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潛能開發:“我不要3個月,我希望一夜之間就能改變”(2)
- 喬布斯給中國CEO的8堂管理課
- 章巖編著
- 4925字
- 2018-04-10 14:27:10
誘導四:“我沒有失敗,只是暫時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當你的孩子正在學習走路時,你會給他幾次機會?你會在他跌倒10次之后,讓他改坐輪椅嗎?還是只給他20次學走的機會,如果學不會走路就要他放棄?如果當你身邊有50個人勸你放棄,你就決定讓孩子坐輪椅嗎?
我想你的答案是:不會。
的確,當我問每一位父母,會給你的孩子幾次機會時,他們都說:我會給他無數次機會,直到他站起來,學會走路為止!
一直堅持到底者,最終都會站起來。
可為什么許多管理者常用失望的口氣告訴員工“你不適合某個專業”?許多人竟也因為沒有堅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而放棄了他們的理想。
其實,凡事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誘導五:“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我在一次研討會中認識了一名活潑的女士,她非常幽默,能將熱力貫穿會場,脫口而出的笑話讓每個人都感染了她的快樂,誰都想不到她有過坎坷的成長經歷——從小被認為智能不足,在智障學校待到5歲,才被發現原來她不是智障,而是失去聽力,于是其被轉往特殊學校,直到十幾歲時,才借著助聽器過上了較為正常的生活。就在人生剛有起色時,一次意外車禍使她在醫院躺了兩年。
咬緊牙渡過難關之后,她交了男友,人生再度有起色時,又因乳癌先后割掉兩個乳房。
當她母親歉意地對她說“真的很對不起,把你生成這樣”時,她回答:“媽,你把我生得太好了,因為這樣,我今天才有這份熱忱把自己的體驗和經歷與他人分享,化恐懼為力量,化壓力為動力,讓自己在每一個困難中,找出值得收藏的禮物。”
她的故事是否給了你一些啟示?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你。
誘導六:“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來改善它”
佛家說逆境是“增上緣”,可遇不可求。遇到困難時,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即將用什么態度來面對,它做些什么來改善它。
誘導七:“我對我的生命百分之百負責”
一家企業的發展,就像一輛高速運行的列車,車上有兩類人,一種人是司機,另一種是乘客。
在車行駛過程當中,司機必須聚精會神地把車開好,保證安全行使。乘客可以聊天,可以睡覺,也可以看雜志、吃東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很多人都會說企業中老板是司機,員工是乘客。如果這一輛車往前行使的時候,很不幸發生了車禍,誰來承擔這個車禍的后果?是所有的人。不管是司機還是乘客都要一起承擔車禍的后果。
在公司里面,只需要司機,不需要乘客,所以需要大家一起來承擔責任,每個人要做到百分百對自己負責,因為只有首先做到百分百對自己負責,你才會對公司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客戶負責。
成功者,對事情百分之百負責,負責的定義是永遠握有主控權。
誘導八“要讓事情改變,得先改變我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得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有一位推銷員,在推銷汽車失敗時,向公司經理抱怨他們公司汽車的色彩太少、種類單一、贈品不夠優厚等,經理反問:“別的推銷員和你賣一樣的汽車,難道他賣的產品和你不同,贈品比你優厚嗎?
要讓事情改變,首先要改變自己,要讓事情更好的話,自己必須變得更好。
一般人在遇到困難時,總是抱怨別人,但是,抱怨對于解決問題有多大的幫助呢?如果幫助不是很大的話,那么為何不嘗試先改變自己?
誘導九:“你永遠要注意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懼的”
美國參加激發潛能的課程中有一項“走火大會”訓練,要求學員赤足走過攝氏1000多度的燒紅木炭。
史蒂夫永遠記得第一次參加走火大會時,是在子夜12時,12公尺長火花紛飛的木炭讓他聯想到烤肉架上的肉,十分令人恐懼。當時,他的老師安東尼·羅賓提醒說:“你永遠要注意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懼的。”
那次他特地排在一個小女孩后面,心想如果小女孩走得過,他應該也走得過。
然后,走火開始,數百人走了過去,腳部安然無恙。他見到后,增強了一些信心。接著,當他發現前面的女孩雙腳不停發抖時,他的信心又動搖了,就在這時,旁邊的輔導員大喊一聲:“GO(走)!”
那名女孩竟大踏步走了過去。他心想,小女孩可以,我也一定能,接著我也信心十足地走過去了。
順利過火之后,他的第一個念頭是:走火竟然這么簡單!
