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道·大連美食(品讀大連·第三季)
- 王希君
- 2830字
- 2019-01-03 23:56:25
大連賓館,名人的酒店
有文化品位的人,吃住與休閑經常喜歡選擇有厚重歷史的環境。這樣看來,大連一些新人拍婚紗照、結婚,大連一些有品位或是有錢的人請朋友吃飯,選擇大連賓館,就不足為奇了。這個歷經風雨洗禮難掩輝煌的大連唯一的百年老店,雖然已顯蒼老氣色,但很有皇家非凡氣質的宴會大廳,地道鮮美的官府式海鮮菜,都讓那些有品位的大連人驚羨不已。
如果用圓規把大連畫一個圓,中山廣場大連賓館就是圓圈的軸心。
大連賓館的前身,是日本人建造的大和旅館。查閱資料我才驚訝地發現,從1907年至1945年,日本人設在當時滿洲境內的南滿鐵路沿線城市、由滿鐵經營管理的高檔連鎖賓館共有七處,都叫大和旅館。這七處大和旅館均由滿鐵株式會社運輸部旅館課管轄,多為軍政要人的活動場所。除了大連四處外,其余分別是建于1903年的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85號,現在的龍門大廈貴賓樓;建于1909年長春市人民大街2號,現在的春誼賓館;建于1929年沈陽中山廣場,現在的遼寧賓館。

大連賓館前身大和旅館

大連賓館前身大和旅館旅順其中分館之一
大連的大和旅館共有四處,數量最多。一處建在旅順口,現為解放軍駐軍某部招待所,在今天的大連市旅順口區文化街30號,建于1903年,建筑面積3796平方米。最初上層是沙俄殖民統治時期俄籍中國富商紀風臺的私宅,下層為商店。川島芳子與蒙古王爺之子甘珠兒扎布曾在二樓舉行過婚禮。1977年整修后,外部原有建筑風格現在已經消失殆盡,內部結構基本未變。另一處為旅順大和旅館黃金山分館,建于1929年,幾經周轉后已被風雨侵蝕殆盡,保護狀況不容樂觀。第三處在星個浦游園,即今天的星海公園內,鄭孝胥籌備建立“滿洲國”期間曾在此下榻,現已不存在。第四處就是現在的大連賓館。
大連賓館位于大連市中山廣場南側4號,始建于1909年,竣工于1914年4月,是中山廣場周邊最為典型的歐洲巴洛克式建筑之一?,F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連市首批重點保護建筑。1945年蘇聯紅軍進駐大連時臨時改為蘇聯紅軍警備司令部,10月27日大連市政府在此成立,11月蘇聯紅軍警備司令部遷出,之后又更名為“全蘇國際旅行社”。1950年,全蘇國際旅行社被中方接收,1953年更名為“中國國際旅行社大連分社”。1956年9月,中國國際旅行社大連分社與賓館分拆,從此開始啟用“大連賓館”這個名字。
自從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筑師和建筑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了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羅馬耶穌會教堂,巴洛克建筑便在歐洲和世界流行起來?!鞍吐蹇恕币辉~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與強烈的色彩,設計常用穿插交錯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這種風格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表達世俗情趣,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梢哉f,由旅歐日本青年建筑設計師太田毅設計的大連賓館,正是這樣一座經典的巴洛克建筑,至今為世人美譽。

