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西進之旅

1763年的《巴黎和約》正式結束了“七年戰爭”。從此,新法蘭西消失了,英國成了北美大陸的主宰。它的版圖不再僅限于那13個殖民地,而是擴展到地域遼闊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路易斯安那。這下子,英國真的覺得有點忙不過來了。到1763年,原來的英屬13個殖民地人口已經達到200萬,現在又增加了60萬說法語的加拿大人,這些殖民者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法國政府雖然撤了,可是法國人的語言、習俗、文化卻留了下來,法國移民也繼續在加拿大定居。英國人倒是沒見外,把說法語的加拿大人當成一家人對待,同時鼓勵說英語的移民遷往加拿大。漸漸地,英屬加拿大形成了說法語的“下加拿大”和說英語的“上加拿大”。直到今天,加拿大仍然是英法雙語國家。特別是在魁北克省,法語更是第一語言。英國的“信仰自由”政策和對各種文化的包容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加拿大一天天繁榮起來。

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通過《巴黎和約》協調了彼此間的關系,重新劃分勢力范圍,都有失有得。那么,與他們并肩作戰的印第安人從戰爭中得到了什么?答案是:什么也沒得到?!栋屠韬图s》只字未提印第安人的利益,他們完全被擋在談判的大門之外。更準確地說,印第安人不是什么也沒得到,他們得到了災難。戰爭讓加拿大和英屬殖民地境內的印第安人損失慘重,他們再也沒有恢復往日的元氣。

在戰爭中功勛卓著的北美英軍總司令阿默斯特被封為男爵,統帥在北美的所有武裝力量。英王還任命阿默斯特為弗吉尼亞總督。阿默斯特說可以,但有個條件,我不能住在弗吉尼亞這種野蠻地方。他特別討厭北美,尤其是印第安人。他公開放話說,要是沒有印第安人,這個世界將更美好。在阿默斯特眼里,印第安人是地地道道的“野人”。

本來,法國人是對印第安人最好的。在“新法蘭西”時期,法國人不但尊重印第安人的權利,還源源不斷地無償贈送槍支、彈藥、毛毯等物資。久而久之,印第安人忘記了如何使用弓箭,習慣了用槍打獵,也越來越離不開白人提供的生活用品?,F在,法國人被打跑了,印第安人希望能從英國人手中得到同樣的資助。

當印第安人向阿默斯特請求援助時,阿默斯特說,法國人跟我們打仗時,你們幫著法國人,現在還有臉來要東西?沒有槍和子彈打獵了是吧?統統餓死才好呢!你們想要毛毯,行,我這兒倒有幾條。阿默斯特把天花病人用過的毛毯送給印第安人,讓天花在沒有免疫力的印第安人中傳播,他就是想把印第安人從地球上抹去。

“七年戰爭”的另一個大功臣約翰遜跟阿默斯特正好相反,他與印第安人親如一家。約翰遜也被英王封為男爵,同時被任命為紐約總督。約翰遜回絕了總督一職,他一想在家養傷,安度余生,二想集中精力做好另一項工作,那就是北美“印第安人事務總監”的職務,這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

約翰遜盡自己所能幫助印第安人,特別是易洛魁聯盟。易洛魁聯盟在戰爭中是英國的盟友,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北美殖民地的勝利??墒牵瑧馉幗Y束后,英國人開始疏遠與易洛魁聯盟的關系,不再珍惜他們的友誼。很多殖民者肆無忌憚地搶占印第安人的家園,逼得他們遷往他鄉。約翰遜總是代表印第安人與殖民者們周旋,盡力維護印第安人的權利。

可是,阿默斯特大權在握,是北美說一不二的人物。那些曾與法國結盟的印第安人就不用說了,與英國結盟的易洛魁聯盟處境也好不到哪里去。阿默斯特無視易洛魁聯盟的功勞,縱容殖民者們無限制地擴張土地,把印第安人漸漸逼上了絕路。約翰遜去找阿默斯特說理。這兩位將軍在戰爭中攜手作戰了七年,共同贏得了勝利??墒牵麄冎g沒有一點點“鮮血凝成的友誼”,阿默斯特把約翰遜也看成像印第安人一樣的“野人”。約翰遜懇求阿默斯特給予印第安人最起碼的尊重,他簡直都快給阿默斯特跪下了,但阿默斯特無動于衷,他把欺負印第安人當成天經地義的事。

忍無可忍的印第安人終于走上了武裝反抗的道路。英法戰爭的烈火還沒熄滅,北美殖民地烽煙再起。印第安人開始襲擊殖民者的村莊,搶劫殖民者的財物,沖突的規模越來越大。阿默斯特的暴行不僅把北美攪得雞犬不寧,也漸漸引起了英國議會的不滿。1763年,議會終于意識到,如果繼續讓阿默斯特折騰下去,非出大亂子不可。于是,阿默斯特被召回倫敦。他興高采烈地離開新大陸,顯然早就在這個地方待夠啦。阿默斯特一直活到八十來歲,終其一生,他都非常厭惡北美。

北美殖民地送走了阿默斯特這個“瘟神”,緊張的局勢緩和下來,人們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但殖民者與印第安人的對立依然存在。下一步,將會發生什么呢?

