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帽子之爭

在北美茂密的森林中,生活著一種不大不小的動物,名字叫河貍。它們長著圓圓的腦袋,小小的眼睛,胖胖的身體,短短的四肢,扁扁的尾巴,厚厚的皮毛,當真萌翻眾生。河貍是體型最大的嚙齒類動物,一般身長大約1米,體重15~35公斤。這些家伙可比人勤快多了,不停地啃樹木,和泥巴,建水壩,修房子。它們建的最長的水壩長達850米,而美國著名的“胡佛水壩”才只有379米長。河貍不光勤快,而且渾身是寶貝。它的肉味道鮮美,是印第安人餐桌上的美食。它的香腺分泌物是名貴香料(河貍香),也是醫療用品。最珍貴的是它的毛皮。河貍皮是“雙層毛皮”,外面是一層長長的毛,里面還有一層又細又密的短毛。毛上有油脂,可以防水。河貍在水里游泳,一上岸,毛皮滴水不沾。在歐洲殖民者來到北美前,北美有1億~2億只河貍,它們與印第安人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自從歐洲人來到北美,森林不再叫森林,河貍也不再叫河貍,它們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自然資源。歐洲的河貍因濫捕濫殺已經瀕臨滅絕,而歐洲人的河貍癮卻遠遠沒有過夠。河貍皮做的帽子是最珍貴的奢侈品,讓歐洲人如醉如癡,簡直到了沒有河貍皮帽子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梢韵胂螅斨趁裾邆兛吹奖泵蓝嗳绶毙堑暮迂倳r是怎樣的欣喜若狂。

最先開始在北美做毛皮生意的是法國人。從大約1523年起,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就派人探索北美,他們是第一批到達紐約地區的人。雖然最初的殖民努力沒有成功,但法國商人、獵人、漁民不斷地來到北美打獵、捕魚。當他們來到今天加拿大圣勞倫斯河流域,看到那成群結隊的河貍時,他們立刻意識到,這就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無價之寶。法國王室終于下定決心,要在北美建立殖民地,以攫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1608年,在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支持下,塞繆爾·德·尚普蘭帶領28個人,建立起魁北克城,這就是加拿大殖民地的起始。加拿大氣候寒冷,生存環境嚴峻,殖民者們大批死亡。魁北克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緩慢地發展著。1630年,103個殖民者生活在這里,1640年,變成355人。

尚普蘭是個出色的航海家、探險家,也是才華橫溢的作家、藝術家、制圖家,他是加拿大殖民地最杰出的領袖。當正在享受盛世繁華的法國人對北美的蠻荒嗤之以鼻時,獨具慧眼的尚普蘭已經看到了這片“富足之地”的無窮潛力。尚普蘭深深地愛著加拿大,他用優美的文字和圖畫向法國人描繪了北美天堂般的美麗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富庶。春天,圣勞倫斯河中的魚多得連船都走不動,沿河而居的是成千上萬的河貍。加拿大得天獨厚的物產讓法國人的眼睛放光,那些有探險精神的人開始奔向北美。漸漸地,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越做越大,形成了“新法蘭西”。1627年,尚普蘭出任新法蘭西總督。到1712年左右,新法蘭西達到全盛時期,北起哈德遜灣,南達墨西哥灣,從北至南穿越北美大陸,包括加拿大、紐芬蘭、阿卡迪亞、哈德遜灣、路易斯安那等5個轄區,首府在魁北克。

在歐洲所有的殖民者中,法國人是對印第安人最好的。法國人來到北美的主要目的是毛皮生意。由于他們人太少,不可能完全自己動手捕殺河貍,只能依靠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很樂意跟誠實、和氣的法國人做生意。雙方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一位法國商人拿著用4英鎊買的刀子、鈴鐺、玻璃這些小玩意兒,換了印第安人一張河貍皮,這張河貍皮在歐洲賣110英鎊。而印第安人則逢人就說:“這些歐洲人真是傻到家了,他們給了我們好幾把刀子,竟然才要一張河貍皮……”

尚普蘭對印第安人一向實行懷柔政策,與他們結成聯盟,向他們提供各種援助。他還安排法國年輕人與印第安人住在一起,學習他們的語言和習俗,以便幫助法國人在北美安家立業。尚普蘭與印第安人的關系太密切了,以至于卷入了印第安部落之間的戰爭。住在加拿大地區的印第安人是“阿爾岡昆部落”和“蒙塔格奈斯部落”。他們與南邊紐約地區的“易洛魁聯盟”是世仇,經常打仗。尚普蘭全力支持阿爾岡昆部落和蒙塔格奈斯部落,送給他們槍支等先進武器。

