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杰出人物一樣,拿破侖的成功,相當程度上是由于在關鍵時刻找到了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自己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獲得了一個有高度的新起點!有了這樣的新起點,才有了更大的舞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向自己看齊,更多的資源向自己匯集。
一群伐木工人走進一片樹林,開始清除矮灌木。當他們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清除完那些矮灌木,直起腰來準備享受一下完成一項艱苦工作后的樂趣時,卻猛然發現,他們需要清除的不是這片樹林,而是旁邊的那片樹林!
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一樣,常常只知道埋頭干活,卻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的。
這種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卻發現與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馳的情況是非常令人沮喪的。這也是許多效率低下、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一些無用的事情上。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過匆忙,忙亂中容易出差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人只有認清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才懂得如何去合理安排工作,制定工作進度,才能選擇正確的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高效地辦事,出色地完成工作。
在市場經濟的新時代,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好的結果。不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僅要有苦勞,更要有功勞。因此,不妨問一問自己:是否解決了一個或幾個棘手的問題,給別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否做了幾件業績突出的事情,讓領導和其他人十分欣賞?
只要仔細觀察,我們都能從周圍的人身上得到啟發和教訓。有這樣一句古語:前車覆,后車鑒。成功者的頭腦在于:他們善于總結他人的失敗。
劉邦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于是漢朝采用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東漢看到了西漢土地兼并的弊端,開始限制這個問題;唐朝吸取隋朝窮兵黷武的教訓,開始推崇文教;宋朝吸取唐朝后期的大家族、外戚專政的教訓,采取不殺讀書人的政策;明朝吸取過去宦官干政的教訓,專門在宮殿門口貼了一個牌子,規定宦官不能接觸政事……
歷史的發展,正是吸取之前的教訓,因為這樣能讓人們少走很多彎路。別人的教訓,是自己的免費經驗;別人的智慧,更可以直接變為自己的智慧。
這個道理,哈雷摩托的管理者深有體會。
1982年,本田在美國重型摩托車市場擁有40%的占有率,是哈雷最強勁的對手。因為騎摩托車的人都認為本田的摩托車不但價廉,而且比哈雷耐用好騎。
哈雷為了扭轉市場局面,便派遣主管前往本田摩托車設在俄亥俄州的工廠訪問,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哈雷原本只想學習本田的科技,但是他們在本田廠內看不到電腦,也沒有機器人,只有少量的紙上作業。他們找到的除了30名領導職員以及470名裝配工人外,再沒有別的東西。
哈雷發現,日本摩托車只有5%會在生產線末端被剔除,而哈雷卻有五至六成,光因為缺少零件而被剔除的就比日本機車的總退件率高出好幾倍;有的時候是因為零件在倉庫儲存過久,等到送上生產線時已經生銹了。
苦心研究本田的經驗之后,哈雷終于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譬如說,哈雷以電腦化庫存管理來控制整個制造過程,當時以美國的標準而言是先進的;但是當研究過日本工廠之后,哈雷發現美國式的這套做法其實只會生產出許多廢料而已。
日本人的秘招則很簡單:本田和其零件供應商每天只生產一點點所需零件,而不是像美國那樣每年只生產幾次,每次就是一大批。零件得以“及時”生產,公司每年就可因無庫存而節省數百萬美元的利息,也沒有零件因儲存而耗損,既節省空間,又簡化了整個工廠的作業。如果發現不良零件,通常也只生產了一兩天,容易更正。
5年以后,哈雷重整旗鼓,在美國重型摩托車的市場占有率從23%增至46%,銷售額也達到了空前的1770萬美元。
為什么?因為在本田的參觀使哈雷的態度有了革命性的轉變,從美國式的好勇斗狠變成了謙卑可親的形象。在一年之內,哈雷采用了最好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經營策略,使哈雷脫胎換骨。
哈雷引進了本田的庫存管理系統,將其中的員工參與模式和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的品質制度,與扎根美國本土、了解美國人心理的特長相結合,使哈雷在美國國內重型機車市場的占有率提高,并且成為世界級的角逐者。
本田的贏,贏在它的仔細與統籌,而這也是哈雷可以學習的地方。哈雷董事長在比較兩個工廠時說:“實在很難相信我們會那么差,但我們的確是很差。”
哈雷公司借鑒了本田摩托的經驗,終于走上了復興之路。如果哈雷沒有去自己的對手那里參觀,沒有及時學習本田成功的經驗,哈雷未必能夠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花費的時間也一定比直接借鑒本田的經驗要多得多。
人,最大的悲哀不在于無知,而在于不知道自己無知;即使知道了自己無知,也不愿意學習,這更是無知中的無知。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從別人那里學到經驗是保證我們成功規避不必要失敗的重要手段。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需要重新再走一遍,經驗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梁啟超說:“變則通,通則久。”在生活中,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面對變化著的事物,如果我們固守過去的思想或者按照常規的思路,很可能會陷入死胡同里出不來。
知變與應變的能力是一個人的素質問題,同時也是現代社會辦事能力高下的一個很重要的考察標準。辦事時要學會變通,放棄毫無意義的固執,才能更好地辦成事情。如果你陷入了思維的死角而不能自拔,不妨嘗試一下改變思路,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反其道而行之,開辟新的境界,這樣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在2004年9月阿里巴巴成立5周年時,馬云宣布公司戰略從“Meet at Alibaba”全面跨越到“Work at Alibaba”。
馬云為這個轉型做的解釋是:“Meet”就是把客戶聚在一起,就像做水庫,如果養魚,沒什么意思;如果做旅游,還要花費水電。所以,“Meet”的錢都是小錢?!癢ork”則意味著水庫要鋪管道,把水送到家里變成自來水,自來水廠賺的錢一定比水庫多。我就希望電子商務對每一個中小企業來說都能像擰自來水一樣方便。
這次轉型主要是向更專業化的方向調整。馬云認為,幾年之后,電子商務必然會有一個爆發。阿里巴巴必須搶在這個變化前先變,而不是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想法解決。這是阿里巴巴保持變革能力的關鍵。
馬云說:“我們阿里巴巴在過去的創業經驗告訴我,懂得去了解變化、適應變化的人很容易成功。而真正的高手就在于制造變化,在變化來臨之前變化自己!”
