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勤勞節約的人總能得到命運之神的青睞
- 科學的廣告+我的廣告生涯
- (美)克勞德·霍普金斯
- 4850字
- 2018-03-19 17:26:00
一直到高中畢業的時候,我的志向都是成為一名牧師。我是最虔誠的圣經教徒,我在家最經常玩的游戲就是背誦圣經文段。我們輪流著背誦,就像是拼字游戲那樣,一輪接一輪地進行,直到所有人都出局,留在最后的人就勝利了,而我往往是那個取得勝利的人。在背誦圣經這件事上,我所向披靡。
通常,牧師也會參與進來,但是在背誦圣經比賽中他可不是我的對手。我知道的文段比他要多好幾倍。7歲時我就開始寫布道文章了,還會把這些文章放在我父親的打印室里面,在禱告會中我也會常常講一段簡短的布道,因此所有人都認為我會成為布道演說家。在學校我代表班級做畢業演講,我的畢業論文講的是我的志向,我仍記得當時我是怎樣朗讀它的,當時我是怎樣渴望有一個清貧而奉獻的一生。
在接下來的那個夏天里,每個星期日我都會去我任職的那所鄉村學校里布道。這所學校離我家有6千米,但是我卻堅持帶著行李步行過去。我發現學校董事會里沒有人會讀會寫。學校董事會的主席就是這個社區的管理者,他是通過一桶威士忌酒獲得目前的地位的,至今這桶酒還擺在他臥室的一角。酒是從密歇根湖一艘失事船只上面漂到岸邊來的。他很樂意與人們分享這桶酒,于是他的家成了社區的中心。
房間里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個木質火爐和三個肥皂箱子。坐在其中的一個肥皂箱子上,我試著告訴這個不識字的主席,我能夠勝任在這所學校里面教書的工作。最后我讀了一本黃歷書上的笑話,才成功地說服了他。他整個書房里只有這么一本小冊子,而且在經過我讀后才對他有所啟示。在這里和我打交道的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讀過書的,但他們非常單純。我喜歡與他們打交道,我也喜歡去了解他們的天然本性。
接下來要談薪酬了。他們打算開設兩個月的夏季課程,于是我們去了出納的家里,計算當地的收入所得。他們一共付給我79.5美元,當作我的工資。
我在一所農莊里發現了一架風琴。有兩個女孩想學習彈奏風琴,于是我教他們音樂課程,他們答應讓我住在農莊里,并且每周交付我1美元的學費。那個夏天平均每個月我能攢下35美元。這是我進入商界以后,第一次攢到這么多錢。
平時我在這個社區當老師,星期天的時候就去做牧師。在這里每天我都能學到關于人性的新知識。如果這本書你繼續看下去,你就會發現這就是我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識。
那個夏天結束后我去了芝加哥。剛好我的母親住在布賴頓公園米爾教授的家里,于是我也搬了過去。到了那里的第二天剛好是星期天,于是下午牧師就來拜訪我們。他生病了,所以禮拜活動想請一天假。他告訴我們他很擔心當晚的禱告,于是我的母親提議我去代替他,因為剛好我也是學神學的。
我卻認為這個提議是我的一場危機。我一直想擺脫母親那狂熱的宗教觀念。我知道,如果她了解真正的我,是不會贊同我的。我的母親是一個原教旨主義者。她相信人性中的惡魔,相信地獄之火,也相信所有的奇跡。她認為《圣經》就是一本真正的歷史書,是受到了神的啟示,紀實寫出來的。世界就是在6天內被上帝創造出來的,夏娃就是亞當的一根肋骨做的。威廉·詹寧斯·布萊恩[1]可以成為她的偶像。
我一直努力拋掉她的正統宗教觀念,但我卻不敢告訴她。這對她那狂熱的信仰將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那個夏天,我準備了一篇布道。這篇布道是基于我的宗教觀念寫的,我鼓勵生命中那些無害的歡愉,這也是我人生中的衡量標準。我反對地獄之火,反對生來有罪,也反對宗教里面的清規戒律。在這篇布道里,我質疑上帝創造世界的說法,質疑耶和華是否存在。
我決心當天晚上就發表這篇布道,然后面對該承擔的后果。那個時候我18歲。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怕去面對類似的危機了。如果我不做牧師,我認為我的神學生涯就應該結束了。我已經來到了芝加哥,決定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現在就是考驗我的時候了。
