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關于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是我們黨的一項根本戰略。十二大報告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高度和政治高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充分的科學論述。報告一發表,許多同志讀了之后都說,報告的這一部分既有很高的理論水平,又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報告對什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特征和它的主要內容,以及我們應該怎樣來建設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等這樣一些重大問題,都作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解釋。學好報告的這一部分,領會中央在這個問題上的指導思想,并且把它變成我們的實際行動,這對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并且保證它永遠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保證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不至于變質,不至于走到邪路上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講幾點個人的看法,供大家作為學習的參考。

第一點。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要一齊抓,兩手抓,要把實現現代化同實現高度的精神文明作為兩個重大的戰略目標,這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關于新時期總路線、總任務的重要概括和重要發展。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有關這個問題的重要論述,這是很有意義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后不久,即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代表黨中央,在當時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發表了一篇重申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講話。在這篇講話中,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動搖了整個的現代化事業。鄧小平同志還強調指出,為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必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轉變社會風氣,端正黨風。因此,在鄧小平同志這篇重申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中,就已經包含了要十分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

1979年9月末,葉劍英同志代表黨中央、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作了一篇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的講話。這個講話,是經過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認真討論后一致通過的,是黨中央集體的意見。在這篇講話中,我們黨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要同時抓緊的論點。這篇講話指出:“我們所說的四個現代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四個主要方面,并不是說現代化事業只以這四個方面為限。我們要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風尚,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在1980年12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志作了題為《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的重要講話。鄧小平同志在這篇講話中明確地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謂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學、文化(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產主義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紀律,革命的立場和原則,人與人的同志式關系,等等。”他還說,要建設這些精神文明,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質條件。我們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條件并不那么豐富,但是黨風民風很好。我們建國初期,物質生產條件比現在困難得多,但我們的社會風氣和黨風也比現在好得多。從鄧小平同志這個講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精神文明的建設并不像有的人所說的,只有物質條件豐富了,才能建設起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鄧小平同志還指出: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文明,沒有共產主義思想,沒有共產主義道德,怎么能建設社會主義?黨和政府愈是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視、愈要身體力行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否則,我們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裝,還怎么能教育青年,還怎么能領導國家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

198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當前報刊新聞廣播宣傳方針的決定》,這是思想戰線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文件。這個文件中規定:“報刊、新聞、廣播、電視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建設社會主義的高度精神文明。沒有這種精神文明,不能建設社會主義。要大力宣傳共產主義的理想和道德;宣傳奮發圖強的愛國主義思想,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宣傳黨群團結、軍民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思想;宣傳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在任何崗位上都要用科學態度緊張地進行一切工作,反對害怕困難和貪生怕死;要時刻警惕戰爭危險,以參加人民解放軍,保衛祖國為無上光榮。”這就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明確地向全黨提了出來。

到了1981年的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這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文獻中,總結了三中全會以來重新確立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道路的十條基本經驗,其中一條就是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問題,著重指出了“社會主義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堅決掃除長期存在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登峰造極的那種輕視教育科學文化和歧視知識分子的完全錯誤的觀念,努力提高教育科學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肯定知識分子同工人、農民一樣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沒有文化和知識分子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同時,《決議》還強調“要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抵制腐朽的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克服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發揚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切的艱苦創業精神”。這就進一步闡明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同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

從以上的簡要的回顧當中可以看出,我們黨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一步一步地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極端重要性提到了全黨的面前,形成了我們黨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始終為之而奮斗的重大目標,把高度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大目標列入了我們黨在新時期的奮斗綱領。實現四個現代化,實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這就是我們黨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核心。有同志問,過去曾經把高度民主放在高度文明的前面,現在把次序調了過來,這是為什么?這反映了我們黨在執行總路線的過程中,根據實踐中提出的問題作了必要的調整,是黨的思想認識的提高和發展。從實際生活來看,如果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物質產品的豐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就沒有基礎;而離開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建設所起的維護、促進和指導的作用,保證它的正確方向,物質文明的建設就不僅會缺乏強大的推動力量,而且會走上邪路。人民如果只有物質生活的改善,沒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就不是完全的社會主義,所以要強調“兩個文明”一起抓。同時,不論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還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都要人民當家做主,都需要發揮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所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兩個文明不可缺少的保證,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和任務。按現在這樣的次序來表述我們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總路線,比過去的表述更為完善,更為準確。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這次十二大,我們黨對“兩個文明”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是黨的正確路線的豐富和發展,這次十二大報告比過去講得就更加深刻了。