1609年,尚普蘭和另外兩個法國人與阿爾岡昆部落和蒙塔格奈斯部落一起跟易洛魁聯盟開戰。尚普蘭親手射殺了易洛魁聯盟的兩個首領。這也許是尚普蘭犯的最大的錯誤。從此,易洛魁聯盟的印第安人對法國人的仇恨代代相傳。很不幸的是,易洛魁聯盟偏偏是北美最強大的印第安人族群,因為他們最團結,由6個部落結成,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美國的“聯邦制”就是借鑒了易洛魁聯盟的經驗。在后來的英法戰爭中,幾乎所有的印第安人都站到法國一邊,只有易洛魁聯盟與英國并肩作戰,給了法國人致命的打擊。

新法蘭西的另一個重要失誤是對移民國籍和宗教信仰的限制。法國是個天主教國家,新法蘭西完全沿用了宗主國的法律。也就是說,若想移民加拿大,第一要是法國人,第二要是天主教徒,缺一不可。這就大大限制了移民的數量。當時,法國有20萬新教徒,他們在國內受到迫害,想到新大陸尋求自由??墒?,他們不能去新法蘭西,只能轉向英屬殖民地和西印度群島。其他國家的移民就更不用提了,新法蘭西的大門根本不可能為他們敞開。所以,盡管新法蘭西幅員遼闊,而且還擁有土地異常肥沃、號稱“世界糧倉”的密西西比河大平原和俄亥俄河流域,但它從來都沒有孕育出英屬殖民地那樣的勃勃生機。在新法蘭西存在的一個半世紀里,尚普蘭和后來所有的總督都夢想著讓新法蘭西像英屬北美殖民地那樣繁榮富裕。然而,他們的夢想只能是空想。沒有自由的信仰,沒有寬容的胸懷,“富強”之路從何談起?

雖然新法蘭西遠沒有英屬殖民地強大,但它為法國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小小的河貍皮帽子成了法屬北美殖民地的支柱。河貍皮生意的暴利讓英國人的“紅眼病”又犯了。英屬殖民地也有河貍,但不如法屬殖民地多。特別是,當法國占領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并開始在俄亥俄河谷修建堡壘時,英國再也坐不住了??瓷先?,英屬13個殖民地都在阿巴拉契亞山以東,路易斯安那在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兩家井水不犯河水。但實際上,在英王頒發的許可證里,所有殖民地的領土都是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雖然人們壓根兒就不知道西海岸到底在哪。所以,從強盜的“法律”上說,英國擁有整個北美大陸?,F在法國人在中間橫插了一杠子,這還了得?

盛產河貍的俄亥俄河谷被英國看作弗吉尼亞的一部分,法國卻認為它理所當然屬于路易斯安那,而西班牙還覺得那里是佛羅里達的領土呢。于是,哥幾個為了爭奪這頂“河貍皮帽子”,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打出手了。就在戰爭引而未發的時候,1754年,急著為英王效忠的弗吉尼亞總督派出一支150人的隊伍,向俄亥俄河谷進發。表面上,這隊人馬有個莫名其妙的任務,就是去俄亥俄測量土地,繪制地圖。此時,俄亥俄河谷已經是法國人的地盤,這幫人全副武裝地跑到別人家去丈量土地,不是找事兒是什么?

帶領這支隊伍的是一個年輕的弗吉尼亞人。他只有22歲,身高1.88米,頎長挺拔。他稚氣未脫的臉上帶著淺淺的羞澀,溫文爾雅,神平氣和。誰也看不出來,在這個小伙子安靜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對戰爭充滿渴望的躁動的心。人們更不會想到,20年后,當他再次登上歷史舞臺,他將叱咤風云,執掌乾坤。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喬治·華盛頓。

喬治·華盛頓,1732年2月22日生于弗吉尼亞,是奧古斯丁·華盛頓與第二任妻子瑪麗·波爾·華盛頓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其后還有5個孩子,不過有1個夭折了。喬治·華盛頓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勞倫斯·華盛頓和小奧古斯丁·華盛頓,是父親與第一任妻子珍妮·巴特勒所生。