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那天晚上我在講壇上的情景,下面一共有800名觀眾,他們的平均年齡是我的兩倍。但是我完全不在意他們,母親是我腦海里唯一的觀眾。我知道坐在我背后的那位牧師是我母親的朋友。他對正統宗教觀念的看法和母親一致。因此,我覺得自己當時有點孤注一擲。在記憶里,我后來再也沒有遇到過大家如此一致反對的情形。宣讀那篇布道在我看來是一生中最大膽的事情。
隨著我布道進行下去,牧師逐漸變得不安起來,母親的表情也變得不可捉摸,大家都顯得很驚訝。當我讀完布道后,牧師在做禱告時,聲音都變得顫抖起來。觀眾沉默地走了出去,沒有人走過來向我打招呼。我原以為我可以引導這群教徒的,現在我明白我被排斥了。
母親在回家的路上也沉默不語。那天晚上她也沒和我說一句話,但是我知道我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第二天她邀請我和她一起到商業區共進午餐。在迪爾伯恩街道旁的餐桌上,母親終于開口了,她說我再也不是她的兒子了。我沒有再等下去,起身走了出去。就是在那里,我永遠關上了職業牧師的大門。
母親和我的關系再也回不到當初了,她不能原諒我的過失。那天之后我們也很少碰面了,雖然她見證了我在其他領域的成功,但她從來沒有和我聊起過這些。我摧毀了她的理想。但是如果廣告業和宗教一樣讓我變得消沉,我也會同樣放棄這個行業。實際上我也由于相似的原因放棄過很多大額交易,我想每個人都應該這么做。因為我們不能在連自己都不認同的領域里取得成功,我們不能在工作中不開心。我把商業當成娛樂,也把它當作一場游戲在玩。這也是為什么我過去和現在都這么沉迷于商業的原因。
在這個決定命運的日子里,在迪爾伯恩街道上,我摸了摸口袋,發現只剩下3美元,其余的積蓄都留在了密歇根。這時我想到了春湖,我的叔叔在那里有一片果園。正好水果成熟的季節到了,于是我決定去那里做摘水果的工作。
我沿著街道往前走,來到了海港邊。那里停著幾艘從馬斯基根來的木船。其中一艘船的船長讓我做了一名廚房打雜的伙計,這樣我就可以免費乘船。到達馬斯基根后,我一路步行去了春湖。我的工作就是摘水果,一天可以賺1.25美元。在這里賺的錢,再加上我做老師攢下的,一共超過了100美元,但是報名參加商業大學的課程需要200美元。
當時祖父也住在叔叔家里。他十分欣賞我的工作方式,于是稱我為“堅持先生”。我和堂兄都住在農場里,我們年紀相當,但相比我一天工作16個小時,堂兄卻是抓緊一切機會偷懶。于是祖父決定支持我去上學。他一共有100美元的存款,是用來給自己養老送終的。現在他用這筆錢來資助我,條件是我將來負責他的養老送終,我當然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這是我人生事業中另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我祖父的兩個孫子年紀相仿。就當時而言,沒人看得出誰更有能力。而我,不是家中的長孫,自然要面對更多的反對聲音。但是相比起來,我有100美元的存款,又勤勞工作,堂兄既不存錢,又不想工作。于是我成了那位獲得資助的人,這改變了我的一生。堂兄成為了一位鐵路消防員。后來我又經歷過很多關鍵時期,而這次也是其中之一。勤勞節約的人總能得到命運之神的青睞,而這些青睞往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
帶著這200美元,我去了密歇根大溪城,進入斯文思堡商學院學習。這是一所荒誕的學校。斯文思堡“教授”能寫一手漂亮的書法,僅憑著這一特長,他成為了一名商學老師。但是他什么也沒教給我們。在我們看來,他所有關于商學的理念無外乎耍弄那些書法。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花半年時間去一所大學學習課本知識。
畢業后我們理應成為一名會計,但是我們所學的所有關于會計的知識就是一些死板的數據。
真正教了點知識的老師叫韋爾頓,我們稱呼他為韋爾頓“教授”。他的教學理念就是捉弄我們,然后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無知。他的話語里總帶著諷刺的意味,最喜歡折磨我們的方式就是上拼寫課,課上給出一些沒人能拼寫得出來的詞匯,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多么無可救藥。我仍記得一次課上,他給了我們一個單詞“Charavari”。顯然我們都不會拼寫,于是他讓我們查字典,第二天再告訴他答案。可是正如他所預料的,我們都找不到這個詞,甚至連前三個字母都拼不出,他又正好抓住機會評價我們是多么的愚蠢。