第二點。這次黨的十二大報告把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提了出來,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

報告中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過去在講到社會主義特征的時候,人們往往強調剝削制度的消滅和生產資料的公有,按勞分配,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以及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政權。人們還強調,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作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終結果,也是它的特征。這些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是還不足以完全包括社會主義的特征。社會主義還必須有一個特征,就是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沒有這種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這段很精辟的論述,確實是對社會主義特征這樣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全面的科學的概括。

恩格斯寫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被馬克思稱之為科學社會主義入門的著作。在這篇著作中,恩格斯著重分析了社會主義特征的經濟方面,即無產階級將取得社會權力,把生產資料變為公共財產,取代生產者和生產資料的分離,用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生產,取代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主義狀態。恩格斯當時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其他特征并沒有涉及。這是因為當時主要要同那些離開客觀經濟過程,單純從倫理觀念出發的空想社會主義相區別。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文中發揮了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要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這就不僅限于社會主義特征的經濟方面,而且涉及到了政治方面。在這篇著作中,馬克思還講到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勞動者從社會領得同他們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一部分消費資料的思想,即按勞分配的思想,以區別于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按需分配。這就進一步闡明了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經濟方面。但這些還沒有構成對社會主義社會特征的全面概括,因為當時的實踐還沒有提出這樣的需要。關于未來社會的精神生活,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也講到過社會主義要改變由舊的生產關系、社會關系所產生的一切舊觀念,要使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得到充分發展,還講到過要實現共產主義思想,要有人們思想覺悟的極大提高,這些無疑對后人研究社會主義特征都是很重要的提示。

列寧領導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當時俄國生產發展水平比其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低得多。因此,列寧特別強調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他曾提出過“共產主義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的公式,指出過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要有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列寧用巨大的勇氣和革命的毅力,破除過去那種認為社會主義首先只能在生產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觀念,引導俄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列寧在強調發展社會生產力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對于共產主義道德、共產主義教育、共產主義紀律和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也非常強調。他曾說過,“樹立新的勞動紀律,建立新形式的人與人的社會聯系,創立吸引人們參加勞動的新方式和新方法,——這需要做許多年甚至幾十年的工作”。“這是最能收效最高尚不過的工作。”十二大報告引用了這段話的意思。列寧還說,“戰勝自身的保守、渙散和小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這是比推翻資產階級更困難、更重大、更深刻、更有決定意義的變革的開端”,還說共產黨員的基本任務“就是幫助培養和教育勞動群眾,使他們克服舊制度遺留下來的舊習慣、舊風氣,那些在群眾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習慣和風氣”。列寧在強調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的同時,還特別強調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列寧多次講過,在一個文盲眾多的國家里絕對建設不起社會主義來。他還說過要真正成為共產主義者必須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最優秀的文化成果,要把資本主義的一切最先進的東西變成建設社會主義的工具。

中國革命是經過長期的斗爭,依靠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的指導,依靠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思想覺悟和獻身精神,前仆后繼,英勇奮斗,才取得勝利的。毛澤東同志正是根據我們的這個革命傳統,根據我黨我軍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經驗,一貫強調發揚革命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過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保證”“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等等這些思想,都是很正確很深刻的,至今對我們都是很有指導意義的。毛澤東同志還經常講,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個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精神,我們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一定要永遠保持這種精神。

從以上的簡要引述中可以看到,我們現在的黨中央,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思想,根據歷史的經驗和總結了新的實踐經驗,才提出了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這樣的根本指導思想和根本戰略,從而更系統、更全面地形成了我們黨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綱領。這無疑是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

第三點。我們一定要通過對報告的認真學習,深刻認識和正確理解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

