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哀號 哀嚎
辨析:
“哀號”和“哀嚎”,都是動詞,都有悲哀地號哭的意思。
“哀嚎”還可指獸類悲哀地嚎叫,作此義時,不能寫作“哀號”。
哀婉 哀怨
辨析:
“哀婉”形容悲傷而婉轉。“哀怨”形容因委屈而悲傷怨恨。
愛好 嗜好
辨析:
“愛好”指對某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如愛好打籃球、愛好繪畫等。“愛好”名詞、動詞兼具,可以帶賓語,不含貶義。
“嗜好”只能作名詞,雖然也含愛好的意思,但多指不良的習慣和特殊的愛好,多含貶義。
愛護 愛惜
辨析:
“愛護”即愛惜并保護,是因愛護或喜愛而主動加以保護,使(人或事物)不會受到損害或破壞。“愛護”側重于“護”,運用廣。
“愛惜”即愛護珍惜,多指對時間或易消耗的事物等,出于喜愛或重視而舍不得,不使其浪費或消耗而損失掉。“愛惜”側重于“惜”,喜愛重視的程度更深。
安靜 平靜 寧靜
辨析:
“安靜”“平靜”“寧靜”,都有寂靜無聲的意思。
“安靜”,指環境沒有吵鬧喧嘩和其他的聲音,很靜,也有安穩的意思;“平靜”,指心情、環境等沒有不安、動蕩的意思;“寧靜”,指環境、心情安靜。
“安靜”不能用來形容人的心情。“平靜”常包含由不靜到靜的變化,而“寧靜”則相對更靜。
安排 安置
辨析:
“安排”,指有條理、分先后地處理(事物)。“安置”,指安放、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安排”側重于按輕重緩急,先后主次,有條不紊地給以合理安頓處置,多指人事或任務等的處理,重點在于“排”。“安置”側重于“置”,多指對人或事物的處置,使之有一個適當位置或處所,既可安置生活、工作或物品等,也可安置人員、行李、災民等,運用較廣。
安詳 慈祥
辨析:
“安詳”的意思是從容、寧靜,如舉止安詳,指穩重、從容。
“慈祥”的意思是慈愛和善,一般形容長輩和老年人。
安葬 埋葬
辨析:
“安葬”和“埋葬”,都是動詞,都可指把死者的遺體或骨灰埋入地下。
在指上述意思時,“安葬”側重于比較莊重的場合,常要舉行一定的儀式;“埋葬”不一定舉行儀式。另外,“埋葬”可比喻破壞或推翻,而“安葬”沒有比喻義。
按時 準時
辨析:
“按時”和“準時”,都有依照規定的時間的意思。
“按時”,表示按照一定的時間,可以稍早或稍晚一點;“準時”,表示非常遵守約定或規定的時間,不早也不晚。
暗暗 偷偷
辨析:
“暗暗”和“偷偷”,都有不公開,不顯揚的意思。
“暗暗”,側重于私下里或在暗中做某事,一般指人內心的打算或預想做某事。“偷偷”,側重于不使人覺察,多用于指行動。
暗淡 黯淡
辨析:
“暗淡”和“黯淡”,都有暗、不明亮的意思。有時可以通用。
“暗淡”,著重指具體的“暗”,多用于形容光線等昏黑不明;也可形容沒有前途、沒有希望。“黯淡”,常指抽象的“暗”,用于心情、情緒。
B
把持 操縱 控制
辨析:
“把持”“操縱”“控制”,都可作動詞,都含有把某一對象掌握在自己手里隨意支配的意思。
“把持”指具體占據某一位置或掌握某種權力,不讓別人參與。涉及對象主要是政權、權力、機構、地區、部門、單位等,手段多是霸占性的、公開的,含貶義;“操縱”有兩種意思,一種專指掌握、運轉和管理機器,另一種指用不正當的手段支配人和事,使其符合自己的意圖,其手段多半是幕后的、隱蔽的,含貶義;“控制”表示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以及用某種方法把人或事物置于自己的支配范圍內。“控制”是中性詞,使用對象主要是數量、速度、交通、思想感情等。
頒布 公布
辨析:
“頒布”和“公布”,都是動詞,都有公開宣布的意思。對象多是憲法、綱領、法律、法令、條例等。
“頒布”,著重指向下頒發。頒發者一般是高級領導機關或成員。頒布的內容常是法令等。而“公布”,著重向公眾發布。公布者可以是高級領導機關或成員,也可以是一般機關、單位、團體。公布的內容也較廣泛,除了法令等以外,還可以是方案、名單、賬目、成績、數字等。
