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早期帝制時期

奧古斯都元首制與早期帝制

公元前27年1月,屋大維在元老院宣稱恢復共和制,把權力交還元老院與公民大會。此時的元老經過屋大維篩選,已成為他的馴服工具。元老院因此上演勸進劇,請辭的屋大維不僅繼續擔任執政官,且被授予元首(首席元老)的頭銜,并享有“奧古斯都”(至尊至圣)的尊號。之后他連年當選,直到公元前23年主動請辭執政官一職,但仍享有執政官權力。公元前19年,他成為“終身執政官”,加上他先前獲得的終身保民官,之后獲得的大祭司長職務,實際把持了羅馬的最高軍政宗教權力。他所稱的“恢復了的共和國”不過是他掌中玩物,所以元首制是打著共和制旗號的君主制。

屋大維深諳予奪相濟之道,在獨攬中央權力之后,又給予元老貴族一定的政治待遇。他規定凡家產在100萬塞斯退斯以上的公民便屬元老等級,可以擔任國家高級官職(執政官、總督、軍團司令)的候補人選。家產在40萬—100萬塞斯退斯的公民屬騎士等級,可擔任財務官員和其他特定高級官職。在這兩個貴族等級之下是廣大平民組成的第三等級。元首制時期,因各個行省居民相繼獲得公民權,公民大會無法正常召開,變為可有可無的擺設。為了使流入城市的貧苦公民安分守己,奧古斯都每月向20萬平民無償發放糧食,同時舉辦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轉移平民對政治的關注。羅馬人戲稱這是一種“面包和馬戲”的政策。

對于奴隸制,奧古斯都嚴加維護,限制釋放奴隸,規定嚴厲打擊奴隸的不馴行為,甚至實行連坐法,即奴隸殺害主人,在場的奴隸不去營救,則一律處以死刑。

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屋大維分出部分權力給元老院。羅馬行省在帝制時期增至約50個(不同時期區劃不同),凡需駐軍的多數行省由元首直接控制,無須駐軍的科西嘉、撒丁尼亞、西西里、阿非利加行省由元老院任命總督,但其軍隊的招募則由中央負責,屋大維亦可從元老院省中收取一定的稅賦。

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事業之成功,可以用輝煌二字形容。作為第一代君主,他深知創業維艱,因此以身作則,勤于朝政,善于用人,讀書不倦,是帝國難得的明君賢君。在他統治期間,各個階級與等級各安其位,社會穩定繁榮,官吏遵紀守法,財政收入充盈,邊疆安定和平。但是,他的繼承人卻成為難題。他沒有兒子,起初寄厚望于兩個外孫,不料兩人都死在他前面。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妻子與前夫所生的兒子提比略·克勞狄收為養子,定為繼承人。

公元14年9月,奧古斯都南巡途中病危,彌留之際神志清醒。他讓人為他梳好頭發,對周圍的人說:“我是否很好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如果我演得不錯,在我離開舞臺時就為我鼓掌吧!”蘇埃托尼烏斯:《羅馬十二帝王傳·奧古斯都傳》, 99。他把自己看作是歷史舞臺的匆匆過客,這在古代重大人物中頗為少見。

奧古斯都死后,提比略·克勞狄繼位,在推翻王政500多年后,世襲君主制回到了羅馬。早期帝制共有三個王朝:朱利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敦尼王朝,歷時178年。在朱利亞·克勞狄王朝(14—68年),元首權力越來越具有赤裸裸的皇權特征,初步形成一套隸屬元首的中央官僚機構。

公元31年,發生近衛軍長官暗殺元首的事件,對提比略·克勞狄影響很大。他實施一些自我防護的集權措施,把重要國事交元首顧問會議處理,在首都集中禁衛部隊。但另一方面,如何保持禁衛軍長官的忠誠成為歷代元首的難題,許多元首或皇帝死于禁衛軍長官或士兵之手,小心謹慎的提比略也是其中之一。

卡里古拉統治時,元首引入希臘化王朝的君臣禮制,屬下須向元首俯拜,把元首看作羅馬主神朱庇特的化身。到克勞狄在位時,服務于元首的中央治理機構成型,產生直接聽命于元首的處理內務、外交和軍政事務的秘書處;也有元首直接管理的會計處,負責國家的日常財務。在這些處室工作的人員多是元首的被釋奴,以保證對元首的忠誠。