正如報告中所指出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大力建設物質文明,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是黨的工作重點。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保證我們解決國內國際一切問題的基本前提。對這一點必須有充分的認識,不能有絲毫的忽視。同時應該認識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反過來會對物質文明的建設起重大的推動作用,并且保證它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如果我們越來越多的人有崇高的理想,有高度的覺悟,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有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就會更有力地推動物質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建設要靠人,科學技術要人掌握,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還是人。前個時期有人說,現代化僅僅是一個科學技術的概念,是標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概念,他們主張講現代化就是現代化,不主張講社會主義現代化或資本主義現代化。這個觀點是不對的,有害的。現代化既是生產力和物質技術發展的過程,尤其是社會發展的過程,它和社會制度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們講現代化建設離開了社會主義制度,離開了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這個目的,我們的現代化與資本主義現代化就沒有什么原則區別了。我們只有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為指導,在全社會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使社會成員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覺悟不斷提高,使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同志式的關系,不是爾虞我詐、互相欺騙的關系,而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那樣一種平等互助、親密友愛、團結合作的關系,才能使社會主義不變質,不走上歧路,永葆革命的青春與活力。我們一定要像報告所講的那樣,既生產出日益豐富的物質產品,又要培養出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新人,才能保持住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而不至于和平演變。

有人認為,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具備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才能建設起來,或者說有了發達的物質文明,高度的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也就產生了。這種看法是不對的。無論從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況來看,還是從我們自己的實踐來看,都證明了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精神文明特別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決不是物質文明的附屬物或派生物。在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物質文明的水平現在還比我們高,甚至高得很多。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反映它的社會制度的本質特征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倫理觀念等等,卻是腐朽的、沒落的。社會上充斥著大量誨淫誨盜、黃色下流的東西,充分表現了它的精神野蠻、精神墮落、精神空虛,更不用說廣大勞動人民的受壓迫受剝削了。在那樣的社會里,盡管物質文明很發達,有許多人的物質生活條件要比我們好,甚至好得多,但他們仍然感到徘徊、彷徨、苦悶,感到精神空虛,感到沒有出路,要尋找新的出路。再從我們自己的實踐來看。在革命戰爭時期和建國初期,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當然不如現在,但是人們的精神狀態,我們的黨風民風卻比現在好,值得我們懷念。由于林彪、“四人幫”的橫行,由于十年內亂所造成的后果還沒有完全消除,再加上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這是完全正確的,絕對不能動搖),思想政治工作一時又沒有跟上,這就帶來了資本主義思想腐蝕的增長,以致我們社會上出現了許多與社會主義根本不相容的現象。如果不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來抵制它們,而任其泛濫下去,聽任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腐化現象滋長,聽任社會風氣被污染,社會主義肯定就有變質的危險,就有被和平演變的危險。對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從而大大提高我們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正因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是物質文明的附屬品和派生物,因此,它絕不會隨著生產的發展或物質文明的發展而自然而然地發展。我們革命的政黨一定要利用掌握的國家政權,利用已經鞏固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利用各種優越的條件,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宣傳,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如果放松了這方面的工作,就會吃大虧。進行革命的思想建設,我們黨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在革命戰爭時期,延安并沒有什么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相反地生活很艱苦。能吃得飽,穿得暖,就很不錯了。但是,為什么當年的延安卻成了全國人民尤其是革命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呢?其他種種原因不去說它,其中一條極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那里有革命的理想,有革命的道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有人與人之間的同志式關系,而這一切預示著黑暗的中國的光明未來。所以,許多革命青年不顧生命的危險,到延安投身革命,這就充分顯示了精神文明的力量。今天的物質生活條件,比當年的延安不知好多少倍,為什么前一段還會出現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潮的泛濫,還會有不少的人受到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腐蝕呢?這不是又從反面證明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絕不會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而自然產生和發展嗎?因此,我們應該從這種歷史經驗中得到啟發。在今天強調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時候,特別不要忽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我們所有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先進分子一定要自覺地擔當起這個光榮而艱巨的責任,自覺地在這方面成為模范,影響全社會,提高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的精神境界,在全社會逐步形成人與人之間的新型的社會主義關系。

第四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兩個方面的內容,這兩個方面是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是互為條件和互為目的的,兩者決不可偏廢,更不能把它們對立起來。