板式 版式
辨析:
“板式”和“版式”都是名詞,意義完全不同,但詞形相似,易誤用。
“板式”指戲曲音樂的節拍形式;而“版式”則指書、報版面的格式。
辦法 措施
辨析:
“辦法”和“措施”,都是名詞,都指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辦法”既用于口語,也用于書面語;可用于大事,也用于日常生活瑣事。“措施”用于書面語,特別是公文、政論文、法律文件等,常用于比較大的事情。“措施”的量詞用“項”;“辦法”的量詞用“個”“套”等。
包含 包括
辨析:
“包含”和“包括”,都是動詞,都有含有、容納有的意思。
“包含”強調本身里邊含有;而“包括”側重于包進來或容納在內,著眼在范圍、數量上列舉各部分,或特別指出某一部分。“包含”的對象多是抽象的,如意義、道理、精神等,而“包括”的對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事物。
包涵 包含
辨析:
“包涵”指客氣地請對方原諒自己。“包含”指里邊含有或具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著重對事情的深度或內在聯系方面進行說明。
包修 保修
辨析:
“包修”和“保修”,都有負責修理的意思。
“包修”,除了負責修理之外,還有承擔修理或調換等全部費用之意。“保修”,主要是指保證修理。
保溫 保暖
辨析:
“保溫”和“保暖”,都是動詞,都有保持熱量的意思。
但是,“保溫”著重指不讓內部的熱量散失,而“保暖”著重指不讓外部的寒氣侵入。
保障 保證
辨析:
“保障”和“保證”,都有確保的意思。都可用做動詞,有時可互換。也可用做名詞,指起確保作用的事物。
作動詞時,“保障”還有保護、防衛,使不受侵犯之義。它的賓語多為名詞及其短語。“保證”還有擔保、一定完成、保準做到之義。它的賓語可以是動詞(形容詞)及其短語,也可以是名詞。
作名詞時,“保障”還有比喻義,指像屏障一樣起保護作用的東西。“保證”,則著重指必要的條件。
寶貴 珍貴 可貴
辨析:
“寶貴”“珍貴”“可貴”,都有具有很高價值的意思。
“寶貴”,多用來形容抽象事物,如生命、經驗、意見、貢獻、遺產、財富等。“珍貴”,主要是指寶貴、稀少、珍奇,可形容某些抽象事物,如友誼、愛情等;可形容具體的東西,如紀念品、文物等。“可貴”,著重表示很難得的、值得珍惜的,常用來形容抽象事物,如精神、品質、思想、感情等。
暴動 暴亂
辨析:
“暴動”指為反抗當時的政權和社會制度而采取的集體武裝行動。“暴動”往往規模、聲勢大,并且涉及面廣,是中性詞。
“暴亂”指破壞社會秩序的武裝騷動。“暴亂”是貶義詞,往往是非正義的、反革命的。
暴發 爆發
辨析:
“暴發”和“爆發”都是動詞,都有突然發生的意思。但著重點不一樣,使用范圍也不同。
“暴發”指事物突然發生,包含氣勢猛烈之意。所涉及的對象多為具體事物。引申指突然發財、得勢時,多含貶義。
“爆發”原指突然、迅猛地發作、發生,也引申指由于事物的內部因素所促成的突然、氣勢猛烈的活動,涉及對象多為抽象事物,如戰爭、革命、起義、力量、情緒。
報道 報到
辨析:
“報道”,是指通過報紙、廣播、新聞稿等媒體形式或手段,把消息、新聞或信息、事件等及時地告訴群眾。運用十分廣泛。
“報到”不直接帶賓語。“到”是來到、到達的意思,“報到”一般多指個人或團體向單位、會議、學校或組織部門等報告自己已經來到。
抱怨 報怨
辨析:
“抱怨”指心中不滿,責怪別人不對,含有埋怨之意。
“報怨”指對所怨恨的人做出反應,如以德報怨。
悲哀 悲傷 悲痛 悲慟
辨析:
“悲哀”“悲傷”“悲痛”“悲慟”,都可用做形容詞。
“悲哀”,即傷心。用做形容詞時,側重于內心的哀愁,常用以形容人們的心情;也可形容神色、聲音、格調、氣氛等。還可用做名詞。
“悲傷”,指傷心難過。側重于心情不好受,產生傷感,在程度上略重于“悲哀”,多用于心情方面。
“悲痛”,指悲哀痛心。側重于悲傷而痛苦,在程度上深于“悲哀”“悲傷”,通常只用于感情方面,運用范圍較小。