大連唯一百年餐飲住宿老店大連賓館的巴洛克建筑風格
大連賓館中心入口是一個綠色的長方形拱式雨棚,莊重典雅而又不失浪漫情調。每到雨天,站在棚內,感受著棚外細雨微風的吹拂,舒適涼爽間,一種莫名的溫馨與淡淡的憂傷同時襲過全身,這是賓館沉浮的歷史在產生作用嗎?
早年間,大連賓館門前正對著大廣場處,立著一個黑色銅像,那是大連關東都督府大島義昌的銅像。銅像立于1914年7月,表面上日本人是為了慶賀大島義昌63歲的生日,實際上是為了宣揚殖民功績。所以,那時中山廣場也叫“大銅人廣場”。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曾來瞻仰異國主子的雕塑尊容。新中國成立后,“大銅人”隨著中國人民解放的豪邁颶風永遠刮向不知名的旮旯角落。
1914年至1945年,大和旅館一直為日本殖民當局經營,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奢華、最現代的高級賓館。如今從細節上也能夠看出它當年的奢華程度:當時賓館的房間內就都有冷熱水,2樓、3樓的房間有獨立的衛生間,在賓館的5樓室外平臺上,還有一個頂樓庭園,客人可在此一邊享受美食,一邊將廣場周圍的景色盡收眼底。
大連賓館上百年來一直是個名人政要聚會的酒店。新中國成立前,就有黃炎培、汪精衛、蔣介石、康有為、梅蘭芳、胡適、孫科等要人在此下榻;新中國成立后,這里先后接待過周恩來、劉少奇、董必武、彭德懷、鄧穎超、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喬石、黑格、赫魯曉夫、梅德韋杰夫、竹下登、布爾加寧、蘇加諾、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市、加利等海內外政要。其中的208室至今保留了歷史原貌,末代皇帝溥儀、孫中山的兒子孫科等人都曾在這個房間下榻過。而事實上最早的大連大和旅館是建于俄國殖民統治時期、位于日本橋(今勝利橋)北的薩哈羅夫公館,日俄戰爭后臨時改為大和旅館,直至中山廣場大和旅館建成為止。
名人政要經常相聚的地方,餐飲一定非常發達。大連賓館從大和旅館開始,餐飲也進入了鼎盛時期。那時候,大連賓館就養成了菜要做精細、型要漂亮、味道要好的習慣,因為廚師常常要面對的是在歷史與時代中地位顯赫的不同人物。在漸漸的歷史進程中,官府式海鮮菜便慢慢形成了,到了董長作大師這一代,他們都習慣地把這種官府海鮮菜叫做“首長菜”。
2011年秋天,我在大連賓館一間辦公室內看到一副花籃綬帶,上書“祝母親邵華七十一壽辰”,落款人為“兒子毛新宇”。
這個綬帶是2009年10月31日晚,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來大連賓館時,附于花籃上的。邵華與大連賓館結緣,那是因為她和毛岸青的婚禮就在此舉行?!拔蚁肟匆豢锤改府斈杲Y婚的地方。”毛新宇說。
大連賓館工作人員告訴我,當時,毛岸青在南山賓館療養,而邵華住在八七療養院內。經周恩來總理牽線,兩人確立了戀愛關系。報經中央批準后,兩人的婚禮由遼寧省政府及當時的旅大市政府負責操辦,婚宴地點就在大連賓館現在的友誼宮。
穿過大連賓館的大堂,是由郭沫若題寫匾額的迎賓廳,這原為入住客人的會客場所,現在主要是大連市領導會見貴賓的接待場所。

毛岸青的婚禮曾在大連賓館友誼宮舉辦
1960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賓館舉行了婚禮。當天,兩人在此迎見親朋好友,接受眾人的祝賀。隨后,37歲的毛岸青牽著22歲新娘邵華的手,走過一段10余米長的走廊,來到當時在東北一帶極有名氣的歐式宴會廳——現在的大連賓館友誼宮。
婚禮由旅大市委第一書記主持,他即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祝兩位新人:“相親相愛同進步,比翼雙飛共白頭。”婚禮簡樸而熱烈。來賓每人分得一杯通化紅葡萄酒,每個人的心頭都充滿了甜美的醉意。
“雖然過了100年,友誼宮的婚禮訂單還是源源不斷,新人這樣喜歡友誼宮,不僅是因為這是幾代名人政要匯聚的酒店,還和它的歐式結構設計以及實惠綠色的婚宴菜有關?!倍L作大師一直這樣認為。
“大連賓館的菜除了造型美觀外,更注重營養的搭配,做得更加細致,吃起來方便,吃相上滿足文明優雅感?!倍髱熯@樣概括賓館菜肴的特色。
因為名氣太大,大連賓館在1986年和1997年兩次裝修后,依然保持著古色古香的神韻,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人的目光。除了宴請和住宿功能外,這里還成為了旅游觀光和影視劇青睞的好地方。尊龍和陳沖主演的電影《末代皇帝》曾在這里取景拍攝,第二年就獲得了奧斯卡9項大獎,誰沾了誰的光,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