在去年召開的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指出:精神文明的范圍很廣,它的主要內容必須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科學、文化、藝術、衛生、體育事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這是一個社會文明與否和文明程度的標志。任何社會都要發展它所需要的這方面的精神文明。而社會主義制度要求這方面的精神文明,有更普遍更迅速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社會政治思想和倫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這是由社會制度的性質所決定,并且強烈地反作用于社會制度性質的。目前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這一方面的問題正在更加突出,成為我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黨的十二大報告,又對這兩個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設作了進一步的深刻論述。報告講到思想建設方面的內容時,著重指出的是工人階級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理論,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相適應的主人翁思想和集體主義思想,是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是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和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是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等。概括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現在有的人發表文章,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設同文化建設對立起來,用思想建設方面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和紀律來否定發展文化,否定提高人民科學文化水平的極端重要性,這種觀點是絕對錯誤的。應該看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共產主義思想體系,工人階級的世界觀,也可以說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結晶。我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如果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也是學不好的。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政治思想覺悟和倫理道德水平。我們黨從來是提倡一切黨員和一切干部都要認真學習文化的。特別在今天要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候,整個世界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的發展正在日新月異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科學技術,更應該努力學習文化,否則我們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也就不可能實現四個現代化。如果我們的職工隊伍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文化程度還停留在現在的水平上,我們的干部隊伍的現代化知識和經營管理能力還停留在現在的水平上,這就必將大大延緩四個現代化的進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繼續清除任何輕視文化和歧視知識分子的錯誤觀念。有的人說,文明是有階級性的。對這種說法也要作具體分析,決不能把一切文明本身都簡單化地貼上所謂“階級性”的標簽。如果認為人類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各種生產技術在內,都有什么無產階級的或資產階級的,都有什么社會主義的或資本主義的,由此而排斥它們,不去繼承它,不去學習它和運用它,那就是列寧曾經批判過的所謂“無產階級文化派”的錯誤思想,也就是林彪、“四人幫”一伙散布的那種“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謬論流毒尚未肅清的表現。應該說,各種科學技術知識,文化事業的發展規模,文化程度的高低,教育事業的普及程度,對現代化科學文化知識的了解程度等等,這些事情本身是沒有什么階級性的。我們決不能說有什么無產階級的科學技術或資產階級的科學技術,有什么無產階級的自動化生產線或資產階級的自動化生產線,這些東西本身并沒有階級性,它們只是在為誰掌握、為誰利用、為誰服務這一點上,才同階級和社會制度相聯系起來。這個思想界限不分清楚,以致形成一種十分狹隘的觀念,就會重犯粉碎“四人幫”以來我們一直批判的輕視科學文化和歧視知識分子的錯誤。這種錯誤觀念不徹底清除,對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整個現代化建設是很不利的。因此,對人類的文化遺產,決不存在什么要不要繼承的問題,而只有一個怎樣繼承的問題。這就是毛澤東同志經常說的,要批判地繼承,要去偽存真,去粗存精,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現在歧視文化的思想已經在大多數人當中得到了澄清,但因為還有人在那兒宣傳這種錯誤觀點,所以這里多說了幾句。

當然,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中,文化建設也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內容上要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要求,以不斷提高人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政治思想覺悟和倫理道德水平,為教育和培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人服務。這一點也絕對不能忽視。譬如說,我們的教育事業,必須繼續堅持我們黨一貫提倡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方針,堅持又紅又專、知識分子同工農相結合、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我們的文學藝術事業,必須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充分反映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成為教育和鼓舞人民的思想武器。我們的文學藝術工作者應該成為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說,文化建設也并不單純是一個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提高文化程度的問題。我們的文化建設也要滲透著共產主義的思想、理想、信念和道德。我們既不能絕對化地說凡是文化水平高一些的人政治思想覺悟就一定高,也不能絕對地說凡是文化水平低一些的人政治思想覺悟一定低。我們有許多革命先烈、革命先輩,有許多英雄模范人物,他們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能夠受到更多的比較正規的學校教育,但他們經過革命的實踐,經過黨的教育,卻表現了很高的共產主義覺悟,創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總之,我們一定要充分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兩個方面,充分認識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兩個方面的極端重要性,充分認識它們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作用,努力加強這兩個方面的建設,逐步使我們的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民。