1760年,就在英法戰爭的后期,英王喬治二世突然去世,他的孫子繼承了王位,他就是喬治三世。喬治三世生于1738年,繼位的時候22歲。這位國王在位59年,他的一生經歷了美國革命、“法國革命”、“拿破侖戰爭”,也親眼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輝煌。歷史學家們對他貶多于褒,頗有微詞。但不管他以后的人生多么跌宕起伏,此時此刻,年輕的國王正滿懷希望地看著北美大陸的地圖。他相信,自己將要公布的這個設想一定會讓北美得到真正的和平。

1763年,喬治三世宣布,以北美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為界,山脈以東是殖民者的地盤,山脈以西屬于印第安人。兩者各守其土,互不侵犯,那些已經越過阿巴拉契亞山進入西部的殖民者必須退回東部。應該說,這是個看上去非常合理的決定。殖民者以農民為主,東部平坦又肥沃的土地正好適合耕種;印第安人以打獵為生,西部的山林和草原動物繁多,足夠他們吃的。喬治三世的這份《1763年宣言》,表明了英國王室保護印第安人利益、維持北美和平的意愿。如果殖民者們都按國王的意思行事,世界會變得很和諧。

可惜,年輕的國王太不了解真正的新大陸。如果那些殖民者,如果他們的祖先,都是循規蹈矩的“良民”,那他們就不會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大洋,來到這個陌生的大陸,也不會讓荒原變沃野、滄海變桑田。他們身體里流淌的,是哥倫布對冒險的熱情,是“五月花號”對自由的追求,是約翰·史密斯對現實的叛逆,是千千萬萬的移民邁向未知世界的永不停息的腳步。對習慣了獨立思考的北美人來說,近在眼前的總督都管不了他們,何況一個遠在天邊的國王呢?

喬治三世的宣言絲毫沒有擋住殖民者們西進的步伐。當時,東部的土地已經被瓜分殆盡,殖民地經過一百五十年的發展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等級和秩序。那些對自由、土地、財產依然有著瘋狂追求的移民有兩個選擇,一是適應東部的“文明”社會,在有序的競爭中謀求一席之地,二是到西部去,開創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過去,西部是法國人的地盤,可望而不可即?,F在,密西西比河以東都是英國的了,不去白不去。也許在大多數人眼中,西部沒有什么吸引力??墒菍δ切┎话卜值拿半U者來說,西部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些開發西部的先鋒被稱為“拓荒者”或“拓邊者”,他們中最有名的是丹尼爾·布恩。

丹尼爾·布恩生于1734年的賓夕法尼亞。他的爺爺喬治·布恩在英國時是個織布工,也是一位教友會成員。當年教友會的成員紛紛移民北美時,他沒馬上去新大陸,因為他有個大家庭。他和妻子生育了9個孩子,移民可是件興師動眾的大事。

喬治·布恩派了自己最大的三個兒子去新大陸了解情況。兒子們在寫給他的信里說:“在這里,人們想占多大地兒就占多大地兒,每個人都拼命搶地方……印第安人很和平……人們可以獵鹿,把鹿皮做成衣服……”他聽了很滿意。1717年,在他51歲的時候,帶領全家離開英國,來到賓夕法尼亞。17年后,他的孫子丹尼爾·布恩出生了。

丹尼爾·布恩從小就是個很好奇、很野性的孩子。他家住在賓夕法尼亞的西部邊界,與印第安人為鄰。布恩(以下如非特別注明,單指丹尼爾·布恩)天天看印第安人打獵,喜歡得要命。12歲時,他有了自己的獵槍,除了打獵,他不想干任何事。他沒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由父母教導讀書。有人說,布恩是個文盲或半文盲。但實際上,他讀書認字沒問題。在后來的探險生涯中,他身邊一直帶著兩本書——《圣經》和《格列佛游記》。與同伴出去狩獵時,布恩往往是這幫人中唯一的“知識分子”,常給大家念故事聽。

1755年,布恩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歷險”。此時,“法國與印第安人的戰爭”已經打響。英軍主將愛德華·布萊德克率2000人開往杜肯堡。21歲的布恩和23歲的華盛頓都在這支隊伍里。華盛頓是軍官,布恩是運送糧草的馬車夫。英軍在“蒙諾加荷拉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布萊德克傷重而亡。當華盛頓護著布萊德克狼狽逃竄時,布恩也正駕著馬車玩兒命跑。兩個年輕人互不相識,但都從這次慘敗中得到了他們各自人生中的寶貴一課。華盛頓學到了大量的軍事常識,也看到了英軍的弱點,為后來指揮獨立戰爭積累了經驗。那么,布恩學到了什么呢?