“悲慟”,指非常悲哀。強調的是極度悲哀而大哭,比“悲痛”傷心難過的程度大且深,一般不再加表程度的詞語修飾。
本義 本意
辨析:
“本義”和“本意”,都指本來的意義,而涉及的范圍和所指的對象不同。
“本義”主要用于語言文字學,詞語的最初的意義。“本意”指本來的、隱藏于心的意圖、想法等,如:他的本意是好的。
本原 本源
辨析:
“本原”和“本源”,都指事物產生的根源,但用法有所不同。
“本原”是哲學術語,指一切事物最初的根源或構成世界的最根本的實體。“本源”則指一般事物的起源或事變的根源。
比如 例如 譬如
辨析:
“比如”“例如”“譬如”,都可以用來舉例,含有舉個例子來說意思,多數情況下可以通用。相對而言,“比如”多用于口語,而“例如”和“譬如”多用于書面語。
必須 必需
辨析:
“必須”和“必需”,都有一定要的意思,但應用時有一定的區別。
“必須”是副詞,強調一定要有,不可少。常與動詞搭配。
“必需”是動詞,使用對象一般是物品、物資、人力、資金、條件等。“必需”可以構成“必需品”、“必需的”、“所必需”等詞,“必須”則不能。
必定 必然 一定
辨析:
“必定”“必然”“一定”,都表示對判斷、推理的肯定,都含有“非……不可”的意思。
一般來講,“必定”是副詞,“一定”是形容詞、副詞,“必然”是形容詞,偶而作名詞。“必然”“必定”表示客觀事物發展的趨勢或結果,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互換。“必然”可以作名詞、定語,“必定”則沒有這種用法。“一定”可以表示對客觀事物發展趨勢的判斷的意義,也可以表示人的意志、愿望或表示一種命令的語氣的意義,也可以表示特定或相當的意思。
畢命 斃命
辨析:
“畢命”和“斃命”,都指生命結束。
“畢命”,中性詞,多指因突然的災禍而導致死亡。如:這場大風暴致使一家五口人全部畢命。“斃命”,含貶義。如:在這千鈞一發之時,特警狙擊手精準的槍法令歹徒在瞬間斃命。
邊界 邊境 邊疆 邊陲
辨析:
“邊界”“邊境”“邊疆”“邊陲”,都是名詞,都可指國與國相交的地方。
“邊界”強調“界”,常指地區與地區之間或國家與國家領土之間的界限。“邊境”是緊靠邊界的地方或緊靠國界的地區。與“邊疆”不同的是,“邊疆”所指的地域范圍(面積)大,指靠分界的大片領土,因此,“邊境”可以說“邊境線”,“邊疆”則不能這樣說。“邊陲”的意思相當于“邊境”。
鞭打 鞭策 鞭撻 鞭笞
辨析:
“鞭打”“鞭策”“鞭撻”“鞭笞”,都是動詞,都含有用鞭子抽打的意思。
“鞭打”指用鞭子抽打,也可比喻傷害、懲治。“鞭策”的本義是用鞭和策趕馬,催馬前進,現多用引申義,比喻先進思想、優秀事跡等對人的督促。“鞭撻”就是“鞭打”,現在用引申義,指對錯誤思想、丑惡現象等的抨擊。“鞭笞”詞義和“鞭撻”相同,指鞭打、抨擊,但“鞭笞”書面語色彩更濃。
編纂 編撰
辨析:
“編纂”指編輯。“纂”和“編”意思相同,都指編輯。“編撰”指撰寫。“撰”指寫作。兩詞的意思雖有相近之處,但“編纂”更側重匯編,往往指規模較大的作品,如編纂國史。在具體的語境中,二者不能混淆。
變換 更換
辨析:
“變換”和“更換”,都是動詞,都有把原來的換下來的意思。
“變換”側重于事物的原有狀況發生變化,一般和抽象名詞搭配;而“更換”側重于替換去原有事物,常和表示具體事物的詞語搭配。
辨證 辯證
辨析:
“辨證”和“辯證”,詞性不盡相同,詞義和用法也有同有異。
作動詞時,“辨證”與“辯證”都有辨析考證的意思,可以互換。但“辯證”還可作形容詞,充當動詞、名詞的修飾成分,如辯證關系、辯證的統一等,“辨證”沒有這樣的用法。
標語 傳單 口號
辨析:
“標語”“傳單”“口號”,都是名詞。
“口號”是口頭形式的,多為單句或簡單句子。“傳單”和“標語”都是書面形式的,其中,用來散發的稱“傳單”,用來張貼的叫“標語”。
標致 美麗 漂亮
辨析:
“標致”“美麗”“漂亮”,都是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