第五點。正確認識和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共產主義運動在我國的實踐,發揚共產主義的革命精神。

報告強調指出,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的革命運動,在我們這個國家已經存在很久了。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和領導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已經在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的指導下,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實踐。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我們順利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現在,作為共產主義社會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制度,已經在我國建立起來并經受了嚴峻的考驗而逐步鞏固。所以說,把共產主義看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渺茫”的東西,認為它還“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共產主義天天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我們一定要自覺地加強以共產主義理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自覺地振奮共產主義的革命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激發起巨大的熱情,投身于現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不屈不撓地去爭取新的更大勝利。只有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決心為它而奮斗終身,才能在現實的斗爭中不怕任何困難,發揚不惜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當然,我們說共產主義思想和在這個思想體系指導下的共產主義運動天天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決不是說我們很快就可以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制度。這還需要經過許多代人的長期努力奮斗才能實現。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大力加強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大力宣傳和提倡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精神、共產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同時又要堅持實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執行各項現行的社會主義政策,決不能把這兩者混淆起來。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們忽視了甚至幾乎放棄了共產主義思想理論的宣傳,最近以來這方面的宣傳大大加強了,這是完全必要和正確的。我們只有堅持用共產主義的理想、理論、信念和道德,來規范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先進分子的行動,并且用共產主義思想去教育廣大群眾,才能有效地克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個人主義,克服惟利是圖的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克服各種“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一切向錢看”“貪圖物質享受”“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等歪風邪氣。在這同時,我們也要指出,按勞分配的政策和其他各項現行的搞活經濟的政策,現在決不是不要執行的問題,而是執行得還不充分,還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執行下去。對勞動者個人,特別是對共產黨員和黨的干部,我們要強調樹立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不斤斤計較報酬;從國家和社會來說,必須繼續貫徹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原則,繼續改變那種干好干壞、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吃“大鍋飯”的弊病。只有這樣,才能既加強生動活潑的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又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并且防止重犯刮“共產風”的錯誤。對這一點,黨中央的指導思想是明確的。對群眾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還要強調從實際出發,要生動活潑,要有說服力,要堅持說服教育,并且以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影響群眾,決不能搞強迫命令。正如報告所指出的,我們決不能不切實際地要求今天我們社會的所有成員一下子都成為共產主義者。我們只有經過長期的、堅持不懈的、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才能逐步地使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接受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而決不能急于求成。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是一項極其偉大的群眾性事業。要各方面來共同努力,首先是要從黨內做起。黨的思想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支柱。所以共產黨員要帶頭,黨的干部要帶頭,首先從自己做起。還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首先要依靠理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新聞廣播工作者,以及在思想戰線上工作的所有同志們,同心協作,為此而作出貢獻。我們要在全社會提倡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新型社會主義關系,大家都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遵守社會秩序,遵守職業道德,改進服務態度、工作態度、勞動態度等等,這就決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情,不是少數人的事情,它牽涉到社會的全體成員。少數人冷冷清清地辦,是肯定辦不好的。還應該看到,這件事情決不是講一次兩次就能奏效的,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強調一下,明天又不強調了。一定要充分依靠人民群眾,做踏踏實實的工作。只有長期地、廣泛深入地、堅韌不拔地做下去,日積月累地做下去,才有可能在全社會逐步形成一種好的風氣。我們相信,有黨的正確路線的指導,又有全黨同志和億萬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的前提下,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肯定會出現在世界的東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攀枝花市| 浮梁县| 榆树市| 扎兰屯市| 墨竹工卡县| 清河县| 永平县| 上犹县| 凉城县| 尼木县| 南城县| 怀仁县| 德江县| 泰和县| 江口县| 乡宁县| 长寿区| 陈巴尔虎旗| 北海市| 通城县| 惠州市| 鄢陵县| 衡东县| 台山市| 三台县| 年辖:市辖区| 卢湾区| 金山区| 贡山| 西吉县| 镇雄县| 青海省| 科技| 和田县| 丹寨县| 含山县| 四子王旗| 临沧市| 调兵山市|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