有很多事情看起來都很困難或不可能,但是只要你下定決心一定要做的時候,它們會變得非常簡單。
【激活潛能:蘋果的潛力是被喬布斯“逼”出來的】
與喬布斯親密工作了6年的托德·魯倫·米勒說:“喬布斯會怒罵你、恐嚇你、挑戰你的能力,然后將你嚇到。他用這種方法逼你創造奇跡。他會問你:你認為你做得對嗎?如果你不夠自信,缺乏膽量,或者束手無策,那你就失敗了。對我而言,這是鍛煉自己性格的最好機會。”
在喬布斯的強壓之下,誰會被嚇到呢?那些缺乏自信、缺乏勇氣的人肯定會被嚇到,而那些具有高超智慧和堅韌毅力的人,能在喬布斯的刁難之中生存,并獲得成長。喬布斯的高標準,讓他逼出了員工的潛力,并帶領蘋果公司一步步走向強大。
1.有壓力時,外力容易激發人的內在潛能
喬布斯是一位讓人恐懼的領導,他喜歡采用高壓手段鞭策自己的員工。他催促和哄騙員工的方式非常強硬,常常痛罵下屬,絲毫不留情面。
一天,愛開玩笑的蘋果工程師托格納志尼拿出一個抄襲的程序給同事們看,大家就圍在機器旁說說笑笑。這時,喬布斯進來了,罵人的話像機關槍一樣從他嘴里蹦出。他說托格納志尼他們專做些無聊的事,浪費工作時間。接著,喬布斯咆哮起來,面若冰霜地要求他們把程序洗掉,各回崗位。
大家屏聲斂氣,不發一言。他們早已了解喬布斯的脾氣。
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德里克·克拉默提出了“了不起的震懾者”一詞。喬布斯正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震懾者。這位震懾者不僅僅是靠簡單的咆哮、怒罵來激發員工的潛力,還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來產生威懾力。
蘋果公司前首席科學家拉里·特斯勒說:“以前我不太明白潛能這個詞的準確含義,當遇到喬布斯后,我恍然大悟。”
喬布斯的作風非常強硬,他討厭冗長的討論,或就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產生爭論不休。他希望能迅速解決一個問題,然后立刻轉移到下一個問題。
雖然當機立斷、堅持己見是喬布斯的一貫風格,但是,如果你對某個問題持有反對意見,又能將你的理由闡釋清楚,便可以說服喬布斯收回成命,所以你必須頂住壓力,敢于與喬布斯爭辯才能做到。
因此,做“魔鬼”喬布斯的員工,必須隨時準備應戰,不但要對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還要能言善辯,能夠為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
1985年喬布斯離開蘋果公司的時候,公司員工的心情十分復雜。他們每個人都曾被喬布斯恐嚇與威脅過,因此,“恐怖分子”喬布斯的離開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松了一口氣。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十分尊重喬布斯,他們不知道沒有喬布斯引導的蘋果公司,會走向何方。
不管喬布斯是不是“魔鬼”,他這種“靠壓力激發潛能”的手段值得CEO們借鑒。
人的潛能能否被激活,與他有沒有壓力有著直接的關系。
有壓力時,外力容易激發人的內在潛能,迫使人們為了求得基本的生存和發展去奮斗;而優越的環境往往會使人失去外在的壓力,失去激發潛能的內在動力。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把壓力作為人生的助推器,從中獲取前進的動力,不斷激發自身潛能。
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娃哈哈集團總裁宗慶后,47歲時還在拉著三輪車奔走在杭州街頭推銷冰棍。而10年后,由他一手締造的娃哈哈集團成了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他曾說:“壓力或逆境,使我增強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一位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時,為了糊口,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只要給一口飯吃,他就會暫且停下疲憊的腳步。
有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館打工的他,看見報紙上刊出了澳洲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他選擇應聘線路監控員的職位。過五關斬六將,眼看就要得到那職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卻出人意料地問他有沒有車、會不會開車,因為這份工作時常外出,沒有車將寸步難行。可這位留學生初來乍到還屬無車族,但為爭取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有車、會開車。
“4天后,開著你的車來上班。”主管這樣說。
4天之內要買車、學車談何容易?