在軍營的篝火旁,布恩正津津有味地聽另一個馬車夫講述著一片神奇的土地。講故事的人叫約翰·芬利,曾是個皮貨商。芬利說,在阿巴拉契亞山以西,有一片水草地,印第安人把它叫作“肯塔克”,意思是“草地”。這是他見過的最美麗的地方。這里長著高高的草,那顏色綠里透藍,豐美無比。河水靜靜地撫摸著這片溫柔的草原,草原上生活著鳥兒、火雞、鹿、麋、水牛和河貍。這是印第安人的狩獵寶地,他們不想被白人打擾。

芬利的話讓布恩激動得眼睛閃閃發光,他仿佛看見了這個人間天堂。從此,他再也忘不了肯塔克。戰爭一結束,布恩就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鄉。他迫不及待地要去尋找那條通往肯塔克的路。但在離家之前,他還要完成人生的一件大事。1756年,布恩與鄰家女孩麗貝卡·布蘭結婚。在57年的婚姻中,他們一共生了10個兒女。

婚后不久,布恩就出發了。他的肩上掛著一袋鹽,腰里別著一把斧子,背上背著一桿槍。這就是他的全部行裝。他用斧子砍樹開路,用槍打獵,把鹽撒在烤熟的肉上食用??墒牵麃韥砘鼗氐卣垓v了將近10年,還是沒見到那條路的影子。布恩都快絕望了。

一天,布恩家來了一位客人。他竟然是芬利!這簡直是奇跡!芬利告訴布恩,他知道那條路在哪里。布恩二話不說,抄起家伙就上路了。1767年,在芬利的指點下,布恩和弟弟以及另外幾個獵人終于穿過一條山間小道,踏上肯塔克的土地。這條道就像在山中鉆的小孔,非常狹窄。他們到達的肯塔克地區,就在今天的肯塔基州愛克荷市。

肯塔基比布恩想象的還要美麗。那里的草將近一米高,草尖上開著藍色的小花,放眼望去就像一片藍色的海洋。這種草是“藍草”,后來肯塔基州的別號就叫“藍草之州”。藍草是動物最喜歡吃的草,而肯塔基的藍草與別處不同。因處于石灰巖區,肯塔基的水含鈣質特別多,被鮮嫩的藍草吸收。動物吃了藍草后,個個身強體壯。特別是馬,跑起來快如閃電。今天世界上最優質的馬和頂尖賽馬都出自肯塔基。

肯塔基雖然深處內陸,卻三面環水。北面是俄亥俄河,西面是密西西比河,東面是大沙河,中間還有肯塔基河、田納西河、坎伯蘭河等。眾多的河流讓肯塔基成為美國航運最便利的州。這里降雨豐富,水源充足,氣候溫暖,土地特別肥沃,畜牧和農耕都很容易。肯塔基不僅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還有深不可測的森林。今天的肯塔基到處都是森林公園,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可以想象,當布恩看到“此景只應天上有”的肯塔基時,是什么樣的心情。他知道,這就是他一生的歸宿。1773年9月25日,布恩帶著全家,還有另外50個移民,開始了英國殖民者第一次定居肯塔基的努力。10月9日,他們行至山林地帶。布恩的長子詹姆斯和另一個移民的兒子亨利一起去找丟失的給養時,被印第安人抓獲。印第安人痛恨自己的生活被白人攪亂,他們怕失去自己的天堂,于是決定讓這幫白人知道厲害。詹姆斯和亨利被殘忍地折磨至死,他們的死訊果然嚇壞了和布恩一起來的殖民者。大家決定撤回北卡羅來納。這次定居肯塔基的嘗試失敗了。

詹姆斯和亨利的死引發了弗吉尼亞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雙方為爭奪今天的西弗吉尼亞和肯塔基大打出手。一年之后,印第安人戰敗,被迫放棄肯塔基,但仍不時地騷擾這個地區。布恩積極參與了戰爭,因功升為上尉。愛子的慘死并沒有讓他放棄定居肯塔基的夢想,他相信自己還會回到那片土地。

1775年,布恩帶著30個伐木工人,把那條像小孔一樣的通往肯塔基的山路開成了一條可以走馬車的大道,這條路被稱為“荒野之路”?!盎囊爸贰奔s長480公里,穿越阿巴拉契亞山,把北卡羅來納和肯塔基連接起來。從此,它成了殖民者們走向西部的最重要的通道。1775—1790年的15年間,20萬移民拖家帶口,駕著馬車,趕著牲畜,從這條路遷往肯塔基和其他中西部地區。