克勞狄王朝的幾位元首因初次享受無限權力,無前朝教訓可鑒,以為家天下了便可為所欲為,殘民以逞,結果成為類似桀紂的暴君淫君昏君,尤以卡里古拉、尼祿為甚。但惡有惡報,他們在位時間均很短暫,且都死于非命。

在弗拉維王朝時期(69—96年)有了元首通告。至安敦尼王朝(96—192年),元首顧問會議固化,實際成為御前會議,稅收也由包稅人手中完全轉歸中央政府直接掌管。在安敦尼王朝末期,元老院的作用已接近于零,中央和地方單位均聽命于元首。

早期帝制也是羅馬政權徹底轉化為整個帝國范圍內的貴族政權的時期。起初,羅馬與意大利貴族在元老院和國家政權中占據優勢。克勞狄王朝時,外省貴族大批進入元老院。弗拉維王朝時,邊遠行省居民獲得公民權。安敦尼王朝時,行省元老在元老院中已有四成以上的席位,該王朝大多數元首都是行省出身,如把帝國疆界擴至極端的元首圖拉真就是行省人,另一著名元首哈德良也是行省人。到3世紀初,行省元老已占有元老院席位六成以上。雖然元老院已成政治擺設,但卻是行省貴族地位變化的指示器。

 

帝國經濟的繁盛時代

自奧古斯都始,因大規模的戰禍稀少,羅馬帝國的經濟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穩定發展期,這一時期羅馬人自稱為“羅馬的和平”期。連接整個帝國的道路網得以修建,社會上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成語。地中海與大西洋的航路也暢通無阻,為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希臘—羅馬文化借助政治、經濟和交通的有利條件在行省傳播開來,出現行省羅馬化的趨向。

西班牙等西部行省在1世紀經濟高漲,是城市最多、奴隸制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許多元老、詩人、作家是西班牙人。2世紀,高盧經濟發展突出,興起了一大批新的手工業、商業中心,高盧的亞麻布、金屬制品、陶器、玻璃制品銷至西部各行省。同期亞洲行省敘利亞、小亞細亞、俾提尼亞,北非行省埃及的經濟都達到繁榮程度,國內貿易往來頻繁,羅馬向行省,包括不列顛輸出陶器、橄欖油、葡萄酒等產品,從行省輸入糧食、紡織品、金屬制品和各種奢侈品。對外貿易北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南遠達印度、東南亞和古代中國。

經濟的繁榮伴隨建筑業的發展。屋大維曾經自詡他接手的羅馬是泥磚的城市,交給后人的是大理石的城市。以后歷代元首繼續城建,并在帝國各地興建紀念碑和公共文化設施,因而留下了眾多大型建筑遺存。當代羅馬城內外的萬神殿、廣場、凱旋門、記功柱、水道、斗獸場等都是古羅馬繁榮期大興土木的典型代表。羅馬最盛時人口多達150萬左右,現代歐洲的名城如維也納、布達佩斯、里昂、科隆、波恩、倫敦等均發端于這一階段。

但羅馬繁榮的背面卻積聚著衰敗的消極因素,這就是統治階級的腐敗隨著國家的富足而逐步升級。奧古斯都之后,歷代元首在奢靡上均不節制,許多元首甚至窮奢極欲。以尼祿為例,他的宮內連騾子都釘上了銀掌。他為自己興建新宮,占了羅馬城中央幾個街區,宮內用寶石、黃金、珍珠、象牙裝飾得金碧輝煌。他因貪圖姑姑的財產而毒殺姑姑,還殺了幾乎所有與他有血親與姻親關系的人,包括親生母親、妻子。他的貪暴可謂羅馬皇帝之最。

為了維持統治,帝國國家機器日益膨脹,百萬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軍隊、警憲成為社會贅疣,需要巨額經費,只能加重直接生產者的負擔。所以元首制時期的經濟繁榮后面潛藏著社會政治、經濟危機的陰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双流县| 江陵县| 巫溪县| 桂平市| 股票| 白玉县| 平泉县| 永吉县| 万源市| 汶上县| 大竹县| 京山县| 屏南县| 丽水市| 中牟县| 临桂县| 抚顺县| 龙陵县| 营口市| 湘潭县| 长乐市| 平原县| 北票市| 曲阜市| 辉南县| 洛浦县| 怀远县| 龙井市| 会同县| 乐山市| 玉林市| 临清市| 讷河市| 衡水市| 荣昌县| 蕉岭县| 新田县| 惠州市| 米林县|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