他在華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從舊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丑陋的“甲殼蟲”。
第一天他跟華人朋友學簡單的駕駛技術;
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塊大草坪上模擬練習;
第三天他歪歪斜斜地開著車上了公路;
第四天他居然駕車去公司報到了……
而今,他已是“澳洲電訊”的業務主管。
歌德曾說過:“人的潛能就像一種強大的動力,有時候它爆發出來的能量,會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
人生道路曲折漫長,只有把逆境當成人生的教科書并不斷給自己加壓,才能不斷走向成功的彼岸。人生最大的壓力是讓自己置身于命運的懸崖絕壁之上,給自己一個向生命高地沖鋒的機會,這往往是成功的開始。
在絕境中更能激發潛能
在捕獵的過程中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狼正是在與獵物和人類的戰斗中不斷發掘潛力,才學會趨利避害,不但順利捕獲了食物,還成為草原的王者。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未被開發。
貝弗里奇說得好:“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很多杰出的偉人都曾遭受心理上的打擊及形形色色的困難。若非如此,他們也許不會付出超群出眾所必需的那種勞動。”
當沉重的擔子壓得自己喘不過氣,挫折、困難堵住了四面八方的通口的,我們往往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殺出重圍,開辟出一條活路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個前蘇聯士兵駕駛一輛蘇式重型坦克,勇猛非常,一馬當先地沖入了德軍的心腹重地。這一下雖然把敵軍打得抱頭鼠竄,但他自己已漸漸脫離了大部隊。
就在這時,傳來一聲轟隆隆的聲響,他的坦克陷入了德軍陣地的一條防坦克的深溝之中,其駕駛的坦克頓時熄了火,動彈不得。
這時,德軍紛紛圍了上來,大喊著:“俄國佬,投降吧!”
剛剛還在戰場上咆哮的重型坦克,一下子變成了別人的甕中之物。
前蘇聯士兵寧死也不肯投降,但是現實一點也不容樂觀,他正處于束手待斃的絕境。
突然,前蘇軍的坦克里傳出了“砰砰砰”的幾聲槍響,接著就是死一般的沉寂,看來前蘇聯士兵在坦克中自殺了。
德軍很高興,就去弄了輛坦克來拉蘇軍的坦克,想把它拖回自己的堡壘。可是德軍這輛坦克噸位太輕,拉不動蘇軍的龐然大物,于是德軍又弄了一輛坦克來拉。
兩輛德軍坦克拉著蘇軍坦克出了壕溝。突然蘇軍的坦克發動起來,它沒有被德軍坦克拉走,反而拉著德軍的坦克走。
德軍驚惶失措,紛紛開槍射向蘇軍坦克,但子彈打在鋼板上,只留下一個個淺淺的坑。
那兩輛被拖走的德軍坦克,因為目標近在咫尺,無從發揮火力,只好像馴服的羔羊一樣,乖乖地被拖回到蘇軍陣地。
原來,那位蘇聯士兵并沒有自殺,在那種絕境中,他被逼得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以靜制動,后發制人,讓德軍坦克將他的坦克拖出深溝,然后憑著自身強勁的馬力,俘虜了兩輛德軍坦克。
其實,我們每人皆能如此,雖然我們的工作并不都面臨著槍林彈雨,但總有身處絕境的時候!
每當此時,我們往往會產生爆發力,而正是這種爆發力將我們的潛能激發了出來。
當然,誰都不希望面臨絕境,但絕境意外來臨時,我們擋也擋不住,怨天尤人,還不如奮力一搏,說不定,你會創造一個奇跡!
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爾有一次在巴黎舉行演奏會,一曲未終,一根弦突然斷掉。他不動聲色,繼續用三根弦奏完全曲——這就是人生,只要你能讓自己的潛能在關鍵時刻爆發出來,就能用其余三根弦奏完人生。
在事業上,如果你能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成功將離你不遠。
2.十種方法,立刻激發團隊潛能
只有你團隊的成員成功了,你才能算是成功的領導者。如果你領導的是知識型員工和IT項目經理,你有必要學習特殊的領導才能來帶領員工,讓他們做出創造性的貢獻,并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介紹10種方法,你可以把這些方法付諸實踐,從而引領你的團隊發揮最大潛能。
1)注重結果和效率,而不是出勤時間
管理知識型員工時,你不應該用硬性的打卡來規定上班下班時間,除非有涉及到客戶服務的時間覆蓋問題(比如,必須在呼叫時間內提供足夠的服務)。
你應設立明確目標,讓員工每周用40小時完成工作。要求他們準時參加重要的會議并且在團隊共同工作時間內隨叫隨到。
如果有必要,你可為他們提供可以遠程工作的工具。
然后,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
這樣做是告訴自己的員工:你信任他們(如果你不能信任為你工作的人,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