“荒野之路”開通不久,布恩就帶著全家和其他殖民者一起來到肯塔基,他們居住的地方被后人命名為“布恩城”??墒?,剛安頓下來,美國獨立戰爭就爆發了。印第安人想要奪回失去的家園,他們與英國人結成聯盟,不斷襲擊殖民者的定居地,布恩城成了最顯眼的目標。由于損失慘重,很多殖民者不得不放棄肯塔基,回到東部。到1776年,肯塔基只剩下不到200個殖民者。布恩一家一直堅守在那里。

1776年7月,布恩的女兒婕米娜和另外兩個十幾歲的女孩在布恩城外被印第安人劫持。布恩得信兒后立刻帶著幾個人去追,他們馬不停蹄地跑了兩天兩夜才追上。布恩趁印第安人吃飯時突然襲擊,解救了婕米娜和其他兩個女孩。

由于印第安人的圍困,布恩城的給養越來越少。布恩只好出去找吃的,沒想到中了印第安人的埋伏,他和同伴都被抓了起來。印第安人可能看他太矯健了,是個打獵的好手,沒殺他,反而讓他作為部落成員,一起狩獵。布恩瞅準了個機會逃跑了,在馬背上飛奔五天五夜,趕回布恩城。到家一看,人去屋空。原來,他被抓后,有人告訴麗貝卡他已經死了。麗貝卡傷心之余,帶著孩子們返回北卡羅來納。

布恩指揮殖民者們加強城防,增加給養,成功地保全了布恩城。1779年,布恩回到北卡羅來納,第三次帶領全家走向肯塔基,任何挫折與苦難都無法阻擋他對肯塔基的熱愛和向往。這一次,隨他而行的移民比前兩次更多了。其中有一個是他的好朋友,也帶著全家跟他走在一起。這位朋友的名字叫亞伯拉罕·林肯。很多年后,這位林肯的孫子成了美國的第16位總統,即因廢除奴隸制而永載史冊的另一個亞伯拉罕·林肯。在肯塔基的小木屋里長大的林肯總統對此事津津樂道,逢人就說自己的爺爺是布恩的朋友。在他心中,布恩是真正的美國英雄。

布恩天生就是個探險家,他好像不能停下來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定居肯塔基后,他仍然不斷地出去打獵,一走就是好幾個月。他晚年因債務問題被迫遷往密蘇里。在80歲那年,他還跟幾個小伙子出去狩獵,一直走到今懷俄明州境內的黃石河。人們以為他會死在路上,他卻奇跡般地回到家。1820年9月,85歲的布恩享盡天年,無疾而終。人們把他和妻子合葬在肯塔基。他一生最感到欣慰的事,就是親眼看到肯塔基從小到大,日益繁榮,具備了成為一個獨立州的條件。肯塔基終于在1792年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的第15個州。

布恩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故事被人們傳揚著,被作家講述著,被好萊塢演繹著。關于他的書、電影、電視劇多得數不過來,久而久之,人們已經不清楚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比如,有的說,他會在森林里倒著往后跑,這樣,他的腳印可以把印第安人指向相反的方向;有的說,他會拉著樹藤飄蕩幾百米,讓印第安人失去他的蹤跡;有的說,他是神槍手,能打中狗熊鼻子上的跳蚤;有的說,他是印第安人的死敵;也有的說,其實他一輩子只殺過一個印第安人……今天,所有的真真假假、恩恩怨怨已經不重要了?!暗つ釥枴げ级鳌痹缫巡皇且粋€人,而是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象征。他是人們心中第一個西部牛仔,他的傳奇和他永無止境的追求,編織了讓無數人心曠神怡的“美國夢”。

新大陸千千萬萬的“丹尼爾·布恩”,在走向西部的旅途中,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他們的理想和追求與幾千公里外的那個島國的居民是如此不同,他們已經不是“英國人”了。如果他們不是“英國人”,他們是什么?誰又能說得清,這個懵懵懂懂的新民族,到底何去何從?請看下一個故事:《美洲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桐乡市| 兴宁市| 大竹县| 阳春市| 永胜县| 衡水市| 竹北市| 五台县| 聊城市| 乐山市| 昌平区| 汉阴县| 赤峰市| 玛多县| 娄烦县| 怀化市| 云浮市| 闵行区| 安顺市| 汤原县| 南投县| 郧西县| 城市| 林州市| 长武县| 南宫市| 浦东新区| 遂溪县| 长寿区| 镇雄县| 白玉县| 武陟县| 金门县| 甘德县| 拉萨市| 惠来县| 乌兰浩特市| 临湘市| 仙游县|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