斯文思堡“教授”給我們上早課,似乎他上課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我們感覺卑微。可能對于一個一輩子都要坐在高椅子上工作的會計來說,這個品質是有優勢的。我也愿意這么想。他教育我們謙卑,告訴我們,在我們畢業后會有一份周薪4.5美元的會計工作。他的課沒有啟發,也沒有鼓勵,只有高高在上地對學生的嘲弄和諷刺。但是,我認為他對我們的估計是正確的。雇傭一個斯文思堡商學院的畢業生,工資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也的確是給多了。
課程快要結束了,我的錢也幾乎快花光了。我開始考慮回農場的事情了。隨后的一天早上,“教授”斯文思堡在課上帶來了一張明信片,這也是那節課的主要內容。“教授”講道:“我經常說有一份周薪4.5美元的工作等著你們,現在我給你們帶證據來了。為了省郵費,公司沒有寄信過來,而是寄了一張明信片。公司位于大溪城,他們告訴我公司會計職位需要聘用一位人員,每周4.5美元的薪水,他們請我推薦一位應聘者。我不希望你們全都去應聘,但是你們誰想要這個職位,課后來我的辦公室,我會告訴你們招聘者的姓名和地址。”
全班的男生都笑起來了,認為這又是“教授”在取笑他們無用。但是我默默地移到門旁坐下。當老師課上完,正準備下樓的時候,我緊隨而去。
老師給我寫了一封信給斯塔德里先生,這就是要面試我的人。他在大溪城氈靴公司有投資。這位年輕人以前是在這里管賬薄的,現在升為了主管。公司想找人代替他的位置。因此如果這位主管認為我夠資格,那么我就得到了這份工作。
我去找了他,并被錄用了。實際上管賬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我還要負責掃地和擦窗戶,受人差使。在這里工作的首要條件就是我不能穿外套。因為主管非常的“民主”,他不希望我們比他穿得還要花哨,所以不管我是在辦公室,還是出門去市區辦事,永遠都穿著我的長袖襯衫。我能夠被這里聘用恰是因為我有兩件襯衫,可以隔天替換。
接下來就要解決我的生活問題了。我每周只有4.5美元的薪水,于是我找了一間小房間,和一個寡婦住在一起,因為她希望有個男士待在家里,這里每周要支付1美元。在雜貨店樓上有一家餐館,在那里可以吃到一個不太干凈的廚子做出的臟兮兮的食物,每周收取2.5美元伙食費,但我出不起這筆錢,因為我還要支付洗衣費。于是我和他商量,每周減少兩頓飯,這樣一周的伙食費我只需要交2.25美元。
當時的我年輕好動,自然總覺得吃不飽。所以通常對我來說最大的困擾是要放棄哪一頓飯不吃。我嘗試過不吃早餐,但是我早上會很餓。也試過不吃午餐,但下午又會餓得受不了。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晚餐時快步跑過餐館,然后上床去睡覺。然而這也并不容易做到,除非我從這條街道的對面跑過。一聞到食物的香味,我就會被引誘過去,甚至會忘了穿工作襯衫。
這聽起來很可憐,但實際上并不這樣。比起我以前在杉林沼澤里面工作的經歷,這已經好多了。我可以獨自睡在一張床上,而不用和那些鐵路工人擠干草堆。只要生活在變好,就不是艱辛。但是如果生活在走下坡路,即使是從大理石宮殿搬進一棟稍微便宜一點的宮殿,也會讓人感到辛酸。
氈靴公司里有一些是大溪城里有頭有臉的生意人。由于公司只在冬季開售,所以整個夏天我都在忙著借錢,為冬季的開售做籌備。董事會們發行了公司的債券。我的一項工作就是跑來跑去,取得授權書和續訂協議。我就是在這個過程里遇到了比塞爾先生的。他是比塞爾地毯清潔品公司的老板。
他為人和藹,從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有升薪水的可能,于是有一天在他吃午飯的路上我攔住了他。告訴他一周靠著4.5美元的薪水,我生活得多么辛苦。一路上我告訴他一周里面我不得不少吃兩頓飯,但是我夢想著能吃到餡餅。我知道一家餐館晚餐時供應餡餅,但是伙食費每周要3.5美元。當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吃到那里的餡餅。
從他身上我又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掙扎和貧困并不能打動他,他太熟悉這些了,并且認為這些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也喜歡吃餡餅,并且是來者不拒。于是他邀請我去他家吃餡餅,并且給我安排了一份周薪6美元的工作,這樣我就可以每天吃到餡餅了。
注釋:
[1]威廉·詹寧斯·布萊恩:美國政治家,民主黨和平民黨領袖。堅決主張對《圣經》做實事求是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