因此,馬云給那些有志創業的人們提出了這樣的忠告:面對各種無法控制的變化,真正的創業者必須懂得用主動和樂觀的心態去擁抱變化!當然,變化往往是痛苦的,但機會卻也在適應變化的痛苦中獲得!
蘇軾的《題西林壁》一詩中有這樣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痹就瑯拥氖挛锘騿栴},只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分析,就能夠得出大相徑庭的結果。
美國威克教授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些蜜蜂和蒼蠅同時放進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對著光亮處,瓶口對著暗處。結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著光亮處掙扎,最終氣力衰竭而死;而亂竄的蒼蠅竟都溜出了細口瓶頸,成功逃生。看來,逆境當前時,我們需要的不是對規則的遵循,而是對規則的突破。我們應該看到,在一個經常變化的世界里,靈活機動的行動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循規蹈矩,一味守舊的求穩求安,只能裹足不前;要想有所發展,就要能夠變通、勇于創新,要學會變通的本領,善于打破一切常規。
1924年,美國家具商尼克爾斯的家突然起火,大火將他準備出售的家具燒了個精光,只留下一些殘存的焦松木。
看著家中一片狼藉,尼克爾斯傷心不已。突然,這些燒焦的松木獨特的形狀和漂亮的紋理將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小心翼翼地用碎玻璃片削去焦松木上的塵灰,用砂紙打磨光滑,然后涂上一層清漆,居然產生了一種溫馨的光澤和紅松非常清晰的紋理。尼克爾斯驚喜地狂叫起來,不久便制作出了仿木紋家具。一場大火,給他帶來了災難,同時也帶來了創造和財富?,F在,尼克爾斯的第一套仿木紋家具還完好地收藏在紐約州美術館中。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狈N子落在土里長成樹苗后最好不要輕易移動,一動就很難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腦子,遇到了問題可以靈活地處理,這個方法不成就換一個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是對的。
即便有一天我們失業了,或者是我們的生意做不下去了,這并不是上帝要逼我們走向絕境,而是在告誡我們該轉彎了。
堅持一個方向走到底是不太現實的,就像開車,你不可能一直直闖,偶爾也需要調整方向。有時候,環境變化得太厲害,如果你還不另辟新路,就一定會栽跟頭。同樣的動作、語言、事情,會使我們的頭腦產生一種定式。要擺脫這種思維定式,需要你發揮想象力。想象力是創造力的靈魂,有了它,你才能變化自如。
馬云說:“市場變化的很重要原因是需求變化了?!彼谥v述這一問題時舉例說,在他很小的時候,人們聽說哪一件衣服在北京城里一天能賣出五千件,那大家就會爭相來買這件衣服,因為這就是當時人們眼中的時尚觀;但現在的人們則更加追求個性化,因此,如果一款衣服只有一件,就算價格非常貴也會有人買,但是如果你宣揚說這件衣服已經售出了五百件,那么人們就會立刻對它失去興趣。
經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常常以過去的成敗來看將來的機會。但是,經驗也會限制我們的頭腦,使我們看不到新東西,創造不出新方法。
變通不是朝令夕改,不是故意尋求不同,它只是讓你更好地實現目標。我們要敢于打破一切常規,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挑戰的勇氣,善于改變不適宜的東西,重塑新的起點。只有懂得變通,才可以靈活運用一切自己所知的事物,還可巧妙地運用自己并不了解的事物,在恰當的時間內把應做的事情處理好。
8.“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可以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德魯克
管理者為什么要卓有成效?現代社會是組織的社會,我們賴以生存的產品和服務都是由相關的組織所提供的,因此,我們生活的質量也依賴于這些組織的管理質量。而管理的質量是由管理者的成效所決定的,卓有成效是管理者的職責所在。2002年,德魯克在給中國管理者致辭中說:“中國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要培養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p>