喬治·華盛頓的父親是個種植園主和奴隸主,擁有3處莊園,大約8平方公里土地和將近70個黑奴。在大種植園密集的弗吉尼亞,這算不上很富有,也就是個中產階級吧。他父親除了經營種植園,還與英國公司合作在弗吉尼亞開采鐵礦。

喬治·華盛頓的童年是在父親的“小獵溪莊園”和費里農莊度過的。他在弗吉尼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上學,直到15歲。他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都曾去英國受教育。本來,他也打算去,可是,11歲時,他父親去世了,家境因此變得不如以前那么穩定,他也就失去了去英國學習的機會,甚至一輩子都沒去過歐洲。后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似乎對自己沒有像其他那些“建國國父”一樣受過高等教育而感到遺憾。

父親去世后,喬治·華盛頓繼承了費里農莊。他只有11歲,由母親代管。大哥勞倫斯·華盛頓成了他的監護人和道德楷模。這位大哥是個勇敢、熱情、友善的年輕人,25歲就擔負起經營產業、教導弟妹的責任。他21歲時參軍,在英軍上將愛德華·弗農的麾下參加了“詹金斯耳朵的戰爭”,因英勇善戰,深得將軍的賞識。戰爭結束后,他回到弗吉尼亞,把自己繼承的小獵溪莊園改名為“弗農山莊”,以紀念弗農將軍。弗農山莊在波多馬克河邊,是一片美麗又安詳的土地。

1743年,勞倫斯·華盛頓與安妮·費爾費克斯結婚。費爾費克斯家族是弗吉尼亞唯一的英國貴族。這樁婚姻不僅為他的飛黃騰達鋪平了道路,也把他弟弟喬治·華盛頓帶入弗吉尼亞的上流社會。1744年,勞倫斯·華盛頓當選為弗吉尼亞殖民地議會議員,還兼任弗吉尼亞國民自衛軍總指揮。后來,他參與建立了“弗吉尼亞俄亥俄公司”,開辟俄亥俄地區的貿易,不僅發展壯大了家族的產業,還為弟弟喬治·華盛頓在政治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752年,34歲的勞倫斯·華盛頓死于肺結核。這一年,喬治·華盛頓20歲。他很愛這個大哥,曾陪著大哥到處求醫治病,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出國”經歷就是陪大哥去西印度群島養病,還為此得上天花。大哥的言行、思想、道德都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繼承了美麗的弗農山莊,可見他們真誠的兄弟情義。此后,弗農山莊一直是喬治·華盛頓的家,直到他去世。

20歲的華盛頓(以下如非特別注明,單指喬治·華盛頓)似乎比同齡人成熟。他寡言少語,只在必要的時候說話,還有點害羞。他衣著考究,儒雅風流。像其他紳士階層的子弟一樣,他喜歡騎馬、打獵、斗雞,而且“舞藝”高強。在宴會和舞會上,他總是能吸引很多漂亮女孩的目光。他個子比大多數人高,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但是,跟一般公子哥不一樣的是,華盛頓有著超乎常人的堅強意志。他看上去很有禮貌,也很隨和,不像很倔的樣子。可是,他一旦認定了什么事,十八頭牛也拉不回來。他的誠實和謙遜也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喜歡跟他交朋友。別看華盛頓長得像個書生,其實他非常強壯,肌肉發達。有一次,他看到幾個小伙子,脫光了膀子在街上玩投擲游戲,即搬起大石頭,比賽誰投得遠。華盛頓看得起勁,走上去說:“我能不能試試?”幾個小伙子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走到一邊打算看他的笑話。華盛頓連大衣都沒脫,搬起石頭往外一扔,比所有的人投得都遠,大家全都服了氣。

華盛頓受大哥的影響,做夢都想當將軍。起初,他想參加英國海軍,但母親心疼兒子,堅決反對,他只好作罷。后來,他喜歡上測量學和幾何學,17歲時就被任命為弗吉尼亞的官方測量員,專門勘測地形、制作地圖。在大哥的引薦下,華盛頓認識了弗吉尼亞總督羅伯特·丁威迪,并在21歲時成為國民自衛軍其中一個地區軍團的指揮,軍銜是少校。

