條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黨組織管理和領導。在流動黨員人數較少,流向相對分散的地方,主要由流入地黨組織負責建立黨的組織。流入地的社區黨組織可探索把黨支部建在市場上、工地上、路段上、商會上、流水線上的方式,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尤其針對一些流動黨員居住和從業較為分散的情況,應以社區為依托,建立一批流動黨員服務站或成立專門的管理流動黨員的黨支部,做好跨地區流動黨員的接收工作。

建立起流動黨員黨組織后,要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的管理,必須寓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著眼于激發流動黨員的內在動力,從而增強流動黨員的黨性觀念、組織觀念和光榮感、歸屬感與責任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玉树县| 利川市| 宁武县| 东山县| 始兴县| 和龙市| 济源市| 资源县| 郧西县| 河东区| 萨嘎县| 增城市| 偏关县| 青岛市| 运城市| 凯里市| 江西省| 镇安县| 南靖县| 马龙县| 昭通市| 连江县| 会宁县| 呼和浩特市| 海林市| 烟台市| 都江堰市| 安新县| 崇仁县| 黄梅县| 崇州市| 申扎县| 社会| 卢龙县| 平泉县| 遂溪县| 青阳县| 惠东县| 定安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