1753年,法國在俄亥俄地區建起“杜肯堡”,也就是今天的匹茲堡市所在地。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因為俄亥俄在“法律”上屬于弗吉尼亞。丁威迪總督派華盛頓去給法國人送了封信,要求他們立刻離開。在送信途中,華盛頓還跟易洛魁聯盟的印第安人首領交上朋友,相約結盟對付法國人。杜肯堡的法國將軍很有禮貌地接待了他,然后很有禮貌地拒絕了弗吉尼亞總督要他們撤離俄亥俄的要求。

于是,1754年,丁威迪總督就派華盛頓率領這支150人的軍隊,以勘測為名,重返俄亥俄河谷。易洛魁聯盟的一個部落首領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此時,22歲的華盛頓已是一名中校,他指揮著這支隊伍穿越重重疊疊的森林,走向那個讓他“一戰成名”的戰場。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已經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

快到俄亥俄河谷時,他的隊伍遇上了一隊法國兵,共30人,他們都是法裔加拿大人。帶領這隊人馬的是約瑟夫·朱蒙威爾。朱蒙威爾是個外交官,他其實是帶人去找丁威迪總督談判俄亥俄河谷的事。華盛頓可不知道這情況,還以為碰上大敵了呢。他先讓自己的隊伍隱蔽起來,然后,在黎明時分,來了個突然襲擊。朱蒙威爾等10個人被打死,1個受傷,1個逃跑,其余的都做了俘虜。初戰得勝的華盛頓下令修建“內塞西蒂堡”,以防法軍的進攻。

他只顧殺得高興,卻忘了,英法之間雖然別扭,但還是處在“和平”時期,并沒有正式宣戰。他居然把人家的外交官殺了,這不是捅婁子嗎?法國人氣瘋了,馬上派了600名加拿大人和100個印第安人,由約瑟夫·朱蒙威爾的弟弟路易·朱蒙威爾率領,進攻內塞西蒂堡。華盛頓倒是很勇敢、冷靜地指揮大家堅守陣地,可惜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把他們的火藥全淋濕了。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內塞西蒂堡建在地勢低洼處,一下雨,成了“水淹七軍”。他學到了平生第一條軍事常識:軍事要塞須建在高處,以免成甕中之鱉。

學啥常識也晚了,此時此刻,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咋辦?繼續打?槍都啞巴了。往外沖?150人對700人,明擺著找死。眼下只剩一條路,投降吧。降也要降得體面。他煞有介事地派了兩個人,包括一個法語翻譯,跟路易·朱蒙威爾談判。路易·朱蒙威爾不知道敵人的槍已經不管用了,也擔心英軍大隊人馬的到來,想盡快結束戰事。他說,只要對方投降,就放他們回弗吉尼亞。華盛頓同意了條件,路易·朱蒙威爾讓手下起草了一份投降書,要他簽字。其中有一條,就是華盛頓承認他們“刺殺”了法國外交官約瑟夫·朱蒙威爾。華盛頓壓根兒不懂法語,他的翻譯也莫名其妙地沒把這一條譯給他聽。他大筆一揮,在文件上簽了字。路易·朱蒙威爾倒挺講信用,閃開一條路,讓他們趕緊滾。這幫弗吉尼亞人一路上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敲著軍鼓,舉著戰旗,從從容容地回到家鄉。

回到弗吉尼亞后,華盛頓向議會遞交了作戰報告。他本以為會受到責備,沒想到議會和總督不但沒怪罪他,反而向他表示感謝。他在危急時刻表現出來的從容和鎮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墒牵灥哪欠萃督禃鴧s立刻掀起英法外交風波。法國說,你們竟敢派殖民地人刺殺我們的外交官,該當何罪?英國說,少來這套,你們用卑鄙手段糊弄人家一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簽的字,還好意思提?法國說,再不收斂,就教訓教訓你。英國說,要打就打,誰怕誰?就這樣,冒冒失失的華盛頓點燃了英法的戰爭之火。

對戰爭充滿熱情的華盛頓將會有什么樣的表現?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請看下一個故事:《法國與印第安人的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浮梁县| 长岛县| 马山县| 寻甸| 达州市| 龙州县| 福安市| 博野县| 德钦县| 拜城县| 全南县| 凌海市| 万盛区| 石棉县| 洞口县| 渝中区| 卓尼县| 普洱| 合水县| 湘阴县| 壶关县| 英吉沙县| 工布江达县| 根河市| 光山县| 铁岭县| 龙里县| 安徽省| 张家川| 巴林左旗| 栾川县| 化州市| 冕宁县| 纳雍县| 秦安县| 金堂县| 南川市| 略阳县| 湟源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